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

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

近日,各大報刊、媒體紛紛把目光投向濰柴,從一個個“濰柴速度”“濰柴奇蹟”,我們可以看到濰柴作為一個流淌著紅色血脈的國有企業的初心、使命和擔當!

今天,我們聚焦

濰柴的“突破‘卡脖子’技術”

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

突破“卡脖子”技術

以近10倍的年薪引進高技術人才;一臺藍擎“中國心”的背後,是2億元的研發投入。核心技術是在矢志不渝、包容失敗、全員參與的氛圍中一點點磨礪出來的

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

譚旭光永遠忘不了15年前的尷尬情形:濰柴沒有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產品,他到歐洲一家世界頂級發動機公司參觀,對方提前規劃好參觀路線,把關鍵地方蓋住。

15年後,濰柴通過自主研發打造了中高速發動機並舉、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並重的全系列產品平臺,發動機排量涵蓋2升到579升,功率覆蓋18kW至10000kW,成為全球產品線最全的少數幾家企業之一。歐洲的那家頂級發動機公司,現在全部對譚旭光開放,主動邀請他到核心產品區參觀。

本世紀初,濰柴技術人員流失嚴重,技術中心的人才一度幾乎被抽空。“濰坊一家農機公司,就在濰柴門口,打出了一個挖人的牌子。”回憶當時情景,濰柴動力副總裁佟德輝不勝唏噓。

沒有人才,就沒有研發能力。怎麼辦?“借雞生蛋”!

2002年春天,譚旭光開始在歐美到處出差,為濰柴尋找一個未來:國家準備開始在汽車發動機上推行國Ⅲ環保標準,意味著汽車發動機必須採用電控系統。當時國內所有企業和研發機構都尚不具備開發能力,濰柴如果能借助國外獨立的設計機構完成這一產品的開發,將一舉實現市場的全面領先。

2003年8月,濰柴投資1億多元與奧地利AVL公司,聯合建立“濰柴-AVL歐洲研發中心”,共同研發符合歐Ⅲ標準的電控發動機。

合同文本中,有兩項“特殊”條款展現了濰柴人的智慧和遠見。一條是開發技術的排他性,這意味著聯合開發的技術全球獨有。還有一條,濰柴技術人員全程參與研發過程。

“沒有任何合作公司提出過這樣的要求。”AVL斷然拒絕。

“如果不讓濰柴技術人員參與,立即終止合同。”譚旭光語氣堅定。他明白,AVL迫切需要開拓中國內燃機設計開發市場,濰柴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經過多輪博弈,AVL同意了濰柴的要求。當一支“拼湊”起來的30人團隊從AVL陸續“學成歸來”,譚旭光喜出望外,因為他知道,濰柴已經“借力”培養出了一支具備獨立研發能力的科技隊伍。

濰柴 | 突破“卡脖子”技術

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僅靠自有研發人員,遠不能滿足企業所需,更不能跟上世界領先技術的前進腳步,引進高端人才勢在必行。

譚旭光引進第一個海外人才,就引起了一場風波。2005年,濰柴聘請有豐富國際大公司工作經驗的林知伸回國,擔任濰柴動力技術總監,開出的年薪是:18萬美金。

當時,濰柴同等級別的高管,年收入也不過十幾萬人民幣。“我們要求同工同酬。”一名總設計師不幹了,來找譚旭光評理。譚旭光聽完後,淡淡地說了一句:那你別幹了。

時間說明一切。林知伸給濰柴帶來非常清晰的產品規劃圖譜、正向研發的理念以及科學規範的研發流程,帶動了本土人才的進步。正向研發就是“從0到1”,而逆向研發只是在別人已有的基礎上改進、優化,很難走到科技前沿。

所有人都服氣了。“這就是鯰魚效應。”譚旭光說。近年來,濰柴共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300多人,其中泰山學者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8人。

“每一位高端人才都是譚旭光親自面談,他們任何一位的工資待遇都要比公司高管高。”濰柴動力運營管理部部長姜寧濤說。

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能力,濰柴創新引才方式。

從美國的芝加哥、底特律、硅谷,到歐洲的亞琛,再到亞洲的東京,濰柴在全球多地設立了研發中心,組建起5000多人的研發隊伍。研發中心無總部概念,哪裡有人才,就在哪裡建。濰柴對人才不求所有,但求為我所用。

創新,需要大投入。

濰柴動力副總裁佟德輝講述了“藍擎開發”的故事。

2005年3月,中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歐Ⅲ排放的12升高速大功率發動機——“藍擎”動力在濰柴誕生,終結了“外國心”驅動中國車的歷史。同時也意味著,濰柴具備了自主研發能力。“‘藍擎’的研發前後共花費2個億,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敢於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幹別人沒幹過的事。”譚旭光語氣堅定,“當一個企業擁有別人拿不走、學不會的技術時,才是真正邁向高端。”

2017年濰柴科技創新獎勵大會,濰柴拿出一個億。濰柴科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任沖沖說,今年的科技創新大會正在籌備中,獎項設置對標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多數獎項獎金高於國家的獎勵。

“不僅獎勵應用技術,還要獎勵基礎研究。”任沖沖認為,濰柴正在形成“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工匠創新+基礎研究創新”四位一體的新創新體系。

多年來,濰柴立足高端,僅發動機板塊的研發投入就超過了150億元,科技專利達到3000項,研發經費佔其間費用的比重達到42%。

突破核心技術,需要大投入,更考驗魄力、定力。

在濰柴,有一個“以99%的反對獲得了100%通過”的故事。

2009年併購博杜安的論證會上,高管團隊11個人中有9個投了反對票。一直打架的技術和銷售部門竟破天荒地聯手撰寫分析報告,認為博杜安產品老舊,反對收購。

當著眾高管的面,譚旭光問濰柴總設計師張紀元:“濰柴自己開發一款全新的16升發動機需要幾年?”張回答:“至少需要5年。”

譚旭光跟大家說,大缸徑高速發動機是濰柴的技術空白。就算自己研發成功了,導入市場也得10年,研發費用遠遠高於收購博杜安的費用。

經過激烈討論,收購博杜安的提議最終全票通過。這次討論也理清了思路,形成了濰柴海外併購的準則:聚焦“企業急需、技術瓶頸、行業高端”。

資本運作只是手段,掌握核心技術、做強主業才是目的。國際化併購過程中,濰柴風吹浪打不動搖,演繹著特有的堅守與擴張的辯證關係:每擴張一次,技術、產品都延伸一次;每併購一次,雙方的產業優勢都相互補充、提升一次。

突破核心技術,要懂得寬容失敗。

濰柴動力總裁助理、新科技研究院院長陳文淼說,他們開發全新的一款產品時,可靠性實驗出現問題,下臺架時進行了大修,修正錯誤折騰了大半年,花費不菲。但這是從沒涉足的領域,失敗了太正常了。

突破核心技術,要爆發出全員主動參與創新的活力。

在濰柴的車間裡,一個個以員工名字命名的設備單元成為企業一道道風景。2018年,全集團職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達到10萬項;在濰柴,首席工程師、首席設計師、項目工程師成為人人眼熱的崗位;在濰柴,收入最高的是有貢獻的科技人員,辦公條件最好的是研發大樓。

作者:李海燕 張國棟 趙洪傑 劉江波

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