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泳裝品牌的吳敏霞外,退役運動員們現在都在做什麼?

跳水 吳敏霞 李寧 陳露 體育BANK 體育BANK 2017-09-23

除了做泳裝品牌的吳敏霞外,退役運動員們現在都在做什麼?

今日,國家體育總局人力中心發出舉辦2017年體育系統留用退役運動員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的通知。《通知》表示,為進一步提升體育系統留用的退役運動員職業素養,提高退役運動員的體育組織與管理能力,根據工作計劃,定於10月下旬開辦2017年度退役運動員綜合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

除了做泳裝品牌的吳敏霞外,退役運動員們現在都在做什麼?

關於退役運動員從業問題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昨日,著名跳水運動健將、奧運“五金”得主吳敏霞和其丈夫張效誠共同創立的MXW敏行者品牌發佈會在京舉行。吳敏霞在公司的身份是首席榮譽產品官,更多地是支持張效誠創業,她自己同時將進入上海體育學院,攻讀研究生課程。MXW敏行者將與號手服飾合作,號手服飾將負責產品生產,設計團隊將由來自澳門並在全球十幾個國家獲過200多個設計獎項的Chiii Design負責。吳敏霞經紀公司星爍體育作為聯合發起方,日後將負責品牌公關營銷及專業領域資源合作;合能創展科技方面則是以專業的品牌全套流通領域服務,全權負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開拓。

除了做泳裝品牌的吳敏霞外,退役運動員們現在都在做什麼?

MXW敏行者品牌的發佈預示著退役運動員創業隊伍中又多了一人,今年開始創業的運動員不止吳敏霞,還有陳露,陳露是中國第一枚花樣滑冰冬奧會獎牌獲得者。退役之後的陳露,在美國留學和參加職業花滑表演,她對美國冰上運動的發展模式、方法有了深度接觸和學習。2004年,陳露回國發展,服務於華潤集團在香港、深圳的商業冰場項目。今年5月13日,陳露開設了自己的國際冰上中心。據陳露透露,日後冰場將舉辦“陳露杯花樣滑冰公開賽”,打造專業、高端、國際化的冰上運動培訓平臺。此外,這座冰場還將成為北京市朝陽區中小學教師的冰上運動培訓基地。兩屆奧運會跆拳道冠軍退役運動員吳靜鈺目前也在運營北京中關村的“吳靜鈺跆拳道俱樂部”。不久前,俱樂部還參與了國家體育總局發起的“繁星計劃——退役運動員實習就業服務項目。

我國知名退役運動員主要有經商、從政、執教和進入娛樂圈四大發展方向。而退役運動員們在四大發展路徑中的角色上常常有所交叉,眾所周知的要數姚老闆。姚明的商業帝國橫跨6個領域(球隊、葡萄酒、房地產、基金等),資產規模超30億元。其實早在加入NBA第3年姚明便初涉商海,在休斯敦繁華的韋斯特漢姆街上經營“姚餐廳”,首戰告捷,甚至吸引了美國前總統和一眾NBA球員到餐廳大快朵頤。作為21世紀以來中國最有名的運動員之一,姚明一直給人以頗具商業頭腦的印象。而事實也是這樣,2009年,姚明出資2000萬人民幣收購了自己的老東家上海男籃。2016年3月,姚明牽頭其他18家CBA俱樂部成立了中職聯公司,意圖實現聯賽運作的商業化和市場化。今年2月23日,姚明當選為中國籃球協會主席;7月21日,姚明當選CBA董事長。除此之外,姚明還擁有黃杉基金和弘遠基金兩支基金,而且投資了餐飲、音樂、教育等產業。

還有一批國內運動員自主創業的代表,比如李寧。這位“體操王子”在1990年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用品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探索,李寧品牌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運動品牌,並與2004年在香港上市。儘管李寧在之前的幾年中陷入了虧損的逆境,但是根據2015年的財報,李寧實現了扭虧為盈,全年的收入為70.9億元,淨利潤1430萬元。今年8月11日,李寧公司在香港發佈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集團收入達39.96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同期上升11%。毛利較2016同期的16.78億元人民幣上升了14%,為19.04億元人民幣。集團整體毛利率提高,由2016年同期的46.7%提升至47.7%。其中核心品牌李寧牌的收入佔集團總收入99%,達39.6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比上升12%。此外,李寧電商業務持續擴展,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持續上升,佔李寧品牌收入比例達18%。2017年上半年,李寧電商業務保持較高的運營效率,收入同比增長 58%。

