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體育 忻州 高考 建築 大學 農村 秀容小夥 2019-09-15
"
"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活化忻州古城的建設如火如荼,古城舊貌換新顏,令人興奮不已。來到開街營業的大東街,看到 “東街小學”新建的大門落成,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至1961年在忻州“二完小”讀書的年代。想起自己兒時的老師王什維、郝景文、王寅章、唐仁敏、蔚玉民、楊安成、李書田、趙桐、馬子良校長等,還有一位每天樂呵呵,會唱小曲、小調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新中國成立後,在忻州城隍廟辦學的“忻縣城關第二完小”大院,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九間,改造成學校教室使用。高大的鐘樓、鼓樓旁邊各留有一通道,可通往另院。東邊的另院很開闊,配有籃球架是學校上體育的東操場。操場的東北處還有一小院是老師們的辦公室,院內一株柏樹遮陰庇護幽靜整潔。西邊的另院小巧雅緻,有教室兩個,辦公室一間,一排東房則是學校的庫房,院子裡曾是我們班課間活動的好地方,嬉戲打鬧,好不開心!大院裡雄偉寬闊的獻殿座北向南,坐落在高約一米的石條基臺上,周圍還有雕刻精巧的花崗岩石圍欄。登獻殿的石臺階寬厚平整莊嚴肅穆,拾階而上令人心存敬畏,這裡是老師們的集體辦公室。石臺階下方的大院內,東西各有單間方形閣樓一座,四周還可繞行。這裡曾是“二完小”的少先隊隊部和體育組辦公室。蔚潤民老師、楊安成老師分別在此辦公,組織少先隊活動和體育訓練。大院裡的唐槐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遮蔽著閣樓、遮蔽著大半個院落。我們在此宣誓加入少年先鋒隊、在此認真做操參加體育鍛煉,給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記憶。 1958年,我們三年級的學生,學唱過一首歌曲。有一段歌詞是:“前進、前進、向前進,十五年內要趕上英國,中國人民有信心……。”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躍進”,不懂怎樣“大鍊鋼鐵”,只知道“二完小”的老師們和高年級學生去姑姑山背過鐵礦石,回來後在學校的西操場土法上馬,砌爐鍊鋼。後來聽說,由於一位名叫唐仁敏的女老師,故意拉斷正在鍊鋼的鼓風機電源,導致鍊鋼失敗。最終這位膽大妄為的女老師,受到極嚴厲的懲處。正如獻殿後面莊嚴神祕的城隍廟大殿,從門縫可見“楊府靈佑侯”的楹聯:“白日無私貧富一般,青天有眼善惡兩樣”。 校中校——忻縣教師進修學校

"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活化忻州古城的建設如火如荼,古城舊貌換新顏,令人興奮不已。來到開街營業的大東街,看到 “東街小學”新建的大門落成,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至1961年在忻州“二完小”讀書的年代。想起自己兒時的老師王什維、郝景文、王寅章、唐仁敏、蔚玉民、楊安成、李書田、趙桐、馬子良校長等,還有一位每天樂呵呵,會唱小曲、小調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新中國成立後,在忻州城隍廟辦學的“忻縣城關第二完小”大院,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九間,改造成學校教室使用。高大的鐘樓、鼓樓旁邊各留有一通道,可通往另院。東邊的另院很開闊,配有籃球架是學校上體育的東操場。操場的東北處還有一小院是老師們的辦公室,院內一株柏樹遮陰庇護幽靜整潔。西邊的另院小巧雅緻,有教室兩個,辦公室一間,一排東房則是學校的庫房,院子裡曾是我們班課間活動的好地方,嬉戲打鬧,好不開心!大院裡雄偉寬闊的獻殿座北向南,坐落在高約一米的石條基臺上,周圍還有雕刻精巧的花崗岩石圍欄。登獻殿的石臺階寬厚平整莊嚴肅穆,拾階而上令人心存敬畏,這裡是老師們的集體辦公室。石臺階下方的大院內,東西各有單間方形閣樓一座,四周還可繞行。這裡曾是“二完小”的少先隊隊部和體育組辦公室。蔚潤民老師、楊安成老師分別在此辦公,組織少先隊活動和體育訓練。大院裡的唐槐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遮蔽著閣樓、遮蔽著大半個院落。