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聊了半天,並非是為了北大博士正名,而是想說明,不在一個圈裡,有些事確實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步數多一點不代表跑得距離長;而跑得遠的,步數可能反而少。

再進一步,對於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運動來說,步數、距離都是表象,真正有用的數據是有效運動量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聊了半天,並非是為了北大博士正名,而是想說明,不在一個圈裡,有些事確實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步數多一點不代表跑得距離長;而跑得遠的,步數可能反而少。

再進一步,對於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運動來說,步數、距離都是表象,真正有用的數據是有效運動量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什麼是有效運動量?


有效運動量=有效運動強度×適當的運動時間。

有效運動強度,對於訴求是健康的朋友來說,有效運動強度一般指低強度有氧運動,運動心率在(靜息心率+儲備心率的59~74%)範圍。這個運動強度可以有效燃脂、增強心肺功能、並增加肌肉端有氧能力。於健康、於運動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靜息心率:在精力充足的早晨,剛起床未活動時,測得的心率。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

最大心率:在特定的方式下,反覆衝擊最高強度,激發出心臟最大潛能測得的心率。這個是針對嚴肅跑者的心率數據取得方式。對於健康跑,方便計算,可以用(220-實際年齡)。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聊了半天,並非是為了北大博士正名,而是想說明,不在一個圈裡,有些事確實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步數多一點不代表跑得距離長;而跑得遠的,步數可能反而少。

再進一步,對於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運動來說,步數、距離都是表象,真正有用的數據是有效運動量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什麼是有效運動量?


有效運動量=有效運動強度×適當的運動時間。

有效運動強度,對於訴求是健康的朋友來說,有效運動強度一般指低強度有氧運動,運動心率在(靜息心率+儲備心率的59~74%)範圍。這個運動強度可以有效燃脂、增強心肺功能、並增加肌肉端有氧能力。於健康、於運動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靜息心率:在精力充足的早晨,剛起床未活動時,測得的心率。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

最大心率:在特定的方式下,反覆衝擊最高強度,激發出心臟最大潛能測得的心率。這個是針對嚴肅跑者的心率數據取得方式。對於健康跑,方便計算,可以用(220-實際年齡)。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舉例:一個跑友靜息心率65,最大心率200,那麼儲備心率為135,他的健康運動心率範圍為:145~165。計算過程為(65+135×59%)~(65+135×74%)=(65+80)~(65+100)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聊了半天,並非是為了北大博士正名,而是想說明,不在一個圈裡,有些事確實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步數多一點不代表跑得距離長;而跑得遠的,步數可能反而少。

再進一步,對於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運動來說,步數、距離都是表象,真正有用的數據是有效運動量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什麼是有效運動量?


有效運動量=有效運動強度×適當的運動時間。

有效運動強度,對於訴求是健康的朋友來說,有效運動強度一般指低強度有氧運動,運動心率在(靜息心率+儲備心率的59~74%)範圍。這個運動強度可以有效燃脂、增強心肺功能、並增加肌肉端有氧能力。於健康、於運動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靜息心率:在精力充足的早晨,剛起床未活動時,測得的心率。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

最大心率:在特定的方式下,反覆衝擊最高強度,激發出心臟最大潛能測得的心率。這個是針對嚴肅跑者的心率數據取得方式。對於健康跑,方便計算,可以用(220-實際年齡)。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舉例:一個跑友靜息心率65,最大心率200,那麼儲備心率為135,他的健康運動心率範圍為:145~165。計算過程為(65+135×59%)~(65+135×74%)=(65+80)~(65+100)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合理的控制運動時間


適當的運動時間,除了熱身和運動後拉伸時間,一般30~40分鐘的連續運動就可以了。低於30分鐘效果會打折扣,超過80分鐘不利於恢復(僅針對大眾健康運動,對於正在訓練的馬友不適用,哈哈)。

那麼有的朋友就問了,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但是數據如何測量呢?時間好測量,有手機或者手錶隨時可以看,心率怎麼辦?

心率需要心率測量裝備,大眾跑友用手環(比如小米手環)就可以了,進階的跑友可以佩戴跑表(比如佳明)、心率帶等。健康跑,搞個小米手環就足夠了,性價比高。不建議搞高端裝備(土豪請無視)。

當然,如果嫌繁瑣,可以用能順暢聊天(不能是喘氣的程度)、但出汗的強度來運動。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聊了半天,並非是為了北大博士正名,而是想說明,不在一個圈裡,有些事確實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步數多一點不代表跑得距離長;而跑得遠的,步數可能反而少。

再進一步,對於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運動來說,步數、距離都是表象,真正有用的數據是有效運動量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什麼是有效運動量?


