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必須承認,北京的霧霾裡有令人沉溺的東西。它為你的野心和慾望作證。是的,是有霧霾,還是要來。這表示你與時代共進的決心。逃離北上廣和逃回北上廣是一個意思,北上廣是真正的主角,是一個年輕人應該融進去的洪流。

而佔據了地圖絕大部分面積的城鎮是群眾演員,它是十點就會熄滅的街燈,是柴米油鹽七姑八姨,是無聊、瑣碎又把人牢牢牽住的生活。

而那些選擇留在小城的年輕人,他們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曾踏足大城市,但最後卻因為各種原因回到家鄉。他們在主流話語中面目模糊、語焉不詳,沒有人知道在這股潮流之中,他們為何做出反向的抉擇。

這個春節,真實故事計劃的成員們回到家鄉,與這些失語者對話,試圖理解他們遭遇的順境與困境,他們的不甘與自得。

他們是缺乏勇氣的人嗎?還是說,一切只是出自我們的臆想,是為我們這些在大城市漂泊的人賦予合理性。如我的同事所說:“他們是在小小湖泊裡生活的名貴物種,而我是不得不遊入大海的鹹魚,被賦予了理想以後,好像真的成為海洋生物了。”

無法離開父親的廕庇

最直白來說,選擇故鄉其實是選擇這輩子用一種方言過活。

我再次見到詩雨的時候,已經是我們高中畢業七年之後,那天她揹著一個玫紅色的“Longchamp”經典款包包,我問她這個牌子是什麼,她用縣裡的方言告訴我說“龍驤”,而不是用法語把它拼讀出來,儘管她知道怎麼讀。

包包已經不新了,底部有些墨水印子。這是她從全國 TOP3 大學畢業之後的第三年,失業的第二年。作為當時我們學校的文科高考狀元,她從北京回到省城,又從省城回到了人口不夠一百萬的小縣城。

去北京之前,她從來沒有獨立生活過。在縣城有權勢有面子的父親幫她包辦了一切,她甚至從來不用和我們一樣去食堂搶飯,因為家裡會有人送。

離開北京的前一年,她罕見地去參加了飯局,一個叔叔說能幫她搞定在北京的工作。但她去了之後才知道,這場飯局上的女孩,是用來給成功男人挑選的。離開北京之後,她去了省城電視臺當民生記者,在整個城市跑來跑去。她沒吃過這種苦頭,很快辭職,然後一個人買了去麗江的機票,沒有買回程,想著直接找條河跳了。

最後她也沒跳成,而是回到了老家,一呆就是三年。這三年裡為了對抗無時無刻的自我懷疑和虛無,她不停在考試,考了公務員又考教師證,接著又考語言。每天都很忙,但沒有一個證書是真正派上用場的。

一度,她在縣裡當了幾個月的銀行櫃員,但因為老看書不合群,被同事說假清高。明明是自己花了很大的心力才考上的職位,最後在別人嘴裡成了“還不是因為他爸把她弄進來的”。

當年高考那麼努力就是為了擺脫這樣的輿論環境,但最後又回到了原點。她也終於意識到,二十多年的成長經歷早就導致她可以離開父親的那部分徹底殘缺了。

“我就是一個巨嬰。現在的我已經接受自己只有這麼多能量了。”詩雨用方言和我說。她現在正在父親的安排下去考一個會計的研究生,這樣正好進他的單位。

@無敵美少女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25歲的養老院院長

陳南是我的中學學長,他父親在縣裡的民政部門工作,家裡條件很好。陳南長得秀氣,性格也好,說話輕聲細語,他的父親常帶著他出席各種宴請,可每次他總是在人群裡害羞地低著頭。有人說陳南像個女孩子,陳南其實並不女氣,只是他父母對他很嚴格,讓他顯得過分地循規蹈矩了。

但陳南的成績一直都不好,只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學。畢業後也一直沒找到工作,在家裡待了半年,直到他父親疏通關係,他才進入縣裡的事業單位做一名工人。比起那些考上公務員坐辦公室的同學,陳南的工作不算體面,他慢慢和同學都斷絕了來往。不久我就聽說陳南因為賭博被抓進監獄,丟了鐵飯碗。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父親安排他去一家離縣城稍遠的鄉鎮養老院做院長,這樣既可以在自己的羽翼下,又能夠讓陳南遠離熟人圈的議論。