我們在此宣誓加入少年先鋒隊、在此認真做操參加體育鍛煉,給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記憶。 1958年,我們三年級的學生,學唱過一首歌曲。有一段歌詞是:“前進、前進、向前進,十五年內要趕上英國,中國人民有信心……。”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躍進”,不懂怎樣“大鍊鋼鐵”,只知道“二完小”的老師們和高年級學生去姑姑山背過鐵礦石,回來後在學校的西操場土法上馬,砌爐鍊鋼。後來聽說,由於一位名叫唐仁敏的女老師,故意拉斷正在鍊鋼的鼓風機電源,導致鍊鋼失敗。最終這位膽大妄為的女老師,受到極嚴厲的懲處。正如獻殿後面莊嚴神祕的城隍廟大殿,從門縫可見“楊府靈佑侯”的楹聯:“白日無私貧富一般,青天有眼善惡兩樣”。 校中校——忻縣教師進修學校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忻州城隍廟建築面積很大,足夠當時“二完小”辦學的需要。城隍廟大殿的西邊有一所小院,這裡曾是校長石子山、馬子良的辦公室,也是我們從“二完小”後門上下學,進出學校的必經之地。記得院內高臺上只有正房三間,東南角有一磚碹小門,與學校大院相通。西北角開闢一牆豁口,與學校西操場相通(未見東西廂房和南房)。我們每天上學或下學,斜穿這所小院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放輕了腳步、消失了嬉鬧聲,唯恐驚擾校長的辦公。只要離開這所小院附近,無拘無束的放肆才敢重新開始。記不清當時的二完小有多少學生、有多少老師,只知道當時學校很熱鬧,老師管理嚴格,學生學習努力。二完小培養出的大批學生都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家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神祕的忻州城隍廟大殿東側有一磚碹正門,可通往大殿後面的院落,這裡要比當時學校的西操場高出好多。小時候的我們很少了解此處,據說這裡曾是學校的總務管理和仍未開放的院落。20世紀70年代,“忻縣教師進修學校”入駐這裡辦學。新建十多間辦公室,整整齊齊一排,分別是進修校,中小學各學科的教研室。進修校抽調忻縣各聯校的優秀教師雲集這裡,時任校長李成文、教師王祖泉、張中興、杜振後、霍士祥等名師都在此辛勤工作多年,為提高當時“民辦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做出重要貢獻,記憶如新。那時正處在“文革”時期的農村基礎教育水平薄弱,師資匱乏。除少數忻州師範畢業分配的合格教師外,大多數選拔本村的回鄉知識青年,擔任民辦教師從教,艱難地完成小學加初中的“七年制”教學改革,為高中、中專輸送合格的學生。1977年恢復高考,科學的春天到來。為緩解經濟建設急需人才的斷層,國家十分重視在崗“民辦教師”的培訓提高。忻縣教師進修學校接此重任,義不容辭。進修校選用全省統一的教師進修教材,採用函授、面授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有計劃全面開展教學活動。寒暑假集中民辦教師在“二完小”住校面授學習。非假期的星期天,他們還要分別下鄉,在各聯校集中民辦教師輔導學習。參加學習的民辦教師心懷不失時機、不辱使命的積極心態,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確保自己學有所獲。授課老師使盡渾身解數講課,面批面改作業,嚴格要求民辦教師。合情合理的教學評價,激勵民辦教師克服困難掌握知識,在有限的時間爭取無限的收穫。在此期間,民辦教師不僅順利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有機會領略、學習各位授課老師的教學風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各具千秋的肢體語言應用,收穫頗豐,令人難忘。歷經四年的持續學習,很多民辦教師拿到“大學文憑”,為自己今後的教學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轉正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經過嚴格的評審,不少老師被授予中高級教師職稱。我所知道的奇村鎮周明堂、賈保文、陳銀亮、段天喜、陳元根都是進修學習的姣姣者,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值此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向“二完小”辦學的進修校諸位老師,獻上節日的祝賀,道一聲謝謝。