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關聯收購未披露被關注 欲佈局無人機產業鏈風口

《投資者網》向勁靜

日前,中珠醫療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珠醫療”,600568.SH)因信披違規,而被證監會調查。

此前,該企業也因信息披露不及時,而被湖北省證監局出具行政監管決定書,令其整改。雖然,兩次都是和信息披露有關,但性質則完全不一樣。

這一次主要是源自於中珠醫療那6億多的關聯收購未披露,牽扯甚多。針對多次的信息披露違規被處罰,中珠醫療內部對此類事件如何處置?對於當時湖北證監局所提出來的三大問題又是否解決?就此類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繫中珠醫療相關人士,仍未得到任何解答。

6億關聯收購未披露被關注 欲佈局無人機產業鏈風口

6.3億關聯收購未披露

一切都是的從今年年初的一則公告開始說起。

早在今年1月24日,中珠醫療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6.3億元收購前海順耀祥持有的珠海中珠商業投資有限公司30%的股權。前海順耀祥持有的中珠商業30%股權系過去12個月內受讓於遼寧中珠,而公司與遼寧中珠為同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因此該交易為關聯交易。

終止之後,又拋出了債務代償暨關聯交易方案,同樣涉及中珠商業30%股權。之後,再次因為不確定性而取消。然而,公司在6月中旬回覆交易所問詢時表示,中珠醫療已經在2019年5月23日辦理了中珠商業30%股權的工商變更手續,並且通過子公司支付了資產關聯方6.3億元。

那這6.3億元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支付的呢?

彼時,中珠醫療向深圳市前海順耀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指定的深圳市盛洪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支付股權轉讓款中的2.5億元,並代其支付所欠中珠集團的下屬公司遼寧中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中珠集團持有其50%股權)的股權轉讓款3.8億元。

就此,中珠醫療自身也承認,這筆資產購買事項未按關聯交易、公司重大事項審批流程提交相關部門及董事會、股東大會履行必要的審批程序,未報送相關業務部門履行信息披露。

此前,中珠醫療就已收到過湖北證監局的《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其中指出公司存在三大問題:一是,2017年12月份以來,中珠醫療通過購買信託產品、提供融資租賃、支付保證金、開具商業承兌匯票等方式,向控股股東珠海中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方提供資金;二是,2018年1月份以來,中珠醫療向第二大股東深圳市一體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債務提供銀行存款質押擔保,導致中珠醫療資金受限;三是,2019年1月份以來,中珠醫療向控股股東中珠集團支付現金收購了包括房產、股權在內的三項資產。

如今,這三大問題是否解決?由於中珠醫療並未對《投資者網》的問詢進行答覆,暫時無從知曉。

為何三度更換大股東?

中珠醫療的前身為中珠控股,更早之前是潛江製藥,公司在2001年5月18日上市,目前主營業務為房地產和醫藥。

2009年,主營房地產的中珠集團取得公司控制權,開始發展房地產業務。然而,2015年公司開始轉型。公司通過收購一體醫療100%股權,進軍醫療領域,並更名為中珠醫療。去年,公司曾表示,將加大融合腫瘤醫療業務力度,促進企業戰略轉型升級,並有計劃退出房地產和礦業業務。

上市18年時間,中珠醫療三度更名,三度更換大股東。如此一來,公司目前的業績如何?

數據顯示,2018年中珠醫療的營業收入為5.73億元,其中醫療器械營收4956萬元,佔總營收的8.6%;醫藥營收3409萬元,佔總營收的6.8%;房地產3.2億元,佔總營收的55.8%。淨利潤則虧損19億元,同比下降1218%。

對於虧損原因,中珠醫療直接提到了一體醫療的軍隊和武警腫瘤治療合作中心板塊情況,稱相關板塊全部終止經營,溢價收購時形成的商譽賬面價值約12.6億元,出現大幅減值跡象。

將佈局無人機產業鏈風口

不過,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藍圖,中珠醫療顯然已經開始著手佈局。去年12月3日,公司公告稱,已與中國遠望通信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雙方就全面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達成初步意向,公司擬佈局包括但不限於無人機產業鏈等相關軍工業務。

根據公告,中珠醫療此次與遠望通信合作業務範圍涵蓋了軍用無人機及民用無人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無人機作業服務的推廣應用,無人機相關教育培訓,開展北斗衛星通信、航天系統應用服務等。遠望通信將所有的軍工資質及技術授權給項目公司使用,並積極幫助項目公司獲取訂單,中珠醫療第一期擬投資規模不低於5億元,後期根據項目公司生產銷售需求增加投資,配合項目公司實現年產值不低於30億元的目標。

資料顯示,遠望通信成立於1991年,是我國航天領域最大軍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衛星通信、航天系統服務、衛星地面與海洋監測兼備軍工材料、航天軍工技術及規劃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政府及市場資源。

不難看出,中珠醫療對於未來的發展早已胸有成足,欲在將現有的優勢資源進行全面整合,特別是在夯實醫療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前提下,探索新項目可行性,打造和培育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對於公司未來的投資價值和機會挖掘,《投資者網》會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