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接力精神火炬 奮進新的長征萬鋼:接力精神火炬 奮進新的長征

圖片由中科院理論物理所提供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院士是位傳奇人物。在蘇聯留學時,28歲的他指出了蘇聯專家的錯誤,最先提出粒子螺旋度的相對論性;1960年他簡明地推導出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PCAC),成為國際公認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年紀輕輕便在國際物理學界贏得了聲譽。但回國後,這位前途輝煌的青年物理學家卻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當蘑菇雲在羅布泊上升騰時,大家才發現,他將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

今年是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週年。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大師,還是戰略科學家。他先後當選為美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這樣評價周光召:“周光召是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李政道評價:“光召兄和我相識已久,相交甚歡,光召兄有大才,是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幾十年來,光召兄和我共建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搭建國際科學交流平臺、基礎科學研究基地,為祖國培養了諸多基礎科學人才。”

改革君為您刊發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的一篇文章,與讀者一起走近這位科學大家。

接力精神火炬 奮進新的長征

——慶賀周光召同志從事科學事業65週年

值此芳菲競妍的美好時節,欣逢中國科協原主席周光召同志90華誕以及從事科學事業65週年。我謹代表中國科協,向光召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誠的祝福!

周光召同志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師,為推動新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功勳卓著,有力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在蘇聯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光召同志就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貢獻,成為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歸國工作後,光召同志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和戰略核武器的研究設計方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為我國物理學研究和科技事業發展,特別是國防科技事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兩彈元勳”。光召同志領導並參與了爆炸物理、輻射流體力學、高溫高壓物理、二維流體力學、中子物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令我們深感驕傲和自豪,他是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的光輝典範和傑出楷模。

周光召同志是我國科技工作的傑出領導,為推動國家科技管理傾注心血和智慧,推動科技界形成民主、團結、融洽、活潑的良好氛圍。

萬鋼:接力精神火炬 奮進新的長征

周光召 圖片由中科院理論物理所提供

光召同志高度重視我國基礎研究,他領銜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專家顧問組組長的10多年間,始終以戰略科學家的寬廣視野和博大胸懷,敏銳審視世界科技發展態勢,深邃洞察科技創新規律,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判斷。本世紀之初,他反覆強調基礎研究不僅要面向科技前沿,更要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他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學科交叉融合,加速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過程。在他的倡導下,我國先後啟動了量子科學、納米科學、蛋白質、幹細胞和全球變化等6大科學計劃,率先嚐試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的全鏈條、多學科研發部署,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他深入研究重大科學發現的歷史,得出深刻啟迪,強調物質條件在重大科學發現和重大科學工程的實現上,都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培育青年人才、吸引優秀人才和選擇學術領軍人才更為關鍵。這一判斷為我國在新世紀加強科技人才工作、優化學術環境提供了重要支撐。光召同志領導了中國科學院的改革,強調“把主要科技力量動員和組織到為國民經濟服務的主戰場上”,同時,保留一支精幹的隊伍進行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光召同志積極推動中科院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之間逐步建立了若干聯合實驗室,為根本改變科研機構與高校分離的落後科研體制展開了創造性的工作。光召同志提出“雙驅動”的戰略思想,即基礎研究既要依賴於科學家在探索自然現象和規律方面的好奇心,還要基於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攻克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難題,而後者常常更為重要,這一見解為實現目標導向與自由探索相結合的科研組織模式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周光召同志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重大科學計劃牽涉面較廣,需要組織不同學科、不同單位參加共同完成,組織成一個戰鬥的整體。要充分發揮973計劃的導向作用,不斷向科學家強調基礎研究和國家需求的聯繫,鼓勵他們針對社會和產業的重大需求,解決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光召同志還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設計與實施傾注了心血。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發佈《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在設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初,他就多次強調,科技領域最大的問題,就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問題,並多次給國務院領導同志提出建議,得到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光召同志認為當年的“兩彈一星”專項的組織模式是最成功的,應當與時俱進,發揚光大。他建議新形勢下應該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把各方面的力量集聚起來、發揮出來,用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建設。在他指導下,科技重大專項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完善組織機制,加強了軍民融合與開放合作,推動各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在戰略必爭、國家急需的領域中,完成了一批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的目標。

光召同志關於科技計劃和科技重大專項的深邃見解和睿智判斷不勝枚舉,這些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不僅為我國基礎科學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和方法,也有力地推動了科技體制的改革和科技事業的發展,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支撐和引領作用。

在實施中長期科技規劃、啟動科技重大專項之初,我因工作關係多次上門請教,光召同志有求必應,誨人不倦,令我受益匪淺,終生難忘。

周光召同志是當代中國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推動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學術交流格局,使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步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光召同志連續兩屆出任中國科協主席,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把握科協發展大局,直接領導創立了中國科協學術年會制度,精心指導打造青年學術年會、青年科學家論壇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交流品牌,通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獎等獎項拔擢才俊、獎掖後學,舉薦表彰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人才,推動制定實施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設立了“全國科普日”,身體力行地甘當科普工作的“領路人”和“開拓者”。光召同志對科技工作者懷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強調,科技工作者是科協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緊密聯繫、充分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協的力量源泉和最大優勢,全心全意為科技工作者服務是科協工作的生命線。只有科技工作者真正把科協看成是自己的家,心中有了科協的位置,科協才能在社會上有牢固的地位。一再強調科協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錦上添花的事,積極推動解決科技工作者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在光召同志的領導下,中國科協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知識分子政策,通過建立健全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制度積極反映科技工作者的訴求,大力宣傳、表彰和舉薦優秀科技人才,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科協組織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這個過程中,光召同志既是我們的領導,又是我們的朋友,既幫助我們在思想上工作上不斷成長進步,又積極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與科協的幹部職工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深受科協廣大幹部職工的敬重和愛戴。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有人稱讚他為此作出的重要貢獻,光召同志回答:“科學的事業是集體的事業。製造原子彈,好比寫一篇驚心動魄的文章。這文章,是工人、解放軍戰士、工程和科學技術人員不下十萬人譜寫出來的!我只不過是十萬分之一而已。”光召同志的崇高品德和人格魅力,以及在長期科技創新實踐中形成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宛如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照亮著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奮鬥、創新建功的時代征程。

使命凝眾志,宏圖啟新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中國的時代畫卷將展開山河新貌。以光召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開創的科學事業如今枝繁葉茂、生生不息,新一代中國科技工作者在向科技強國進軍的征程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今天,我們學習周光召同志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就是要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征,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勇於改革、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強大精神動力,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作者:萬鋼,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