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唐山 報告文學 地震 歷史 遼寧 我的臥虎灣 2019-07-31
"
"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的軍旅生涯是以參加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開始,又以寫作記述這段歲月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結束。無意中實現了起跑線和終點站的高度閉合和輪迴。可以說,今生我與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年屆花甲、走過大半生的人,經歷的往事如同消化過的食物,有些被吸收為精華滋養生命的細胞,有些則穿腸而過又化作泥土。而唐山抗震救災的這段經歷,分明已匯入我的血液、浸透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本體裡最重要的精華,支撐起我整個的人生。

我是在唐山地震廢墟上舉起拳頭向黨宣誓的。至今,40多年過去,昔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著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和數不清的黨員幹部“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當年閃耀在唐山地震廢墟上的那一顆顆紅星,也像寂靜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還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依然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的軍旅生涯是以參加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開始,又以寫作記述這段歲月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結束。無意中實現了起跑線和終點站的高度閉合和輪迴。可以說,今生我與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年屆花甲、走過大半生的人,經歷的往事如同消化過的食物,有些被吸收為精華滋養生命的細胞,有些則穿腸而過又化作泥土。而唐山抗震救災的這段經歷,分明已匯入我的血液、浸透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本體裡最重要的精華,支撐起我整個的人生。

我是在唐山地震廢墟上舉起拳頭向黨宣誓的。至今,40多年過去,昔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著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和數不清的黨員幹部“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當年閃耀在唐山地震廢墟上的那一顆顆紅星,也像寂靜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還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依然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6年,是唐山抗震救災40週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在那個酷熱的七月,從記憶的檔案中調動出儲存已久的信息,四處追尋當年救援的足跡,一氣呵成,寫出這本《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讓那些創造與承載著偉大抗震精神的人們,以及從懵懂走向成熟的我的人生軌跡,以漢字的形式物化在紙上——像是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夙願。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唐山市委政府的領導和新聞媒體的同志們,是你們在第一時間將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在唐山多家網站和《唐山晚報》上連載發表,並於近日由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在唐山抗震救災紀念館舉行這本書的簽名贈書活動;特別感謝位於故鄉河北省會的花山文藝出版社,感謝出版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諸位編輯老師為此書出版付出的辛勞!

唐山,這座43年前突遭大地震劫難的工業城市,究竟給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輕軍人腦海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記?是什麼因素敦促我這個老兵不辭辛勞,完成了這部記述我的老部隊38軍,還有眾多參與救援部隊官兵英勇壯舉的書籍?又是什麼力量引導我去不厭其煩地到軍區檔案館、文獻室查找塵封已久的那些資料?我為什麼要把那場大災大難中的點點星光疊放在盛世中華的天空上,供今天的人們去仰望、咀嚼,思考和追隨?

是天崩地裂的那場大地震給我年輕的心靈帶來的巨大撞擊。從來沒有見過一座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滿城到處是廢墟瓦礫;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死難者遺體和受傷流血呻吟著的人們;從來沒見過一夜之間家庭殘缺,親人分離的慘狀……那一刻,真的使我對人有旦夕禍福,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這些的理解加深了一層。看到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奈,眼見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破壞是那樣的猝不及防、不容商量。在這本書裡,我列舉的那些活生生遇難的花季女兵,無數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他們是那樣熱愛生活、憧憬幸福……記述他們的命運,就是珍惜現在的擁有。


"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的軍旅生涯是以參加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開始,又以寫作記述這段歲月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結束。無意中實現了起跑線和終點站的高度閉合和輪迴。可以說,今生我與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年屆花甲、走過大半生的人,經歷的往事如同消化過的食物,有些被吸收為精華滋養生命的細胞,有些則穿腸而過又化作泥土。而唐山抗震救災的這段經歷,分明已匯入我的血液、浸透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本體裡最重要的精華,支撐起我整個的人生。

我是在唐山地震廢墟上舉起拳頭向黨宣誓的。至今,40多年過去,昔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著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和數不清的黨員幹部“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當年閃耀在唐山地震廢墟上的那一顆顆紅星,也像寂靜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還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依然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6年,是唐山抗震救災40週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在那個酷熱的七月,從記憶的檔案中調動出儲存已久的信息,四處追尋當年救援的足跡,一氣呵成,寫出這本《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讓那些創造與承載著偉大抗震精神的人們,以及從懵懂走向成熟的我的人生軌跡,以漢字的形式物化在紙上——像是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夙願。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唐山市委政府的領導和新聞媒體的同志們,是你們在第一時間將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在唐山多家網站和《唐山晚報》上連載發表,並於近日由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在唐山抗震救災紀念館舉行這本書的簽名贈書活動;特別感謝位於故鄉河北省會的花山文藝出版社,感謝出版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諸位編輯老師為此書出版付出的辛勞!

