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宋遼金實力對抗的党項族,是如何在唐朝的庇護下日漸強盛的?

文/王凱迪

宋代的西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獨特的少數民族政權,他們獨特的文字與陵墓讓人印象深刻。而他們以小族之力與宋、遼、金等國共分天下長達近300年之久的歷史更為今人所樂道。不過,這個看起來全族猛人的民族在發展早期著實得益於大唐的多多恩惠。

與宋遼金實力對抗的党項族,是如何在唐朝的庇護下日漸強盛的?

圖/党項人壁畫

01 打出來的臣服

隋末唐初,作為羌人一支的“党項羌”逐漸在甘、青、川三省交界的深山密林中繁衍壯大,號稱“有地三千餘里”,分為包括拓跋氏在內的八個部落。唐朝初年,位於川西北的各黨項部落歸順唐朝,被唐朝敕封為岷、維、軌等七州刺史。

然而,此時的拓跋部卻仍然與吐谷渾部落保持著曖昧不清的關係,並且在李靖出兵討伐吐谷渾時出兵在狼道峽(甘肅藏南自治州)進行抵抗。兵峰正盛的唐軍一戰擊破拓跋部,最終迫使拓跋部首領拓跋赤辭投降。自此之後,党項人所在地盤被劃分為三十二州,歸鬆州都督府管轄,拓跋氏則實習西戎州都督。

02 保護下的難民

唐玄宗開元年間,吐蕃的勢力有了進一步的增長,並時常侵掠党項。党項諸部苦於吐蕃的不斷擄掠,請求內徙。唐玄宗在慶州(今甘肅慶陽縣)置靜邊等州予以安置,並以拓跋赤辭孫拓跋守寂為右監門都督,封為西平公。這次遷徙使得党項人免於成為吐蕃人的奴隸,實現了集體大遷徙,也使他們從邊荒蠻夷的西南深山中一躍而進入了隴東高原,成為了緊鄰關中平原的重要勢力,地緣戰略地位陡然提升,獲得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與宋遼金實力對抗的党項族,是如何在唐朝的庇護下日漸強盛的?

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駐守西北的鐵勒猛將)自恃平定安史之亂有大功,對唐朝所給的待遇不滿,起兵反叛,並煽動党項、吐谷渾等族叛唐作亂。

當時的朔方(駐今寧夏靈武縣西南)節度使郭子儀為防範党項等族受其蠱惑,向唐王朝高層進言,將居住在隴東高原一帶的党項進一步遷徙到銀州(今陝西米脂縣西北)以北、夏州(今陝西橫山縣西)以東的陝北高原上居住;另將居住在寧朔州(今陝西榆林縣境)的吐谷渾遷移到夏州。當時的唐政府冊封拓跋部拓跋朝光為平夏部首領。自此之後,党項人便逐漸依靠陝北高原的有利地形與資源優勢逐漸興盛發展起來。

03 唐朝之“功臣”

唐朝末年之前,唐朝對党項人一直是採取積極保護的態度,希望他們可以成為了一直可靠的武裝力量。黃巢起義時,西夏人也確實如唐政府所願。宥州刺史拓跋恩恭,糾集夏州党項及其他少數民族兵數萬人,和郝延節度使李孝昌會兵郎州(今陝西富縣),殺牲起誓,共同鎮壓黃巢起義。

次年,拓跋思恭被賜為定難軍節度使。公元884年,拓跋思恭率領党項族與李克用(後唐建立者)的沙陀軍隊一起為唐朝收復長安,建立重大功勳,獲封“夏國公”,為後來党項人的獨立運動攢足了政治資本。

與宋遼金實力對抗的党項族,是如何在唐朝的庇護下日漸強盛的?

圖/傳說中党項騎兵-鐵鷂子

党項人在唐朝早期向中央政府臣服之後,一直與唐朝統治者保持著良好而密切的關係,從而獲得了絕佳的發展空間與機遇,並在協助唐王朝平叛的過程中奠定了後來獨立開創大夏王朝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西夏簡史

2.中國全史百卷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