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暗刷訪問流量”案的警示意義

網絡遊戲 法律 北青網 2019-06-08

馮海寧

6月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向“暗刷訪問流量”案當事人雙方送達判決書,同時,北京互聯網法院也收到了雙方當事人主動繳納的非法獲利款,案件順利履行完畢。這是全國首例“暗刷訪問流量”案,5月2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審理並當庭宣判,該案進行了全網直播,網絡觀看點擊量達200餘萬。(6月5日《人民日報》)

暗刷訪問流量是一種流量造假行為,存在於不少遊戲類、影視類作品或網站,目的是通過“注水”來提高收視率、訪問量等,與網店刷單有相似之處,都對用戶造成了誤導,而刷量公司和流量買方則會從中獲利。最近履行完畢的全國首例“暗刷訪問流量”案,就是發生於流量買賣雙方的一起糾紛案件,最終結果令人欣喜也值得深思。

據介紹,被告許某向原告常某某購買網絡暗刷服務提高點擊量,15天刷出2700萬點擊量,並假借虛假流量誤導網絡遊戲玩家。因被告未按照合同向原告支付服務費,原告將被告訴至法院。這是一起合同糾紛案,按照一般邏輯,誰違反約定誰承擔責任,似乎原告會勝訴,但是該案審理結果應該超出了原被告雙方的預料。

因為北京互聯網法院認定涉案合同無效,原因是涉案行為存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形,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的相關規定。不僅是合同無效,法院還根據《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收繳了原告、被告的非法所得。這起案件中原被告雙方最後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該案對有關各方都是一種警示。

其一,對刷量公司是一種教訓。儘管監管者、輿論乃至平臺都對流量造假齊聲喊“打”,但暗刷流量現象仍然廣泛存在,形成了“刷流量”的灰色產業鏈,有人估算這個造假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達到了300億元左右。而此案宣判和履行對刷量公司的教訓是,流量買賣雙方存在合同履行風險,一旦發生糾紛,法律並不會保護造假者利益。

其二,對流量買方也是一種警示。雖然買方購買流量服務可以很快提高訪問量,可以忽悠用戶、廣告商、投資商等,但泡沫總歸是泡沫,遲早會被戳破。即使流量泡沫未被戳破,也可能在其他環節出現意外,比如一旦涉及流量合同糾紛,不僅非法獲利可能被收繳,而且造假行為被曝光後用戶或許用腳投票,還可能受到行政處罰。

其三,對有關監管者是一種提醒。流量造假,不僅破壞了誠信、公平等基本的市場原則,也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涉嫌違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從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應該進一步打擊這種造假行為。北京互聯網法院已向有關方面發出司法建議,期待更有效的治理。

顯然,司法是打擊網絡流量造假的最後一個環節。首先,平臺方要對平臺上的遊戲、視頻等內容加強管理,防止流量造假,同時,遊戲商等也要增強自律。其次,相關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對平臺和內容流量變化加強監測監管,減少流量造假空間。最後,司法機關對於流量造假類案件應形成共識,要守好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後防線。

2018年8月,國內首例因視頻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件在上海宣判,刷單者被罰50萬元,再加上此次首例“暗刷訪問流量”案,相信對流量造假會形成更大震懾。但由於暗刷流量現象仍然比較多見,還需要有關方面合力打擊,完善法律法規,提高違法成本,讓遊戲、視頻、社交等領域告別流量造假,以淨化網絡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