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花瓷器:宮廷之氣韻 宣德之精品

陶瓷 青花瓷 瓷器 文物 詹劍飛 2017-04-26

古代青花瓷器:宮廷之氣韻 宣德之精品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5日在香港蘇富比2017春季拍賣會中進行拍賣,最終以2.29億港元價格成交,這也成為明代瓷器第二高拍賣成交價。據介紹,此款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直徑23釐米,碗身呈十瓣花式,猶如荷葉之態。碗上繪有游魚四尾,兩兩相對,嬉泳水藻池蓮之間,圖案寓意品德清白廉潔。

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樂青花一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稱青花的黃金時代。...

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樂青花一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稱青花的“黃金時代”。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進口的蘇麻離青。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宣德青花和永樂青花一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的高峰,史稱青花的“黃金時代”。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青花色澤深淺有致,濃重處往往會出現黑疵斑點,在潔白細膩的胎色和白中微閃青的釉色的襯托下,顯得尤為精美。“蘇麻離青”料的含鐵量較高,含錳量較低。由於含錳量低,減少了青花中的紫、紅色調,因而在適當的火候下能呈現出藍寶石的色澤;由於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中出現黑色鐵斑,這種自然形成的黑疵斑點和濃豔的青藍色相映成趣。

古代青花瓷器:宮廷之氣韻 宣德之精品

宣德青花瓷

宣德青花瓷的胎體潔白細膩,凝重靈巧,輕重適度。釉麵肥厚瑩潤,有“肥亮感”,釉層表面有較密的“橘皮紋”。在造型上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創燒了許多新的器型,有許多是受到中東金銀器、玻璃器造型的影響而燒製的,如大型天球瓶、抱月瓶、扁壺、僧帽壺、葫蘆形扁壺、竹節把壺、多系把壺、多系蓋罐、花澆、八角形燭臺等,器物造型敦厚端莊,秀美規整。在紋飾的繪畫上採用小筆渲染填色技法,由於筆小蘸料有限,需不斷重複蘸料繪畫,這就使得紋飾上留下許多深淺濃淡的筆觸痕跡,這與以後使用大筆繪畫的風格迥然不同。

關於宣德青花。明朝人就以為:“本朝以宣成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現代人一般也以為宣德青花品質最優。那麼,人們為什麼青睞宣德青花呢?可能是因為:一方面宣德青花量大,品種多且彩飾精美;另一方面可能還與其青花的色調有關。假如我們把典型的永樂和成化青花與宣德青花作一比較,便可觀察到,宣德青花色澤既有永樂青花的深厚濃麗,又帶有成化青花的清新淡雅,二者相映成趣,形成一種別有韻味的色調。歷來有兩種傳說,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是鄭和出使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的所謂“蘇麻離青”或“蘇離麻青”和國產料摻合使用的產物。但所據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根據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提供的8塊典型宣德青花瓷片測試結果,宣德青花所用的青花料是一種低鐵高錳的國產料。這一結論與近年在珠山明御廠宣德地層出土的一塊青花書“樂一號”、“樂三號”銘青花試料盤可相印證。該盤青花色調淡雅,所謂“樂一號”、“樂三號”很可能就是樂平青料(即文獻記載的所謂陂塘青或平等青)。據測試分析,由於宣德青料中減少了鈷鐵著色而增加了鈷錳著色,故形成純正藍色中“略帶紫色調”,這就是宣德青花既不同於、而又勝於前朝的真正原因。

從傳世與出土資料來看,宣德時代釉上彩瓷產量比前代空前增多,品種也較前代豐富。有礬紅彩、青花填礬紅彩、青花填黃彩與鬥彩等。其礬紅彩顯然是洪武、永樂礬紅技術的繼承,但礬紅色彩比前代更為純正鮮豔;青花填紅與填黃則是在永樂官窯高溫醬彩填低溫綠技術上發展;鬥彩是宣德官窯創新品種,是將釉下青花(藍)與釉上紅、黃、綠、紫諸色巧妙組合的裝飾新工藝。它的燒造成功,為中國釉上彩瓷的發展開闢了一新新路!

歡迎關注,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