有效運動量=有效運動強度×適當的運動時間。

有效運動強度,對於訴求是健康的朋友來說,有效運動強度一般指低強度有氧運動,運動心率在(靜息心率+儲備心率的59~74%)範圍。這個運動強度可以有效燃脂、增強心肺功能、並增加肌肉端有氧能力。於健康、於運動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靜息心率:在精力充足的早晨,剛起床未活動時,測得的心率。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

最大心率:在特定的方式下,反覆衝擊最高強度,激發出心臟最大潛能測得的心率。這個是針對嚴肅跑者的心率數據取得方式。對於健康跑,方便計算,可以用(220-實際年齡)。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舉例:一個跑友靜息心率65,最大心率200,那麼儲備心率為135,他的健康運動心率範圍為:145~165。計算過程為(65+135×59%)~(65+135×74%)=(65+80)~(65+100)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合理的控制運動時間


適當的運動時間,除了熱身和運動後拉伸時間,一般30~40分鐘的連續運動就可以了。低於30分鐘效果會打折扣,超過80分鐘不利於恢復(僅針對大眾健康運動,對於正在訓練的馬友不適用,哈哈)。

那麼有的朋友就問了,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但是數據如何測量呢?時間好測量,有手機或者手錶隨時可以看,心率怎麼辦?

心率需要心率測量裝備,大眾跑友用手環(比如小米手環)就可以了,進階的跑友可以佩戴跑表(比如佳明)、心率帶等。健康跑,搞個小米手環就足夠了,性價比高。不建議搞高端裝備(土豪請無視)。

當然,如果嫌繁瑣,可以用能順暢聊天(不能是喘氣的程度)、但出汗的強度來運動。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再讓我們說回微信運動。

微信運動(或者支付寶運動),本意是通過朋友圈排名激發人們不願落後於人的好勝心,讓大家都運動起來。但一部分朋友搞著搞著就變味了:從讓熱愛跑步的朋友拿著自己的手機代刷步數,到把手機綁小狗身上;從用搖擺機刷步數,到直接刷root改數據,真是花樣百出各顯其能無所不用其極,而唯一沒做的事就是好好運動。。。

再說跑步。

很多跑友是從小白開始,慢慢變成資深跑者。個人健康和精神狀態都獲得很大改善,並影響周圍的人開始運動,真是善莫大焉。我本人也是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運動並受益的。正因為如此,我有很大的熱情帶動周圍的朋友加入運動的行列,向他們傳播科學的運動理念和方法。

"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7月中旬,有一條熱搜“北大博士半天走98800步”,讓微信運動步數排行的話題重新變熱。這是自給小狗綁手機刷步數後,微信運動步數排行再次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情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

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生代表的莊方東發言表示,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他半天的步數。隨後,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為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到100公里的距離,這相當於半天跑兩個馬拉松,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常理。由此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有相當一部分的網友對此數據表示質疑,因為大家平時也就幾千步,勤快點的,也就1萬多步,很多網友2萬多步就可以霸榜,98800步實在匪夷所思。

也有一小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可能的。因為自己的朋友圈就曾經出現過這個數字;又或者,自己就曾經達到過7萬多步,人家更厲害一些,98800當然是可能的了。

而隨後北大方面的硬核迴應,則讓一眾吃瓜群眾目瞪口呆,莊博士朋友圈內前幾十名的步數清一色的98800,原來這是一群跑越野、爬珠峰的大神,經常搞一些諸如88公里的越野、累計884層樓的連續訓練……不明覺厲。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真的想搞清楚,半天98800怎麼搞出來的?感覺真的很難啊!

這裡面有兩點需要理清。

首先,是「半天」指的是哪種半天。

關於這個,莊博士已經迴應,他所說的半天是12小時,而不是平常意義上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大約4~6小時)。而這正是引起廣大網友包括一些資深跑友廣泛質疑的重點因素——時間約束。

或許在當時畢業典禮上發言的語境裡,對於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運動,半天就是指的12小時,臺下的觀眾已經默會。但放到網上,更多的網友顯然不知道這個語境,因此在計算時發生分歧。

當然,是否有這個語境,這只是筆者的猜測,完整的視頻並未考證。如果沒有這個語境,那麼莊博士的發言就有不嚴密之嫌。

其次,距離和步數的關係。

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提出的質疑中,提到10萬步大約相當於80-100公里。

沒錯,通常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個體之間,同樣步數對應的距離,差異是很大的。普通人普通的路跑,正如謝博士所言,基本上1萬步相當於8-10公里。頂級馬拉松選手,42公里只需要22000步左右(步幅1.8~2米),1萬步相當於19~20公里。而在非專業的大眾跑者參加的越野跑中,因為地形的原因,跑者一般採用小步高頻,以便腳隨時適應變化多端的路面,防止受傷。

