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玩具 不完美媽媽 水果 桔子 酒店 柚子 清寶姆媽 2019-08-28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夜晚散步遛娃時,牽著這樣一隻亮閃閃的氣球走在路上,是不是很“拉風”?拿來拍照也是美美噠!

其實,這種深受孩子與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氣球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個透明氣球、一串五彩LED燈帶與三節電池,電池放在一個小小的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夜晚散步遛娃時,牽著這樣一隻亮閃閃的氣球走在路上,是不是很“拉風”?拿來拍照也是美美噠!

其實,這種深受孩子與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氣球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個透明氣球、一串五彩LED燈帶與三節電池,電池放在一個小小的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但媽媽們知道嗎?這麼可愛的氣球,可能隨時會變成極其危險的“小惡魔”!




氫氣球爆炸事件屢屢發生


無論是經典氣球、卡通造型氣球,還是網紅“發光氣球”,能漂浮在空氣中的一般都可以分為兩種,氦氣球和氫氣球。

很多媽媽可能搞不清楚這兩種氣球有什麼區別,只要氣球能飛,氦氣和氫氣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關係大著呢!

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一旦遇到火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看看下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氫氣球爆炸事件,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2016年12月,安徽一群年輕人在酒店過完生日後,將200個裝飾用的氫氣球從電梯帶走,在電梯內,有人鬧著玩用打火機燒氣球,氫氣球在電梯內爆炸,致8人面部不同程度受傷。

2015年12月,福建湛江霞山體育場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時,現場用於供孩子們玩耍的一串氫氣球突然爆炸,事故造成圍觀的10名家長,以及6名3至4歲的小朋友受傷,其中一些小朋友和家長的臉部、頸部紅腫烏黑,有的頭髮被燒焦。事故是由於有一老人抽菸引發。

2013年5月,浙江某幼兒園慶祝“六一”親子活動時,幾十只氫氣球突然爆炸,致4名老師受傷。

2012年11月,河南洛陽一名1歲大的小女孩大面積重度燒傷,眼睛已無法睜開,四肢顏色呈焦炭狀,皮膚脫落,搶救無效死亡……起因是放在房間裡的氫氣球觸碰到火爐才引起爆炸、燃燒,而孩子當時就坐在離火爐不遠的沙發上,最終釀成悲劇。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夜晚散步遛娃時,牽著這樣一隻亮閃閃的氣球走在路上,是不是很“拉風”?拿來拍照也是美美噠!

其實,這種深受孩子與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氣球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個透明氣球、一串五彩LED燈帶與三節電池,電池放在一個小小的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但媽媽們知道嗎?這麼可愛的氣球,可能隨時會變成極其危險的“小惡魔”!




氫氣球爆炸事件屢屢發生


無論是經典氣球、卡通造型氣球,還是網紅“發光氣球”,能漂浮在空氣中的一般都可以分為兩種,氦氣球和氫氣球。

很多媽媽可能搞不清楚這兩種氣球有什麼區別,只要氣球能飛,氦氣和氫氣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關係大著呢!

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一旦遇到火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看看下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氫氣球爆炸事件,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2016年12月,安徽一群年輕人在酒店過完生日後,將200個裝飾用的氫氣球從電梯帶走,在電梯內,有人鬧著玩用打火機燒氣球,氫氣球在電梯內爆炸,致8人面部不同程度受傷。

2015年12月,福建湛江霞山體育場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時,現場用於供孩子們玩耍的一串氫氣球突然爆炸,事故造成圍觀的10名家長,以及6名3至4歲的小朋友受傷,其中一些小朋友和家長的臉部、頸部紅腫烏黑,有的頭髮被燒焦。事故是由於有一老人抽菸引發。

2013年5月,浙江某幼兒園慶祝“六一”親子活動時,幾十只氫氣球突然爆炸,致4名老師受傷。

2012年11月,河南洛陽一名1歲大的小女孩大面積重度燒傷,眼睛已無法睜開,四肢顏色呈焦炭狀,皮膚脫落,搶救無效死亡……起因是放在房間裡的氫氣球觸碰到火爐才引起爆炸、燃燒,而孩子當時就坐在離火爐不遠的沙發上,最終釀成悲劇。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為什麼一隻小小的氣球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一般外面買的氫氣球中通常充的並不是純的氫氣,而是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在常溫常壓下是安全的,但要是達到了著火點很有可能造成瞬間爆炸!