“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活化忻州古城的建設如火如荼,古城舊貌換新顏,令人興奮不已。來到開街營業的大東街,看到 “東街小學”新建的大門落成,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至1961年在忻州“二完小”讀書的年代。想起自己兒時的老師王什維、郝景文、王寅章、唐仁敏、蔚玉民、楊安成、李書田、趙桐、馬子良校長等,還有一位每天樂呵呵,會唱小曲、小調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新中國成立後,在忻州城隍廟辦學的“忻縣城關第二完小”大院,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九間,改造成學校教室使用。高大的鐘樓、鼓樓旁邊各留有一通道,可通往另院。東邊的另院很開闊,配有籃球架是學校上體育的東操場。操場的東北處還有一小院是老師們的辦公室,院內一株柏樹遮陰庇護幽靜整潔。西邊的另院小巧雅緻,有教室兩個,辦公室一間,一排東房則是學校的庫房,院子裡曾是我們班課間活動的好地方,嬉戲打鬧,好不開心!大院裡雄偉寬闊的獻殿座北向南,坐落在高約一米的石條基臺上,周圍還有雕刻精巧的花崗岩石圍欄。登獻殿的石臺階寬厚平整莊嚴肅穆,拾階而上令人心存敬畏,這裡是老師們的集體辦公室。石臺階下方的大院內,東西各有單間方形閣樓一座,四周還可繞行。這裡曾是“二完小”的少先隊隊部和體育組辦公室。蔚潤民老師、楊安成老師分別在此辦公,組織少先隊活動和體育訓練。大院裡的唐槐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遮蔽著閣樓、遮蔽著大半個院落。我們在此宣誓加入少年先鋒隊、在此認真做操參加體育鍛煉,給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記憶。 1958年,我們三年級的學生,學唱過一首歌曲。有一段歌詞是:“前進、前進、向前進,十五年內要趕上英國,中國人民有信心……。”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躍進”,不懂怎樣“大鍊鋼鐵”,只知道“二完小”的老師們和高年級學生去姑姑山背過鐵礦石,回來後在學校的西操場土法上馬,砌爐鍊鋼。後來聽說,由於一位名叫唐仁敏的女老師,故意拉斷正在鍊鋼的鼓風機電源,導致鍊鋼失敗。最終這位膽大妄為的女老師,受到極嚴厲的懲處。正如獻殿後面莊嚴神祕的城隍廟大殿,從門縫可見“楊府靈佑侯”的楹聯:“白日無私貧富一般,青天有眼善惡兩樣”。 校中校——忻縣教師進修學校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忻州城隍廟建築面積很大,足夠當時“二完小”辦學的需要。城隍廟大殿的西邊有一所小院,這裡曾是校長石子山、馬子良的辦公室,也是我們從“二完小”後門上下學,進出學校的必經之地。記得院內高臺上只有正房三間,東南角有一磚碹小門,與學校大院相通。西北角開闢一牆豁口,與學校西操場相通(未見東西廂房和南房)。我們每天上學或下學,斜穿這所小院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放輕了腳步、消失了嬉鬧聲,唯恐驚擾校長的辦公。只要離開這所小院附近,無拘無束的放肆才敢重新開始。記不清當時的二完小有多少學生、有多少老師,只知道當時學校很熱鬧,老師管理嚴格,學生學習努力。二完小培養出的大批學生都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家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神祕的忻州城隍廟大殿東側有一磚碹正門,可通往大殿後面的院落,這裡要比當時學校的西操場高出好多。小時候的我們很少了解此處,據說這裡曾是學校的總務管理和仍未開放的院落。20世紀70年代,“忻縣教師進修學校”入駐這裡辦學。新建十多間辦公室,整整齊齊一排,分別是進修校,中小學各學科的教研室。進修校抽調忻縣各聯校的優秀教師雲集這裡,時任校長李成文、教師王祖泉、張中興、杜振後、霍士祥等名師都在此辛勤工作多年,為提高當時“民辦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做出重要貢獻,記憶如新。那時正處在“文革”時期的農村基礎教育水平薄弱,師資匱乏。除少數忻州師範畢業分配的合格教師外,大多數選拔本村的回鄉知識青年,擔任民辦教師從教,艱難地完成小學加初中的“七年制”教學改革,為高中、中專輸送合格的學生。1977年恢復高考,科學的春天到來。為緩解經濟建設急需人才的斷層,國家十分重視在崗“民辦教師”的培訓提高。