唐山,這座43年前突遭大地震劫難的工業城市,究竟給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輕軍人腦海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記?是什麼因素敦促我這個老兵不辭辛勞,完成了這部記述我的老部隊38軍,還有眾多參與救援部隊官兵英勇壯舉的書籍?又是什麼力量引導我去不厭其煩地到軍區檔案館、文獻室查找塵封已久的那些資料?我為什麼要把那場大災大難中的點點星光疊放在盛世中華的天空上,供今天的人們去仰望、咀嚼,思考和追隨?

是天崩地裂的那場大地震給我年輕的心靈帶來的巨大撞擊。從來沒有見過一座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滿城到處是廢墟瓦礫;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死難者遺體和受傷流血呻吟著的人們;從來沒見過一夜之間家庭殘缺,親人分離的慘狀……那一刻,真的使我對人有旦夕禍福,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這些的理解加深了一層。看到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奈,眼見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破壞是那樣的猝不及防、不容商量。在這本書裡,我列舉的那些活生生遇難的花季女兵,無數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他們是那樣熱愛生活、憧憬幸福……記述他們的命運,就是珍惜現在的擁有。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迸發出來的那種制度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儘管大地震災害的破壞力巨大,但救援工作是及時有力、有條不紊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震災無情,人間有愛。唐山抗震救災,在我的眼裡,就是一部大愛協奏曲。全國的醫療力量緊急增援唐山,軍隊的精兵強將迅速向震區集結,鐵路、水利、電力、交通、教育等各條戰線都緊急動員,馳援唐山,眾多的傷員和孤兒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安置和救助。彰顯出“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解放軍親”、“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濃厚氛圍。這與舊中國遭受重大自然災害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凍餓而死、瘟疫流行的慘景形成了鮮明對照。唐山人民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表現得很堅強,湧現出許多公而忘私、舍小家顧大家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市區的秩序總體很好,人們的情緒很快穩定下來。255醫院幹部董連峰從廢墟里爬出來先尋著呼聲救鄰居,震後僅半小時後李玉林開出直奔北京彙報情況的救護車,營長欒德楚機智守衛倒塌的關押著千餘名犯人的監獄,新戰士王彥修為搶救被砸旅客而英勇獻身,主動認領並悉心照料地震孤兒的肖愛誠夫婦……

是英雄的老部隊幹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奮不顧身英雄舉動薰陶和感染。今生有幸來當兵,今生有幸來“萬歲軍”當兵,這是我一生都引以為榮、引以為豪的榮幸。戰爭年代,38軍曾經創造過“平型關大捷”、“三所裡穿插”、“鬆骨峰戰鬥”等著名戰例,以及遼瀋、平津戰役,湘西剿匪、滇南戰鬥輝煌戰績;和平時期,唐山抗震救災,無疑又是展現老部隊過硬作風、為人民立新功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作為剛入伍的一名新兵,至始至終參加了這場生死大救援,親眼目睹了在眾多死傷的同胞面前那一個個佈滿血絲的眼睛,幾過家門而不入的班長和士兵,帶病救援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的彝族新戰士,危險時刻總是衝在前面的連長指導員和眾多的黨員骨幹……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軍隊的宗旨,演繹了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品質,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這些並不深奧但需要終身回答的基本問題。


"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的軍旅生涯是以參加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開始,又以寫作記述這段歲月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結束。無意中實現了起跑線和終點站的高度閉合和輪迴。可以說,今生我與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年屆花甲、走過大半生的人,經歷的往事如同消化過的食物,有些被吸收為精華滋養生命的細胞,有些則穿腸而過又化作泥土。而唐山抗震救災的這段經歷,分明已匯入我的血液、浸透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本體裡最重要的精華,支撐起我整個的人生。

