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變傷鋪?武漢投資商鋪有多少底氣?

不可思議!67%的網友【 關注 】億房網後,都買到適合自己的房了!


老話常說:一鋪養三代,所以經常見到不少略有富裕的人都選擇投資商鋪,為下一代鋪路。小編就曾見過一位網友,家有一子,家庭收入不是很富裕,正好遇到了老房子拆遷,一家人也是信了一鋪養三代的老話,看著這個拆遷變現的機會傾其所有買了個鋪子,一家人還在外租房住,卻先買了商鋪來投資,不少人感嘆太荒唐。

一、那麼,如今的武漢,投資商鋪是個靠譜的選擇嗎?

商鋪投資,主要在於“溢價+租金”,但是供應量已經過剩,溢價上不去,租金出不來。

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無論是一線二線,還是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小縣城,房價都是持續上漲。

但是,曾經號稱"一鋪養三代"的商鋪卻越來越不好賣,價格慢慢與住宅持平,熱度大不如前,少有人討論。

那是因為,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擴張,但凡有住宅小區,少不了商業配套,要麼是添一個商業綜合體,要麼是商業街,最次都會設置底商,商鋪隨著住宅小區在城市點式擴散,遍地開花。

根據中國商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實體店鋪的嚴重過剩,且大量在建。

日本、韓國人均購物中心面積約為1平方米,香港地區約為1.5平方米。但中國內地的一些二、三線城市人均購物中心的面積已超過了2平方米。

商鋪嚴重過剩,已不再是稀缺資源,供大於求之下,價格自然就下來了,甚至有些邊角位置商鋪的價格還會低於住宅。

雖然商鋪價格和住宅持平,但這一波上漲後住宅價格也不便宜,商鋪單價一般會去到2萬到3萬。

商鋪總價一抬高,業主要回本,租金肯定不能放低,但商鋪數量又源源不斷補充供承租方擇選,出租市場實際是有價無市,租又租不出去;二手鋪比新鋪無價格優勢,賣又賣不出,如此惡性循環……

而且,隨著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強,城建不斷更新,住宅體量不斷擴充,未來商鋪供應量會更加過剩,惡性循環只會更糟糕。

二、此外,還有另外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攪動著如今的商鋪市場。

首先,在互聯網衝擊下,實體商鋪盈利能力越來越差,空置率越來越高,租金收益不穩。

其次,“超級物種”新零售 二次革了武漢傳統商業的命?

2003年誕生的淘寶徹底改變了中國人出門買東西這個習慣,如今,這個男人帶來了更來勢洶洶的概念——新零售。


商鋪變傷鋪?武漢投資商鋪有多少底氣?

盒馬鮮生、網易嚴選、三隻松鼠,都是你身邊最熟悉的新零售公司。

“新零售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得益於電商與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國內新零售在全世界來說都是領先的”,第一太平戴維斯武漢公司商鋪部高級董事黃英波如是說。

這個“新”致命點在哪裡?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它的突破之處在於——中國零售在歷史上首次實現了線上線下同質、同價

無論你在北京的三里屯,還是武漢的十里鋪,甚至是在朋友圈的小程序裡,你想要在線下買,線上買,怎麼方便怎麼來,這是新零售帶給消費習慣的最大變革

新零售改變的,不僅僅是消費者,還有武漢商業一貫的運營邏輯。

三、武漢商業的未來在哪裡?

對於生活配套上的多元化補充、便利性是新零售與社區商業的共同特點,加上武漢社區商業原本就處於散鋪散賣,個體戶各自經營的弱運營模式,首當其衝首波及,並不意外。

商鋪變傷鋪?武漢投資商鋪有多少底氣?

△武漢社區商業發展空間廣大

誰首當其衝被波及,也必將是首當其衝被改變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顯示,目前武漢很多社區入住率有限,消費存在外溢現象,暫時還沒有如一線城市發展出成熟的社區商業體。

但黃英波預測,未來,週一到週五的消費將更多的留在了社區商業之中,社區商業的坪效與發展空間都將非常大。武漢也將迎來新零售攜手社區商業同步快速發展的時代。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不少社區在業態部分上進行統一的管理,引入知名品牌新零售商家,大型超市衍生出社區型門店,逐步引入體驗式消費、個性化服務,逐步走向更加精細化的方向。

只是,過去那些跟風開門面的個體戶老闆們,可能又要回去打工了。

部分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不代表我網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