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

在市博物館展廳,陳列著2件國家級文物———錯金青銅鄂君啟金節(複製件),出土於安徽省壽縣,一直是業內專家眼中不可多得的楚國寶物,填補了我國古代稅收制度的實物空白,可謂我國最早的通行免稅“護照”。

那麼,它在歷史上擔負著怎樣的使命呢?

"

在市博物館展廳,陳列著2件國家級文物———錯金青銅鄂君啟金節(複製件),出土於安徽省壽縣,一直是業內專家眼中不可多得的楚國寶物,填補了我國古代稅收制度的實物空白,可謂我國最早的通行免稅“護照”。

那麼,它在歷史上擔負著怎樣的使命呢?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

在市博物館展廳,陳列著2件國家級文物———錯金青銅鄂君啟金節(複製件),出土於安徽省壽縣,一直是業內專家眼中不可多得的楚國寶物,填補了我國古代稅收制度的實物空白,可謂我國最早的通行免稅“護照”。

那麼,它在歷史上擔負著怎樣的使命呢?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前世今生

在古代,節是一種信物。古人截取一段有節的竹,剖分為二,各執一件以此為信。後來發展成一種出入水陸關卡的通行證,與今天所見的護照非常相近。從鄂君啟節上的銘文可以判斷,頒發時間是公元前323年的戰國中晚期,代表了中國早期通行證的雛形。

如此珍貴的青銅節是在怎樣的背景下

產生的?

誰是它的主人?

翻開中國通史

我們可以瞭解到,戰國時期,鄂邑是楚國推行封君制的第一批封國,被封於楚懷王之弟啟,尊稱鄂君。鄂邑,也就是今天的鄂州市。

在當時

楚國的商品經濟已高度發展,各諸侯國或城市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為穩定國家經濟財政,統治者制定了一系列規範稅務的制度,經商必須向國家按章納稅。於是,以國君名義鑄造並頒發給封君的免稅通行證“節符”開始產生,似於一種“特定減免”的政策,享有者只能是極少數王胄貴族官商。

《周禮·地官·掌節》有記載:

凡通天下者,必有節傅輔之,無節者幾則不達。由此可見,節代表著身份和權力的象徵。

毫無疑問,鄂君啟金節是楚懷王為“鄂君啟商隊”量身定製的獨特通關憑證,對商隊嚴格規定了水陸運輸範圍、船隻數量、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辦法,以及禁止運送銅與皮革等物資的具體條文。這意味著統治者與經商者達成了共識,統治者損失稅收的同時,卻鞏固了王權和政局,經商者在享受“特權”時,節省了稅金,卻受到了一定製約。小金節,大歷史,可以說這2件金節,見證了戰國中後期這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

在市博物館展廳,陳列著2件國家級文物———錯金青銅鄂君啟金節(複製件),出土於安徽省壽縣,一直是業內專家眼中不可多得的楚國寶物,填補了我國古代稅收制度的實物空白,可謂我國最早的通行免稅“護照”。

那麼,它在歷史上擔負著怎樣的使命呢?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前世今生

在古代,節是一種信物。古人截取一段有節的竹,剖分為二,各執一件以此為信。後來發展成一種出入水陸關卡的通行證,與今天所見的護照非常相近。從鄂君啟節上的銘文可以判斷,頒發時間是公元前323年的戰國中晚期,代表了中國早期通行證的雛形。

如此珍貴的青銅節是在怎樣的背景下

產生的?

誰是它的主人?

翻開中國通史

我們可以瞭解到,戰國時期,鄂邑是楚國推行封君制的第一批封國,被封於楚懷王之弟啟,尊稱鄂君。鄂邑,也就是今天的鄂州市。

在當時

楚國的商品經濟已高度發展,各諸侯國或城市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為穩定國家經濟財政,統治者制定了一系列規範稅務的制度,經商必須向國家按章納稅。於是,以國君名義鑄造並頒發給封君的免稅通行證“節符”開始產生,似於一種“特定減免”的政策,享有者只能是極少數王胄貴族官商。

《周禮·地官·掌節》有記載:

凡通天下者,必有節傅輔之,無節者幾則不達。由此可見,節代表著身份和權力的象徵。

毫無疑問,鄂君啟金節是楚懷王為“鄂君啟商隊”量身定製的獨特通關憑證,對商隊嚴格規定了水陸運輸範圍、船隻數量、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辦法,以及禁止運送銅與皮革等物資的具體條文。這意味著統治者與經商者達成了共識,統治者損失稅收的同時,卻鞏固了王權和政局,經商者在享受“特權”時,節省了稅金,卻受到了一定製約。小金節,大歷史,可以說這2件金節,見證了戰國中後期這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歷史淵源

鄂君啟節銘文稱

“自鄂往,逾沽(湖),上灘(漢)。”

明確無誤指出了鄂的始發港地位。有專家考證,這裡的“逾湖”就是穿越梁子湖,即從東鄂出發,過樑子湖,入漢水,這是古代舟船航行的必經路線。

那麼,2300年前的古鄂州有著怎樣的地位?

楚國商貿又呈現出怎樣的態勢?