這樣一來,步幅就比路跑要小。如果是女性越野跑者,個子又小的話,步幅將更小,同樣的10公里,就可能是13000~14000步,12個小時內跑個80公里的越野,10萬多步完全正常。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聊了半天,並非是為了北大博士正名,而是想說明,不在一個圈裡,有些事確實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步數多一點不代表跑得距離長;而跑得遠的,步數可能反而少。

再進一步,對於以健康為主要訴求的運動來說,步數、距離都是表象,真正有用的數據是有效運動量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什麼是有效運動量?


有效運動量=有效運動強度×適當的運動時間。

有效運動強度,對於訴求是健康的朋友來說,有效運動強度一般指低強度有氧運動,運動心率在(靜息心率+儲備心率的59~74%)範圍。這個運動強度可以有效燃脂、增強心肺功能、並增加肌肉端有氧能力。於健康、於運動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

靜息心率:在精力充足的早晨,剛起床未活動時,測得的心率。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靜息心率。

最大心率:在特定的方式下,反覆衝擊最高強度,激發出心臟最大潛能測得的心率。這個是針對嚴肅跑者的心率數據取得方式。對於健康跑,方便計算,可以用(220-實際年齡)。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舉例:一個跑友靜息心率65,最大心率200,那麼儲備心率為135,他的健康運動心率範圍為:145~165。計算過程為(65+135×59%)~(65+135×74%)=(65+80)~(65+100)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合理的控制運動時間


適當的運動時間,除了熱身和運動後拉伸時間,一般30~40分鐘的連續運動就可以了。低於30分鐘效果會打折扣,超過80分鐘不利於恢復(僅針對大眾健康運動,對於正在訓練的馬友不適用,哈哈)。

那麼有的朋友就問了,你說的好像有點道理,但是數據如何測量呢?時間好測量,有手機或者手錶隨時可以看,心率怎麼辦?

心率需要心率測量裝備,大眾跑友用手環(比如小米手環)就可以了,進階的跑友可以佩戴跑表(比如佳明)、心率帶等。健康跑,搞個小米手環就足夠了,性價比高。不建議搞高端裝備(土豪請無視)。

當然,如果嫌繁瑣,可以用能順暢聊天(不能是喘氣的程度)、但出汗的強度來運動。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再讓我們說回微信運動。

微信運動(或者支付寶運動),本意是通過朋友圈排名激發人們不願落後於人的好勝心,讓大家都運動起來。但一部分朋友搞著搞著就變味了:從讓熱愛跑步的朋友拿著自己的手機代刷步數,到把手機綁小狗身上;從用搖擺機刷步數,到直接刷root改數據,真是花樣百出各顯其能無所不用其極,而唯一沒做的事就是好好運動。。。

再說跑步。

很多跑友是從小白開始,慢慢變成資深跑者。個人健康和精神狀態都獲得很大改善,並影響周圍的人開始運動,真是善莫大焉。我本人也是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運動並受益的。正因為如此,我有很大的熱情帶動周圍的朋友加入運動的行列,向他們傳播科學的運動理念和方法。

微信運動半天98800步的人,我們要「崇拜」嗎


而我也注意到,一部分朋友跑著跑著就跑偏了。你跑了半馬,我也要跑全馬;你全馬破4,我必須要破330;你破3了,我就不玩了,我去跑越野;你跑國內金標賽事,我跑全球大滿貫;你穿耐克阿迪,我穿薩洛蒙安德瑪……勢要擠上鄙視鏈頂端。

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不是健康跑嗎?你說是,可我上了臺階,不該有點追求有點夢想嗎?

夢想無止境,追求要適可而止。如果慾望不斷升級,其本質上就陷入成癮機制,跟沉迷於網遊並無二致。你想過沒有,你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分出一部分用於事業、家庭,會是怎樣?你說,沒運動前不知道,跑著跑著我發現自己有運動天賦呢,不逼自己一把,怎麼知道自己的高度?不斷挑戰,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沒錯,這是一種選擇,但你也要衡量投入與回報之間的比例,並確定自己能堅持這樣的付出。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不忘初心,適當投入精力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刷榜什麼的,還是算了吧!畢竟對於喜歡跑步的我們,跑起來,就是最快樂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