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東莞外貿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 居全國全省前列

投資 財經 東莞時間網 2017-04-19
2016年東莞外貿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 居全國全省前列

市商務局局長蔡康(記者 鄭志波 攝)

2016年東莞外貿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 居全國全省前列

虎門港集裝箱碼頭(資料圖 程永強 攝)

東莞時間網訊2016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2470.8億元、全市連鎖經營門店總數超30000家……日前,市商務局局長蔡康接受採訪時表示,2016年,市商務局緊緊圍繞國家、省、市的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領,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為總抓手,全面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積極應對複雜經濟形勢,打造新優勢,開拓新局面,全市開放型經濟實現平穩發展。

2016年全年進出口總額達11416億元

根據《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涉及商務的工作目標主要包括進出口總額增長1%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左右兩項。

“我們超額完成以上兩項工作目標。”蔡康表示,首先是外貿進出口逆勢增長。2016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總量排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五位、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9.8%,超額完成《任務》定下的1%年度目標,同時增幅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國進出口前五名城市及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一。

其中,智能終端產業發展最為“搶眼”。數據顯示,以華為、OPPO、vivo為代表的400多家移動終端生產及配套企業出口總量在2015年逆勢增長8.9%的基礎上,2016年又實現了65%的高速增長。在智能終端產業等新動能的拉動下,高技術產品出口2586.4億元,增長17.7%,佔全市出口總額的39.4%,比2015年提高5.2個百分點。

其次,商貿流通增勢良好。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2470.8億元,同比增長13.1%,超額完成《任務》定下的11%年度目標,比2015年提高2.2個百分點,總額和增速分別在全省地級以上市中排名第四和第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連鎖經營門店總數超過30000家,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家。在東莞,僅便利店就有美宜佳、天福、上好三大品牌,全國門店數量超過1.5萬家。製造企業方面,搜於特門店數超2000家,都市麗人門店數超7000家。此外,真功夫作為我國最大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門店數超1000家。

為全國全省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探路”

蔡康表示,接下來,市商務局將按照“一個目標、兩條主線、十大平臺”的總體思路,推動全市商務工作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一個目標”就是按照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佈局,加快建立自主性更強的開放型經濟和國際化水平更高的開放新格局。

“兩條主線”,即深化國際產業合作和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蔡康表示,在深化國際產業合作方面,我市將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升國際產業合作水平。在功能定位上,將東莞打造成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的高端製造業集聚中心和國際經貿合作戰略支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增長極和支撐點。在通道建設上,重點依託東莞港與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推動“鐵海聯運”,貫通“一帶一路”物流通道,將東莞打造成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和國際貿易的中轉站。在載體建設上,重點依託海絲博覽會、中俄貿易產業園、“東莞製造”品牌境外展銷中心、華堅埃塞國際輕工業園等項目,穩步推進貿易、投資等全方位“走出去”發展戰略。

在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方面,蔡康表示,我市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以技術、品牌、渠道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提高東莞加工貿易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在提升自主技術方面,通過技術升級、設備升級、標準升級和服務升級,加快推動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向高端發展,搶佔國際市場話語權。在樹立創新標杆方面,蔡康表示,將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綜合評價體系,通過示範企業、示範園區和示範項目,進一步為全國、全省探索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新經驗和新路徑,推動全市加工貿易實現從點到線到面的全面提升。

此外,市商務局還通過國際經貿合作服務平臺、國際會展服務平臺、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等“十大平臺”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