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喜歡鑽洞躲起來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想通過肢體來感受了解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通過視線變化來進行方向辨認,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爬高、鑽洞,躲起來。

正是由於孩子經歷著這個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鍾情於玩躲貓貓遊戲來感知空間感。

三、空間感強的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不要小看一個簡單且傳統的躲貓貓遊戲,它卻是孩子空間感形成的重要方式。躲貓貓遊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好處,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會有以下的優勢: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喜歡鑽洞躲起來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想通過肢體來感受了解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通過視線變化來進行方向辨認,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爬高、鑽洞,躲起來。

正是由於孩子經歷著這個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鍾情於玩躲貓貓遊戲來感知空間感。

三、空間感強的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不要小看一個簡單且傳統的躲貓貓遊戲,它卻是孩子空間感形成的重要方式。躲貓貓遊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好處,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會有以下的優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1、學會獨立自主,不過分依賴人

有些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一刻也不能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這明顯就是分離焦慮症,其背後就隱藏著該孩子還沒有完整地形成“物體恆存”概念。他們擔心爸爸媽媽離開後,就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但相反,如果能正確認識“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卻會明白,爸爸媽媽去上班,是短暫的,會回來的,就正如玩躲貓貓一樣,會找到他們的。於是,這類的孩子會很快就形成獨立自主的品格,不會過分依賴人。

2、思維活躍,邏輯清晰,懂得自我判斷

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都是擁有超強的邏輯。正如孩子在玩躲貓貓時,他們首先會考慮到,應該藏在哪裡,才不會被發現?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他們邏輯思維鍛鍊的過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逐一匹配,最後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空間躲起來。

3、富有豐富的想象力

早在20世紀50年代,天才項目( Project Talent) 就追蹤研究了400000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學業成績、將來工作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空間思維測驗得分高的學生,學業成績和工作能力都比空間思維較差的學生強很多!

這就說明了空間感強的孩子,會對空間概念的非常熟悉。根據眼前的立體空間,就能聯想出多方面的知識串聯。充分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孩子大腦活躍,接受知識能力會比別人強。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喜歡鑽洞躲起來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想通過肢體來感受了解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通過視線變化來進行方向辨認,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爬高、鑽洞,躲起來。

正是由於孩子經歷著這個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鍾情於玩躲貓貓遊戲來感知空間感。

三、空間感強的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不要小看一個簡單且傳統的躲貓貓遊戲,它卻是孩子空間感形成的重要方式。躲貓貓遊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好處,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會有以下的優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1、學會獨立自主,不過分依賴人

有些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一刻也不能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這明顯就是分離焦慮症,其背後就隱藏著該孩子還沒有完整地形成“物體恆存”概念。他們擔心爸爸媽媽離開後,就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但相反,如果能正確認識“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卻會明白,爸爸媽媽去上班,是短暫的,會回來的,就正如玩躲貓貓一樣,會找到他們的。於是,這類的孩子會很快就形成獨立自主的品格,不會過分依賴人。

2、思維活躍,邏輯清晰,懂得自我判斷

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都是擁有超強的邏輯。正如孩子在玩躲貓貓時,他們首先會考慮到,應該藏在哪裡,才不會被發現?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他們邏輯思維鍛鍊的過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逐一匹配,最後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空間躲起來。

3、富有豐富的想象力

早在20世紀50年代,天才項目( Project Talent) 就追蹤研究了400000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學業成績、將來工作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空間思維測驗得分高的學生,學業成績和工作能力都比空間思維較差的學生強很多!

這就說明了空間感強的孩子,會對空間概念的非常熟悉。根據眼前的立體空間,就能聯想出多方面的知識串聯。充分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孩子大腦活躍,接受知識能力會比別人強。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

四、3個空間思維訓練方法,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說“用你的左手拿起球拍”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裡遲疑了一下,才會伸出左手。又例如,當你在開車,別人給你指路,“往南一直走,到了路口右轉,直走1000米,再向西南方向走500米”,是不是一聽就懵了。

就是由於我們缺少了空間感,才會想象不出來立體空間的形狀。因此,如果在孩子“空間敏感期”內鍛鍊好這點,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訓練方法,來鍛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1、多使用空間語言

我們在跟孩子溝通過程中,習慣用大人的口吻。

“孩子,幫媽媽拿毛巾過來,就在那邊。”

“寶寶,去撿一下球,就在那裡。”

這時,我們看到孩子會左顧右盼,很茫然,根本不知道你說什麼,追其原因,就是缺少空間感。那麼,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對孩子使用空間語言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喜歡鑽洞躲起來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想通過肢體來感受了解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通過視線變化來進行方向辨認,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爬高、鑽洞,躲起來。

