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實拍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 與狗為伴
鑫視界
1/13 伴隨著偏遠農村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生在大山,長在大山,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的童年與城市相比之下的艱辛。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身體發育、性格形成、道德觀念等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呵護與心理的缺憾。(圖片拍攝於2017年)
2/13 圖為,兩名小男孩在自家的木質房子下玩耍。山區的留守兒童們的玩具簡單,他們會從身邊的農耕工具、生活廢品等找出來可以玩耍的玩具,他們不在乎乾淨、破舊,有時一件 自以為得意的玩具可能會玩上幾個小時。
3/13 圖為,兩名站在山邊上看著攝影師的兒童。
4/13 圖為,一名兒童在抬頭吸著冰棒袋裡流下的冰水。問及他為什麼將一整條冰棒分成兩半時,他說:“一整條吃的太快,這樣吃完一半,還能想著另一半”。
5/13 圖為,兩名兒童在玩耍,他們手上拿著的玩具其實就是一根竹條。
6/13 圖為,一名被抱在媽媽懷抱裡的小嬰兒,出生在大山,他將來要面對什麼,誰知道?
7/13 圖為,一名兒童對著攝影師的鏡頭。留下來的鼻涕看似....但也見證了山區兒童的質樸。
8/13 圖為,一名不滿三歲的兒童坐在自家的門前穿鞋。在城市,不滿三歲的兒童自己穿鞋少之又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9/13 圖為,一名男孩推著自己心愛的自行車走在山路上。
10/13 圖為,一名老人在為小嬰兒換尿布。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兒童就留給了老人。
11/13 圖為,兩名兒童和一名婦女坐在火車上外出。
12/13 圖為,幾名小孩在山村的街道上玩耍,臉上的笑容是那麼的天真可愛。
13/13 圖為,一名小男孩(中)通過門窗向外張望。
2017-06-0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