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芽芽最近非常喜歡用手去感知一些物品,什麼東西都要好奇的摸一摸、敲一敲、拍一拍,遇到喜歡的東西還會嘗試特別用力撕扯,然後扔掉,再想辦法撿起來......

是不是到了手的敏感期了?有什麼加強鍛鍊的方法嘛?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沒錯!現在就是手部精細運動鍛鍊的好時機!

“咦,不就是活動活動手指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NO NO NO~我們可不要忽視手部運動能力發展的重要性,手指的運動可以刺激大腦的廣大區域,而通過大腦的思維和眼睛的觀察又可以不斷糾正改善手指動作的精細化程度,的協調配合能夠極大地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呢!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腦並用”的理論,他提倡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口、眼、手,在親自感知、觀察、操作的過程中學習知識。

他強調:手指的運動,有利於幼兒智力的發展

人的手指是大腦的“駐外”器官,大腦內部有與每一個手指相對應的“運動區”,幼兒手指的每一個運動都在刺激大腦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反過來,大腦的運動中樞調動了手指的運動。

正是大腦活動中樞和手指動作反覆作用,形成了手腦互相促進的循環。動手訓練不僅能有效促進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而且還能促進幼兒智力水平的提高。

西方學者克洛韋爾曾說過:“動作是智力大廈的磚瓦”。幼兒在動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動中,能根據問題的變化,按照不同材料和條件及時地改變思維方法,並會用創造性的方法抓住問題的本質。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一定記得要和“小寶寶”多“動手”呢!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那麼0-1歲寶寶們手部發展特點都有哪些呢?

0-6個月的寶寶手部發展特點

  • 只要在眼前的東西,不管是什麼伸手就抓,並且還會兩隻小手同時抓。
  • 這時寶寶還不會用手指尖捏東西,只能用手掌和全部手指生硬地抓東西。
  • 雙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動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約30秒鐘。
  • 寶寶的抓握還沒有目的性,整個手都是彎曲的,什麼東西都是一把抓,拇指與其他四個指頭的彎曲方向一致。
  • 如果用手絹遮在寶寶的臉上,寶寶能夠用手抓住並扯下來。

7-12個月寶寶手部發展特點

  • 會經常使用手掌到處探索,所以手的觸覺敏銳度會得到極大加強。
  • 寶寶會喜歡觸摸不同形狀、不同質感的東西,並慢慢記住他們之間的不同。
  • 精細動作進一步複雜化,最大的進步是寶寶能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黃豆、花生米等,這種對捏的動作難度很高,標誌著大腦的發展水平。
  • 寶寶能夠把小球放入盒子中,並能拿筆塗鴉,幾頁幾頁地翻開書本。

我們怎樣做才能幫助寶寶讓小手發育更加靈巧呢?

1個月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能自由地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手。讓寶寶平躺在床上,自由揮動拳頭,看、玩、吸吮自己的手。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2個月:經常刺激寶寶手心,促進抓握反射;讓寶寶觸摸一些不同質地的玩具,幫助寶寶玩手。

將譁鈴棒的小棒放入寶寶手心,他會馬上抓住,也可以讓寶寶學習抓住媽媽的手指。

3個月:這個月寶寶雙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給孩子更多抓握的機會,可以在他看得見的地方懸掛帶響玩具,扶著他的手去拿、抓握、拍打。

玩具的質地應多樣化,還可以拿一些顏色鮮豔、有悅耳聲音的玩具給寶寶看,激起他產生抓握玩耍玩具的興趣,利於手部觸覺訓練。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4個月:懸掛晃動的玩具,讓寶寶先用手碰,玩具被推得更遠,寶寶再伸手,玩具又晃動起來。

經過多次努力,寶寶終於用兩隻手一前一後將它抱住時,一定會興奮得咯咯大笑。

大概要到5個月時寶寶才能用單手準確夠取;也可以把玩具擺到寶寶面前,逗引他,讓他伸手去摸、去抓。

這一階段輔助遊戲推薦

摸手套

媽媽找一隻自己的舊手套,剪掉手指尖的部分,在每一個手指部分縫一些不同質地的布料或者鈕釦,只要縫結實點就行。

媽媽套上這隻奇怪的手套,讓寶寶摸,這樣寶寶就能摸到各種不同材質和質地的東西。

手指操

每唱一句兒歌,就觸摸一根寶寶的手指。兒歌可以採用自己熟悉的曲調、人物、動物編寫,比如用《小星星》的曲調唱:

有隻小兔在奔跑,有隻小豬哼哼叫

有隻小貓在跳舞,有隻小雞在睡覺

有隻小鴨長不大,我們叫他“小芽芽”