正是由於孩子經歷著這個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鍾情於玩躲貓貓遊戲來感知空間感。

三、空間感強的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不要小看一個簡單且傳統的躲貓貓遊戲,它卻是孩子空間感形成的重要方式。躲貓貓遊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好處,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會有以下的優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1、學會獨立自主,不過分依賴人

有些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一刻也不能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這明顯就是分離焦慮症,其背後就隱藏著該孩子還沒有完整地形成“物體恆存”概念。他們擔心爸爸媽媽離開後,就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但相反,如果能正確認識“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卻會明白,爸爸媽媽去上班,是短暫的,會回來的,就正如玩躲貓貓一樣,會找到他們的。於是,這類的孩子會很快就形成獨立自主的品格,不會過分依賴人。

2、思維活躍,邏輯清晰,懂得自我判斷

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都是擁有超強的邏輯。正如孩子在玩躲貓貓時,他們首先會考慮到,應該藏在哪裡,才不會被發現?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他們邏輯思維鍛鍊的過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逐一匹配,最後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空間躲起來。

3、富有豐富的想象力

早在20世紀50年代,天才項目( Project Talent) 就追蹤研究了400000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學業成績、將來工作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空間思維測驗得分高的學生,學業成績和工作能力都比空間思維較差的學生強很多!

這就說明了空間感強的孩子,會對空間概念的非常熟悉。根據眼前的立體空間,就能聯想出多方面的知識串聯。充分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孩子大腦活躍,接受知識能力會比別人強。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

四、3個空間思維訓練方法,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說“用你的左手拿起球拍”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裡遲疑了一下,才會伸出左手。又例如,當你在開車,別人給你指路,“往南一直走,到了路口右轉,直走1000米,再向西南方向走500米”,是不是一聽就懵了。

就是由於我們缺少了空間感,才會想象不出來立體空間的形狀。因此,如果在孩子“空間敏感期”內鍛鍊好這點,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訓練方法,來鍛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1、多使用空間語言

我們在跟孩子溝通過程中,習慣用大人的口吻。

“孩子,幫媽媽拿毛巾過來,就在那邊。”

“寶寶,去撿一下球,就在那裡。”

這時,我們看到孩子會左顧右盼,很茫然,根本不知道你說什麼,追其原因,就是缺少空間感。那麼,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對孩子使用空間語言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使用空間語言,讓孩子想象到物品的形狀和位置

具體做法:

1)、空間語言包括:左邊、右邊、在……上面、在……左邊、在……裡面等等。

2)、語言訓練:

“寶寶,幫媽媽撿起那個球”改成: “寶寶,幫媽媽撿起黃色的、在方形桌子下面的球。”

“兒子,去客廳拿那本書過來” 改成:“兒子,去客廳靠近窗戶的桌子上面,拿一本藍色的繪本過來。”

當親子之間對話富有色彩和方位詞,不僅能增加孩子對顏色、方向的把控,而且還能促進大腦對物品和空間的想象,從而迅速找到對應的物品。

2、畫地圖

孩子剛開始接觸畫畫時,是幾根線,幾個點構成一圖“完整”的畫,他們準能說出其中代表著什麼。因此,畫畫是鍛鍊寶寶想象力的重要方式。對應的,如果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空間感,不妨讓孩子來畫一下地圖吧。

首先,讓孩子把最熟悉的地方畫出來,例如眼前的書桌、客廳、小床、課室等。例如畫小朋友的臥室,此時,爸爸媽媽首先在紙上畫出門,然後告訴孩子門的方向,讓孩子仔細想想,門的旁邊是什麼?進了門會看到什麼?自己的小床在哪個位置上等等。

這個方法很不錯,上週我帶兒子去旅遊,在遊樂場玩了一天。回家後,我問孩子能不能把今天遊樂場的情景畫出來啊?結果,兒子想了想,拿起筆來,一邊畫,一邊說著:“旋轉木馬在中間,旁邊有一個小賣部,裡面有冰淇淋有飲料。在小賣部旁邊,有碰碰車,最多小朋友玩的是過山車,就在旋轉木馬的左邊……”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喜歡鑽洞躲起來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想通過肢體來感受了解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通過視線變化來進行方向辨認,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爬高、鑽洞,躲起來。

正是由於孩子經歷著這個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鍾情於玩躲貓貓遊戲來感知空間感。

三、空間感強的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不要小看一個簡單且傳統的躲貓貓遊戲,它卻是孩子空間感形成的重要方式。躲貓貓遊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好處,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會有以下的優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1、學會獨立自主,不過分依賴人