忻縣教師進修學校接此重任,義不容辭。進修校選用全省統一的教師進修教材,採用函授、面授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有計劃全面開展教學活動。寒暑假集中民辦教師在“二完小”住校面授學習。非假期的星期天,他們還要分別下鄉,在各聯校集中民辦教師輔導學習。參加學習的民辦教師心懷不失時機、不辱使命的積極心態,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確保自己學有所獲。授課老師使盡渾身解數講課,面批面改作業,嚴格要求民辦教師。合情合理的教學評價,激勵民辦教師克服困難掌握知識,在有限的時間爭取無限的收穫。在此期間,民辦教師不僅順利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有機會領略、學習各位授課老師的教學風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各具千秋的肢體語言應用,收穫頗豐,令人難忘。歷經四年的持續學習,很多民辦教師拿到“大學文憑”,為自己今後的教學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轉正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經過嚴格的評審,不少老師被授予中高級教師職稱。我所知道的奇村鎮周明堂、賈保文、陳銀亮、段天喜、陳元根都是進修學習的姣姣者,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值此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向“二完小”辦學的進修校諸位老師,獻上節日的祝賀,道一聲謝謝。“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當年我家住忻州城內西街打磨巷口。同一條巷子裡,在二完小讀書的同學很多,每天上學路經我家門前總要吆喝幾聲,一起揹著書包愉快上學。尤其冬天上早自習,我們都會自帶油燈結伴同行,從打磨巷口向南走過鋪滿大石條的南北大街,在十字街口處向東轉彎,沿興寺街由“二完小”的後門(現在忻府區教育局大門)進入學校的大操場。大操場位於學校的北端,面積約為現在二百米標準跑道場地大小。

走進操場後,遠遠看到操場最南端有一排南房,那是當時學校的伙房。大概由於泰山廟街處的“電燈公司”發電能力有限,學校伙房大多時間使用風箱,“拉擺杆”吹火做飯。隨著清脆的叮吧、叮吧……風箱聲從遠處傳來,伙房灶臺裡發出的火光也一閃一閃,伙房高處的煙囪炊煙裊裊,窗戶裡映射出一位廚工忙碌的身影。一會兒風箱聲停了,傳來了優美動聽的晉劇“打金枝”唱腔聲,抑揚頓挫有板有眼。只見一位身板結實,行動敏捷的壯年男子拿起扁擔,挑起水桶走出伙房,要到學校東南側的“甜水井”處擔水了。他就是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他既要負責校園茶爐房(獻殿東側)的挑水、燒水,滿足全校師生飲水需要,還要在學校伙房挑水做飯,服務老師和個別住校生的每日三餐。他每天不厭其煩地穿梭校園挑水,上下臺階健步如飛,鐵肩扁擔晃悠悠,小曲、小調不離口。 用普通話講課的語文老師王什維

"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活化忻州古城的建設如火如荼,古城舊貌換新顏,令人興奮不已。來到開街營業的大東街,看到 “東街小學”新建的大門落成,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至1961年在忻州“二完小”讀書的年代。想起自己兒時的老師王什維、郝景文、王寅章、唐仁敏、蔚玉民、楊安成、李書田、趙桐、馬子良校長等,還有一位每天樂呵呵,會唱小曲、小調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新中國成立後,在忻州城隍廟辦學的“忻縣城關第二完小”大院,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九間,改造成學校教室使用。高大的鐘樓、鼓樓旁邊各留有一通道,可通往另院。東邊的另院很開闊,配有籃球架是學校上體育的東操場。操場的東北處還有一小院是老師們的辦公室,院內一株柏樹遮陰庇護幽靜整潔。西邊的另院小巧雅緻,有教室兩個,辦公室一間,一排東房則是學校的庫房,院子裡曾是我們班課間活動的好地方,嬉戲打鬧,好不開心!大院裡雄偉寬闊的獻殿座北向南,坐落在高約一米的石條基臺上,周圍還有雕刻精巧的花崗岩石圍欄。登獻殿的石臺階寬厚平整莊嚴肅穆,拾階而上令人心存敬畏,這裡是老師們的集體辦公室。