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在投資中 選擇比努力重要

買股票還是買公募基金;投資銀行理財還是投資私募股權?進行資產配置,首先要建立起一套獨立的分析方法,管清友認為這至關重要。

“在投資中,選擇很多時候遠比努力重要。很多投資者最大的損失往往不是來自風險,而是來自錯過機會而付出的機會成本。”對於如何在投資中選準投資時機和投資方向,管清友認為,投資者必須擁有對於投資週期的常識判斷,因為各大類資產的走勢在不同時期往往具有輪動性,即在經濟形勢好和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都呈現出相似的規律。

因此,要把握不同經濟形勢下不同資產的走勢規律,首先需要學會去準確判斷經濟形勢的好與壞,然後再去具體探討不同經濟形勢下的投資策略。

新中產資產配置的“關鍵點”

“新中產”作為一個興起不久的概念,許多學者對新中產的定義莫衷一是。不過,一般來說,“新中產”階層有客觀的家庭收入和財富條件,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穩定的生活環境。例如,至少有一套房產;最好有私家車;接受過高等教育;職業可以為企業白領、金領或是專業性自由職業者。

對於“新中產”的定義,管清友認為,中國的中產階層規模其實非常大,不止2-3億。舉例來說,北京的新中產的年收入水平可能在70-80萬;但是在其他的省市,新中產的收入水平可能要相對低一些。在中小城市,收入高、工作穩定、生活節奏比較慢也屬於新中產,因此,對於新中產並沒有統一的收入標準,因其地域差異很大,所以應有一個梯度。

雖然目前對新中產收入的衡量標準不一,但作為新崛起的一類群體,大部分新中產的收入水平讓其具備了進行資產配置的可能性。這一群體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在資產配置中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在採訪中,管清友提到,近期身邊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其深有感觸:一位金融圈內資深從業人士,有著良好的金融工作背景和財務狀況,卻誤選標的,投資了某類資產管理產品,不慎踩到了“雷”。

這個案例讓管清友意識到,進行資產配置,要建立起一套獨立的分析方法,無論是買基金,還是理財產品、或者財富管理的產品,財富管理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很容易踩到雷。

首先,理性的分析自己的購買行為,確保自己能夠承擔槓桿產生的任何後果。

第二,要在投資中選準投資時機和投資方向,必須擁有對於投資週期的常識判斷。

“我們經歷過房地產市場的泡沫、股權市場的泡沫、債券市場的泡沫,股權和債券市場也都經歷了大牛市、股災、債災。所以資產的波動非常頻繁。”管清友說。新中產的投資渠道,比如房產、股市、債市;各種類型的基金、理財產品,甚至近年大火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都與宏觀經濟的走勢密切相關。

在不同時期,進行資產配置的結果大相徑庭。管清友舉例稱,2014-2015年時候,買P2P產品是可以接受的選擇,但現在如果買到主動管理能力、風控能力不夠的產品,也要面對風險。

預測:市場正處在更大的歷史轉折當中

根據過往的投資經驗,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投資股票和大宗商品能夠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則選擇債券、黃金或者現金等避險資產。

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管清友認為,現在整個市場正處在更大的歷史轉折當中。從短期看,宏觀經濟處在微調到糾偏的過程中,從2014年寬鬆到2016年經濟反彈,2017年金融整頓強監管,到2018年一二季度開始確立經濟下滑的趨勢。到今年第四季,政策層面上不僅是在微調而是在全面糾偏。

短期的情況是經濟下行沒有結束,今年二季度下行趨勢確立,三季度6.5%的增速更是低於預期。管清友判斷,至少從現在到明年下半年,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因為當市場主體行為發生變化時,扭轉趨勢就特別困難。

2019年是“烽火狼煙”的一年,管清友這樣形容2019年的經濟形勢。外部體現為大國博弈;國內則反應在三個維度:融資困難、失業壓力、股市震盪。

對於明年的經濟情況,他預計,第一,如果中美兩國股市出現共振,美國股市開始出現下跌,對中國國內的市場衝擊還是比較大的;第二,明年失業壓力會非常大;第三,對於短期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波動以及中長期趨勢的變化,無論是個人、企業家、投資者,還是政府宏觀管理,都要調整心態,做好預案。

因此,做投資需要結合經濟形勢判斷順勢而為。管清友建議,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則要分情況來看,如果是通縮式的不好,債券最優;如果是通脹式的不好,黃金最優;如果是危機狀態的恐慌性不好,避險為上,現金為王。

他判斷,明年還有可能出現核心資產的泡沫化,由於可配置的資產有限,還會出現資金扎推湧向基本面比較好的一些資產,而其他的基本面不是特別好或者講故事的資產會被拋棄。

說到股市,目前很多人持悲觀態度。“怎麼避免當韭菜”成為很多二級市場投資者思考的問題。管清友認為,避免當韭菜其實很簡單,就是迴歸常識。

“在中國市場上,你要用買大白菜的心態去買股票。你想想在家裡頭,父輩們去菜市場買菜是很斤斤計較的,要挑一挑這個大白菜怎麼樣,貨比三家,三毛五的跟四毛五的有什麼區別,能不能再便宜點……這其實跟研究公司是一樣的,比較完了再買。”因此,管清友表示,投資股票要貨比三家,研究好基本面再出手。

