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陶瓷 青花瓷 瓷器 景德鎮 共話古玩收藏 共話古玩收藏 2017-10-31

元青花

一、元青花瓷的胎體  

瓷石摻合高嶺土和三寶蓮的三元配方,宋末元初起,景德鎮發明了74%“南不瓷石”摻合18%瑤裡高嶺土,以及加入了8%三寶蓮的瓷石的三元配方。提高了燒成溫度和強度。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分段印模製胎接胎: 採用分段印模製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裡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由於是印模製胎,所以器物不是同心圓。

印胎: 脫胎: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接胎 修胎

削足處理方法:常見底足足端外牆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寬厚多為挖足,挖足有深有淺。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齊,呈彎曲狀是由於手持此處蘸釉,造成變形。器底可見螺旋狀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紋較粗、較疏,且有破刀痕(即板刀破了沒有修造成的),盤和碗的切削痕較細、較密。高足杯的高足與杯身以泥漿拼接,交接處可以看見黃色或漿色擠壓泥漿,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碗的底部胎體較厚重,足內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稱“臍”狀,實為拉坯痕跡。大罐底部多為寬圈足,不規整,有的底中心有較淺的螺紋痕跡。

板刀及破刀痕:(元朝政府對刀控制很嚴,鐵刀奇缺,所以板刀很破也沒法修,這就是破刀痕的來歷)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墊渣和火石紅: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處常見一內凹的圓點,在燒製大器時,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處放一個用耐火土做成的圓餅或圓圈作支點,圓點就是由此形成的。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二、元青花瓷的釉 

景德鎮瓷釉歷來是用86%-90%的釉果摻以10%-14%的釉灰配製而成,元代時釉增加了釉果成分而減少了釉灰成分,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部分標本的釉層,在密佈的霧狀小氣泡中散落著大氣泡,無中等氣泡過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樞府釉並無這種情況。

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見氣泡,但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和元青花惟見大、小兩類氣泡的分佈不同。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紋或棕眼。

對景德鎮宋元湖田窯標本測試發現,元代釉中氧化鈣的含量從宋代的15%左右減少到8%~9%,而鉀、鈉等含量從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變化使釉的燒成溫度提高,也使釉的濃度增高。

釉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和鳳尾草,煅燒後含鈣達90%左右: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瓷石: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釉果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

釉 = 釉果 + 釉灰

釉歷來是用86%-90%的釉果摻以10%-14%的釉灰配製而成

元青花的釉面有三種:

  1. 影青釉,含鈣較高,對鈷料髮色偏灰。

  2. 白釉,石灰--鹼釉,釉色瑩潤透亮,光潔滋潤,積釉處顯鴨蛋青色,釉色亮度時常會有閃動感,足圈釉面顯出淡淡的水綠色。具有恰到好處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澤,能更好地襯托青花的表現力。

  3. 卵白釉,釉層乳濁,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缽、小罐類居多。對鈷料髮色偏灰、偏黑。

三、施釉工藝:

元青花除玉壺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無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狀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內側近底處有一圈寬窄不等的釉痕。梅瓶等細身類瓶內側口沿下素胎。大罐內壁以蕩釉法施釉。器蓋內側素胎,淺土黃色,見細微釉斑。有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時手抓留下的指痕。


湖南電視臺《東方尋寶》欄目諮詢報名(一三二七二四九一一七零)地址:湖南長沙開福區德雅路湖南電視臺辦公三樓

徵集範圍:精品陶瓷、名家字畫、翡翠玉器、雜項清玩、明清傢俱等!


元青花器體釉面基本較平,大型琢器在胎體的粘結處釉面微微凸起,器裡口部釉厚薄不勻,釉薄處顯米黃色。從殘器看,瓶的頸部以下器腹內無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內常見一塊塊的釉斑,每塊釉斑周圍或足邊及縮釉處都呈現出淺色的火石紅邊線。器物口邊有的有毛邊現象(即小氣泡破裂狀)。器表有的釉面有縮釉現象,不嚴重,屬於少數現象。釉面手感溫潤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

澆釉:這個工藝會造成器物內部有釉水掛流現象。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浸釉:這個工藝會造成外圈留下浸釉時手抓留下的指痕。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陶車上潑釉:這個工藝會造成口沿釉層較厚,且有掛流現象。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四、元青花瓷的青料

元青花瓷器總體分兩種色調,一種呈灰藍色,較淺淡,一種是深藍色,較豔麗。傳統概念中,呈色灰藍者為國產料,呈藍豔者為進口料,其實根據學者的測試的結果,元青花是沒有國產鈷料的

