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買了不到20只股票

投資 巴菲特 股票 財經 證券時報 2017-06-10

楊蘇

“20年買了不到20只股票。我研究的倒挺多,但研究了經常不買。”一次偶遇的老股東的閒談,在筆者腦海裡縈繞數日。

這位老股東所重倉的公司市值,5年來漲了10倍有餘,股東大會一結束就被其他股東圍起來交流。如此投資似乎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買了不動年年數錢。但是,也有投資者買了股票就“裝死”,但仍然長時間虧損回不了本錢,其結局有天壤之別。

A股市場波動率近年不斷放大,歷經幾次系統性暴跌仍然能堅定持有所投資的公司股票,在貪婪與恐懼兩大情緒考驗下獲得股票收益,絕非易事。騰訊控股現在是公認的大牛股,股價長期以來一直穩健上漲數十倍,但即便騰訊自己很多員工也沒有享受到市值暴漲收益。有離職的公司員工戲言,公司股價幾十元的時候,她部門的同事就賣掉等股價回調,結果一路漲到600多元。有一位從來不看股價的同事也在100多元時清掉了所持股份。

當然,絕大部分公司的股價是有回調的,特別是與A股市場整體的牛熊市週期相符合。只有少數公司股價得到了資金不計條件的青睞,脫離了市場情緒的影響。即便這些公司股價出現過一定的跌幅,但總是保持整體向上的強悍走勢,公司市值也不斷地由小到大、從幾十億元到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

誠然,這些十倍成長股相較於整體市場股票的比例很小,但是在市場裡橫衝直撞獲得投資收益的概率可能更小。與具備資金和信息優勢的個人和機構相比,個人投資者與其判斷某一個主題行情的發展,猜測龍虎榜席位和資金的流向,不如花時間吃透一個有發展空間的行業和業內公司的情況。長期研究和調查所建立的投資優勢,很有可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20年不到20只股票的投資,與巴菲特做的“20個空位”記分卡比喻不謀而合。巴菲特在一次商學院演講時提到,“給你一張只有20個打孔位的卡片,你可以打20個孔,代表著你在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資。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資了,你將會真正認真地考慮你的每一次投資,你會被迫三思而後行,這樣一來你自然會做得好得多”。

極少的投資行為與極多的投資研究,是相輔相成的。正是出於對所持股份公司的深入瞭解,才會更加深入地研究可能替換現有公司的標的公司情況。在瞭解的程度上,我們從行業前景、競爭對手、技術優勢、經銷商和客戶等多個角度衡量公司的價值和前景,並且用更加嚴苛的標準去研究新的投資機會。所以,很多時候忙了一大圈,最終的決定是什麼都不用做。

股價不斷上漲讓人擔憂盈利回吐,下跌也讓人恐懼更多的虧損,個人的精力都花費在時時波動的情緒上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多多少少都存在上述情況。在沒有槓桿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比機構更加有優勢,沒有業績考核的壓力,可以承受更長時間等待和更大幅度的虧損。巴菲特在早期撰寫的信件顯示,他所投資的公司股票下跌幅度1/3甚至腰斬的並不鮮見,但極少有投資標的最終仍然虧損,在一段時間之後總是為他創造100%甚至幾倍的收益。當然,巴菲特在閱讀年報各方面的努力程度,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

A股市場處於極大的變局之中,比如政策環境、市場規則、監管力度,還有流動性情況、資金偏好、投資心理等方面。許多曾經賺錢的玩法都已經玩不下去了,只有在實體運營中不斷突破的公司才可以得到各路資金的垂青。20年投資不到20只股票可能很難做到,這種思路改變了我們對市場的思考方式,但如果做到了可能有不小的收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