① 氣球碎片、LED燈帶、鈕釦電池、鋒利釘子等小部件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眼睛等部位造成損傷;

② 氫氣球的表皮為塑料材質,爆炸後表皮的塑料會被高溫熔化,隨後變成液體滴下,如果粘在皮膚上,還會燙傷皮膚,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讓孩子牽著一隻氫氣球,絕對不亞於拿著一顆定時炸彈!

早在2006年,我國有關部門就明文規定,嚴禁在公共場所灌充手持氫氣球。充氣球應使用化學性質穩定、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燃燒的惰性氣體——氦氣。

可能有些媽媽也知道,用惰性氣體氦氣充的氣球相對來說安全性要大得多。但是,因為成本也高得多,一些商家(特別是不良小販)是不願意用氦氣來替代氫氣的。你帶寶寶在街邊買的“飄”氣球,99%是氫氣球!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夜晚散步遛娃時,牽著這樣一隻亮閃閃的氣球走在路上,是不是很“拉風”?拿來拍照也是美美噠!

其實,這種深受孩子與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氣球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個透明氣球、一串五彩LED燈帶與三節電池,電池放在一個小小的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但媽媽們知道嗎?這麼可愛的氣球,可能隨時會變成極其危險的“小惡魔”!




氫氣球爆炸事件屢屢發生


無論是經典氣球、卡通造型氣球,還是網紅“發光氣球”,能漂浮在空氣中的一般都可以分為兩種,氦氣球和氫氣球。

很多媽媽可能搞不清楚這兩種氣球有什麼區別,只要氣球能飛,氦氣和氫氣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關係大著呢!

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一旦遇到火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看看下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氫氣球爆炸事件,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2016年12月,安徽一群年輕人在酒店過完生日後,將200個裝飾用的氫氣球從電梯帶走,在電梯內,有人鬧著玩用打火機燒氣球,氫氣球在電梯內爆炸,致8人面部不同程度受傷。

2015年12月,福建湛江霞山體育場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時,現場用於供孩子們玩耍的一串氫氣球突然爆炸,事故造成圍觀的10名家長,以及6名3至4歲的小朋友受傷,其中一些小朋友和家長的臉部、頸部紅腫烏黑,有的頭髮被燒焦。事故是由於有一老人抽菸引發。

2013年5月,浙江某幼兒園慶祝“六一”親子活動時,幾十只氫氣球突然爆炸,致4名老師受傷。

2012年11月,河南洛陽一名1歲大的小女孩大面積重度燒傷,眼睛已無法睜開,四肢顏色呈焦炭狀,皮膚脫落,搶救無效死亡……起因是放在房間裡的氫氣球觸碰到火爐才引起爆炸、燃燒,而孩子當時就坐在離火爐不遠的沙發上,最終釀成悲劇。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為什麼一隻小小的氣球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一般外面買的氫氣球中通常充的並不是純的氫氣,而是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在常溫常壓下是安全的,但要是達到了著火點很有可能造成瞬間爆炸!

① 氣球碎片、LED燈帶、鈕釦電池、鋒利釘子等小部件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眼睛等部位造成損傷;

② 氫氣球的表皮為塑料材質,爆炸後表皮的塑料會被高溫熔化,隨後變成液體滴下,如果粘在皮膚上,還會燙傷皮膚,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讓孩子牽著一隻氫氣球,絕對不亞於拿著一顆定時炸彈!

早在2006年,我國有關部門就明文規定,嚴禁在公共場所灌充手持氫氣球。充氣球應使用化學性質穩定、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燃燒的惰性氣體——氦氣。

可能有些媽媽也知道,用惰性氣體氦氣充的氣球相對來說安全性要大得多。但是,因為成本也高得多,一些商家(特別是不良小販)是不願意用氦氣來替代氫氣的。你帶寶寶在街邊買的“飄”氣球,99%是氫氣球!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氣球帶給寶寶的風險遠不止此


其實,不光飄空氣球有爆炸的風險,孩子玩普通的空氣氣球也並不是那麼安全:

據媒體報道,2014年8月21日晚,杭州有位奶奶給孫子買了一個氣球,抱著孫子坐在大腿上玩。隨後,奶奶剝橘子吃,橘皮汁不小心濺到氣球上,哪料氣球瞬間爆炸,氣球碎片飛進孩子喉嚨!幸好在眾人的幫助下,氣球碎片被取出。

據孩子奶奶描述,孫子當時拿著撐氣球的塑料管子,並沒有玩氣球。那為什麼氣球會爆炸呢?原來,橘子、檸檬、橙子、柚子等柑橘類水果的表皮富含檸檬酸、酯類等有機物,對氣球橡膠具有溶解性,氣球的表層局部變得特別薄,因此容易被引爆。

所以,吃這類水果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別在沒洗手前去碰氣球哦!