石臺階下方的大院內,東西各有單間方形閣樓一座,四周還可繞行。這裡曾是“二完小”的少先隊隊部和體育組辦公室。蔚潤民老師、楊安成老師分別在此辦公,組織少先隊活動和體育訓練。大院裡的唐槐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遮蔽著閣樓、遮蔽著大半個院落。我們在此宣誓加入少年先鋒隊、在此認真做操參加體育鍛煉,給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記憶。 1958年,我們三年級的學生,學唱過一首歌曲。有一段歌詞是:“前進、前進、向前進,十五年內要趕上英國,中國人民有信心……。”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躍進”,不懂怎樣“大鍊鋼鐵”,只知道“二完小”的老師們和高年級學生去姑姑山背過鐵礦石,回來後在學校的西操場土法上馬,砌爐鍊鋼。後來聽說,由於一位名叫唐仁敏的女老師,故意拉斷正在鍊鋼的鼓風機電源,導致鍊鋼失敗。最終這位膽大妄為的女老師,受到極嚴厲的懲處。正如獻殿後面莊嚴神祕的城隍廟大殿,從門縫可見“楊府靈佑侯”的楹聯:“白日無私貧富一般,青天有眼善惡兩樣”。 校中校——忻縣教師進修學校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忻州城隍廟建築面積很大,足夠當時“二完小”辦學的需要。城隍廟大殿的西邊有一所小院,這裡曾是校長石子山、馬子良的辦公室,也是我們從“二完小”後門上下學,進出學校的必經之地。記得院內高臺上只有正房三間,東南角有一磚碹小門,與學校大院相通。西北角開闢一牆豁口,與學校西操場相通(未見東西廂房和南房)。我們每天上學或下學,斜穿這所小院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放輕了腳步、消失了嬉鬧聲,唯恐驚擾校長的辦公。只要離開這所小院附近,無拘無束的放肆才敢重新開始。記不清當時的二完小有多少學生、有多少老師,只知道當時學校很熱鬧,老師管理嚴格,學生學習努力。二完小培養出的大批學生都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家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神祕的忻州城隍廟大殿東側有一磚碹正門,可通往大殿後面的院落,這裡要比當時學校的西操場高出好多。小時候的我們很少了解此處,據說這裡曾是學校的總務管理和仍未開放的院落。20世紀70年代,“忻縣教師進修學校”入駐這裡辦學。新建十多間辦公室,整整齊齊一排,分別是進修校,中小學各學科的教研室。進修校抽調忻縣各聯校的優秀教師雲集這裡,時任校長李成文、教師王祖泉、張中興、杜振後、霍士祥等名師都在此辛勤工作多年,為提高當時“民辦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做出重要貢獻,記憶如新。那時正處在“文革”時期的農村基礎教育水平薄弱,師資匱乏。除少數忻州師範畢業分配的合格教師外,大多數選拔本村的回鄉知識青年,擔任民辦教師從教,艱難地完成小學加初中的“七年制”教學改革,為高中、中專輸送合格的學生。1977年恢復高考,科學的春天到來。為緩解經濟建設急需人才的斷層,國家十分重視在崗“民辦教師”的培訓提高。忻縣教師進修學校接此重任,義不容辭。進修校選用全省統一的教師進修教材,採用函授、面授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有計劃全面開展教學活動。寒暑假集中民辦教師在“二完小”住校面授學習。非假期的星期天,他們還要分別下鄉,在各聯校集中民辦教師輔導學習。參加學習的民辦教師心懷不失時機、不辱使命的積極心態,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確保自己學有所獲。授課老師使盡渾身解數講課,面批面改作業,嚴格要求民辦教師。合情合理的教學評價,激勵民辦教師克服困難掌握知識,在有限的時間爭取無限的收穫。在此期間,民辦教師不僅順利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有機會領略、學習各位授課老師的教學風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各具千秋的肢體語言應用,收穫頗豐,令人難忘。歷經四年的持續學習,很多民辦教師拿到“大學文憑”,為自己今後的教學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轉正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經過嚴格的評審,不少老師被授予中高級教師職稱。