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你實現夢想的,從來都不是堅持

文 | 李栩然

首發 | 栩先生(公眾號ID:superMr_xu)

真正讓你實現夢想的,從來都不是堅持


在我看來,徹底改變自己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也不只是下定決心,而是經歷,以及經歷後的反思和行動。

我自己就是一個改變了許多的例子,從中學時代的自卑狹隘、汲汲名利到大學時的心如死灰、感傷頹廢,再到工作後的積極進取、自律剋制,直到如今的沉穩隱忍、謀定後動。

這些年我的性格、為人處世、思維方法……都發生了幾乎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篇文章裡我將結合自己的經歷,和你一起分享我關於如何改變自己的“三重”思考。


1

第一重境界,不自覺地改變自己。


人是環境的產物,基本上大學以前,每個人的性格和樣子都是十多年裡家庭、學校教育、生活環境下的產物。

比如家境貧寒的孩子容易自卑鑽牛角尖,父母暴戾的孩子容易人前沉默寡言、人後衝動易怒等等,其原因現代的社會學和心理學早有研究。

這個年齡段,能不靠家庭、教育和周邊環境,而早早懂得改變自己且成功了的人,非常少。因為絕大部分人的心智、配套條件或者體力毅力都做不到。

我小學時就很早熟,一直特別想改變自己粗心大意,遇勝則驕、遇敗則頹的性格,發過誓、寫過保證書,然而真的做不到,即使短期有改變,過不了多久也會打回原樣。

在我看來,在第一重境界裡,能真正引起你改變自己的,往往只有環境、經歷等的重大變化

在我一篇文章裡,我曾經寫過父親去世前後我的變化:當那個能為你遮風擋雨的人突然離開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已經真真正正地改變了。雖然天地還是那樣的天地,我卻已經不再是那個任性而為、多愁善感、不知所云的我了。

父親走前,我考慮的是聚會,是去哪旅遊,是跟父母懟著幹;他走之後,我考慮更多的是工作,是母親的健康和養老,是未來自己要做什麼,是父親曾對我的期望……

這大概就是經歷對人最大的改變吧。

除了這種被動地改變外,還有一種人,他們也知道不同的經歷和環境可以讓自己產生改變,於是自覺不自覺的加以利用,來促成自己在某方面的改變。

不得不說,這種方法效率非常低下,因為繞的彎太大,而且很難控制。

它唯一的好處大概就在於易於實現,改變自己雖然很難,但換個環境卻不難。

比如許多人失戀後要換個城市,遭遇打擊要辭職旅遊,工作不順時就想考研、考CPA、去讀個MBA……

本質上都是希望利用新環境、新經歷的刺激,幫助改變過去一些固有的自我。

但是,無論你如何折騰自己,在經歷了這些事後又有多少獨特的感悟和改變,本質都只是在第一重境界裡打轉,是被動地接受、被動地調整。很可能,換種境遇,你又會性情大變。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那些失意時真情流露、平易近人,一旦得勢立馬換一副嘴臉的人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講講更難、但也更直接有效的。

真正讓你實現夢想的,從來都不是堅持


2

第二重境界,自我改變意識的覺醒。


當你有過許多次被環境和形勢所迫而不得不改變的慘痛經歷,當你有過無數次在社會上碰撞的頭破血流的悲慘回憶,當你發現怎麼努力卻都徒勞無功的時候。

是不是該認真想一想,到底是“這個世界錯了”還是“自己錯了”?

一般人大學裡或者工作後開始會進入這重思考,這時候中二期已經結束,身邊也有許多優秀/失敗的人生經歷可供自己反覆比較。

但不是每個人的思考都足夠深入,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思考中採取行動。

更有許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有這樣的覺醒,他們覺得自己被同事排擠,都是因為別人是小人;沒有得到重用,是自己懷才不遇;和同學/同事/領導關係緊張,是因為他們都是SB;在感情裡一敗塗地,是因為女的都愛錢、男的只喜歡美女……

他們很少去想:萬一真的是自己錯了呢?

他們不敢,因為這會顛覆他們的過去,對許多人而言,更是對以往自我的徹底否定。

事實上!需要的正是這個顛覆,要的就是這個否定,不破如何立?

沒有對過去自己的反思和否定,沒有對自己一系列遭遇的深入分析、研究、判斷,不找幾個牛人把自己罵醒,你怎麼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你怎麼會有改變的動力!

看過我其他文章的人知道,我畢業工作初期其實相當不順,甚至有過辭職的打算。

後來下定決心留下來後,我開始對自己的過去經歷進行深入的反思,特別是為什麼自己一再失敗、為什麼工作裡沒有信心、為什麼感情總是以悲劇結尾……

每天晚上我下班回到當時租住的小房間裡,就開始苦苦思索,分析自己的所有優勢劣勢,分析身邊那些過得如意的人的特質,看各種各樣性格分析的書.

比如我知道自己容易陷入悲傷,就硬逼著自己遠離傷感音樂,不寫詩;我發現自己在情緒控制上問題很多,就看很多心理學的書,找認識的大牛交流情緒控制方法,自己也總結經驗。

而所有的這些改變,我都在工作中去再進行檢驗和調整。

那是一個極其痛苦的一個階段。

但我所獲得的卻幾乎是新生。

其對我工作、人生的巨大影響,至今仍難以估量。

更重要的是,當我習慣於自我改變後,即使後來面臨的環境日趨穩定,我仍保持著經常反思、經常總結的習慣。

改變自己是一件很長遠的事情,但你走出了自省自覺的第一步,後面的就是慣性了。

因為當你做出改變後,才能體會到那種與眾不同的驚喜。

真正讓你實現夢想的,從來都不是堅持


3

第三重境界,從心所欲的變或不變


對這一重的思考,我自己也只是在摸索中,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供參考。

但我卻知道,許多在商業、政治、社會活動等領域有非凡成就的人,都處在這一重境界裡。(科研除外,那塊領域裡似乎一根筋更容易出成績)

他們既不輕易被環境改變,也不刻意改變自身,一切的改變或者不變,都圍繞著將要實現的目標而來,順勢而為。

比如鄧公,從少年得志到三起三落,這中間他委曲求全也好、重掌大局也罷,似乎時時刻刻都在根據環境變化而作相應改變,但你又能明顯感到他似乎從未改變,經歷了那麼多輪起伏,他所堅持的理念、觀點,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哪些可以變,哪些不能變。

到了後來的改革開放,他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按理說應該相當保守固執,但他卻是不折不扣地改革派,敢於做出許多完全打破常規的決策。

我總不自覺地想起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對鄧公的評價:鄧小平是我所見過的領導人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儘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卻是人中之傑。雖已年屆74歲,在面對不愉快的現實時,他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

這才是真正達到了從心所欲的境界。

多說一句————

所以在我看來,所謂的堅持夢想,並不是“堅持”夢想不做任何改變,而應該是為了“實現”夢想就得在許多方面做出改變。

堅持本身並不能實現夢想。

能實現它的只有圍繞“夢想”不斷調整,採取的更適宜的行動。

這才是真正的千折百回,大志不改。

—— END ——

栩先生說:感謝閱讀,我是栩先生,文章來自我的個人原創微信公眾號“栩先生”(公眾號ID:superMr_xu)。

關注公眾號,在菜單欄可以直接讀我的更多成長乾貨、深度思考等全網熱文,和關於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轉發留言告訴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