有些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一刻也不能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這明顯就是分離焦慮症,其背後就隱藏著該孩子還沒有完整地形成“物體恆存”概念。他們擔心爸爸媽媽離開後,就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但相反,如果能正確認識“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卻會明白,爸爸媽媽去上班,是短暫的,會回來的,就正如玩躲貓貓一樣,會找到他們的。於是,這類的孩子會很快就形成獨立自主的品格,不會過分依賴人。

2、思維活躍,邏輯清晰,懂得自我判斷

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都是擁有超強的邏輯。正如孩子在玩躲貓貓時,他們首先會考慮到,應該藏在哪裡,才不會被發現?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他們邏輯思維鍛鍊的過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逐一匹配,最後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空間躲起來。

3、富有豐富的想象力

早在20世紀50年代,天才項目( Project Talent) 就追蹤研究了400000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學業成績、將來工作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空間思維測驗得分高的學生,學業成績和工作能力都比空間思維較差的學生強很多!

這就說明了空間感強的孩子,會對空間概念的非常熟悉。根據眼前的立體空間,就能聯想出多方面的知識串聯。充分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孩子大腦活躍,接受知識能力會比別人強。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

四、3個空間思維訓練方法,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說“用你的左手拿起球拍”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裡遲疑了一下,才會伸出左手。又例如,當你在開車,別人給你指路,“往南一直走,到了路口右轉,直走1000米,再向西南方向走500米”,是不是一聽就懵了。

就是由於我們缺少了空間感,才會想象不出來立體空間的形狀。因此,如果在孩子“空間敏感期”內鍛鍊好這點,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訓練方法,來鍛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1、多使用空間語言

我們在跟孩子溝通過程中,習慣用大人的口吻。

“孩子,幫媽媽拿毛巾過來,就在那邊。”

“寶寶,去撿一下球,就在那裡。”

這時,我們看到孩子會左顧右盼,很茫然,根本不知道你說什麼,追其原因,就是缺少空間感。那麼,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對孩子使用空間語言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使用空間語言,讓孩子想象到物品的形狀和位置

具體做法:

1)、空間語言包括:左邊、右邊、在……上面、在……左邊、在……裡面等等。

2)、語言訓練:

“寶寶,幫媽媽撿起那個球”改成: “寶寶,幫媽媽撿起黃色的、在方形桌子下面的球。”

“兒子,去客廳拿那本書過來” 改成:“兒子,去客廳靠近窗戶的桌子上面,拿一本藍色的繪本過來。”

當親子之間對話富有色彩和方位詞,不僅能增加孩子對顏色、方向的把控,而且還能促進大腦對物品和空間的想象,從而迅速找到對應的物品。

2、畫地圖

孩子剛開始接觸畫畫時,是幾根線,幾個點構成一圖“完整”的畫,他們準能說出其中代表著什麼。因此,畫畫是鍛鍊寶寶想象力的重要方式。對應的,如果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空間感,不妨讓孩子來畫一下地圖吧。

首先,讓孩子把最熟悉的地方畫出來,例如眼前的書桌、客廳、小床、課室等。例如畫小朋友的臥室,此時,爸爸媽媽首先在紙上畫出門,然後告訴孩子門的方向,讓孩子仔細想想,門的旁邊是什麼?進了門會看到什麼?自己的小床在哪個位置上等等。

這個方法很不錯,上週我帶兒子去旅遊,在遊樂場玩了一天。回家後,我問孩子能不能把今天遊樂場的情景畫出來啊?結果,兒子想了想,拿起筆來,一邊畫,一邊說著:“旋轉木馬在中間,旁邊有一個小賣部,裡面有冰淇淋有飲料。在小賣部旁邊,有碰碰車,最多小朋友玩的是過山車,就在旋轉木馬的左邊……”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根據回憶,讓孩子畫出所見所聞

想不到,兒子能一五一十地描述場景出來,這種訓練爸爸媽媽可以每天晚上臨睡前進行,讓寶寶把一天所經歷的事、所遇到的人、所看到的物品都畫出來。畫的時候,也要注意使用“空間語言”作為指引。

3、摺紙小遊戲

別小看摺紙,它的作用可大了。摺紙對於3-6歲的孩子手、腦、眼的啟發程度非常高。比如能提高空間感知能力、邏輯和順序思維能力等。就如隨便折一個簡單的三角形,都可以全方位地開拓孩子的能力。如今,摺紙也成為一門藝術課,在西方國家上流行起來。

"

