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到了天寶年間,彍騎也荒廢了,甚至連本來應該更加精銳的北衙禁軍也淪為了中看不中用的樣子兵: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結果本來應該是精銳的禁軍部隊全都是市井之徒充當,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而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戰鬥力焉能保證?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到了天寶年間,彍騎也荒廢了,甚至連本來應該更加精銳的北衙禁軍也淪為了中看不中用的樣子兵: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結果本來應該是精銳的禁軍部隊全都是市井之徒充當,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而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戰鬥力焉能保證?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百戰餘生的安西老兵張小敬等人對付起右驍衛等部才能以一敵多。

唐朝初年,在邊地沒有常設的鎮軍,作戰時都是集合各地的府兵,再任命將軍出戰,戰事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而有作戰經驗的府兵精銳又時常擔任京城宿衛,因此當時的中央軍戰鬥力比較強勁。

到玄宗朝時,邊地戰事幾乎全由節度使的部隊負責了,中央軍僅僅參加了幾次針對南詔的戰爭,而且表現還極差,這就使得坐擁三鎮之兵的安祿山有了敢於發動叛亂的想法。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到了天寶年間,彍騎也荒廢了,甚至連本來應該更加精銳的北衙禁軍也淪為了中看不中用的樣子兵: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結果本來應該是精銳的禁軍部隊全都是市井之徒充當,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而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戰鬥力焉能保證?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百戰餘生的安西老兵張小敬等人對付起右驍衛等部才能以一敵多。

唐朝初年,在邊地沒有常設的鎮軍,作戰時都是集合各地的府兵,再任命將軍出戰,戰事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而有作戰經驗的府兵精銳又時常擔任京城宿衛,因此當時的中央軍戰鬥力比較強勁。

到玄宗朝時,邊地戰事幾乎全由節度使的部隊負責了,中央軍僅僅參加了幾次針對南詔的戰爭,而且表現還極差,這就使得坐擁三鎮之兵的安祿山有了敢於發動叛亂的想法。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安祿山其人當時任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所轄部隊佔到了唐朝邊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但對付的卻是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契丹和奚族武裝。

因此在其叛亂的時候,能夠集結十五萬人向洛陽、長安進軍,而不用有後顧之憂。

當時仍效忠於朝廷的西北邊鎮雖然總兵力要比安祿山要多,但是西域及河西諸鎮面對的是吐蕃這樣的強敵,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集中大軍回援,於是初期的平叛任務要依賴於唐中央軍。

當時安西軍出身的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正在長安,唐玄宗即以他們為將,平定叛亂。

由於安祿山本人在之前的邊境作戰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因此出身西北邊軍的封常清等人一度認為平定叛亂問題不大。

在唐玄宗面前,封常清是這麼說的:

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可見封常清估計到了由於承平日久的緣故,可能仗不會很好打。但是以其在安西的經驗,打開府庫,募集士兵的話,還是可以打敗叛軍的。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到了天寶年間,彍騎也荒廢了,甚至連本來應該更加精銳的北衙禁軍也淪為了中看不中用的樣子兵: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結果本來應該是精銳的禁軍部隊全都是市井之徒充當,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而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戰鬥力焉能保證?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百戰餘生的安西老兵張小敬等人對付起右驍衛等部才能以一敵多。

唐朝初年,在邊地沒有常設的鎮軍,作戰時都是集合各地的府兵,再任命將軍出戰,戰事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而有作戰經驗的府兵精銳又時常擔任京城宿衛,因此當時的中央軍戰鬥力比較強勁。

到玄宗朝時,邊地戰事幾乎全由節度使的部隊負責了,中央軍僅僅參加了幾次針對南詔的戰爭,而且表現還極差,這就使得坐擁三鎮之兵的安祿山有了敢於發動叛亂的想法。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安祿山其人當時任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所轄部隊佔到了唐朝邊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但對付的卻是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契丹和奚族武裝。

