虢鎮的來龍去脈

資料來源:《寶雞縣誌》

虢鎮的來龍去脈

虢鎮,東距省城西安144公里,西至寶雞市22公里。座標:北緯34°21′22〞,東經107°29′44〞。古城建於商末周初,東西長,南北寬,周2裡,圍長1448弓(一弓等於五尺),共佔地432畝。城四面正中各設雙重城門,門上有匾額。東曰“華嶽呈祥”,西曰“吳峰洪瑞”,南曰“秦山環翠”,北曰“周原啟秀”。直至明代城垣依舊,城廓未變。

明弘治元年(1488),本籍戊申貢生田厚民之父增筑西城(即在老城西門外南、西、北三面增築圍牆,均設有哨門與老城相接,成為西城),形成西關南北兩條街道。西城南北長,東西寬,佔地70畝。

明萬曆二年(1574),田厚民之兄田立民、田養民,又在老城西門城墩,增築兩層磚木結構城樓一座,三面留有炮眼,以固城防。

清初,當政者在老城近郊又增築東、西、南、北四座城堡。東城堡佔地80.5畝,西城堡佔地59.8畝,南城堡佔地14畝,北城堡佔地25.8畝。至此,虢鎮城區含老城、西城、4城堡共6個城池,佔地682.1畝。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寶雞知縣鄧夢琴,在老城東、西門外各築牌坊一座,全木結構,琉璃瓦頂,雕樑畫柱,上懸匾額。東曰“武都故郡”西曰“西虢遺封”。西門牌坊之前,有為董連登之妻李氏、張存心之妻魏氏所建貞節牌坊兩座。

虢鎮的來龍去脈


光緒二十二年(1896),本籍己卯進士王遇隆在城牆之上,修築炮臺16座。

民國初年,地方軍閥混戰,毀西城門。民國五年(1916),本籍人王鼎銘等就地籌款重建城垣,高3丈,頂寬7尺,城垣復新。

民國十五年(1926),陝西靖國軍參謀長黨玉琨之外甥劉長江自封營長,偷襲駐防虢鎮第七師吳新田部,吳軍潰敗撤退,劉匪據虢獨霸,強迫附近各鄉派民夫,在老城外圍又挖深5丈、寬3丈壕溝一圈,加固城防。

民國二十六年(1937),隴海鐵路通達虢鎮,在惠家灣南側設火車站,附近遂出現商業服務設施和集貿活動。從此,虢鎮城區向西擴展2.5公里。民國二十六年(1937),業精紗廠由晉遷來虢鎮,廠址設火車站與老城之間的鐵路北側,佔地130畝,使車站與老城連成一片。

民國二十八年(1939),31兵工廠從興平馬嵬坡遷到虢鎮(今渭陽柴油機廠址),使城區第二次向西延伸2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城區建設逐年擴大,舊城垣已蕩然無存,一個以行政管理為中心的老城區、以交通運輸為主的車站區和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工廠區(以下簡稱老城區、車站區、工廠區)建設骨架已初步形成。

老城區,位於鎮東部的渭河二級階地上,表層為黃土狀砂質粘土,層厚10~20米,底部為3~7米卵石層,屬Ⅱ級大孔土,土壤承載力每平方釐米可達1200~2000克。是本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縣黨政機關駐地,與車站區毗連。據1980年調查,居住人口為16361人,其中城鎮居民7028人,農民9333人;各類建設用地137.25公頃,其中城鎮建設用地62.25公頃,農民佔地75公頃。各項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齊全,但交通擁擠,噪音汙染嚴重。

車站區,位於老城西2公里的渭河一級階地,沖積和洪積層高出河床10~20米,底面寬坦,表層為砂質粘土、黃土狀砂質粘土,層厚0.5~3米,底部為礫卵石層,階面寬約500~2500米,標高在540~560米,地基土壤屬Ⅱ級溼陷性大孔土,強度每平方釐米1.5克。本區內有隴海鐵路虢鎮火車站、寶雞市運輸公司虢鎮汽車站和縣屬一、二運輸公司,交通運輸四通八達,有西北冶金修配廠、省機瓦廠、市酒精廠、市磷肥廠、市印染廠和縣屬企事業單位等,佔地約923畝,服務設施基本齊全,但排汙困難,噪音汙染嚴重。

工廠區,位於鎮西一級階地上,東起車站西閘口,西到千河橋,佔地約2993畝,地質狀況與車站區大體相仿。此區有中央部、省、市和縣屬企業20多家,主要工業產品:柴油機、渭陽牌輕騎摩托車、機床、洗衣機、電子原件、化肥及民用產品等。各種生活服務設施為各廠自辦,縣商業系統在此設有少數商業服務網點。

1978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後,縣黨政領導部門除加強對縣城建設的具體領導外,設立了縣基本建設委員會,統管全縣城鄉建設事業和環境保護工作。1980年,根據國家建委頒發的《城市規劃編制審批暫行辦法》和《城市規劃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對縣城現狀進行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之後,本著立足建設工業小城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各種設施,節約用地的基本精神,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出1981~2000年虢鎮地區建設規劃。其範圍:東起賈家崖村,西至千河橋,北臨引渭渠,南到渭河岸;東西長9.5公里,南北寬約2.8公里,總面積26.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5.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萬餘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5萬多人,農業人口為2.5萬多人。