5個月:擺放一個彩色的小玩具,讓寶寶一伸手即可抓到,再放另一個在較遠的地方,訓練他努力伸手去抓,同時觀察寶寶是否會把物品傳給另一隻手。

給寶寶易於抓握的帶響的玩具,引導他在手中擺弄,訓練敲、搖以及做推、撿等動作,注意時間不宜過長。

6個月:小物品的擺放從大到小、從近到遠,讓寶寶練習從滿手抓到拇、食指抓取;準備一些玩具,一件一件地給寶寶,讓他練習扔掉、再拿;有意識地連續向一隻手遞玩具或食物,大人示範讓寶寶將手中的東西從一隻手傳到另一隻手。

這一階段輔助遊戲推薦

三塊積木

讓寶寶坐好,在他面前放兩塊積木,如果寶寶沒有自己把積木拿起來,就把積木分別放到寶寶的兩隻手上。然後,遞給寶寶第三塊積木,他會學著放下一塊積木,以便接過第三塊。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7個月:把寶寶熟悉的積木塊放在他手能抓到的地方,訓練他用拇指和其他指配合抓起小積木;讓寶寶一隻手拿一個帶柄的塑料玩具,對擊另一隻手中拿的積木,敲擊出聲時,家長鼓掌獎勵。

選擇各種質地的玩具,讓孩子對擊各種聲音,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8個月:讓寶寶練習用手捏取小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

開始寶寶會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後逐漸發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媽媽要細心陪同孩子玩,以免他將小物品塞進口、鼻嗆噎而發生危險。

會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標誌著寶寶大腦發展至一個新的水平;讓寶寶練習用食指探入洞內鉤取小物品、用食指撥轉盤、用食指按鍵、撕柔軟的紙等。

這一階段輔助遊戲推薦

撕紙

給孩子一些紙,讓他隨意玩和撕。寶寶會發現,自己的手指變得如此神奇,完整的一張紙變成了小塊、小條甚至小碎粒。不過紙質一定要柔軟,不要劃傷寶寶的小手。

9個月:訓練寶寶有意識地將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長可給予示範,讓他模仿,並反覆地用語言示意他:

“芽芽,把小塊塊放下,放在大塊塊上”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由握緊到放手使手的動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腦協調又進了一步,寶寶做對的時候記得給予鼓勵哦!

10個月:用一個“百寶箱”,做示範,讓寶寶學習rabbit,把玩具“放進去、拿出來”;在一堆玩具中指定寶寶挑出其中一個;用一隻帶蓋的塑料瓶向寶寶示範,訓練他打開蓋、再合上的動作。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11個月:塗畫練習。給寶寶彩色蠟筆和紙,先訓練扶著他的手學握筆,再在魚眼睛處點上小點,他看到“自己會畫魚眼睛了”,十分興奮,以後他會經常練習“作畫”,實際上是胡亂塗畫,或者利用給寶寶講故事的機會,讓寶寶練習把書本打開又合上的動作。

0-1歲加強手部訓練,寶寶會更加聰明 教你5個小方法

12個月:現在寶寶不僅會打開書本又合上了,利用講故事的機會同樣可以訓練他翻書。寶寶開始時可能不分倒順和次序,要通過認識簡單圖形逐漸加以糾正。

隨著空間知覺的發展,寶寶慢慢就能學會了;這個時期可以利用玩具,加強寶寶手的動作練習,如用積木接火車,搭高樓,可搭2~5個。

同時,寶寶可以嘗試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飯,和同伴相互滾球或扔球玩,打開盒蓋或瓶蓋從中取東西等。一週歲的寶寶漸漸長成一個聰明能幹的寶貝了!

溫馨提示

當寶寶有如下情況要及時看醫生哦~

2個月時,還沒認識到自己有一雙小手。

3個月時,不能抓住你的手指,頭部也不能很好地抬起。

4個月時,不會抓住玩具,也不會把東西塞到嘴裡。

7個月時,只會一隻手夠東西,且很難把東西塞進自己嘴裡。

12個月時,不會擺手、搖頭表示“不”,不會用小手指東西。

15個月時,還不太會用小勺,或者不會捏起東西。

芽芽媽寫在最後:

從0歲開始,我們就應該一步一步鍛鍊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不放過寶寶成長過程中每一樣蘊藏的潛能。

對於剖腹產的孩子來說,大腦平衡功能和身體協調能力本身較弱,通過這些訓練能得到有效的後天糾正,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就不輸給任何一個寶寶了!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