我是在唐山地震廢墟上舉起拳頭向黨宣誓的。至今,40多年過去,昔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著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和數不清的黨員幹部“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當年閃耀在唐山地震廢墟上的那一顆顆紅星,也像寂靜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還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依然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6年,是唐山抗震救災40週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在那個酷熱的七月,從記憶的檔案中調動出儲存已久的信息,四處追尋當年救援的足跡,一氣呵成,寫出這本《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讓那些創造與承載著偉大抗震精神的人們,以及從懵懂走向成熟的我的人生軌跡,以漢字的形式物化在紙上——像是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夙願。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唐山市委政府的領導和新聞媒體的同志們,是你們在第一時間將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在唐山多家網站和《唐山晚報》上連載發表,並於近日由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在唐山抗震救災紀念館舉行這本書的簽名贈書活動;特別感謝位於故鄉河北省會的花山文藝出版社,感謝出版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諸位編輯老師為此書出版付出的辛勞!

唐山,這座43年前突遭大地震劫難的工業城市,究竟給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輕軍人腦海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記?是什麼因素敦促我這個老兵不辭辛勞,完成了這部記述我的老部隊38軍,還有眾多參與救援部隊官兵英勇壯舉的書籍?又是什麼力量引導我去不厭其煩地到軍區檔案館、文獻室查找塵封已久的那些資料?我為什麼要把那場大災大難中的點點星光疊放在盛世中華的天空上,供今天的人們去仰望、咀嚼,思考和追隨?

是天崩地裂的那場大地震給我年輕的心靈帶來的巨大撞擊。從來沒有見過一座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滿城到處是廢墟瓦礫;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死難者遺體和受傷流血呻吟著的人們;從來沒見過一夜之間家庭殘缺,親人分離的慘狀……那一刻,真的使我對人有旦夕禍福,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這些的理解加深了一層。看到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奈,眼見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破壞是那樣的猝不及防、不容商量。在這本書裡,我列舉的那些活生生遇難的花季女兵,無數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他們是那樣熱愛生活、憧憬幸福……記述他們的命運,就是珍惜現在的擁有。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迸發出來的那種制度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儘管大地震災害的破壞力巨大,但救援工作是及時有力、有條不紊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震災無情,人間有愛。唐山抗震救災,在我的眼裡,就是一部大愛協奏曲。全國的醫療力量緊急增援唐山,軍隊的精兵強將迅速向震區集結,鐵路、水利、電力、交通、教育等各條戰線都緊急動員,馳援唐山,眾多的傷員和孤兒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安置和救助。彰顯出“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解放軍親”、“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濃厚氛圍。這與舊中國遭受重大自然災害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凍餓而死、瘟疫流行的慘景形成了鮮明對照。唐山人民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表現得很堅強,湧現出許多公而忘私、舍小家顧大家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市區的秩序總體很好,人們的情緒很快穩定下來。255醫院幹部董連峰從廢墟里爬出來先尋著呼聲救鄰居,震後僅半小時後李玉林開出直奔北京彙報情況的救護車,營長欒德楚機智守衛倒塌的關押著千餘名犯人的監獄,新戰士王彥修為搶救被砸旅客而英勇獻身,主動認領並悉心照料地震孤兒的肖愛誠夫婦……

