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窯 文/周養俊

王允 故事 終南文苑 2018-11-30
寒窯 文/周養俊

西安城南有一五典坡,五典坡有一寒窯,我很小的時候去過,可是當時怎麼也看不出這孔窯洞與其他窯洞的區別,於是問同去的長者。

長者答:“都是窯洞麼,能有啥區別!”

我問:“那為啥把這兒叫寒窯?”

長者說:“你看這兒啥啥都沒有啊!”

我說:“咱們村這樣的窯洞多著呢!”

長者反問:“咱們村的窯洞哪一個住過王寶釧?”

從此,我知道,王寶釧孤身一人在這裡住了十八年,什麼也沒有的窯洞叫寒窯,同時聽說了王寶釧、薛平貴的故事。

傳說,後唐時有一丞相王允。王允有三個女兒,大女兒、二女兒嫁給了官宦子弟,三女兒王寶釧在綵樓上飄彩招親,繡球偏巧打中了乞丐薛平貴。王允嫌貧愛富,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王寶釧執意要嫁薛平貴,奮起抗爭,父女互不相讓,便斷了父女之情。王寶釧與薛平貴成親後住進了五典坡的土窯洞裡,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這時候,西涼反唐,王允向皇上奏本,皇上命令薛平貴帶兵征討。薛平貴為救別人陷入敵陣被俘,西涼玳瓚公主愛慕薛平貴英勇,遂招其為駙馬。

王寶釧在寒窯苦苦守候十八年,吃盡了世間千般苦,受盡了人間萬般罪,挖完了五典坡上所有的野菜。日思夜盼,朝思暮想,就是不見丈夫歸來,於是託鴻雁傳書,尋找薛平貴。

薛平貴收到王寶釧的血書,回到五典坡,夫妻團聚。王允得知薛平貴回來的消息,便派高士紀殺薛平貴,高士紀刺薛平貴於馬下,忽然發現眼前躍出一條龍來,高士紀一驚,滾下馬納頭便拜,投降了薛平貴。這時,玳瓚領西涼兵馬打入長安,薛平貴登基,王寶釧遂為皇后。

這一段傳奇故事顯然是聰明的作家編撰,並且搬上戲劇舞臺,讓農村的、城市的、識字的、不識字的全都記下了王寶釧、薛平貴的故事,代代傳誦。

於是,五典坡出名了,王寶釧出名了,就連扮演王寶釧的演員也一個一個出名了。無數渴望婚姻自由、追求愛情幸福的男女懷著朝聖般的心情到這裡瞻仰,他們在五典坡圓夢,他們在王寶釧的寒窯裡發誓,他們把自己的愛情誓言寫在五典坡,寫在寒窯裡。於是,五典坡成了愛情的聖地,寒窯成了愛情的溫床。

年輕的時候,我還來過五典坡一次,發現寒窯外面的大槐樹系滿了紅絲帶,我也悄悄地從口袋裡掏出一條紅絲線,很虔誠地綁在了樹枝上。

前些年,有一次路過西安城南,忽然發現五典坡一帶正在大興土木。建築工地的一位管理人員告訴我,說正在打造麴江文化新景區,把寒窯遺址收進去了。

望著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一片片綠草紅花、一排排碧綠蔥蘢的樹木,還有那一汪清澈的湖泊,我的眼前忽然浮現出那孔破舊不堪的窯洞來。

之後某日,曲江管委會宣傳部門的一位先生打來電話,這位先生是我的好朋友,年齡不大,才學很高。他要我用一百個字寫“寒窯”,我想了很久,寫下了這幾行字:

千百年了,五典坡上的草黃了又綠、花開了又謝,唯有曲江池的水講述著一個永恆悽美的故事。每當我走過這裡,往事的風便低吟起那忠貞不渝的愛情絕唱,路上的腳步便又走近寒窯,那裡有著永遠的等待、痴情,而淚水的背後卻總萌生著新的希望。

我知道我寫的是很久以前的寒窯,我記憶裡那個永遠也忘不掉的寒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