那個養老院我去過,建在離村鎮差不多一公里的地方,是農村推廣新型養老模式後,政府牽頭招商新建的。裡面是一群白髮老頭老太,連護工也是就近聘請的中年阿姨。陳南是養老院裡最年輕的人。

陳南再度佔據大家的視線是半年後。他和養老院裡一位六十多歲的喪偶婦人發生了不倫關係,那是個附近農村的老太太。她的子女探望她時,發現這一祕密,將陳南扭送到公安機關,控告他強姦。後來,老婦人什麼也不肯說,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再也沒見過陳南,聽朋友說,他父親把他送到了臨近省份的親戚家,不敢回來了。

@未醒

“我媽就剩我了”

雅西是乾媽的女兒,年節前幾天,我和母親來到乾媽新租的房子,雅西正窩在沙發上刷著快手視頻,時不時跳換到微信和各式各樣的男生聊天。自打她父親出事後,我已許久沒有見過她,她也和我沒什麼話講,只問了一句“你打王者榮耀麼”。我搖了搖頭,兩人便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雅西的父親是個老賴,五六年前賭錢輸了幾十萬後消失得無影無蹤。自打父親跑路,高中輟學的雅西來到北京,在北大青鳥培訓機構學習,一年後畢業,開始了在北京的打工生涯,做過客服、保險銷售,卻月月拿不到提成,靠著微薄的底薪與母親的救濟度日,終於在今年年底結束了北京的漂泊,回到小鎮與母親身邊,做起了微商。“要不是因為你賭,這個家會成這樣兒嗎!房子沒了,家沒了,我從此就只有我媽,沒別人了!”這是雅西對他父親說的最後一番話,算是斷絕了關係。

大年二十八,我母親為這對母女燉好了可吃到年三十的肉,炸了滿滿一鍋加熱就能吃的肉丸子。餐桌上,母親問起雅西今後的安排,“這回就不走啦,我媽就剩我了,我就想留在她身邊兒近近的,再找個有穩定工作的男人嫁了”,雅西邊吃著肉丸子邊說道,“我不能扔下我媽一個人。”

@四月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愛聽李志的大哥

每年過年回家,我都有點期待見到大哥。大哥比我大三歲,初中畢業就退學了,大哥長得帥,愛打籃球,字也寫得不錯,無論是在中學還是後來在東莞的工廠,他都是女孩們追逐的對象。伯父過世得早,大哥和伯母相依為命,他在外面的世界自由慣了,不肯回家陪母親。等到後來伯母遭遇意外去世,大哥孤零零一個人,當即就選擇回鄉結婚、生子。

他先後開過麻將館、農家樂,經營始終效果不佳,後來通過關係留在了縣裡的一家企業。西部縣城企業的作風跟機關單位差不多,迎來送往,好在大哥性格開朗,很快就得到了重用,被提拔成了小負責人。

大哥跟我聊過他幫領導去省城送禮的事情,把錢放在白酒盒子裡,還要夜裡去,一送一推別人才收下,極富戲劇感。看得出來,大哥也是努力在適應這些規則,只是他個性灑脫,不會把這些消極的事情留在心裡。親友們都說大哥是個歡喜的人,只有嫂子抱怨說他煙抽得越來越凶。

或許大哥心裡還是有更遠的東西吧。大年三十時,大哥在我家吃團圓飯,但時間很趕,要幫領導送禮。吃飯間隙,我們聊了一會兒李志和高曉鬆。他應該是在老家唯一一個會跟我聊李志的親戚。大哥說,現在事情太多了,靜不下心來聽李志了。

回北京的路上,我又接到了大哥的微信,說他的領導新近拜了一位“大師”,是一位退伍軍人轉哲學思想家、醫學家、戰略軍事家、全球利益觀察家等等,領導讓大哥也要拜,大哥很無奈。

@Big Face

回農村重啟人生

七年前,家人們都以為大表哥的人生完蛋了。那時候他剛剛和表嫂離婚,他們感情一直不好,又聚少離多,他好面子,把攢的錢都給了對方。他整天借酒消愁。但有天他突然想通了,他一個人回到廣州接著打拼,拼命攢錢,五年後他帶著所有的積蓄和新的表嫂回到農村,他承包了一片林場和幾十畝田地,林場種樹苗,田地部分養龍蝦,部分種西瓜,還有部分圈養水牛。小城市講究人情,關係也好打點,表舅申請了很多政府補貼項目,去年龍蝦賣的也相當不錯。三年過去,他在農村建起了一棟別墅,買了車,妻女母親都在身邊。