是英雄的老部隊幹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奮不顧身英雄舉動薰陶和感染。今生有幸來當兵,今生有幸來“萬歲軍”當兵,這是我一生都引以為榮、引以為豪的榮幸。戰爭年代,38軍曾經創造過“平型關大捷”、“三所裡穿插”、“鬆骨峰戰鬥”等著名戰例,以及遼瀋、平津戰役,湘西剿匪、滇南戰鬥輝煌戰績;和平時期,唐山抗震救災,無疑又是展現老部隊過硬作風、為人民立新功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作為剛入伍的一名新兵,至始至終參加了這場生死大救援,親眼目睹了在眾多死傷的同胞面前那一個個佈滿血絲的眼睛,幾過家門而不入的班長和士兵,帶病救援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的彝族新戰士,危險時刻總是衝在前面的連長指導員和眾多的黨員骨幹……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軍隊的宗旨,演繹了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品質,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這些並不深奧但需要終身回答的基本問題。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漸漸老去的生命歷程和不斷離去的活生生的生命的告誡與倒逼。有多少繁枝茂葉,就有多少秋葉飄零。人終歸會老去的,上了年紀在思想成熟處事老練的同時,也在無奈地接受記憶力衰退和器官的鈍化,不知啥時候,我也許會面臨阿爾茨海默症、偏癱、中風、猝死等令人猝不及防病症的襲擊……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意識時不時跳入我的腦海。當年與我一同參加抗震救災的那些戰友,年齡大的已步入八旬高齡,那些與我一樣同是新兵的戰友也已是花甲老人,我們一個連隊的戰友已經有十幾個人相繼辭世。有一位當年負責運送地震遇難遺體的老領導,前些年遭遇車禍,頭部用鋼板固定修補了三分之一,記憶力喪失很多,但他卻還清晰記得1976年的抗震救災,年年每逢“7.28”這個日子,年過七旬的他都有人陪著,從遼寧大連輾轉來到河北唐山,在高高的抗震紀念碑前灑下一滴清淚,祈禱遠去的魂靈……這些抹不去的記憶,我不把它寫出來,還沒有發現其他戰友來寫。大地震10年後,軍報名記者錢鋼曾寫下《唐山大地震》一書,全景式地真實記錄下那場大地震和在那場大災難中的人們。但翻遍全書,我感到該書更多是對震災中人與事的本體描述,對部隊救援這一塊著墨並不是很多。那些在片片廢墟上閃閃的紅星呵,像牽動我下筆如神的一個個魔棒,驅使我夜以繼日伏案疾書……

說來說去,寫作還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當初我竭盡所能蒐集各種相關資料、採訪當年唐山抗震救災的參與者,但還是受時間和視界所限,肯定還有許多寶貴資料和可歌可泣的事蹟沒能收入本書。特別是因我從事職業的侷限,關於新唐山的巨大變化了解得比較膚淺。這些只能等以後有機會修訂再版時彌補了。


"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的軍旅生涯是以參加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開始,又以寫作記述這段歲月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結束。無意中實現了起跑線和終點站的高度閉合和輪迴。可以說,今生我與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年屆花甲、走過大半生的人,經歷的往事如同消化過的食物,有些被吸收為精華滋養生命的細胞,有些則穿腸而過又化作泥土。而唐山抗震救災的這段經歷,分明已匯入我的血液、浸透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本體裡最重要的精華,支撐起我整個的人生。

我是在唐山地震廢墟上舉起拳頭向黨宣誓的。至今,40多年過去,昔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著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和數不清的黨員幹部“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當年閃耀在唐山地震廢墟上的那一顆顆紅星,也像寂靜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還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依然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6年,是唐山抗震救災40週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在那個酷熱的七月,從記憶的檔案中調動出儲存已久的信息,四處追尋當年救援的足跡,一氣呵成,寫出這本《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讓那些創造與承載著偉大抗震精神的人們,以及從懵懂走向成熟的我的人生軌跡,以漢字的形式物化在紙上——像是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夙願。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唐山市委政府的領導和新聞媒體的同志們,是你們在第一時間將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在唐山多家網站和《唐山晚報》上連載發表,並於近日由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在唐山抗震救災紀念館舉行這本書的簽名贈書活動;特別感謝位於故鄉河北省會的花山文藝出版社,感謝出版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諸位編輯老師為此書出版付出的辛勞!

唐山,這座43年前突遭大地震劫難的工業城市,究竟給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輕軍人腦海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記?是什麼因素敦促我這個老兵不辭辛勞,完成了這部記述我的老部隊38軍,還有眾多參與救援部隊官兵英勇壯舉的書籍?又是什麼力量引導我去不厭其煩地到軍區檔案館、文獻室查找塵封已久的那些資料?我為什麼要把那場大災大難中的點點星光疊放在盛世中華的天空上,供今天的人們去仰望、咀嚼,思考和追隨?