因此在其叛亂的時候,能夠集結十五萬人向洛陽、長安進軍,而不用有後顧之憂。

當時仍效忠於朝廷的西北邊鎮雖然總兵力要比安祿山要多,但是西域及河西諸鎮面對的是吐蕃這樣的強敵,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集中大軍回援,於是初期的平叛任務要依賴於唐中央軍。

當時安西軍出身的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正在長安,唐玄宗即以他們為將,平定叛亂。

由於安祿山本人在之前的邊境作戰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因此出身西北邊軍的封常清等人一度認為平定叛亂問題不大。

在唐玄宗面前,封常清是這麼說的:

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可見封常清估計到了由於承平日久的緣故,可能仗不會很好打。但是以其在安西的經驗,打開府庫,募集士兵的話,還是可以打敗叛軍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封常清實在是沒想到在帝國腹心地帶募集的軍隊質量實在太差了,與叛軍開戰後,除了“使驍騎拒之,殺拓羯數十百人”外,便是一敗再敗,最終一路退到了陝州,並對率軍而來的高仙芝說:賊銳甚,難與爭鋒。而對於自己手下的士兵則評價為:烏合之眾。

高仙芝、封常清都是沙場宿將,迅速便明白以手中的中央軍及新募兵不可能在野戰中打敗安祿山叛軍,於是決定防守潼關,以等待西北邊軍到來再與叛軍決戰。

但是監軍邊令誠卻以“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為名向唐玄宗彙報,年老昏聵的皇帝下令斬殺了兩位名將。

之後,唐玄宗又增派京城的禁軍以及一部分抵達的邊軍前往潼關,並以另一位老將——哥舒翰為帥,抵禦叛軍。

唐玄宗雖然年老,但是雄心卻不減當年,占卜後認為“賊無備,可圖也”,即強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上書: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到了天寶年間,彍騎也荒廢了,甚至連本來應該更加精銳的北衙禁軍也淪為了中看不中用的樣子兵: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結果本來應該是精銳的禁軍部隊全都是市井之徒充當,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而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戰鬥力焉能保證?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百戰餘生的安西老兵張小敬等人對付起右驍衛等部才能以一敵多。

唐朝初年,在邊地沒有常設的鎮軍,作戰時都是集合各地的府兵,再任命將軍出戰,戰事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而有作戰經驗的府兵精銳又時常擔任京城宿衛,因此當時的中央軍戰鬥力比較強勁。

到玄宗朝時,邊地戰事幾乎全由節度使的部隊負責了,中央軍僅僅參加了幾次針對南詔的戰爭,而且表現還極差,這就使得坐擁三鎮之兵的安祿山有了敢於發動叛亂的想法。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安祿山其人當時任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所轄部隊佔到了唐朝邊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但對付的卻是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契丹和奚族武裝。

因此在其叛亂的時候,能夠集結十五萬人向洛陽、長安進軍,而不用有後顧之憂。

當時仍效忠於朝廷的西北邊鎮雖然總兵力要比安祿山要多,但是西域及河西諸鎮面對的是吐蕃這樣的強敵,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集中大軍回援,於是初期的平叛任務要依賴於唐中央軍。

當時安西軍出身的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正在長安,唐玄宗即以他們為將,平定叛亂。

由於安祿山本人在之前的邊境作戰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因此出身西北邊軍的封常清等人一度認為平定叛亂問題不大。

在唐玄宗面前,封常清是這麼說的:

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可見封常清估計到了由於承平日久的緣故,可能仗不會很好打。但是以其在安西的經驗,打開府庫,募集士兵的話,還是可以打敗叛軍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封常清實在是沒想到在帝國腹心地帶募集的軍隊質量實在太差了,與叛軍開戰後,除了“使驍騎拒之,殺拓羯數十百人”外,便是一敗再敗,最終一路退到了陝州,並對率軍而來的高仙芝說:賊銳甚,難與爭鋒。而對於自己手下的士兵則評價為:烏合之眾。

