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出現過盛世。都是因為帝王的統治有為政治有方。體恤百姓,所以說只有讓百姓吃飽穿暖,讓百姓體會到統治者的仁義,那離盛世也就不遠了。所謂的盛世就是在帝王統治期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再為戰爭所迫流離失所,而且天下太平,經濟飛速發展。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自幼跟隨父親演習騎射,研讀兵書,從小就練就一身本領,成為後來唐高祖李淵建立唐的左膀右臂。他為李唐政權的建立和天下的統一殫精竭慮,可以說是唐朝開創的首功之臣。

但是新的朝代建立以後,李淵卻封李世民為秦國公,後來又封為秦王。可是還有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並不想就此安於現狀。由於自己設立的文學館,收羅四方名士在自己的手下張羅了一大批的人才。這讓太子李建成分外眼紅,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如果李世民強大了那自己的太子地位想必也會受到威脅,如果讓父皇看中了李世民,那還不是瞪眼看?於是李建成聯合四弟李元吉開始限制李世民的種種活動。設計要除掉李世民,砍掉他的勢力,剔除他身邊的黨羽,像房玄齡就因他而遭受到迫害。

這時候因為他的高屋建瓴然後朝臣看到了大唐的未來,所以就在群臣準備舉薦力捧他之時,太子開始行動了,刺殺事件被李世民早早就察覺,但是他決定鋌而走險將計就計,沒想到真的成功了。兄弟絕殺於城門之下,也用鮮血染紅了那段晦暗的歷史,但是歷史都是站在勝利者的一方,他的狠絕最後也讓成功掩埋。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李世民殺掉了自己的兄弟成立了一番自己的帝業。這在封建社會宗法制有嫡長子繼承王位是不被認可的。但奈何一代帝王李世民懷雄才大略,有一顆謀略的心。可以為達到目的而弒兄,作出此舉也屬為然。

那麼這個弒兄的皇帝到底又有著怎樣的治國方針呢?為什麼能讓他的一段歷史為我們所耳熟能詳?究竟一代帝王有著怎樣的豐功偉績?626年,李世民登基,改國號為貞觀。這就是貞觀之治唐太宗。唐太宗治國有方,形成盛世的局面,還離不開他的為人處世之道。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他在當皇帝期間,任用人才又喜歡聽取群臣的意見。他任人唯賢而且嚴於律己,給臣子們作出表率,他重用有能力之人讓掌管實權。而且還勵精圖治體恤百姓,輕徭薄賦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在隋末的戰亂中將百姓解救出來使其安居樂業。最終形成了貞觀之治的盛唐局面。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唐太宗還積極促進民族融合。因為每個民族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進行大融合之時,他倡導統一思想各自為政,在團結互助的基礎上保持自己的特性,這讓各民族都非常認可他的治理,也統一稱他為天下一家的大家長,尊稱他為天可汗。這是他對於民族團結做出的最大貢獻。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當時的西藏還派人到唐朝送求親的國書,唐太宗逼不得已為國事考慮最後決定派文成公主和親。沒想到卻成就一段傳奇的愛情,松贊干布為這位大唐的公主修建了著名的布達拉宮。公主遠嫁和親的同時又促進了兩個民族的友好和諧關係。公主決定遠嫁的時候便準備將漢族的先進技術和中原文化帶到西藏。因此真正的實現了兩個民族之間的融合,也為西藏的發展帶去福音。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唐太宗還積極進行貿易。隨著貞觀之治的出現,許多國家的人都來唐朝進行貿易。唐太宗也鼓勵國人到外國去做生意。中西方從此開創了最繁榮的貿易往來,無論是陸路還是海陸,大唐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對外交流和商品流通。

隨著這股熱潮的增長,外國的奇珍異寶湧入國內。貿易景象一派繁榮。那時候與唐朝相互貿易的國家就有六七十個。唐朝政府還專門設立了迎接外國使者機構,大大方便了貿易交流。尤其是當時的長安,一度成為國際性大都市,更是彰顯了唐朝民風的開放和熱情。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貿易往來和對外開放,以及繁榮的經濟文化交流,要不然也不能說唐朝是封建社會最為開放的朝代。當時的都城長安更是成為了西方商人的淘金之地。這裡成就了很多西方追求神祕東方魅力的殿堂。

長安的大街上異域風情濃郁,外國人甚至比漢人還要多。那時候,宗教也不斷的發展。尤其是,唐朝還派了得道高僧去天竺求取佛經。更是體現了當時佛教思想盛行為中國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這是一種思想的空前進步,知道今日玄奘法師求取和翻譯的佛經,仍是我國佛教發源的重要載體。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唐太宗在歷史上的社會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晚年的時候卻開始享樂了,太平盛世就意味著國庫充盈,於是開始大興土木,修建了很多的行宮。但一方面又按照以前的做事方法接收上諫,但效果已不同於唐初,人到了晚年精力不足都想著要為自己做點什麼了。

當時的唐朝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體制,經濟穩步發展,邊關安穩天下太平,所以皇帝開始注重安逸和享樂,在皇帝的思想裡國家的發展不僅需要國泰民安,而且還要歌舞昇平,所以他倡導各種娛樂形式的發展。百姓也追隨者皇帝的步伐,開始享受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滯後的社會發展。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安樂必然使人產生惰性,他早年的殺伐果斷已經被磨滅,在他對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多有放縱,否則也不會讓他的兒子高宗,成為心無大志只想躲在妻子後面的懦弱皇帝。最後李唐的江山被武則天褫奪,對於這個女人可能從他開始就縱容嬌慣,到最後李家人甘願為其將江山拱手相讓。

他本來與皇位無緣,陰差陽錯成為千古明君,從此中國便走向盛世

不重視丹藥的他也煉起丹來,最後死於丹中毒。唐太宗這個本來與皇帝無緣的次子就因為當時的被迫局面最終成就一番帝業,用自己勵精圖治把大唐盛世推向了世界,讓世界在幾千年以後的今天還能感受到東方之國的神祕與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