是天崩地裂的那場大地震給我年輕的心靈帶來的巨大撞擊。從來沒有見過一座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滿城到處是廢墟瓦礫;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死難者遺體和受傷流血呻吟著的人們;從來沒見過一夜之間家庭殘缺,親人分離的慘狀……那一刻,真的使我對人有旦夕禍福,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這些的理解加深了一層。看到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奈,眼見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破壞是那樣的猝不及防、不容商量。在這本書裡,我列舉的那些活生生遇難的花季女兵,無數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他們是那樣熱愛生活、憧憬幸福……記述他們的命運,就是珍惜現在的擁有。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迸發出來的那種制度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儘管大地震災害的破壞力巨大,但救援工作是及時有力、有條不紊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震災無情,人間有愛。唐山抗震救災,在我的眼裡,就是一部大愛協奏曲。全國的醫療力量緊急增援唐山,軍隊的精兵強將迅速向震區集結,鐵路、水利、電力、交通、教育等各條戰線都緊急動員,馳援唐山,眾多的傷員和孤兒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安置和救助。彰顯出“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解放軍親”、“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濃厚氛圍。這與舊中國遭受重大自然災害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凍餓而死、瘟疫流行的慘景形成了鮮明對照。唐山人民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表現得很堅強,湧現出許多公而忘私、舍小家顧大家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市區的秩序總體很好,人們的情緒很快穩定下來。255醫院幹部董連峰從廢墟里爬出來先尋著呼聲救鄰居,震後僅半小時後李玉林開出直奔北京彙報情況的救護車,營長欒德楚機智守衛倒塌的關押著千餘名犯人的監獄,新戰士王彥修為搶救被砸旅客而英勇獻身,主動認領並悉心照料地震孤兒的肖愛誠夫婦……

是英雄的老部隊幹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奮不顧身英雄舉動薰陶和感染。今生有幸來當兵,今生有幸來“萬歲軍”當兵,這是我一生都引以為榮、引以為豪的榮幸。戰爭年代,38軍曾經創造過“平型關大捷”、“三所裡穿插”、“鬆骨峰戰鬥”等著名戰例,以及遼瀋、平津戰役,湘西剿匪、滇南戰鬥輝煌戰績;和平時期,唐山抗震救災,無疑又是展現老部隊過硬作風、為人民立新功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作為剛入伍的一名新兵,至始至終參加了這場生死大救援,親眼目睹了在眾多死傷的同胞面前那一個個佈滿血絲的眼睛,幾過家門而不入的班長和士兵,帶病救援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的彝族新戰士,危險時刻總是衝在前面的連長指導員和眾多的黨員骨幹……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軍隊的宗旨,演繹了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品質,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這些並不深奧但需要終身回答的基本問題。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漸漸老去的生命歷程和不斷離去的活生生的生命的告誡與倒逼。有多少繁枝茂葉,就有多少秋葉飄零。人終歸會老去的,上了年紀在思想成熟處事老練的同時,也在無奈地接受記憶力衰退和器官的鈍化,不知啥時候,我也許會面臨阿爾茨海默症、偏癱、中風、猝死等令人猝不及防病症的襲擊……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意識時不時跳入我的腦海。當年與我一同參加抗震救災的那些戰友,年齡大的已步入八旬高齡,那些與我一樣同是新兵的戰友也已是花甲老人,我們一個連隊的戰友已經有十幾個人相繼辭世。有一位當年負責運送地震遇難遺體的老領導,前些年遭遇車禍,頭部用鋼板固定修補了三分之一,記憶力喪失很多,但他卻還清晰記得1976年的抗震救災,年年每逢“7.28”這個日子,年過七旬的他都有人陪著,從遼寧大連輾轉來到河北唐山,在高高的抗震紀念碑前灑下一滴清淚,祈禱遠去的魂靈……這些抹不去的記憶,我不把它寫出來,還沒有發現其他戰友來寫。大地震10年後,軍報名記者錢鋼曾寫下《唐山大地震》一書,全景式地真實記錄下那場大地震和在那場大災難中的人們。但翻遍全書,我感到該書更多是對震災中人與事的本體描述,對部隊救援這一塊著墨並不是很多。那些在片片廢墟上閃閃的紅星呵,像牽動我下筆如神的一個個魔棒,驅使我夜以繼日伏案疾書……

