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在工作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在工作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唐運秀,漵浦縣人,1953年被評為當地摘棉花的能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在工作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唐運秀,漵浦縣人,1953年被評為當地摘棉花的能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陶勇,湘陰人,1954年在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時學會了滑冰,為學會滑冰,她不知摔了多少跤.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在工作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唐運秀,漵浦縣人,1953年被評為當地摘棉花的能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陶勇,湘陰人,1954年在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時學會了滑冰,為學會滑冰,她不知摔了多少跤.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與兵團戰士結婚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在工作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唐運秀,漵浦縣人,1953年被評為當地摘棉花的能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陶勇,湘陰人,1954年在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時學會了滑冰,為學會滑冰,她不知摔了多少跤.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與兵團戰士結婚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 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為了邊疆的長治久安,1950年2月,毛主席命令駐守在新疆的20萬解放軍就地轉業,屯墾戍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許多戰士都還未成家,時任新疆軍區代司令員的王震將軍說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沒有老婆安不了心,沒有兒子扎不下根。”為解決男女比例的懸殊,王震向當時的湖南省委第一書記黃克誠寫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願戍邊的女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於是,從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時間裡,約有8000名湘女志願參軍進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給屯墾戍邊的解放軍官兵。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時湖南有八千女青年報名參軍,西上天山,在荒涼的戈壁灘上拓荒創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組成了中國屯墾戍邊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並在那裡生兒育女,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他們演繹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也孕育了愛、寬容、大義和堅韌,被譽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親”。可以說她們是新中國建設史上最值得讚譽的女性群體之一。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部隊。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與首長在一起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女兵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家庭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生產間隙,湘女們的歌聲驅走了荒原的寂寞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工作之餘在談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當年石河子被服廠英姿颯爽的女兵們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醫護學校師生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託兒所合影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屯墾戍邊的湘女們勞動之餘載歌載舞,生活中充滿了歡樂。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參加修建迪化(今烏魯木齊)人民廣場,勞動休息時和戰友一起學習。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進疆之初,就住在這樣的地窩子裡,在這裡吃喝拉撒,結婚成家,生兒育女。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進疆後開荒是首要任務。1952年進疆的烏魯木齊工一師女兵們在阜北農場開荒工地上休息。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們在工作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唐運秀,漵浦縣人,1953年被評為當地摘棉花的能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1951年進疆女兵陶勇,湘陰人,1954年在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時學會了滑冰,為學會滑冰,她不知摔了多少跤.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與兵團戰士結婚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女拖拉機手

50年代八千湘女上天山

湘女為己故戰友修建的墓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