李小雙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聲名鵲起,在體操賽場上摘金掛銀,收穫累累,直到1997年的踝傷讓他提前離開了賽場。退役後的李小雙選擇了經商,和哥哥李大雙共同投資成立了北京李小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經營服裝、鞋、器材等體育用品。從只有12名追隨者的創業者到擁有300名員工的領導者,這一對曾在體操賽場上創造輝煌的雙胞胎兄弟,在經歷了180度職業轉彎後,已穩穩走向了新的征程。

林丹算是世界羽毛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男子運動員,強勢的成績和良好的個人形象讓他擁有極高的人氣。而林丹也將他的人氣運用到了商業上,2015年9月,林丹正式推出個人內衣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在成都開設了首家實體店的同時也在天貓開設了旗艦店。除此之外,林丹還在2015年創立了界內體育,主要提供賽事運營,場館運營,培訓連鎖,體育營銷,企業服務,界內APP六大業務。

被譽為“吊環王”的陳一冰曾跟隨中國男子體操隊連續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會上獲得了男子團體和吊環單項的奧運冠軍。2014年,已經退役的陳一冰創立了型動體育,主要提供約教練、視頻課程、加社區等服務,包含健身、游泳、羽毛球、網球、跆拳道等運動項目。2015年11月,型動體育宣佈旗下第一款運動O2O產品型動app正式上線,而且將與360公司建立多維度的合作關係。同時,型動體育宣佈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兩屆奧運冠軍、被譽為跳水皇后的高敏,在2011年經營起一家時尚女包的B2C網店,網站完全銷售自創品牌“POTONO”手包,風格定位在時尚的都市白領。

還有前福建CBA球星林晨耀,他是三家企業的老闆——廈門準者體育、廈門頂護體育、廈門頂迪商貿公司,這三家公司分別是體育用品生產、銷售,體育用品代理銷售,以及商貿公司。此外,準者體育的自媒體也運營得比較出色。

前中國花樣滑冰國家隊運動員李炎退役後進入商界,曾任廣州芭迪百貨華北區總經理。任職期間,李炎發現換季時庫存的積壓無法轉為現金流支撐新品的運轉,於是李炎萌生了開一家全部以折扣銷售品牌商品商場的念頭。2000年離職後,李炎創立北京上品商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並於同年7月1日在北京王府井開設了第一家上品折扣百貨店。截至目前,上品折扣共擁有8家實體門店以及1個網上商城,實現年銷售20億元,發展成為京城最大的折扣百貨公司。

前短道速滑國家隊隊員王陽2006年底退役後,開始為運動員打造冰鞋,在各種大賽上摧城拔寨。王陽的冰鞋“World Top”不僅穿在中國冠軍腳上,還出口澳大利亞、匈牙利、加拿大、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與地區。在國內,他是荷蘭知名品牌海盜(Viking)的總代理商。2015年,王陽還以2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瀕臨破產的澳大利亞冰刀品牌Pennington。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以滿分10分獲得體操比賽金牌的陸莉,退役後去了美國,在美國陸莉全身心地開創事業,並於2006年初有了自己的俱樂部,名為“AAC(All Around Champion)”——“全能冠軍俱樂部”

不過從商似乎並不是大多數退役運動員的選擇,數據顯示,在1984年至2012年的8屆奧運會、4屆冬奧會中,中國共誕生了222位奧運冠軍,其中有六成在退役後選擇了從政。其中不少人在各地方體育局任職,換了另一種身份在運動領域內工作。

蔡振華以球員的身份拿過世界冠軍,當教練則更成功,麾下弟子幾乎壟斷了世界冠軍。從教練的位置下來後,蔡振華開始從政,如今位居體育總局副局長,屬於副部級。2017年4月,中國奧委會組建專家委員會,蔡振華任主任。2017年4月10日,2017年亞乒聯大會在無錫舉行,中國乒協主席蔡振華成功連任亞洲乒乓球協會主席,任期至2021年。

2009年3月,世界乒乓球史上獲得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三大賽女子“全滿貫”第一人王楠退役後進入共青團中央統戰部工作,現任團中央宣傳部文體處處長,繼續為國家文體事業注入能量。

前中國男排運動員袁偉民退役之後,以教練身份帶領中國女排多次獲得世界冠軍,成為了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從教練的位置上退下來之後,袁偉民成為了體育局的官員,並一步步成為體育總局的局長,屬於正部級幹部。

短道速滑奧運冠軍楊揚在2006年8月17日宣告退役。退役後,2010年,楊揚參加了國際奧委會委員的選舉,以89票贊成5票反對的絕對優勢當選,成為中國第一個以運動員身份當選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去年6月10日,第56屆國際滑聯代表大會在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舉行,楊揚以102票的得票名列第一,高票當選為速滑第一理事。在國際滑聯125年的歷史中,楊揚是首位當選的女性速滑理事。