說來說去,寫作還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當初我竭盡所能蒐集各種相關資料、採訪當年唐山抗震救災的參與者,但還是受時間和視界所限,肯定還有許多寶貴資料和可歌可泣的事蹟沒能收入本書。特別是因我從事職業的侷限,關於新唐山的巨大變化了解得比較膚淺。這些只能等以後有機會修訂再版時彌補了。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作者和抗震救災時的老班長王永常一起看望地震中高位截癱夫婦楊玉芳 高立宏。崔耀亮攝影


"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的軍旅生涯是以參加1976年唐山抗震救災開始,又以寫作記述這段歲月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結束。無意中實現了起跑線和終點站的高度閉合和輪迴。可以說,今生我與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個年屆花甲、走過大半生的人,經歷的往事如同消化過的食物,有些被吸收為精華滋養生命的細胞,有些則穿腸而過又化作泥土。而唐山抗震救災的這段經歷,分明已匯入我的血液、浸透我的骨髓,成為我生命本體裡最重要的精華,支撐起我整個的人生。

我是在唐山地震廢墟上舉起拳頭向黨宣誓的。至今,40多年過去,昔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也就是從那個年代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著大災大難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和數不清的黨員幹部“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可貴精神,當年閃耀在唐山地震廢墟上的那一顆顆紅星,也像寂靜夜空中的星星一樣,還是那麼清晰,那麼明亮,依然照耀著我前行的路。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2016年,是唐山抗震救災40週年,也是我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在那個酷熱的七月,從記憶的檔案中調動出儲存已久的信息,四處追尋當年救援的足跡,一氣呵成,寫出這本《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讓那些創造與承載著偉大抗震精神的人們,以及從懵懂走向成熟的我的人生軌跡,以漢字的形式物化在紙上——像是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個夙願。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唐山市委政府的領導和新聞媒體的同志們,是你們在第一時間將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在唐山多家網站和《唐山晚報》上連載發表,並於近日由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在唐山抗震救災紀念館舉行這本書的簽名贈書活動;特別感謝位於故鄉河北省會的花山文藝出版社,感謝出版社從社長、總編輯到諸位編輯老師為此書出版付出的辛勞!

唐山,這座43年前突遭大地震劫難的工業城市,究竟給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輕軍人腦海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記?是什麼因素敦促我這個老兵不辭辛勞,完成了這部記述我的老部隊38軍,還有眾多參與救援部隊官兵英勇壯舉的書籍?又是什麼力量引導我去不厭其煩地到軍區檔案館、文獻室查找塵封已久的那些資料?我為什麼要把那場大災大難中的點點星光疊放在盛世中華的天空上,供今天的人們去仰望、咀嚼,思考和追隨?

是天崩地裂的那場大地震給我年輕的心靈帶來的巨大撞擊。從來沒有見過一座百萬人口的重工業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滿城到處是廢墟瓦礫;從來沒見過那麼多的死難者遺體和受傷流血呻吟著的人們;從來沒見過一夜之間家庭殘缺,親人分離的慘狀……那一刻,真的使我對人有旦夕禍福,生命無常、且行且珍惜這些的理解加深了一層。看到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奈,眼見自然災害對人類的破壞是那樣的猝不及防、不容商量。在這本書裡,我列舉的那些活生生遇難的花季女兵,無數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他們是那樣熱愛生活、憧憬幸福……記述他們的命運,就是珍惜現在的擁有。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迸發出來的那種制度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儘管大地震災害的破壞力巨大,但救援工作是及時有力、有條不紊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震災無情,人間有愛。唐山抗震救災,在我的眼裡,就是一部大愛協奏曲。全國的醫療力量緊急增援唐山,軍隊的精兵強將迅速向震區集結,鐵路、水利、電力、交通、教育等各條戰線都緊急動員,馳援唐山,眾多的傷員和孤兒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安置和救助。彰顯出“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解放軍親”、“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濃厚氛圍。這與舊中國遭受重大自然災害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凍餓而死、瘟疫流行的慘景形成了鮮明對照。唐山人民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表現得很堅強,湧現出許多公而忘私、舍小家顧大家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市區的秩序總體很好,人們的情緒很快穩定下來。255醫院幹部董連峰從廢墟里爬出來先尋著呼聲救鄰居,震後僅半小時後李玉林開出直奔北京彙報情況的救護車,營長欒德楚機智守衛倒塌的關押著千餘名犯人的監獄,新戰士王彥修為搶救被砸旅客而英勇獻身,主動認領並悉心照料地震孤兒的肖愛誠夫婦……