高仙芝、封常清都是沙場宿將,迅速便明白以手中的中央軍及新募兵不可能在野戰中打敗安祿山叛軍,於是決定防守潼關,以等待西北邊軍到來再與叛軍決戰。

但是監軍邊令誠卻以“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為名向唐玄宗彙報,年老昏聵的皇帝下令斬殺了兩位名將。

之後,唐玄宗又增派京城的禁軍以及一部分抵達的邊軍前往潼關,並以另一位老將——哥舒翰為帥,抵禦叛軍。

唐玄宗雖然年老,但是雄心卻不減當年,占卜後認為“賊無備,可圖也”,即強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上書: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祿山習用兵,今始為逆,不能無備,是陰計誘我。賊遠來,利在速戰。王師堅守,毋輕出關,計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觀事勢,不必速。

但是唐玄宗還是沒有聽從他的意見,結果潼關集結的唐軍主力被殲,哥舒翰也被俘虜,並於一年後被殺。

隨著潼關的失陷,叛軍兵鋒直指長安,而手中的禁軍又沒有什麼戰力,根本指望不上,唐玄宗被迫西逃,由此使得安史之亂終於釀成了大禍。

實際上安史之亂初期,唐中央軍雖然戰力極差,但是有高仙芝、封常清等將軍指揮,野戰雖然不行,但堅守還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後續增援邊軍抵達,叛軍就不會貢獻長安,甚至可能迅速平定。

但由唐玄宗過高估計了中央軍的戰鬥力,使得唐軍接連戰敗,不僅折損了幾位名將,連長安也給丟掉了。

"

《長安十二時辰》中,因劇中軍人使用了復原的唐朝盔甲,而受到諸多好評。到目前為止,劇中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使用的甲冑也不一樣。

分別是護甲最全的龍武軍、全身金甲的神武軍、銀色盔甲的右驍衛、黑色盔甲的旅賁軍,而張小敬回憶中的安西軍甲冑跟右驍衛大體相同。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所屬類型來說,龍武軍和神武軍為北衙禁軍;右驍衛屬十二衛軍,也稱南衙禁軍;旅賁軍為太子所屬武裝;而安西軍則為西域邊軍。

以戰鬥力而論,無疑是安西邊軍最強,烽燧堡之戰且不談。到後來張小敬一人便能殺死著甲的右驍衛十餘人,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這也是劇中折射天寶年間唐中央軍實力弱化的一處細節。

那麼從電視劇迴歸到真實的唐朝,唐中央軍是如何一步步沒落下去的呢?

一:府兵制度

唐朝初期的兵制是對北周以來府兵制度的完善。所謂府兵,泛指軍府之兵。在均田制基礎之上,被選中的壯丁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戰時出征,是為府兵。

唐太宗時,設立有折衝府管理地方府兵: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隸諸衛。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

軍府由在長安的十二衛和東宮六衛率遙領,十二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東宮六衛率為左右衛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左、右衛皆領六十府,諸衛領五十至四十,其餘以隸東宮六率。

十二衛的兵源來自各地番上的府兵,《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驍衛即是其中之一;而旅賁軍則為左右司御率之軍號,兵源也是府兵。

府兵的主要武器和物資需要自備,但是其家庭可以享受免賦稅的待遇,由於征戰還可獲得爵位和賞賜,因此其作戰積極性很高。

另外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而皇帝本人則控制北衙禁軍,唐朝初期主要是精選出來的左右羽林軍及更精銳的“百騎”“千騎”。

由於唐初戰爭的緣故,再加上李世民本人從軍隊中成長的經歷,當時無論是北衙禁軍還是府兵組成的南衙衛軍戰鬥力都頗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高句麗重裝騎兵壁畫

唐太宗時期的邊疆戰爭,在東方向主要是對高句麗用兵;在北方向和西方向主要是對突厥以及西域部分小國用兵;西南方向由於吐蕃當時還未徹底崛起,因此除了鬆州一戰外,唐軍與吐蕃軍沒有大規模作戰。