類似運動員還有朱玲,1984年洛杉磯運動會上,中國女排擊敗美國隊奪得奧運會冠軍。退役後朱玲帶著奧運金牌回到老家四川,逐步投入到體育局的管理工作中,至1988年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省體委副主任。2004年,朱玲正式升任四川省體育局局長。湖北籍體操冠軍楊威,在2009年退役後攜妻兒回到家鄉,擔任了湖北省體育局體操管理中心副主任。

還有一些運動員退役後開始執教。郎平在退役後赴美國學習體育管理,而後才開始擔任教練職務。退役後兩度回來執掌中國女排,都實現了絕地反擊。從“老女排”的主將到“新女排”的掌門人,她親身將女排精神傳承了下來。不過目前,隨著體育社團改革步伐加快,郎平已經出任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類似情況還有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和花樣滑冰退役運動員申雪。今年6月2日,中國滑冰協會在北京召開協會負責人調整會議,現任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的李琰當選中國滑冰協會主席,已退役的雙人滑名將申雪當選常務副主席。

不少娛樂圈的知名藝人曾經也是運動員,比如陶虹,其做花樣游泳運動員時得過全運會冠軍,還拿過世界盃集體第五名的好成績。牛莉12歲起就走進花樣游泳隊並取得了全國冠軍。15歲轉入八一射擊隊,與王義夫、李對紅做過隊友,並以全軍射擊冠軍的成績而在體壇小有名氣。前排球運動員姜培琳是哈爾濱體育學院排球專業的高材生,因傷病不得不放棄國家女排的夢想,後成為中國首席女模。

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可能還要數田亮,2000年,田亮在悉尼奧運會獲得男子10米跳臺冠軍,並以帥氣、陽光的形象成為人們心中的“跳水王子”。2007年退役之後,田亮轉往娛樂圈發展,至今已經拍攝了近20部影視劇。與田亮類似的運動員還有劉璇,2000年,年僅21歲的劉璇在悉尼奧運會上奪得平衡木金牌。退役之後,她先是進入了北京大學深造。後來因外形出眾,又順利邁入娛樂圈發展。目前,體操冠軍劉璇也宣佈進軍商業,推出自創的運動品牌服飾,在此之前,她曾參演過多部影視作品並推出音樂專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每年眾多退役運動員中的頭部群體。據瞭解,我國每年約有3000多名運動員面臨退役,大多數都沒有奧運冠軍或世界冠軍的光環。做什麼才適合?對運動員來說這是個關乎生存的重大問題。

目前來看,體育教育為眾多退役運動員選擇方向。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有所行動。今年8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人力中心主辦,陝西省體育運動服務保障中心承辦了為期42天的“2017年全國退役運動員考取中學體育教師資格證培訓基礎班”以促進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幫助退役運動員考取中學體育教師資格證。

各省就退役運動員職業轉型問題也做了不少工作,今年9月11日,由山西省體育人才職業轉換中心舉辦的“2017年山西省退役運動員教師資格(基礎)培訓班”在太原開班。山西省舉重、摔跤、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田徑、自行車、擊劍、射擊、射箭等訓練項目的二十餘名退役運動員參加了培訓。此外,據瞭解,目前國內還有很多優秀退役運動員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已經創建。

對於運動員來說,體育職業生涯是很短暫的,無論是否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在超過競技年齡之後或受其他因素如傷病影響之下,運動員都面臨退役所帶來的諸多問題。我國的運動員在運動生涯中往往透支生命,傷病纏身,並且由於從小投身體育事業,他們大多沒有其他安身立命的本領,所以當運動員退役後,只有極少數頂尖的運動員可以依靠自己的經驗技術轉作教練或者依仗自己體育生涯中的積蓄另謀生計。更多的退役運動員則面臨失去生活來源、沒有一技之長、飽受傷病折磨的困境,他們的生活缺少有力的保障。

相較於國外對運動員寬泛的管理模式;以運動員個人興趣為出發點,不強制性要求運動員進行具體某項運動項目的訓練;以完成規定學處為前提,要想成為運動員必須文化課考核合格,我國運動員培養過程中設置比較統一管理的體校,統一進行訓練;文化基礎較薄弱。這不利於我國運動員退役後的轉型。可以說,如果想要從源頭上解決退役運動員的就業難問題,我們或許應該更加關注對專業運動員培養路徑的探討。

聲明|本文由體育BANK整理髮布

歡迎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