我所知道的奇村鎮周明堂、賈保文、陳銀亮、段天喜、陳元根都是進修學習的姣姣者,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值此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向“二完小”辦學的進修校諸位老師,獻上節日的祝賀,道一聲謝謝。“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當年我家住忻州城內西街打磨巷口。同一條巷子裡,在二完小讀書的同學很多,每天上學路經我家門前總要吆喝幾聲,一起揹著書包愉快上學。尤其冬天上早自習,我們都會自帶油燈結伴同行,從打磨巷口向南走過鋪滿大石條的南北大街,在十字街口處向東轉彎,沿興寺街由“二完小”的後門(現在忻府區教育局大門)進入學校的大操場。大操場位於學校的北端,面積約為現在二百米標準跑道場地大小。

走進操場後,遠遠看到操場最南端有一排南房,那是當時學校的伙房。大概由於泰山廟街處的“電燈公司”發電能力有限,學校伙房大多時間使用風箱,“拉擺杆”吹火做飯。隨著清脆的叮吧、叮吧……風箱聲從遠處傳來,伙房灶臺裡發出的火光也一閃一閃,伙房高處的煙囪炊煙裊裊,窗戶裡映射出一位廚工忙碌的身影。一會兒風箱聲停了,傳來了優美動聽的晉劇“打金枝”唱腔聲,抑揚頓挫有板有眼。只見一位身板結實,行動敏捷的壯年男子拿起扁擔,挑起水桶走出伙房,要到學校東南側的“甜水井”處擔水了。他就是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他既要負責校園茶爐房(獻殿東側)的挑水、燒水,滿足全校師生飲水需要,還要在學校伙房挑水做飯,服務老師和個別住校生的每日三餐。他每天不厭其煩地穿梭校園挑水,上下臺階健步如飛,鐵肩扁擔晃悠悠,小曲、小調不離口。 用普通話講課的語文老師王什維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忻州城素稱“臥牛城”,西高東低雄居九龍崗。整個城池基本處在結實的粘土地質帶,地耐力很高。大家會發現城內年代久遠的古建築,雖然面目全非,但地基穩定,很少出現建築物東倒西歪或地質塌陷的現象。就連地處古城城隍廟辦學的二完小,也具有這樣的地質優勢。城隍廟的山門戲樓高三層,石條鋪裝的戲樓基座兩米多高,中間的石碹大門洞為進入城隍廟的唯一通道。我的老師王什維和他的母親、妹妹(王茜)三人相依為命,曾經住在戲樓的西挑簷下,再向西登臺階,則可進入有一個教室和一個辦公室的小院。王老師在挑簷下砌爐起夥,我不懂事,幫老師找磚頭、打水和泥。一個簡易的灶臺、一張低矮的飯桌就成為王老師必要的生活條件。看到這些,自己心裡總覺得太委屈老師了。因為王老師是我第一次聽到用普通話講課的語文老師,是1958年接受國家語委文字改革、推廣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的第一人。王老師在教學之餘進行創作,在當時的“忻縣小報”上,經常發表詩作和文章,令我非常羨慕。那時我不懂什麼是政治、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無可奈何。1961年我小學畢業,考入忻縣中學。後來才知道王老師原籍河北安平,其父親20世紀30年代畢業於北平大學,建國後攜家口輾轉山西不幸去世,母親也因貧病交加,四十幾歲相繼離世。歷經文革洗禮的王老師,於1972年恢復工作,重登講臺。一心專研教學的成果,不僅深受師生好評,還受到時任市委書記王珍的讚賞,成為當時教育界的明星。1983年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1994年評為中學特級教師、又任民進忻州市委主委、山西省常委、第十屆民進中央委員、忻州政協常委、山西省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等職。大器晚成的王什維老師年愈耄耋、卻仍活躍在忻州文壇,任遺山書社副社長、入選山西省當代詩人名錄。願耄耋之年的王老師青春永駐,全家幸福。