史料記載

從春秋時期開始,日益強盛的楚國一直奉行“力農重商”的經濟政策,物產豐富,商業活躍,它的疆域幾乎囊括了半個中國,地位舉足輕重。而鄂州因先後建立過樊國、鄂都、鄂國等,一直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優越、便捷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作為楚國重要商貿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的地位。作為封君的鄂君啟統領著一支滿載貨物的龐大商隊,以鄂州為中心,穿梭於今漢水、長江、湘江、資水、沅水、澧水等中南部五省的水陸聯運交通網上,往來於大大小小的城邑間,每至水陸關卡,手持一件金節即可免稅暢通無阻,經商路線涵蓋整個楚國疆域,聲勢浩浩蕩蕩……

這個情景並非虛構,鄂君啟金節銘文,小小几件免稅通關符節,既生動重現了這一幕歷史,又充分反映了楚國商業發展之昌盛,讓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掇菁擷華、溯源而上。

"

在市博物館展廳,陳列著2件國家級文物———錯金青銅鄂君啟金節(複製件),出土於安徽省壽縣,一直是業內專家眼中不可多得的楚國寶物,填補了我國古代稅收制度的實物空白,可謂我國最早的通行免稅“護照”。

那麼,它在歷史上擔負著怎樣的使命呢?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前世今生

在古代,節是一種信物。古人截取一段有節的竹,剖分為二,各執一件以此為信。後來發展成一種出入水陸關卡的通行證,與今天所見的護照非常相近。從鄂君啟節上的銘文可以判斷,頒發時間是公元前323年的戰國中晚期,代表了中國早期通行證的雛形。

如此珍貴的青銅節是在怎樣的背景下

產生的?

誰是它的主人?

翻開中國通史

我們可以瞭解到,戰國時期,鄂邑是楚國推行封君制的第一批封國,被封於楚懷王之弟啟,尊稱鄂君。鄂邑,也就是今天的鄂州市。

在當時

楚國的商品經濟已高度發展,各諸侯國或城市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為穩定國家經濟財政,統治者制定了一系列規範稅務的制度,經商必須向國家按章納稅。於是,以國君名義鑄造並頒發給封君的免稅通行證“節符”開始產生,似於一種“特定減免”的政策,享有者只能是極少數王胄貴族官商。

《周禮·地官·掌節》有記載:

凡通天下者,必有節傅輔之,無節者幾則不達。由此可見,節代表著身份和權力的象徵。

毫無疑問,鄂君啟金節是楚懷王為“鄂君啟商隊”量身定製的獨特通關憑證,對商隊嚴格規定了水陸運輸範圍、船隻數量、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辦法,以及禁止運送銅與皮革等物資的具體條文。這意味著統治者與經商者達成了共識,統治者損失稅收的同時,卻鞏固了王權和政局,經商者在享受“特權”時,節省了稅金,卻受到了一定製約。小金節,大歷史,可以說這2件金節,見證了戰國中後期這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歷史淵源

鄂君啟節銘文稱

“自鄂往,逾沽(湖),上灘(漢)。”

明確無誤指出了鄂的始發港地位。有專家考證,這裡的“逾湖”就是穿越梁子湖,即從東鄂出發,過樑子湖,入漢水,這是古代舟船航行的必經路線。

那麼,2300年前的古鄂州有著怎樣的地位?

楚國商貿又呈現出怎樣的態勢?

史料記載

從春秋時期開始,日益強盛的楚國一直奉行“力農重商”的經濟政策,物產豐富,商業活躍,它的疆域幾乎囊括了半個中國,地位舉足輕重。而鄂州因先後建立過樊國、鄂都、鄂國等,一直成為長江流域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優越、便捷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作為楚國重要商貿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的地位。作為封君的鄂君啟統領著一支滿載貨物的龐大商隊,以鄂州為中心,穿梭於今漢水、長江、湘江、資水、沅水、澧水等中南部五省的水陸聯運交通網上,往來於大大小小的城邑間,每至水陸關卡,手持一件金節即可免稅暢通無阻,經商路線涵蓋整個楚國疆域,聲勢浩浩蕩蕩……

這個情景並非虛構,鄂君啟金節銘文,小小几件免稅通關符節,既生動重現了這一幕歷史,又充分反映了楚國商業發展之昌盛,讓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掇菁擷華、溯源而上。

鄂州文物之我國最早的免稅“護照”:鄂君啟金節



工匠之光

歷史是面鏡子,折射著歲月的光芒。

鄂君啟金節上鐫刻著精美的312個銘文,字體挺拔秀麗,代表著楚國高超的工藝水平,這裡面又蘊藏著怎樣的“金色密碼”?

從外觀觀察

金節為2件長短不一的車節和舟節,一共有5件。其中,3件陸路通行證,2件水路通行證,均為青銅鑄造,合在一起呈圓竹筒狀,這種竹節的形制前所未見,獨一無二,為研究古文字學、歷史地理學和先秦史學提供了重要的文字史料,是研究先秦符節制度、交通、稅收及楚國封君制度難得的實物資料。

從工藝上看

金節展現了當時最尖端的鑄造技術。節上的銘文通過在鑲嵌工藝的基礎上進行復雜“錯金銀”再創作,可謂“字字真金”。這一工藝在春秋時期產生,傳承應用至今,這也是一種非常高超的防偽技術,值得現代科技借鑑。同時,這些銘文字體介於小篆與大篆之間,對我國文字研究很有價值,是極為珍貴的青銅國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