除此之外,不管哪種氣球,本身其實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隱患1:窒息

孩子在吹氣球時換氣方法沒掌握好,把氣球吸入了口腔;或是因為孩子吸著氣球玩或咀嚼氣球玩時,都有可能讓氣球嗆入氣道,造成氣道梗塞,甚至窒息致死。

隱患2:絞纏

小朋友在牽著氣球奔跑嬉戲時,很容易被氣球的繫繩糾纏住而絆倒,糾纏張力高了,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絞窄傷,萬一纏住脖子甚至可能被勒死。

隱患3:過敏

有些孩子會對乳膠氣球過敏,輕則起皮疹瘙癢,重則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喉頭水腫可能導致窒息死亡。

隱患4:電擊傷

有一類氣球和繫帶是金屬箔製成的,如果和電線糾纏在一起可能出現漏電導電至電擊傷。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夜晚散步遛娃時,牽著這樣一隻亮閃閃的氣球走在路上,是不是很“拉風”?拿來拍照也是美美噠!

其實,這種深受孩子與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氣球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個透明氣球、一串五彩LED燈帶與三節電池,電池放在一個小小的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但媽媽們知道嗎?這麼可愛的氣球,可能隨時會變成極其危險的“小惡魔”!




氫氣球爆炸事件屢屢發生


無論是經典氣球、卡通造型氣球,還是網紅“發光氣球”,能漂浮在空氣中的一般都可以分為兩種,氦氣球和氫氣球。

很多媽媽可能搞不清楚這兩種氣球有什麼區別,只要氣球能飛,氦氣和氫氣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關係大著呢!

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一旦遇到火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看看下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氫氣球爆炸事件,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2016年12月,安徽一群年輕人在酒店過完生日後,將200個裝飾用的氫氣球從電梯帶走,在電梯內,有人鬧著玩用打火機燒氣球,氫氣球在電梯內爆炸,致8人面部不同程度受傷。

2015年12月,福建湛江霞山體育場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時,現場用於供孩子們玩耍的一串氫氣球突然爆炸,事故造成圍觀的10名家長,以及6名3至4歲的小朋友受傷,其中一些小朋友和家長的臉部、頸部紅腫烏黑,有的頭髮被燒焦。事故是由於有一老人抽菸引發。

2013年5月,浙江某幼兒園慶祝“六一”親子活動時,幾十只氫氣球突然爆炸,致4名老師受傷。

2012年11月,河南洛陽一名1歲大的小女孩大面積重度燒傷,眼睛已無法睜開,四肢顏色呈焦炭狀,皮膚脫落,搶救無效死亡……起因是放在房間裡的氫氣球觸碰到火爐才引起爆炸、燃燒,而孩子當時就坐在離火爐不遠的沙發上,最終釀成悲劇。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為什麼一隻小小的氣球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一般外面買的氫氣球中通常充的並不是純的氫氣,而是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在常溫常壓下是安全的,但要是達到了著火點很有可能造成瞬間爆炸!

① 氣球碎片、LED燈帶、鈕釦電池、鋒利釘子等小部件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眼睛等部位造成損傷;

② 氫氣球的表皮為塑料材質,爆炸後表皮的塑料會被高溫熔化,隨後變成液體滴下,如果粘在皮膚上,還會燙傷皮膚,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讓孩子牽著一隻氫氣球,絕對不亞於拿著一顆定時炸彈!

早在2006年,我國有關部門就明文規定,嚴禁在公共場所灌充手持氫氣球。充氣球應使用化學性質穩定、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燃燒的惰性氣體——氦氣。

可能有些媽媽也知道,用惰性氣體氦氣充的氣球相對來說安全性要大得多。但是,因為成本也高得多,一些商家(特別是不良小販)是不願意用氦氣來替代氫氣的。你帶寶寶在街邊買的“飄”氣球,99%是氫氣球!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氣球帶給寶寶的風險遠不止此


其實,不光飄空氣球有爆炸的風險,孩子玩普通的空氣氣球也並不是那麼安全:

據媒體報道,2014年8月21日晚,杭州有位奶奶給孫子買了一個氣球,抱著孫子坐在大腿上玩。隨後,奶奶剝橘子吃,橘皮汁不小心濺到氣球上,哪料氣球瞬間爆炸,氣球碎片飛進孩子喉嚨!幸好在眾人的幫助下,氣球碎片被取出。

據孩子奶奶描述,孫子當時拿著撐氣球的塑料管子,並沒有玩氣球。那為什麼氣球會爆炸呢?原來,橘子、檸檬、橙子、柚子等柑橘類水果的表皮富含檸檬酸、酯類等有機物,對氣球橡膠具有溶解性,氣球的表層局部變得特別薄,因此容易被引爆。

所以,吃這類水果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別在沒洗手前去碰氣球哦!

