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馬雲向騰訊網易“宣戰”了!

網遊 網易 網易遊戲 馬雲 p2p觀察 p2p觀察 2017-09-30

作者:觀察君@昭軍

業界有個說法,中國只有三家遊戲公司:網易遊戲、騰訊遊戲和其它。

但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玩網購、玩社交、玩新聞、玩音樂,一直都是三國鼎立——阿里、騰訊、網易。

如今看著其他兩家遊戲玩得不亦樂乎,阿里的戰略家馬雲坐不住了。

“我們堅定地認為遊戲不能改變中國,所以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馬雲曾經的誓言猶言在耳,其“餓死不做遊戲”的言論早已傳遍江湖。

但是,遊戲這塊蛋糕不僅太誘人,而且對阿里商業版圖的佈局舉足輕重,想到這,馬雲也就不會顧及自己說過了什麼。

剛剛,馬雲向騰訊網易“宣戰”了!

阿里露出獠牙

繼上週阿里大文娛宣佈將大麥網升級為現場娛樂事業群后,昨日,阿里大文娛董事長俞永福宣佈成立遊戲事業群,下設開放平臺事業部和互動娛樂事業部,並全資收購由網易前COO詹鍾暉等人所創辦的廣州簡悅。

至此,阿里在遊戲上已越陷越深,並且展示了其尖銳的獠牙。

中國移動遊戲市場的變局,或許已悄然而來。

說到遊戲,馬雲自己有切膚之痛,其曾表示,“我們堅定地認為遊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遊戲的話,國家將來怎麼辦?所以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然而說過的話早已成了過眼雲煙,這兩年,阿里佈局遊戲行業的動作一個接著一個。

昨日,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發佈內部信,宣佈成立遊戲事業群,下設開放平臺事業部和互動娛樂事業部,分別由史倉健和詹鍾暉(叮噹)分管。

同時,俞永福還宣佈由網易前COO詹鍾暉(叮噹)等創辦的廣州簡悅正式併入阿里大文娛遊戲事業群。

成功“補腎”

想到了開局卻沒想到結尾,當王者榮耀被全社會質疑,當陰陽師們終於意識到生命的重要,馬雲卻毅然決然的在這個時刻摻和一腳。

從餓死不做遊戲到改變昨日的發力佈局,馬雲甚至不懼被打臉,可見遊戲在阿里商業版圖的重要性。

早在2014年11月,阿里巴巴就將手遊業務交由移動事業群旗下的九遊負責。2015年3月,九遊正式對阿里手遊業務完成整合。在遊戲分發上,九遊還將獲得淘寶、支付寶、神馬搜索等多個用戶過億的移動入口支持,資源全線升級。

2016年1月15日,UC九遊正式更名為“阿里遊戲”。2017年3月16日,阿里遊戲總裁史倉健宣佈,阿里遊戲正式全面進軍遊戲發行領域,2017年將攜10億資金助力遊戲IP生態發展,並與阿里文學、阿里影業、優酷聯手推出“IP裂變計劃”。

至此,九遊已經成長為國內手遊市場重要的渠道,而此次遊戲事業群的成立,則是阿里入局遊戲市場的“最後一腳”。

此次阿里佈局遊戲的一個重大改變就是收購廣州簡悅,“補腎”後研發能力大增。

詹鍾暉(叮噹)1999年加入網易,2011年離任時為網易COO,從10人到4000人,叮噹建立了一支完整、領先業界的遊戲開發運營團隊。簡悅的核心成員曾是《魔獸世界》、《星際爭霸2》、《大話西遊2》、《夢幻西遊》等諸多知名遊戲的產品運營負責人和主力開發者。

簡悅的研發實力不容小覷,用詹鍾暉的話說,就是“在創新與套路、遊戲性與商業化、核心玩家與大眾用戶等方面,我們有理想、有情懷,卻受限於資源有限、體量不足,沒能準確地把握好市場的脈搏”。

如今併入阿里遊戲事業部,廣州簡悅無異於如虎添翼。而阿里遊戲也補強了自身的研發能力,打通了泛娛樂產業鏈。

二虎或被撼動

這些年國內電子遊戲呈現火熱態勢,其關注度達到了巔峰。去年全球電子遊戲收入首次超過了6000億元,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玩家之都”。

《2016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655.7億元,用戶規模達到5.66億人。而遊戲行業這兩年缺乏優質的原創內容,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資本市場去推動。

在業界有個說法,中國只剩下三家遊戲公司:網易遊戲、騰訊遊戲和其它。

今年上半年,國內網絡遊戲規模已達1178.5億元。騰訊、網易同期網遊收入達668.4億元,佔比56.7%。

遊戲市場兩家獨大的格局一時難以被改變,就在於優秀的原創產品和流量幾乎都集中巨頭手裡,而缺少資本的中小團隊則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

而阿里在遊戲上的佈局,更是被視為行業的“攪局者”,這不僅是因為阿里遊戲擁有諸多手遊分發渠道以及成熟的發行經驗,更關鍵的在於阿里背後的泛娛樂資源。

阿里大文娛的核心策略就是泛娛樂以及分發內容。缺了遊戲環節,阿里的泛娛樂就缺少了變現模式,這勢必會使阿里處於下風。

剛剛,馬雲向騰訊網易“宣戰”了!

新戰場悄然形成

目前,國內遊戲市場進入紅海階段,頭部資源這塊“大蛋糕”已經被騰訊和網易等大公司瓜分殆盡。於是,遊戲出海成為國內遊戲廠商的新趨勢,2017年上半年中國遊戲公司在中國大陸以外的25個國家/地區海外遊戲收入增長較去年同期增長2.3倍。

但相比騰訊和網易,阿里在海外分發渠道具有優勢。3月份,阿里遊戲公佈2017年戰略規劃:砸10億資金髮展IP資源、與多家海外合作方開展合作發力全球化發行、打造專業大數據分發平臺“山雀”、整合阿里全平臺資源,UC、優酷、高德、支付寶等產品將陸續嵌入阿里遊戲中心。

圍繞著IP這一關鍵詞,阿里遊戲2017年著重要做的三件事是:

“第一,在文娛集團內集合UC、優酷、阿里影業、阿里文學,以遊戲為匯聚點,形成熱劇、電影、文學、電影、動漫的IP裂變新形態,讓整個IP價值可以在閉環內循環放大。

第二,不僅是影視劇、小說、動漫內容可以改編成遊戲,阿里也將為純遊戲IP定製影視劇、小說、動漫等跨界內容,以延伸用戶受眾,實現IP升級,幫助已有成功遊戲的公司實現從1到N的突破。

第三,基於阿里巴巴良好的國際知名度和文娛集團的數字媒體與數字娛樂的影響力,協同大家去獲取全球優質IP資源,進行更廣闊的開放合作,和大家一起實現IP的裂變是阿里遊戲的光榮與夢想。”

對阿里遊戲來說,打破騰訊、網易巨頭壟斷的契機已然出現,在收購廣州簡悅補強研發一環之後,阿里遊戲或許讓騰訊、網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威脅。

正如媒體預言的那樣:阿里在遊戲行業的發力,很有可能成為移動遊戲市場最重要的一個變量。

馬雲食言不止這一次,畢竟在做菜鳥之前,他也說過“打死不做物流”。但是對於商人而言,他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關鍵要看他做了什麼。

剛剛,馬雲向騰訊網易“宣戰”了!

“你窮,是因為你沒有野心。”阿里的下一個野心,或許就在遊戲這個新戰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