這一時期唐軍的作戰特點幾乎就是閃電戰的翻版:確立了攻擊目標後,即委任將軍為行軍大總管,統軍出戰。

太宗時期的府兵質量極高,多有戰爭經驗。因此一般唐軍出戰的兵力都是幾萬人的級別,由於李靖、李世勣這種軍神的存在,唐軍往往不用大軍死拼,便能以精銳出奇制勝,從而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作戰任務,而且傷亡極小。

以至於當時有“今中國強,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之說,以一千名唐軍步兵即可橫掃數萬騎兵,可見當時唐軍戰鬥力之強。

唐太宗一朝,親征高句麗是用兵最多,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唐軍兵力計有:

江、淮、嶺、峽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也就是唐軍水陸兩軍一共為十萬多人,另有一部分歸順的胡族兵馬。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這次戰爭,從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從洛陽出師,到當年九月決定撤軍,為期只有半年多。唐太宗曾認為這次作戰不算成功,還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後世很多人以此認為徵高句麗之戰是太宗唯一的敗績。但是,我們要知道唐太宗所謂的成功是一戰而滅國,因為沒能滅掉高句麗,所以他覺得不太成功,而單以此戰戰果而論的話:

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新城、建安、駐驊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攻城略地尚且不談,唐軍斬首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要高於斬首數),自己戰死為兩千人,戰損比高達二十比一,按照任何標準來看,這都已經是大勝了,可見在別的戰爭中,唐軍的損失該有多小。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戰事告一段落後,唐太宗又:

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臨哭盡哀。其父母聞之,曰“吾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對於陣亡將士,皇帝親自祭奠,以至於陣亡者的父母都極為感動。

從這些情況來看,唐朝初期的府兵在對外征戰中的損耗並不大,而且戰死者能得到極高的榮譽,這就使得府兵的地位較高,而且也願意為國征戰。

同時由於征戰時間較短而且出兵人數不多的緣故,往往也不會太耽誤大部分府兵平時的勞作。

到了唐高宗前期,府兵的戰鬥力依舊可以保證,但是到高宗朝後期和武則天統治時期,新的情況出現了。

一方面,均田制不斷遭到破壞,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府兵脫籍逃亡,應徵府兵負擔極重,而且府兵地位直線下降,參軍者缺乏榮譽感。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另一方面,唐朝的疆域進一步延伸,東方向延伸至朝鮮半島;西方向拓展到今伊朗地區;南方向與吐蕃連年征戰;北方向突厥實力死灰復燃,契丹、奚族武裝也成為大患。

持續不斷的邊境戰爭使得唐朝初期的閃擊戰打法無法應付過來,而且高原上崛起的吐蕃王朝由地利的屏障,也不可能被一戰而滅國。

這就使得唐朝的邊境戰爭進入了長期化階段,為了很好地應對戰爭,在邊境要點,唐軍開始設置常駐部隊,這使得府兵經年累月在外征戰成為常態。“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即是這種情況的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府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唐初。

武周時期,大軍對契丹和奚族武裝作戰都屢屢大敗,在吐蕃一線作戰也佔不到優勢,府兵制度面臨巨大危機。

二:募兵崛起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唐朝前期,除了正規的府兵之外,出征作戰還會有一定的兵募名額。

請注意這個兵募不是後來的募兵,兵募指的是出征前臨時招募的一些軍人,這些軍人不是府兵體系,但是其往往身懷絕技,從軍作戰可得到賞賜。

如唐太宗徵高句麗時,就在“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前來投軍的薛仁貴。

要知道,當時的兵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必須是有兩把刷子才行。

唐太宗軍至定州時,“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但就是這樣也不行,史書就載了三個字:上不許。

由於當時中原穩定沒多久,民間武力強悍者較多,因此特意招募部分勇士,如果有戰功則封賞,沒有的話,戰事完畢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兵募不具備長期性,這跟後來的募兵有大不同。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隨著府兵越來越不給力,便經常性地使用兵募來補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此時的內地承平日久,再就沒有多少唐朝初年那些武力值超高的戰士了;而且兵募作戰時間往往長期化,而朝廷給予的賞賜又往往不太多,因此兵募也維持不下去。