除此之外,不管哪種氣球,本身其實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隱患1:窒息

孩子在吹氣球時換氣方法沒掌握好,把氣球吸入了口腔;或是因為孩子吸著氣球玩或咀嚼氣球玩時,都有可能讓氣球嗆入氣道,造成氣道梗塞,甚至窒息致死。

隱患2:絞纏

小朋友在牽著氣球奔跑嬉戲時,很容易被氣球的繫繩糾纏住而絆倒,糾纏張力高了,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絞窄傷,萬一纏住脖子甚至可能被勒死。

隱患3:過敏

有些孩子會對乳膠氣球過敏,輕則起皮疹瘙癢,重則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喉頭水腫可能導致窒息死亡。

隱患4:電擊傷

有一類氣球和繫帶是金屬箔製成的,如果和電線糾纏在一起可能出現漏電導電至電擊傷。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氣球裡裝著的,不只是會“飄空的魔法”,更是孩子們快樂純真的童年,所以,孩子們會被吸引在所難免。不過,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儘量還是不要給孩子玩氣球,跟孩子商量買別的玩具代替。

如果孩子實在想玩,爸媽也要儘量確保孩子的安全哦!

3歲以下的孩子不要玩氣球,3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在爸媽照看下玩耍,不要把氣球系在孩子手上或胳膊上,也要留意別讓孩子玩耍未吹脹的氣球或氣球碎片,防止意外發生。

買之前好好檢查一番,確保買到的是不會燃燒和助燃的氦氣球或普通的空氣氣球,而不是容易爆炸的氫氣球。如果孩子對乳膠材質過敏,可以選擇聚脂薄膜材料的氣球。

孩子在玩氣球時,如果是有繫繩的,儘量選擇開闊的平地玩耍,繫繩不要太長,控制在22cm內。並注意遠離打火機、菸頭、暖爐、燃氣灶等物品,也不要在大太陽底下拿著氣球玩。吃完柑橘類水果的時候也不要玩氣球。

"

一款會發光的網紅氣球成了大人小孩的新寵,走在街頭,幾乎人手一個: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就連明星馬思純也牽著發光氣球“瀟灑走一回”: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夜晚散步遛娃時,牽著這樣一隻亮閃閃的氣球走在路上,是不是很“拉風”?拿來拍照也是美美噠!

其實,這種深受孩子與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氣球構造很簡單,就是一個透明氣球、一串五彩LED燈帶與三節電池,電池放在一個小小的塑料盒子裡,將電源直接與燈帶相連,打開開關便可發出亮光。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但媽媽們知道嗎?這麼可愛的氣球,可能隨時會變成極其危險的“小惡魔”!




氫氣球爆炸事件屢屢發生


無論是經典氣球、卡通造型氣球,還是網紅“發光氣球”,能漂浮在空氣中的一般都可以分為兩種,氦氣球和氫氣球。

很多媽媽可能搞不清楚這兩種氣球有什麼區別,只要氣球能飛,氦氣和氫氣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關係大著呢!

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一旦遇到火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看看下面這些觸目驚心的氫氣球爆炸事件,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2016年12月,安徽一群年輕人在酒店過完生日後,將200個裝飾用的氫氣球從電梯帶走,在電梯內,有人鬧著玩用打火機燒氣球,氫氣球在電梯內爆炸,致8人面部不同程度受傷。

2015年12月,福建湛江霞山體育場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時,現場用於供孩子們玩耍的一串氫氣球突然爆炸,事故造成圍觀的10名家長,以及6名3至4歲的小朋友受傷,其中一些小朋友和家長的臉部、頸部紅腫烏黑,有的頭髮被燒焦。事故是由於有一老人抽菸引發。

2013年5月,浙江某幼兒園慶祝“六一”親子活動時,幾十只氫氣球突然爆炸,致4名老師受傷。

2012年11月,河南洛陽一名1歲大的小女孩大面積重度燒傷,眼睛已無法睜開,四肢顏色呈焦炭狀,皮膚脫落,搶救無效死亡……起因是放在房間裡的氫氣球觸碰到火爐才引起爆炸、燃燒,而孩子當時就坐在離火爐不遠的沙發上,最終釀成悲劇。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為什麼一隻小小的氣球會有如此大的威力?