對於二級市場,管清友的結論是:明年固定收益市場機會相對比較確定,資金端和資產端出現明顯的變化,資金端邊際上在改善,資產端經濟上在下行,明年仍然會出現一個資產荒。但這個資產荒不同於2014年的資產荒,2014年是因為流動性突然加速釋放,所以資產相對比較稀缺。“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好公司不等於好項目。也就是說我們大概率是在明年的資產市場上看到核心資產的重新泡沫化。”他總結道。

“凜冬將至”,未來的規劃邏輯

近期,管清友也在支付寶上線的《螞蟻知識課堂》中提到“凜冬將至”這四個字,對於財富配置來說,未來3-5年新中產要如何來規劃自己的財富配置方案,這是很多新中產都在考慮的問題。

管清友認為,未來3-5年很難看清楚。首先,一二線房地產仍然是可以配置的標的;第二,國內權益類的市場,一級、二級市場,也可以購買財富管理公司的產品。股票市場可以配置基金,比如穩健型基金,不要太關注漲幅,關鍵時候要抗風險。這幾年的市場教育了投資者,讓其感受市場風險有多大。第三,海外資產配置上,可以託付專業投資機構,也可以自己投資。

在中國,房子,逐漸有了金融的屬性。“十年後,房子只會更貴”,這是管清友在無數場合提到的。站在當下,房價已經暴漲過好幾輪的時間節點上,對於中產來說,房子還具備什麼樣的投資者價值嗎?

管清友仍然十分肯定一線城市房地產的價值。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波動很正常;長期來看,大城市房價基本上漲。我們處在紙幣時代,紙幣的不斷貶值是大概率事件。短週期來看,房地產經過了20年的黃金髮展週期。儘管不如近十年發展這麼快,但大城市房產也是不可替代的投資標的。

從房價的情況來看,地產調控政策收縮以後,一些地方的房價出現小幅回落,另外一些地區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速度加快,房價穩中有升,房價從整體的情況來看也處於瓶頸期。

過去20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似乎打破了經濟史的邏輯,房價永遠漲,幾乎已經成為了很多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固有觀念。2008年1月北京住房均價12479元/平,到今天北京住房均價62386元/平,10年間漲了五倍多,年化收益率17.5%。

“為什麼中國的房價可以一直漲,國外的房價卻從沒有像中國房價這樣持久的牛市?”管清友反問記者。

他認為,這背後是供需的邏輯,住房是剛需,而相對於我國一線城市龐大的人口數量,房屋的供給是短缺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房價自然是有如脫韁野馬。我們國家的土地不是自由供給的,房子不是想建就能建的,而國外很多地方的土地是自由供給的,房子供給充分市場化,自然就不會出現咱們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

另外,就收入水平來說,有人按照人均收入水平來對比房價,但是房地產投資並不是按照人均計算,是按照有購買能力的人的收入水平來算。“話說回來,國內有些庫存高的城市房價也漲不動,因為供給太充足了。”管清友補充道。

對於當下股票配置的邏輯,管清友認為,A股下一步走勢很難判斷,但是總體來看,現在下跌的理由有很多,上漲的理由確實比較少。A股上漲需要很多觸發條件:流動性的改善、企業盈利的改善、股權質押問題能夠得到比較妥善的解決、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變好等等。“未來半年裡可能還會經歷估值擠泡沫到業績擠泡沫的過程。政策底已經出現,接下來是業績底、估值底,最後是經濟底。”管清友判斷,估值擠泡沫還沒結束。三季報低於預期,四季報大概率會更差,四季報出來以後,估值會如何表現,值得警惕;從風險角度看,安全邊際還沒找到。從市場波動的情況來看,從投資者的心態來看,大家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強了。

而且,管清友認為,股票質押的問題仍舊懸而未決。2018年、2019年、2020年這三年解壓壓力明顯增大,成為一個新的堰塞湖。2015年股災是資金端去槓桿,讓中國投資者感受到槓桿的威力,2018年股票質押是資產端去槓桿,讓上市公司真正感受到了槓桿的威力和危害。

至於行業板塊,他看好互聯網、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大消費等領域。

至於其他投資方向,例如投資債市或者黃金,管清友解釋稱,在經濟通縮型不好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選擇投資債券這種價格會反向走高的資產。這是因為經濟通縮下行會導致貨幣寬鬆,而貨幣寬鬆會促進債券價格的走高,這是由債券的定價邏輯決定的。在經濟通脹式的不好情況下,我們要儘量選擇能夠抵抗貨幣通脹的保值資產——也就是黃金。

總結來說,管清友表示,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短期來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明年中美之間的摩擦會是影響整個金融系統的核心因素。目前,權益市場估值處於相對低位,但不確定的因素還是比較多;固定收益市場相對比較確定,會出現衰退型寬鬆的市場繁榮。

結語

對於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關乎當下所做出的每一項選擇,當然,也包括投資的策略,這很關鍵。新中產作為迅速崛起的階層,他們做出的選擇和決策,能否傳導至階層財商的持續提高,甚至帶動社會投資觀念的新躍升,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源自經濟觀察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