"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活化忻州古城的建設如火如荼,古城舊貌換新顏,令人興奮不已。來到開街營業的大東街,看到 “東街小學”新建的大門落成,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1955年至1961年在忻州“二完小”讀書的年代。想起自己兒時的老師王什維、郝景文、王寅章、唐仁敏、蔚玉民、楊安成、李書田、趙桐、馬子良校長等,還有一位每天樂呵呵,會唱小曲、小調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新中國成立後,在忻州城隍廟辦學的“忻縣城關第二完小”大院,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九間,改造成學校教室使用。高大的鐘樓、鼓樓旁邊各留有一通道,可通往另院。東邊的另院很開闊,配有籃球架是學校上體育的東操場。操場的東北處還有一小院是老師們的辦公室,院內一株柏樹遮陰庇護幽靜整潔。西邊的另院小巧雅緻,有教室兩個,辦公室一間,一排東房則是學校的庫房,院子裡曾是我們班課間活動的好地方,嬉戲打鬧,好不開心!大院裡雄偉寬闊的獻殿座北向南,坐落在高約一米的石條基臺上,周圍還有雕刻精巧的花崗岩石圍欄。登獻殿的石臺階寬厚平整莊嚴肅穆,拾階而上令人心存敬畏,這裡是老師們的集體辦公室。石臺階下方的大院內,東西各有單間方形閣樓一座,四周還可繞行。這裡曾是“二完小”的少先隊隊部和體育組辦公室。蔚潤民老師、楊安成老師分別在此辦公,組織少先隊活動和體育訓練。大院裡的唐槐高大茂盛,遮天蔽日,遮蔽著閣樓、遮蔽著大半個院落。我們在此宣誓加入少年先鋒隊、在此認真做操參加體育鍛煉,給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記憶。 1958年,我們三年級的學生,學唱過一首歌曲。有一段歌詞是:“前進、前進、向前進,十五年內要趕上英國,中國人民有信心……。”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大躍進”,不懂怎樣“大鍊鋼鐵”,只知道“二完小”的老師們和高年級學生去姑姑山背過鐵礦石,回來後在學校的西操場土法上馬,砌爐鍊鋼。後來聽說,由於一位名叫唐仁敏的女老師,故意拉斷正在鍊鋼的鼓風機電源,導致鍊鋼失敗。最終這位膽大妄為的女老師,受到極嚴厲的懲處。正如獻殿後面莊嚴神祕的城隍廟大殿,從門縫可見“楊府靈佑侯”的楹聯:“白日無私貧富一般,青天有眼善惡兩樣”。 校中校——忻縣教師進修學校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忻州城隍廟建築面積很大,足夠當時“二完小”辦學的需要。城隍廟大殿的西邊有一所小院,這裡曾是校長石子山、馬子良的辦公室,也是我們從“二完小”後門上下學,進出學校的必經之地。記得院內高臺上只有正房三間,東南角有一磚碹小門,與學校大院相通。西北角開闢一牆豁口,與學校西操場相通(未見東西廂房和南房)。我們每天上學或下學,斜穿這所小院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放輕了腳步、消失了嬉鬧聲,唯恐驚擾校長的辦公。只要離開這所小院附近,無拘無束的放肆才敢重新開始。記不清當時的二完小有多少學生、有多少老師,只知道當時學校很熱鬧,老師管理嚴格,學生學習努力。二完小培養出的大批學生都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家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神祕的忻州城隍廟大殿東側有一磚碹正門,可通往大殿後面的院落,這裡要比當時學校的西操場高出好多。小時候的我們很少了解此處,據說這裡曾是學校的總務管理和仍未開放的院落。20世紀70年代,“忻縣教師進修學校”入駐這裡辦學。新建十多間辦公室,整整齊齊一排,分別是進修校,中小學各學科的教研室。進修校抽調忻縣各聯校的優秀教師雲集這裡,時任校長李成文、教師王祖泉、張中興、杜振後、霍士祥等名師都在此辛勤工作多年,為提高當時“民辦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做出重要貢獻,記憶如新。那時正處在“文革”時期的農村基礎教育水平薄弱,師資匱乏。除少數忻州師範畢業分配的合格教師外,大多數選拔本村的回鄉知識青年,擔任民辦教師從教,艱難地完成小學加初中的“七年制”教學改革,為高中、中專輸送合格的學生。1977年恢復高考,科學的春天到來。為緩解經濟建設急需人才的斷層,國家十分重視在崗“民辦教師”的培訓提高。忻縣教師進修學校接此重任,義不容辭。進修校選用全省統一的教師進修教材,採用函授、面授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有計劃全面開展教學活動。寒暑假集中民辦教師在“二完小”住校面授學習。非假期的星期天,他們還要分別下鄉,在各聯校集中民辦教師輔導學習。參加學習的民辦教師心懷不失時機、不辱使命的積極心態,按時上課,認真完成作業,確保自己學有所獲。授課老師使盡渾身解數講課,面批面改作業,嚴格要求民辦教師。合情合理的教學評價,激勵民辦教師克服困難掌握知識,在有限的時間爭取無限的收穫。