一般外面買的氫氣球中通常充的並不是純的氫氣,而是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在常溫常壓下是安全的,但要是達到了著火點很有可能造成瞬間爆炸!

① 氣球碎片、LED燈帶、鈕釦電池、鋒利釘子等小部件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眼睛等部位造成損傷;

② 氫氣球的表皮為塑料材質,爆炸後表皮的塑料會被高溫熔化,隨後變成液體滴下,如果粘在皮膚上,還會燙傷皮膚,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讓孩子牽著一隻氫氣球,絕對不亞於拿著一顆定時炸彈!

早在2006年,我國有關部門就明文規定,嚴禁在公共場所灌充手持氫氣球。充氣球應使用化學性質穩定、密度比空氣小且不易燃燒的惰性氣體——氦氣。

可能有些媽媽也知道,用惰性氣體氦氣充的氣球相對來說安全性要大得多。但是,因為成本也高得多,一些商家(特別是不良小販)是不願意用氦氣來替代氫氣的。你帶寶寶在街邊買的“飄”氣球,99%是氫氣球!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氣球帶給寶寶的風險遠不止此


其實,不光飄空氣球有爆炸的風險,孩子玩普通的空氣氣球也並不是那麼安全:

據媒體報道,2014年8月21日晚,杭州有位奶奶給孫子買了一個氣球,抱著孫子坐在大腿上玩。隨後,奶奶剝橘子吃,橘皮汁不小心濺到氣球上,哪料氣球瞬間爆炸,氣球碎片飛進孩子喉嚨!幸好在眾人的幫助下,氣球碎片被取出。

據孩子奶奶描述,孫子當時拿著撐氣球的塑料管子,並沒有玩氣球。那為什麼氣球會爆炸呢?原來,橘子、檸檬、橙子、柚子等柑橘類水果的表皮富含檸檬酸、酯類等有機物,對氣球橡膠具有溶解性,氣球的表層局部變得特別薄,因此容易被引爆。

所以,吃這類水果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別在沒洗手前去碰氣球哦!

除此之外,不管哪種氣球,本身其實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隱患1:窒息

孩子在吹氣球時換氣方法沒掌握好,把氣球吸入了口腔;或是因為孩子吸著氣球玩或咀嚼氣球玩時,都有可能讓氣球嗆入氣道,造成氣道梗塞,甚至窒息致死。

隱患2:絞纏

小朋友在牽著氣球奔跑嬉戲時,很容易被氣球的繫繩糾纏住而絆倒,糾纏張力高了,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絞窄傷,萬一纏住脖子甚至可能被勒死。

隱患3:過敏

有些孩子會對乳膠氣球過敏,輕則起皮疹瘙癢,重則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喉頭水腫可能導致窒息死亡。

隱患4:電擊傷

有一類氣球和繫帶是金屬箔製成的,如果和電線糾纏在一起可能出現漏電導電至電擊傷。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氣球裡裝著的,不只是會“飄空的魔法”,更是孩子們快樂純真的童年,所以,孩子們會被吸引在所難免。不過,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儘量還是不要給孩子玩氣球,跟孩子商量買別的玩具代替。

如果孩子實在想玩,爸媽也要儘量確保孩子的安全哦!

3歲以下的孩子不要玩氣球,3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在爸媽照看下玩耍,不要把氣球系在孩子手上或胳膊上,也要留意別讓孩子玩耍未吹脹的氣球或氣球碎片,防止意外發生。

買之前好好檢查一番,確保買到的是不會燃燒和助燃的氦氣球或普通的空氣氣球,而不是容易爆炸的氫氣球。如果孩子對乳膠材質過敏,可以選擇聚脂薄膜材料的氣球。

孩子在玩氣球時,如果是有繫繩的,儘量選擇開闊的平地玩耍,繫繩不要太長,控制在22cm內。並注意遠離打火機、菸頭、暖爐、燃氣灶等物品,也不要在大太陽底下拿著氣球玩。吃完柑橘類水果的時候也不要玩氣球。

這款常見的玩具竟然風險那麼大!絕對不要隨便給孩子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