是英雄的老部隊幹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奮不顧身英雄舉動薰陶和感染。今生有幸來當兵,今生有幸來“萬歲軍”當兵,這是我一生都引以為榮、引以為豪的榮幸。戰爭年代,38軍曾經創造過“平型關大捷”、“三所裡穿插”、“鬆骨峰戰鬥”等著名戰例,以及遼瀋、平津戰役,湘西剿匪、滇南戰鬥輝煌戰績;和平時期,唐山抗震救災,無疑又是展現老部隊過硬作風、為人民立新功的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作為剛入伍的一名新兵,至始至終參加了這場生死大救援,親眼目睹了在眾多死傷的同胞面前那一個個佈滿血絲的眼睛,幾過家門而不入的班長和士兵,帶病救援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的彝族新戰士,危險時刻總是衝在前面的連長指導員和眾多的黨員骨幹……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軍隊的宗旨,演繹了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高尚品質,回答了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這些並不深奧但需要終身回答的基本問題。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是漸漸老去的生命歷程和不斷離去的活生生的生命的告誡與倒逼。有多少繁枝茂葉,就有多少秋葉飄零。人終歸會老去的,上了年紀在思想成熟處事老練的同時,也在無奈地接受記憶力衰退和器官的鈍化,不知啥時候,我也許會面臨阿爾茨海默症、偏癱、中風、猝死等令人猝不及防病症的襲擊……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意識時不時跳入我的腦海。當年與我一同參加抗震救災的那些戰友,年齡大的已步入八旬高齡,那些與我一樣同是新兵的戰友也已是花甲老人,我們一個連隊的戰友已經有十幾個人相繼辭世。有一位當年負責運送地震遇難遺體的老領導,前些年遭遇車禍,頭部用鋼板固定修補了三分之一,記憶力喪失很多,但他卻還清晰記得1976年的抗震救災,年年每逢“7.28”這個日子,年過七旬的他都有人陪著,從遼寧大連輾轉來到河北唐山,在高高的抗震紀念碑前灑下一滴清淚,祈禱遠去的魂靈……這些抹不去的記憶,我不把它寫出來,還沒有發現其他戰友來寫。大地震10年後,軍報名記者錢鋼曾寫下《唐山大地震》一書,全景式地真實記錄下那場大地震和在那場大災難中的人們。但翻遍全書,我感到該書更多是對震災中人與事的本體描述,對部隊救援這一塊著墨並不是很多。那些在片片廢墟上閃閃的紅星呵,像牽動我下筆如神的一個個魔棒,驅使我夜以繼日伏案疾書……

說來說去,寫作還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當初我竭盡所能蒐集各種相關資料、採訪當年唐山抗震救災的參與者,但還是受時間和視界所限,肯定還有許多寶貴資料和可歌可泣的事蹟沒能收入本書。特別是因我從事職業的侷限,關於新唐山的巨大變化了解得比較膚淺。這些只能等以後有機會修訂再版時彌補了。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作者和抗震救災時的老班長王永常一起看望地震中高位截癱夫婦楊玉芳 高立宏。崔耀亮攝影


馬譽煒: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作者與抗震救災時的老班長王永常在唐山抗震紀念碑前留影。付文龍攝影

好在這本書付梓時,正值新中國70週年華誕,也是唐山抗震救災43週年之時。唐山抗震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和典型代表,唐山抗震救災鬥爭的經歷以及之後幾十年新唐山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奮鬥史,是“新中國故事”中最生動的素材。我就把這本《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拙作,作為獻給共和國70華誕的一份薄禮,當作獻給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和為救援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人們的一束康乃馨,更願它化作新唐山發展進程中的一滴油、一滴水和一股微不足道的力量!

最後,我想由衷地向今天到場的各位領導和來賓、新聞媒體的同志們,以及親友、讀者說一聲:謝謝你們!讓我們共同祝福唐山的明天更美好!

2019年7月20日於北京、唐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