呈色灰藍黑者為,下等進口鈷料,含鐵量高,雜質多,髮色不好。也可能是燒成溫度太低,或者釉面太薄。也可能是釉的鈣含量太高,總之,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很多爭議。

進口鈷料,即蘇麻離青,元代進口鈷料的成分是低錳、高鐵,含硫和砷,所繪青花紋飾呈色濃豔深沉,並帶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較光潤的斑點,有的黑褐色斑點顯現出“錫光”。“錫光”是在黑褐色斑點中出現的一種自然光澤,並有凹凸感, 

另外,蘇麻離青呈色有如下特徵:

1、呈鮮麗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羅蘭色。

2、有濃淡色階,勾勒線條較深,填色青料較淺。青料積聚處有藍黑色或藍褐色斑點,釉面下凹並啞光。

3、青料都較細勻,線條邊緣稍有暈化。有些呈色濃重,有放射狀流散,見藍黑色結晶或結晶線,應為青料顆粒較粗所致。明初永樂、宣德青花上也有類似現象。

五、元青花瓷的造型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六、元青花瓷的紋飾 

(一)裝飾技法

青花與刻花、印花、瓷塑、淺浮雕等多種技法相結合,有白地青花、藍地白花或青花線描為地幾種風格。在裝飾時,元青花紋飾繪畫方法以平塗為主,結合勾、皴、點、染技法,線條蒼勁有力,顯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繪畫才能。

1、變形蓮花瓣紋,俗稱“八大碼”,無論圓、琢器常以8個蓮花瓣作裝飾帶,在每個花瓣內又加繪多種花紋,有朵花、朵雲、火焰、雜寶等等。蓮花瓣的畫法元代風格較為明顯,均用一道粗線和一道細線平行勾勒出輪廓線,每片花瓣間不相連,留有一定空隙。

2、花卉紋飾在元時多以蓮花和牡丹為主,其次為菊花。牡丹花葉呈肥碩狀,為尖辮形;蓮花花葉呈帶雙翅的葫蘆形葉片;菊花花葉為五叉的葉片。三種花朵都不填滿色而有自然留白邊現象。

3、梔子花為元青花中獨特紋飾,五瓣形小花小葉狀纏枝花多用作邊飾。有關專家論證此花別名蘑卜花,傳說為佛喜愛的花。

4、大多數青花盤的外壁及瓶、罐肩部裝飾有纏枝蓮花紋,盤外壁蓮花為六朵者較多見。

5、瓶、罐肩部往往有青花雲頭紋,稱為“雲肩”。雲頭紋內多加飾海馬、海蓮、折枝花、麟麟等,又稱垂雲紋,是元青花上極具特色的裝飾,其他時代少見。

6、由浪花與海水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在細線條描繪的海水紋中以粗實線勾繪浪花組成海浪紋飾,形成特色鮮明的元代海水紋。

7、蕉葉紋常作邊飾或紋飾間的裝飾帶,畫法講究用粗線描繪蕉葉邊線,再用細線描繪葉脈。


湖南電視臺《東方尋寶》欄目諮詢報名(一三二七二四九一一七零)地址:湖南長沙開福區德雅路湖南電視臺辦公三樓

徵集範圍:精品陶瓷、名家字畫、翡翠玉器、雜項清玩、明清傢俱等!


(二)紋飾題材

植物類有:牡丹花紋、蓮花紋、菊花紋、松竹梅紋、月梅紋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組合圖案中還出現牽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棗花及萱草、靈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蟲等作畫面襯托。動物類有:龍紋、鳳紋、麒麟紋、魚藻紋、鴛鴦臥蓮紋、孔雀紋、鹿紋、海馬紋等。其中元代龍紋極具特色,身軀細長如蛇,龍頭呈扁長形,雙角,張口露齒,細長頸,四腿細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張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狀。

人物紋別出心裁,並與戲劇相結合,將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情節移植到瓷器畫面上,呈現一種新的藝術境界,具極強的感染力這是其他時代無法比擬的。

此類題材主要有蒙恬將軍、周亞夫細柳營、文姬歸漢、昭君出塞、蕭何追韓信、三顧茅廬、敬德救主、陶淵明愛菊等。畫工的繪畫技藝高超。此外,元代瓷器的裝飾紋樣與佛教藝術有結合,蓮瓣、蓮花、雜寶等幾乎成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裝飾內容,說明了佛教藝術對工藝美術品的影響。

1、波浪 

元青花上的波浪紋應用於大盤的邊沿、盤內紋飾間的隔離及花卉紋的底紋。邊沿採用波浪紋的大盤一般為菱邊。

波浪紋由浪紋和波紋兩部分組成。元青花上的浪紋以輕重變化的粗線勾勒,形狀如“佛手”,如棕櫚葉又如姜芽,稱姜芽海水。波紋以極細密的線條畫成,放射狀或旋渦狀,後者如人的指紋。浪與波之間有留白以增加空間感。有些波浪紋中加繪簡筆朵花。