在此期間,民辦教師不僅順利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有機會領略、學習各位授課老師的教學風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各具千秋的肢體語言應用,收穫頗豐,令人難忘。歷經四年的持續學習,很多民辦教師拿到“大學文憑”,為自己今後的教學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順利轉正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經過嚴格的評審,不少老師被授予中高級教師職稱。我所知道的奇村鎮周明堂、賈保文、陳銀亮、段天喜、陳元根都是進修學習的姣姣者,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值此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向“二完小”辦學的進修校諸位老師,獻上節日的祝賀,道一聲謝謝。“弟子事師,敬同於父”。

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當年我家住忻州城內西街打磨巷口。同一條巷子裡,在二完小讀書的同學很多,每天上學路經我家門前總要吆喝幾聲,一起揹著書包愉快上學。尤其冬天上早自習,我們都會自帶油燈結伴同行,從打磨巷口向南走過鋪滿大石條的南北大街,在十字街口處向東轉彎,沿興寺街由“二完小”的後門(現在忻府區教育局大門)進入學校的大操場。大操場位於學校的北端,面積約為現在二百米標準跑道場地大小。

走進操場後,遠遠看到操場最南端有一排南房,那是當時學校的伙房。大概由於泰山廟街處的“電燈公司”發電能力有限,學校伙房大多時間使用風箱,“拉擺杆”吹火做飯。隨著清脆的叮吧、叮吧……風箱聲從遠處傳來,伙房灶臺裡發出的火光也一閃一閃,伙房高處的煙囪炊煙裊裊,窗戶裡映射出一位廚工忙碌的身影。一會兒風箱聲停了,傳來了優美動聽的晉劇“打金枝”唱腔聲,抑揚頓挫有板有眼。只見一位身板結實,行動敏捷的壯年男子拿起扁擔,挑起水桶走出伙房,要到學校東南側的“甜水井”處擔水了。他就是快樂的食堂大師傅盧孟虎老師。他既要負責校園茶爐房(獻殿東側)的挑水、燒水,滿足全校師生飲水需要,還要在學校伙房挑水做飯,服務老師和個別住校生的每日三餐。他每天不厭其煩地穿梭校園挑水,上下臺階健步如飛,鐵肩扁擔晃悠悠,小曲、小調不離口。 用普通話講課的語文老師王什維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忻州城素稱“臥牛城”,西高東低雄居九龍崗。整個城池基本處在結實的粘土地質帶,地耐力很高。大家會發現城內年代久遠的古建築,雖然面目全非,但地基穩定,很少出現建築物東倒西歪或地質塌陷的現象。就連地處古城城隍廟辦學的二完小,也具有這樣的地質優勢。城隍廟的山門戲樓高三層,石條鋪裝的戲樓基座兩米多高,中間的石碹大門洞為進入城隍廟的唯一通道。我的老師王什維和他的母親、妹妹(王茜)三人相依為命,曾經住在戲樓的西挑簷下,再向西登臺階,則可進入有一個教室和一個辦公室的小院。王老師在挑簷下砌爐起夥,我不懂事,幫老師找磚頭、打水和泥。一個簡易的灶臺、一張低矮的飯桌就成為王老師必要的生活條件。看到這些,自己心裡總覺得太委屈老師了。因為王老師是我第一次聽到用普通話講課的語文老師,是1958年接受國家語委文字改革、推廣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的第一人。王老師在教學之餘進行創作,在當時的“忻縣小報”上,經常發表詩作和文章,令我非常羨慕。那時我不懂什麼是政治、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無可奈何。1961年我小學畢業,考入忻縣中學。後來才知道王老師原籍河北安平,其父親20世紀30年代畢業於北平大學,建國後攜家口輾轉山西不幸去世,母親也因貧病交加,四十幾歲相繼離世。歷經文革洗禮的王老師,於1972年恢復工作,重登講臺。一心專研教學的成果,不僅深受師生好評,還受到時任市委書記王珍的讚賞,成為當時教育界的明星。1983年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1994年評為中學特級教師、又任民進忻州市委主委、山西省常委、第十屆民進中央委員、忻州政協常委、山西省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等職。大器晚成的王什維老師年愈耄耋、卻仍活躍在忻州文壇,任遺山書社副社長、入選山西省當代詩人名錄。願耄耋之年的王老師青春永駐,全家幸福。

記憶中的忻縣“二完小”

來源:忻州記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