@糖糖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一個迅速腐化的村幹部

李武當上村主任時,我很吃驚。老家的凋敝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從小刻苦讀書就是為了離開農村出人頭地。上大學後,我偶爾也會冒出回家帶領鄉親集體致富的念頭,畢竟那些村幹部都五六十歲了,實在難有作為,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李武是我的發小,雖然只上了大專,在我們那個閉塞的山村,也算是有理想有出息的人。他畢業後到江浙一帶混了幾年,還開過小工廠,沒成想折了本,真的回家競選了村幹部。我對他寄予厚望,多次出謀劃策,他也野心勃勃,想著用自己年輕人的新思維、新知識,幹一番事業。

三年任期未結束,李武即因貪腐落馬。他自己搞了工程隊接村裡的路橋項目,質量奇差,行賄通過了驗收。這條路全村人都得走,真是人見人罵。

是什麼讓一個有理想的青年人沒了良心?我不敢去想。

@益達

像掉了20萬那樣傷心

在銀行工作的阿飛,今年的年終獎有4萬,在成都郊縣這是不錯的水平,但他卻並不開心。

孩子剛出生,事業遇到瓶頸,無數煩心事襲來,很難把他和去年剛結婚時的意氣風發聯繫在一起。那時候我倆做快遞生意賺了一筆錢,他本打算用這筆錢買他的第二套房,我以未來創業需要啟動資金的名義阻止了他,沒想到那天聊起,那套沒買的房漲了20萬。

我目瞪口呆,房價漲了1/3,去年天府新區基本盤成型,成都樓價補漲,再加上附近拆遷戶購房,5年沒怎麼漲的成都樓市,在2017年暴漲。郊縣也跟風起漲,我真不好意思,為自己亂給的建議感到慚愧。

孩子出生本是讓人開心的事情,但幼兒園的高昂費用卻讓人焦慮,好的公立學校要搖號,私立學校一年三萬六,還不算生活費。

阿飛不是那種沒有想法與衝勁的人,他去過廣州工作,也在成都做過銷售經理,我們都曾想投身時代的洪流之中,但每當他聽著別人聊著“互聯網+”、“新模式”、“上億投資”、“未來五年”,他就感到強烈的疏離,高談闊論真的能改變世界嗎?

阿飛只想回家了,他迅速找了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一切看起來都很好,但一種中年人才有的疲憊之心也慢慢佔據了他。

阿飛問我要不要換工作,我說,人工智能時代要來了,銀行一定裁員,還是早做打算。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其實還在聽別人聊“區塊鏈”“未來五年”的我也不知道,這一次的建議究竟對不對?

@神祕女郎張翠紅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靜默農村的發聲者

前兩天我的朋友圈再次因為一個公共事件刷屏,在這些相似主題的調侃聲中,唯一的例外是留在老家的小學同學峰發的一條視頻,直播村裡的一場宴席。一般看到這種朋友圈我都會很快跳過,但這次沒有,因為鏡頭裡出現了我兩歲的女兒,小傢伙正艱難地嘗試著用筷子吃東西。是的,她留守在村裡,由我母親照顧。

我默默保存了這段視頻。

峰畢業後去珠三角工作了幾年,後來家人生病,為方便照顧就回來開了個茶館。微信出現後,他沒事的時候就在朋友圈發一些村裡的情況,一方面自得其樂,另一方面也是給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同學看。

農村基本是中國的輿論靜默地帶,峰這樣留在村裡的年輕人,是難得的發聲者。

@猴哥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被大城市壓垮後,別回家鄉療傷

聽到小關的死訊,我心裡猛地被擊打了一下。我和小關是高一同班同學,等到高二文理分科,我去了文科班,他留在了理科班。在我們小鎮高中,學生流失率比較高,等到分科時就只剩兩個班級。

小關選擇學理科,我一度不能理解。我和他從高中入學開始,就開始辦學校的文學社,我是社長,他是副社長,我們都寫文章,但他字寫得比我好,還負責謄寫。我覺得他也應該學文科,他告訴我,老師跟他說理科更好就業。