一、孩子最愛玩的遊戲---躲貓貓

昨天拆了一個快遞包裹後,我和孩子爸在專心在組裝書桌。在旁邊傳來了兒子的聲音:爸爸媽媽,快點來找我呀。

我回過頭,看到兒子鑽進紙皮箱裡,露出小腦袋。原來,這小子又在跟我們玩躲貓貓遊戲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我發現,自從孩子3歲開始,就喜歡上玩躲貓貓遊戲。無論我在做飯、搞衛生、洗澡,他都能嚷著“媽媽快來跟我玩捉迷藏”。而且,每次玩躲貓貓,他都是藏在同一個地方,更甚者,每次他躲起來,要麼就是捂住眼睛,要麼就遮住頭部,還以為自己是隱身了,別人找不到,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我兒子喜歡玩躲貓貓遊戲,但後來發現其他年紀相仿的孩子,都是躲貓貓的忠實粉絲。每次幾個孩子在一起,他們就會提出玩這個遊戲,百玩不厭。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小朋友身上,到底捉迷藏有什麼魔力,會讓小朋友們著了迷?為此,我還專門研究了一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二、孩子鍾愛躲貓貓遊戲,當中原因讓人吃驚

孩子愛玩躲貓貓,並不是為了貪玩那麼簡單,而是根據他自然成長的發展需求而來,主要是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物體恆存,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1、物體恆存概念發展的推動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做過這樣的舉動:對著搖籃裡的孩子,我們喜歡用手捂住臉,然後打開手掌,做出笑臉來逗孩子笑。此時,孩子通常會咯咯笑起來。這種互動的親子游戲,正符合孩子成長所需的“物體恆存”概念形成和發展。

什麼是“物體恆存”概念?

“物體恆存”概念是由認知發展理論泰斗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嬰幼兒最早的抽象概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符號認知的基礎。通俗來講,即使孩子發現眼前的物品突然不見,離開視線範圍內了,但孩子會相信物品只是暫時消失,會回來的,就是這一個認識過程。

而皮亞傑提到,我們一出生,都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的發展,這四個階段包括:1、感覺動作期;2、前運思期;3、具體運思期;4、形式運思期。通過這四個階段來形成我們邏輯思維、空間概念、因果關係的建立。

作為第一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就是說我們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感官和身體運動所獲得的信息來構建“物體恆存”的概念。所以,孩子鍾愛玩躲貓貓,也是基於物體恆存的概念而進行的。

2、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中一共經歷36個敏感期。其中,在孩子2-4歲期間,就會經歷第十個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運動的物體、不在視線範圍內物體、彎曲的世界來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與物體恆存概念緊緊相扣。

經歷空間敏感期的孩子,通過會有以下的表現:

1、喜歡攀高爬梯、走斜坡;

2、喜歡在屋裡打傘;

3、喜歡往縫隙裡鑽。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喜歡鑽洞躲起來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想通過肢體來感受了解長、寬、高三維立體空間,通過視線變化來進行方向辨認,分辨東西南北。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爬高、鑽洞,躲起來。

正是由於孩子經歷著這個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鍾情於玩躲貓貓遊戲來感知空間感。

三、空間感強的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

不要小看一個簡單且傳統的躲貓貓遊戲,它卻是孩子空間感形成的重要方式。躲貓貓遊戲對孩子具有極大的好處,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會有以下的優勢: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1、學會獨立自主,不過分依賴人

有些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離,一刻也不能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這明顯就是分離焦慮症,其背後就隱藏著該孩子還沒有完整地形成“物體恆存”概念。他們擔心爸爸媽媽離開後,就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但相反,如果能正確認識“物體恆存”概念的孩子,卻會明白,爸爸媽媽去上班,是短暫的,會回來的,就正如玩躲貓貓一樣,會找到他們的。於是,這類的孩子會很快就形成獨立自主的品格,不會過分依賴人。

2、思維活躍,邏輯清晰,懂得自我判斷

空間感強的孩子,通常都是擁有超強的邏輯。正如孩子在玩躲貓貓時,他們首先會考慮到,應該藏在哪裡,才不會被發現?那麼這個過程,就是他們邏輯思維鍛鍊的過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逐一匹配,最後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空間躲起來。

3、富有豐富的想象力

早在20世紀50年代,天才項目( Project Talent) 就追蹤研究了400000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學業成績、將來工作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空間思維測驗得分高的學生,學業成績和工作能力都比空間思維較差的學生強很多!