明初青花波浪紋已簡化,浪紋用細線雙勾中空,有的加繪細小圓圈以示浪花。波紋粗而疏,層層疊疊,洶湧起伏。已不見指紋狀的旋渦。

2、變體蓮瓣 

蓮瓣分寫實性質的和抽象性質的,後者為變體蓮瓣,有仰覆之別,應用很廣。

元青花上的變體蓮瓣紋飾於瓶、罐類器物的頸部和脛部。每瓣獨立,由外粗內細雙框組成。內框細線一筆勾成,外框雙勾後填色或粗線畫成。粗線畫成的分兩筆,均從中間起筆。蓮瓣肩部方折。內框線條和蓮瓣內紋飾連筆。蓮瓣內填雜寶(火焰、寶珠之類)、花卉(以蓮菊為主)或雲頭,雲頭下加一圓圈。  明初變體蓮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圓柔,蓮瓣內圖案簡單,有寶相花、旋渦紋等。

3、回紋 

元青花上的回紋源自青銅器的雲雷紋。單體繪製,自左上方起逆時針走筆,從外到內一般為套疊兩框,也見單框。有變形回紋,筆畫簡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紋兩個一組,筆畫相連,借用一條邊線。明初回紋的另一種畫法是整個飾帶一筆完成,從外向裡畫後再逆向畫出,開始第二個單位。

4、卷草紋 

元青花上的卷草紋每一單位獨立繪製,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無中心波谷曲線,明初卷草紋先畫一中心波谷曲線,在上伸髮捲草紋,明中期起,有不畫中心波谷曲線的卷草紋。

5、錢紋 

元青花上的錢紋飾於盤沿口和瓶口等處,有整錢組成的裝飾帶,也有半錢交叉組成的飾帶。錢紋以外圓內方為基本造型,有種種變化。有些錢紋中的方穿畫成菱形,菱形每邊加一點,如菱形飾帶畫法。

6、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飾帶畫於盤的口沿或作瓶罐紋飾的間隔。圓口大盤一段用菱形飾帶裝飾邊沿。每一單體為兩個菱形套疊,有的在其間填青。內菱形中心和四邊各有一點。

7、蕉葉

元青花上的蕉葉紋來源於商周青銅器的紋樣,飾於瓶頸和下腹部。葉的中莖畫至葉尖,一筆畫成或兩筆畫成後填色。葉的邊沿用細線勾勒後填色。葉脈細線勾勒。有單層和前後雙層兩種畫法。

明初蕉葉紋中莖用兩條平細線畫至葉尖,不填色,永樂起葉的中莖已不到葉尖。葉紋細密如魚骨。葉邊如鋸齒般尖細,輪廓線用復筆加粗。一般為前後雙層畫法。

8、如意雲頭 

 元青花上的如意雲頭為中間粗兩邊細的三條線畫成,二階,三階,四階均有。雲頭內紋飾稠密豐滿,有細小的花卉紋、海水紋等,有些在此底上再畫動物紋。

瓷片對照:

元代瓷片一: 元代一筆菊單層菊一筆畫完,元代高腳杯的柄和杯體採用胎接法粘接。鈷料髮色灰黑。

不純的地方發黑發灰,但層析出來鈷料就較純,就發藍。所以局部一些地方會發藍。

汽包特徵: 氣泡密集,同樣是進口鈷料,可能使用了下等進口鈷料,雜質含量高,

有明顯的鐵鏽斑,青花髮色不好。(大約放大50倍,拍攝)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二:兩邊施釉造成口沿釉層較厚,且有掛流現象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參考完整器物: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三(撒藍和葫蘆葉特徵,藍得很清澈,氣泡通透):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四: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五:此片是假的元青花瓷片

畫工上有填的筆現象,不像其它的,是筆起筆落時形成的料比較厚=發黑=鐵鏽斑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六:八達碼和雜寶紋飾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七: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八:西瓜,鐵鏽斑40倍照片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九: 葉子和蓮花都有留白,不是全部塗滿,且蓮花像麥粒----麥粒蓮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十: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十一: 能見凸起的板刀痕,由於板刀有破損、缺口、捲刃造成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完整器物:

元代瓷片十二: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參考完整器物(青花燭臺):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十三: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十四: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十五:葫蘆葉形,帶兩小須,是常見畫法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元代瓷片十六:暈散

元青花工藝及瓷片鑑定

全文完,有異議的請吐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