後來,我才知道小關家裡困難,他就想畢業就能多掙點錢。在理科班,小關也一直是第一名。等到高考,小關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入了一所211大學,就讀藥學專業。

大學畢業後,小關去了上海工作,在張江的一家藥企做研究員。畢業第二年,公司派我到上海工作,當時我們還有一個同學石海在上海做程序員。我們決定經常聚會。

他鄉遇故知,小關的話並不多,只說到他在藥企做研究員,薪酬是3000元,他說健康行業前途很大,看上去信心十足。逛到外灘我們三個人聊起成功的標準,小關說最少要在上海買一套房子,我和石海深以為然。後來,我們聊得多了,也能感到小關的焦慮,他說想放棄科研,去做醫藥銷售,那樣賺錢更快。

這樣的同學聚會只約了兩次,後來小關就不再出來了。石海說,小關也許有經濟壓力。我們除了逢年過節問候,也就沒見過面。

2016年初,小關回家了,對外說是工作太累休息一段,實際上是他精神衰弱,被公司辭退了。小地方對落魄的歸鄉者並不友好,親友鄰居們議論起來,開始說是大學生找工作也很難,後來也有人說小關就是“懶”。

後來我想,小關或許是患上了抑鬱症。在老家那種地方,人們是很難理解這種病的。小關的父母也開始對兒子的頹喪感到不滿,經常言語敲打他。在一次向母親要錢失敗後,家裡開始冷戰,等到發現時,小關已經將自己吊死。

未老莫還鄉。家鄉將小關永遠留了下來。

@孤獨院長

一個文藝的行動者

表姐大我一歲,上學時我們常常一起玩耍。她喜歡寫作、畫畫,夏天常常穿一條淡藍色的裙子,說話也是輕聲輕氣的。家鄉海拔高,夏天很短,最熱不過二十七八度,穿著長裙的她像個從天而降的南方姑娘。

後來,表姐去了省內一個城市讀大學,在大學裡,她是文學社社長。閒暇時間,她四處旅行,玩攝影,寫詩。我常常在QQ空間瀏覽她的遊記和照片,她仍舊穿著長裙,笑得很燦爛。

我想她將來肯定會去大城市,卻沒料到她畢業後回了家鄉考公務員。她打理著一個閱讀量只有幾十的官方公眾號,在上面發著自己用單反拍的家鄉的一草一木,那些照片拍得很好,流露出著某種和她相似的靈氣。她說家鄉景色奇特,想用自己的方式推廣出去,於是努力寫詩,拍照,希望更多人看到。

我先前對她的某種失望,也漸漸消散了。她現在還算得上文藝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過得充實,自信,也很努力,並不比我這個北漂青年虛度光陰。

@三點一刻

「真實故事」我被大城市壓垮後,回家鄉療傷卻患上了抑鬱

縣城李誕

大志是我的初中同學,他頭腦聰明,性格也開朗,是一個有點調皮卻不招人討厭的男孩。後來他來北京上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收入不錯、氛圍輕鬆的遊戲公司工作,他的女朋友在北京,他還有好多哥們兒。有一年,我多了兩張草莓音樂節的票,他和女朋友就開開心心地來找我拿。他的家境小康,家裡幫他在北京買套小戶型不是太困難的事。大城市的生活難不倒他,但畢業三年之後,他還是回了我們那個小縣城,進了一家事業單位。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他就是喜歡縣城的生活。初中年代,大志就有一幫死黨,都是和他一樣的男孩,家境不錯,頭腦聰明,高考也都進了不錯的大學。他們都具備在大城市裡闖一闖的資本,但他們好像都太早地看破,雄心壯志又能怎麼樣呢,在一起扯淡才好玩,像父母那樣在辦公室喝茶打空當接龍才舒服,人生的意義和夢想不是最重要的事。他們像生活在縣城的李誕,覺得人間不值得,最重要的是開心。

我經常看大志的朋友圈,他喜歡晒自己的吃喝、假期的旅行,他娶了美麗的小城女孩,和死黨們常常聚在一起。沒有什麼能撼動這種平凡幸福。

@艾米麗


-END-

本期策劃 | 姚璐

攝影 | 兔晨喜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真實故事計劃】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