虢鎮,雖為歷代縣治之所在地,但市政公用設施特別簡陋。2000多年來,除城牆歷經修葺、增築、加固外,道路、給水、照明等公用設施無人過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城區各項事業的發展,古虢城舊貌變新顏。

街巷道路

至民國末年,虢鎮城內僅有東西大街1條,寬3~ 4米、長不足1000米,沿街南北有羊腸水巷8條,與大街相通。計有北側書香巷、木樑市巷、水巷、北巷、土地廟巷,南側東寺巷、南門巷、權家巷。均為土路面,彎曲不直,雨天泥濘難行。東西大街,商賈店鋪較多,集日人流量大,交通擁擠不堪。

出西門有西關南拐、北拐(即今西關南街、北街)。西關外,有朝西北方向通向火車站、朝西南方向通往渭河岸的大車道各一條;東門外有道兩條,一沿東堡村崖下彎曲陡坡東去,可達陽平、蔡家坡(岐山縣轄),一朝東南方向急下鐵牛廟,通往渭河岸;南門外有小路與南堡村相連;北門外有便路可上原。城區街巷道路,歷代雖有零星修葺或增築,其舊貌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城鎮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縣人民政府在五十年代曾幾次撥專款,對城區舊道路進行修葺。1966年,縣人民委員會撥專款對東西大街,進行拓寬改造工程,建成一條長1121米、寬9米混凝土路面,結束了東西大街“晴天塵土揚,雨天爛泥湯”的歷史。

1978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城市建設工作的通知》後,縣黨政領導部門重視虢鎮城區建設,並於1980年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城區建設進行全面規劃,精心施工,一個新型城區街巷道路網絡初步形成。據1987年統計,修築城區街巷道路15條,總長5.27公里,面積45.459平方米,均為瀝青或混凝土路面,城內有:東西大街(東門口至西門口,寬9米)、人民路(縣委至煤炭門市部,寬9米)、書香巷路(北大街至虢鎮衛生院,寬4米)、北大街(新華書店至環城北路,寬7.5米)、土地廟巷路(五金公司門市部至2號居民樓,寬7米)、南門巷路(福利廠至縣人武部,寬6米)、權家巷路(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至4號居民樓,寬4~5米);東門外有東門坡路(東門至花壇,寬9米),西門外有西關北街路(虢鎮電影院至紡織機械配件廠,寬9米)、西關南街路(合作商店至縣房管所,寬7米),和平路(西環城路至市酒精廠,寬7~9米;車站及廠區有:車站南路(火車站至市磷肥廠,寬12米)、朝陽西路(市酒精廠至縣針織廠,寬6米)、渭陽路東段(西北冶金修配廠至省機瓦廠,寬9米)、渭陽路中段(省機瓦廠至車站糧站,寬9米)。另外,工廠區有渭陽柴油機廠、群力無線電器材廠、陝西機床廠等,自修的渭陽西路等道路,與城區和虢(鎮)寶(雞)公路相連。1988年,開始對老城區北大街和車站區車站南路,進行拓寬加寬工程,目前正動員搬遷,進行施工準備。

供水

民國以前,虢鎮城區居民用水,素以打淺井汲取地表水為生,其水質苦澀渾濁。明、清時,城區燒酒業漸多,作坊興起,廢水排放增多,水質汙染嚴重,居民生活用水十分困難,僅有西門外甜水井一口,還被富戶把持,以熬茶飲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從調查研究入手,全面規劃,分期實施,儘快結束城區人民吃苦澀水的歷史。據水文資料記載,虢鎮地下水資源豐富,分佈廣而厚,水量充沛而純淨,含水層為沖積砂礫、卵石,透水性及富水性均好,且有天然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在深60~80米內,含水層厚46米,單井每小時出水量可達68立方米。1965年籌建自來水站(今自來水公司前身),次年即在北門外打80米深井1口、修30米高水塔1座、安裝1200千瓦發電機1臺,每小時產水140立方米,結束了老城區人民手搖轆轆吃苦水的歷史。車站和廠區各企事業單位,均有自備水源。

1979年,縣財政投資42萬元,徵用南堡大隊南城壕土地5畝,進行自來水廠擴建,議定水廠建成後免費供南堡大隊社員用水30年,至1982年5月,一座日設計供水能力3000噸的擴建工程及其配套設施——水池2座、加壓設備1臺、鋪設給水管道1667米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此間,車站和廠區周圍有10個生產隊社員,都吃上自來水。

據1984年統計,老城區年供水量為63.6萬噸,1987年年供水增加到102萬噸,老城區供水出現不足。縣人大副主任譚宗漢會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虢鎮鎮人民政府、南堡村,於1987年8月共同協商,達成撤銷免費給南堡村供水30年合同,由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投資11萬元,另建村民供水一處,產權歸村所有,緩解了老城區用水矛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