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可重點關注 民企債投資機會'

"

宋禹君 國有大型銀行高級投資經理。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與供職單位無關。

近期,分析師們對債券投資的看法出現了變化,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共識”基礎上,出現了諸多分歧。

知名券商固收分析師對債市的觀點對市場有相當重要的影響。6月份以來,分析師們大多表達了對債市投資的看法,多數分析師對下半年經濟並不樂觀,認為經濟增長放緩壓力仍未緩解。在這個共識基礎上,我們更關注分析師對經濟形勢和債市投資分歧的認識。目前來看,分析師們的分歧點主要是對經濟下行的幅度和節奏的判斷,分歧的來源則是對基建發力對衝地產投資下行程度的看法。多數主流券商分析師的觀點認為經濟在“穩增長”的前提下或形成GDP以6.4%為中樞的窄幅震盪格局。通脹方面,多數機構認為CPI因豬肉價格上漲存在上行壓力,但整體可控,不會對貨幣政策產生擾動,全年中樞維持在2.2%~2.4%;PPI全年中樞維持在0%左右。多數機構認為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偏寬鬆,著力點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方面。

債券策略方面,機構普遍認為利率將呈現“上有頂、下有底”的區間震盪格局,10年國債收益率維持在3.1%~3.6%的區間,可以捕捉預期差帶來的交易性機會;各機構對信用債的策略觀點分化,但普遍認同地產和城投中的優質企業存在機會;轉債方面機構認同倉位應由攻轉守,關注有安全邊際的低估值、低價格的優質個券。總體上對債券看多的機構包括海通證券、天風證券等;認為利率區間震盪概率更大的機構則包括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分析師。

從筆者個人的觀點來看,我認同利率區間震盪的判斷,總體上與多數分析師的觀點較為一致。總體上看,當前經濟數據呈現出“生產強,投資弱”的特徵。從金融數據看,社融數據基本企穩並溫和反彈,預示著經濟總體上沒有失速的風險。因此,短期內經濟基本面不構成政策進一步寬鬆的主要考量因素。考慮到當前政策更關注內外部風險,包括貿易戰的反覆、中小銀行風險等,政策上明顯收緊的可能性也較低。

在此背景下,固收資產維持震盪格局。利率債方面,由於“寬信用”依然沒有完全確立,4月到期收益率高點3.40%應為短期內的上限,而2016年的底部區域應為下限,約有30~50BP的空間,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今年以來,高評級信用債利差已較充分地收縮,而基本面並不支持低等級信用債的利差收縮,因此,信用債投資應保持謹慎。地產方面,雖然經濟總體沒有顯現出反彈跡象,外部壓力仍大,經濟失速風險仍存,但從政策一直的基調看,房地產政策放鬆的可能性依然較小,應對相關資產保持審慎態度。海外方面,美國近2個月來的經濟數據出現走弱跡象,美聯儲貨幣政策重回寬鬆的概率也明顯上升,應關注其對相關資產的影響。

著重強調一下信用債。在違約風險下,信用債的後續評級集中調整需要關注,信用利差處於低位。下半年信用主題維持分化,城投、地產仍受政策影響,產業債和民企債超額收益待挖掘。策略方面,整體看久期不宜過度拉長;城投仍需關注後續政策落地,配置可尋找預期差機會,避免盲目資質下沉、防控尾部風險;地產政策以穩為主,融資環境邊際改善,建議適當放寬國企資質下沉和龍頭企業配置久期;民企債迴歸基本面,做好行業景氣分析與龍頭篩選,深挖個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