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是一個直男,鋼鐵直男。

幾乎不看任何關於同性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卻無法不讓我感動。

《模仿遊戲》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

在電影拍攝完畢之後,本尼迪克特坦白自己在拍攝電影最後的幾場戲時哭得停不下來,並經歷了一場崩潰。他說那是“作為一個演員或一個人無可救藥愛上了這個角色,想著他都承受了怎樣的痛苦,而那又怎麼損毀了他。”

這個角色叫做——阿蘭·圖靈

這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如果你稍微瞭解一下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史,就應該知道,圖靈是計算機之父,是他提出了計算理論,和理論設計思路,由此誕生了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在電影中,這臺大傢伙的誕生,則是因為戰爭,戰爭是科技進步最強動力,以前如此,也將一直如此。

丘吉爾(二戰期間英國首相)認為阿蘭圖靈對於贏得戰爭做出的貢獻比任何人都多。

電影主要講述了他在二戰中破譯德軍密碼“謎”的過程,他和他的同事們為二戰做出的無名英雄式的貢獻。

“謎”是德軍在二戰中發明的、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加密器,由於其複雜的構造,創造出了幾乎不可能窮盡的可能性。如果用手工算法,大概需要2000萬年才能破譯密碼,這使圖靈想到,他要創造一臺比人算得更快的東西,電子的大腦,也就是計算機的雛形。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這是超越了時代侷限的發明,這是超越人類極限的騰飛,就如同性戀一般,全世界都知道,圖靈是同性戀者。這也是超越了那個時代規則的產物,也如同圖靈本身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智商一般,都是超脫於當時的那個時代的。

也許這個世界科技一直不斷的在進步著,但人性卻從未有過真正的改變。

當骯髒的戰爭結束後,圖靈被迫要保守所謂的“國家機密”,以維護英國那齷齪的金玉其外長滿蝨子的面子。所以英國將他們所有的資料、成果付之一炬。他們回到各自的大學,江湖再見,所有的檔案變成了空白,並必須為此事保密。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戰後,圖靈卻因為同性戀被判決“猥褻罪”。

他接受了化學閹割,這使他的精神受到了摧毀,潮汐開始覺得這是一部諷刺電影,天才總天真、坦蕩、毫不設防地迎向這個庸人佔領的世界,一腔熱誠付與世界。世界待他們,往往卻是一盆髒水兜頭澆下。所以有人說:人類社會進步得還是太慢了。所以潮汐說:“這個世界科技一直不斷的在進步著,但人性卻從未有過真正的改變。”

而在最後一刻才真正淚崩,原來這也是深沉隱忍的愛,不諳世事的天才的孤獨。

在圖靈的人生最後一段日子裡,艾倫·圖靈製造了一臺能夠與人交談的機器,取名為“克里斯托弗”。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克里斯托弗是那個他曾經愛慕過的小男孩的名字,在充滿霸凌行為的校園,兩個少年相依為命。互相扶持,互相鼓勵,互相照亮了對方的生命。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當圖靈鼓足勇氣拿著用密碼寫成的“我愛你”去找克里斯托弗時,聽到的卻是噩耗。克里斯托弗的突然離世,讓他永遠無法忘記,他生命裡幾乎所有的溫暖都來自於這個名字。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他接受化學閹割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如果他不接受,那些人就會帶走他的“克里斯托弗”。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克里斯托弗的操作方式非常簡單:對話者可以直接在一臺打字機上敲出要說的話,與此同時,打字機的機械運動被轉化為一條長長的打孔紙帶輸入機器,經過計算之後,機器給出應答。你看,他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他一直都在跟克里斯托弗聊天,他們從未分開,他也從未離去,他們一直相伴,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時間空間,也超越了整個時代。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在圖靈去世後不久,他的摯友羅賓·甘迪寫下這樣一段話:“他總是感到很孤獨,因為他的興趣不在人,而在事物和思想。但同時他卻渴望人的認同和陪伴,這種渴望非常強烈。”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他把一切都埋藏得那麼深。 匆匆的來了又去,只留下了一個背影。只希望最後那一刻,他看到的,還是Christopher那雙安靜理性的眼睛,帶著笑,迎接他。

這是可以把直男看哭的“同性戀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