這就說明了空間感強的孩子,會對空間概念的非常熟悉。根據眼前的立體空間,就能聯想出多方面的知識串聯。充分發揮想象力,天馬行空。孩子大腦活躍,接受知識能力會比別人強。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孩子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

四、3個空間思維訓練方法,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說“用你的左手拿起球拍”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裡遲疑了一下,才會伸出左手。又例如,當你在開車,別人給你指路,“往南一直走,到了路口右轉,直走1000米,再向西南方向走500米”,是不是一聽就懵了。

就是由於我們缺少了空間感,才會想象不出來立體空間的形狀。因此,如果在孩子“空間敏感期”內鍛鍊好這點,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訓練方法,來鍛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1、多使用空間語言

我們在跟孩子溝通過程中,習慣用大人的口吻。

“孩子,幫媽媽拿毛巾過來,就在那邊。”

“寶寶,去撿一下球,就在那裡。”

這時,我們看到孩子會左顧右盼,很茫然,根本不知道你說什麼,追其原因,就是缺少空間感。那麼,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對孩子使用空間語言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使用空間語言,讓孩子想象到物品的形狀和位置

具體做法:

1)、空間語言包括:左邊、右邊、在……上面、在……左邊、在……裡面等等。

2)、語言訓練:

“寶寶,幫媽媽撿起那個球”改成: “寶寶,幫媽媽撿起黃色的、在方形桌子下面的球。”

“兒子,去客廳拿那本書過來” 改成:“兒子,去客廳靠近窗戶的桌子上面,拿一本藍色的繪本過來。”

當親子之間對話富有色彩和方位詞,不僅能增加孩子對顏色、方向的把控,而且還能促進大腦對物品和空間的想象,從而迅速找到對應的物品。

2、畫地圖

孩子剛開始接觸畫畫時,是幾根線,幾個點構成一圖“完整”的畫,他們準能說出其中代表著什麼。因此,畫畫是鍛鍊寶寶想象力的重要方式。對應的,如果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空間感,不妨讓孩子來畫一下地圖吧。

首先,讓孩子把最熟悉的地方畫出來,例如眼前的書桌、客廳、小床、課室等。例如畫小朋友的臥室,此時,爸爸媽媽首先在紙上畫出門,然後告訴孩子門的方向,讓孩子仔細想想,門的旁邊是什麼?進了門會看到什麼?自己的小床在哪個位置上等等。

這個方法很不錯,上週我帶兒子去旅遊,在遊樂場玩了一天。回家後,我問孩子能不能把今天遊樂場的情景畫出來啊?結果,兒子想了想,拿起筆來,一邊畫,一邊說著:“旋轉木馬在中間,旁邊有一個小賣部,裡面有冰淇淋有飲料。在小賣部旁邊,有碰碰車,最多小朋友玩的是過山車,就在旋轉木馬的左邊……”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根據回憶,讓孩子畫出所見所聞

想不到,兒子能一五一十地描述場景出來,這種訓練爸爸媽媽可以每天晚上臨睡前進行,讓寶寶把一天所經歷的事、所遇到的人、所看到的物品都畫出來。畫的時候,也要注意使用“空間語言”作為指引。

3、摺紙小遊戲

別小看摺紙,它的作用可大了。摺紙對於3-6歲的孩子手、腦、眼的啟發程度非常高。比如能提高空間感知能力、邏輯和順序思維能力等。就如隨便折一個簡單的三角形,都可以全方位地開拓孩子的能力。如今,摺紙也成為一門藝術課,在西方國家上流行起來。

躲貓貓技術那麼差勁,還要陪孩子玩嗎?心理學家:玩得越多越好

摺紙是增加孩子空間感的小遊戲

我家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在玩,然後拿著一張日曆紙走到我身邊,讓我叫他折一艘小船。我簡單地把小船的基本形狀都折出來了,兒子看著很興奮。不一會,我看到他在客廳裡,把日曆牌撕得爛碎的,然後身邊擺放這幾隻不成型的紙,我問他,這是啥啊。他認真地向我解釋:這艘是海艦,他像鯊魚一樣大;這艘是漁船,漁夫打魚用的;這艘是……

通過摺紙這個動作,把他在書本上,旅遊中看到的各種船折出來了,而且當中他還要研究,海艦的大炮怎麼放,風帆要怎麼體現,這都是通過他的思考摸索出來的。對於他的大腦來說,都是一個計算運作的過程。

看到這,你還會認為,孩子愛玩躲貓貓是一個貪玩的舉動嗎?它背後隱藏著孩子成長髮展的一個關鍵過程,家長們千萬別忽視了,如果孩子讓你跟他玩躲貓貓,那麼,請盡情地陪伴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