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融資類信託資產規模持續下滑,升級轉型壓力大

投資 經濟 金融 股票 普益標準 2017-05-04

導讀

在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宏觀經濟背景下,企業融資意願降低是融資類信託資產規模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資產規模的下滑而信託業務風險的上升,極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對於融資類信託,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在新的市場條件下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來源/普益標準

中國信託業協會在近期公佈了2016年信託行業的主要業務數據。截至2016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到20.22萬億,同比增長24.01%,信託行業正式大步踏入“20萬億時代”。其中,融資類信託資產餘額4.16萬億元,比年初減少843億元,同比減少1.98%,餘額佔比20.59%,規模和佔比持續下降。作為信託機構業務中最為穩定和主流業務模式的融資類信託,依舊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困境。而資產規模的下降,更多的行業風險也會隨之暴露出來。

信託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末,信託業的風險項目數量為606個,規模為1418.96億元,比二季度末1381.23億元增加37.73億元。而在2015年同期,信託行業風險項目有506個,規模為1083億元,單體信託項目所面臨的風險正在上升。

在經濟下滑壓力較大的宏觀經濟背景下,企業融資意願降低是融資類信託資產規模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資產規模的下滑而信託業務風險的上升,極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對於融資類信託,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在新的市場條件下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信託是金融創新與金融體制改革的排頭兵,融資類信託的誕生及發展壯大,彌補了傳統商業銀行信貸模式在信貸供給上的體制性約束及風險偏好較低的缺點,充分發揮了信託模式對於交易結構設計的靈活性、對投前投後管理的專業性、可滿足信貸需求多樣化的特點。

信託公司是融資類信託的全程參與者與投融雙方的中間人,應當充分扮演好信息中介的角色。對於主動管理類的融資類信託來說,融資方的兌付風險管理應當放在首位,如何保障項目風險在事前盡職調查時被充分揭露,構建的風險評估體系是否適應公司業務發展的需求,投後管理能否充分保障融資方的到期兌付能力被充分揭示。以暴露出來的違約兌付事件來看,或多或少均有以上的不足。

融資類信託業務作為信託公司的主要業務類型,有充分滿足融資方的融資需求和投資方的產品需求的意願,因此在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下,難言對客戶進行挑肥揀瘦。融資方所處的行業不同,其表現的行業風險特性不同,如房地產受到政策影響較大,煤炭鋼鐵等週期性行業與其內在的週期推動因素變化情況有關。因此,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結構的投融雙方需求,同時也為了實現信託公司與信託計劃進行風險隔離的作用,靈活貼切於各細分業務行業的動態風險管理策略最為適宜。

此外,改善融資類信託的業務結構,也是個不錯的可選項。在房地產債權信託監管趨嚴、名股實債模式法律風險較高的市場條件下,又恰逢消費金融的興起,可適當開發如消費信貸類的融資類信託業務。對於該融資類信託的開展,合作的消費信貸經營企業的選擇尤為重要,其對信託計劃承受的整體風險水平有直接影響。同時,優質的消費信貸經營企業在消費場景開發、優質信貸客戶獲取及風控體系構建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信託公司開展此類業務,建議盡職調查時側重審查其消費信貸場景開發渠道及能力、風控管理水平、貸後管理體系等。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數據和信息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布的信息,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數據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