於是到了武則天晚期,開始出現了長期化的募兵。

所謂募兵則是招募長期作戰的軍人,其除了享受免賦稅的權利外,還能得到賞賜,軍備物資也由朝廷提供,而不用自己承擔。

募兵中除了安西、北庭之外的鎮兵大多由內地徵發外,很多都是由邊地徵募,而安西、北庭兵平時也以屯田來滿足自身糧食所需,往往也以戍地為家。

募兵制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完全取代了府兵制,《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張小敬為首批募兵(實際上募兵更早些即出現了)。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募兵制全面推行,唐玄宗“命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定兵額,在諸色徵人及客戶中召募丁壯,長充邊軍,增給田宅”。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募兵的來源是流亡的丁壯以及原有的邊防軍,稱之為是“長征健兒”,當時在邊境地區一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以及一個經略使,各節度使轄地和兵員明確。

到天寶初年基本形成了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史稱“天寶十節度”。

其中負責針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部的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統轄經略軍、靜塞軍、威武軍、清夷軍、橫海軍、高陽軍、唐興軍、恆陽軍、北平軍,管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平盧節度使,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

負責針對突厥方向的是河東節度使和朔方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嵐州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人;

朔方節度使,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東受降城、中受降城、西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針對吐蕃北線方向的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河西節度使,統轄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管兵七萬三千人。

隴右節度使,統轄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七萬五千人。

在吐蕃東線以及針對南詔方向的是劍南節度使,另外有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

劍南節度使,統轄團結營、天寶軍、平戎軍、昆明軍、寧遠軍、澄川守捉、南江軍及翼州、茂州、維州、柘州、鬆州、當州、雅州、黎州、姚州、悉州等州郡兵,管兵三萬九百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轄經略軍、清海軍,直轄廣管諸州、兼領桂、容、邕、安南四管諸州郡兵,管兵一萬五千四百人。

而在西域方向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節度使:

北庭節度使,統轄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管兵兩萬人。

安西節度使,統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管兵兩萬四千人。

上述十大邊鎮,總兵力達近四十九萬人,佔到了唐朝當時總兵力的八成以上。各邊鎮節度使除了掌管兵權之外,還掌有邊地的財政權,甚至人事任免權,這導致在邊鎮上形成了一個個軍事政治性實體,為使本邊鎮獲得最大利益,士兵們的戰鬥熱情極高。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當時的安西為例,全鎮兵額不過兩萬四千人,但是其卻縱橫方圓數千裡,保證了安西都護府長達半個世紀的穩定。

以勝仗而論,天寶六年(747年),安西軍僅以步騎一萬人即踏上高原,長途奔襲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

當地的天險連雲堡就有敵軍一萬人守衛,結果安西軍“登山挑戰,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萬計”。

之後高仙芝留兵三千,以主力繼續進攻,最終迫降了小勃律國。使得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以敗仗而論,天寶十年(751年),安西軍以蕃漢軍三萬(唐軍為兩萬)深入怛邏斯,在此遭遇優勢大食軍和當地軍隊的圍攻,但唐軍依然能相持五日而不敗,若非葛邏祿人突然倒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而即便由於友軍的倒戈,導致唐軍戰敗。高仙芝仍然想著: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最終戰敗的安西軍仍有數千人成功返回到了都護府駐地,怛邏斯距安西四鎮甚遠,大食聯軍獲勝後卻無力消滅幾千名唐軍殘兵,而且其中還有唐軍主要將領,可見其也是元氣大傷。

怛邏斯之戰後不久,安西唐軍就恢復了元氣,不僅繼續征伐四方,還在安史之亂後組成戰鬥力極強的安西、北庭行營軍回師平叛。由此可見募兵制下,邊境唐軍戰鬥力之強悍。

三:外強內虛

實際上,在邊境駐軍採用募兵制的時候,唐朝中央軍也早就改革了起來。

府兵制敗壞之後,南衙十二衛陷入了無兵可用的境地,史載:

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衛不能給”。

為此,當時的宰相張說建議唐玄宗:募士宿衛。

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二番,命尚書左丞蕭嵩與州吏共選之。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長從宿衛從原有府兵及老百姓中招募得來,再加上潞州長從兵,一共有十二萬人。這支部隊後來更名為彍騎,分別隸屬給十二衛,每衛一萬人,《長安十二時辰》中右驍衛在當時的兵源便是彍騎。

最初,彍騎的選拔標準很高:

皆擇下戶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五尺七寸以上,不足則兼以戶八等五尺以上,皆免徵 鎮、賦役,為四籍,兵部及州、縣、衛分掌之。

精選而來的彍騎訓練也很嚴格:

凡伏遠弩自能施張,縱矢三百步,四發而二中;擘張弩二百三十步,四發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四發而三中;單弓弩百六十步,四發而二中,皆為及第。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到了天寶年間,彍騎也荒廢了,甚至連本來應該更加精銳的北衙禁軍也淪為了中看不中用的樣子兵:

至是,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結果本來應該是精銳的禁軍部隊全都是市井之徒充當,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而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戰鬥力焉能保證?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百戰餘生的安西老兵張小敬等人對付起右驍衛等部才能以一敵多。

唐朝初年,在邊地沒有常設的鎮軍,作戰時都是集合各地的府兵,再任命將軍出戰,戰事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而有作戰經驗的府兵精銳又時常擔任京城宿衛,因此當時的中央軍戰鬥力比較強勁。

到玄宗朝時,邊地戰事幾乎全由節度使的部隊負責了,中央軍僅僅參加了幾次針對南詔的戰爭,而且表現還極差,這就使得坐擁三鎮之兵的安祿山有了敢於發動叛亂的想法。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安祿山其人當時任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所轄部隊佔到了唐朝邊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但對付的卻是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契丹和奚族武裝。

因此在其叛亂的時候,能夠集結十五萬人向洛陽、長安進軍,而不用有後顧之憂。

當時仍效忠於朝廷的西北邊鎮雖然總兵力要比安祿山要多,但是西域及河西諸鎮面對的是吐蕃這樣的強敵,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集中大軍回援,於是初期的平叛任務要依賴於唐中央軍。

當時安西軍出身的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正在長安,唐玄宗即以他們為將,平定叛亂。

由於安祿山本人在之前的邊境作戰中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因此出身西北邊軍的封常清等人一度認為平定叛亂問題不大。

在唐玄宗面前,封常清是這麼說的:

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可見封常清估計到了由於承平日久的緣故,可能仗不會很好打。但是以其在安西的經驗,打開府庫,募集士兵的話,還是可以打敗叛軍的。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但是封常清實在是沒想到在帝國腹心地帶募集的軍隊質量實在太差了,與叛軍開戰後,除了“使驍騎拒之,殺拓羯數十百人”外,便是一敗再敗,最終一路退到了陝州,並對率軍而來的高仙芝說:賊銳甚,難與爭鋒。而對於自己手下的士兵則評價為:烏合之眾。

高仙芝、封常清都是沙場宿將,迅速便明白以手中的中央軍及新募兵不可能在野戰中打敗安祿山叛軍,於是決定防守潼關,以等待西北邊軍到來再與叛軍決戰。

但是監軍邊令誠卻以“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為名向唐玄宗彙報,年老昏聵的皇帝下令斬殺了兩位名將。

之後,唐玄宗又增派京城的禁軍以及一部分抵達的邊軍前往潼關,並以另一位老將——哥舒翰為帥,抵禦叛軍。

唐玄宗雖然年老,但是雄心卻不減當年,占卜後認為“賊無備,可圖也”,即強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上書: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祿山習用兵,今始為逆,不能無備,是陰計誘我。賊遠來,利在速戰。王師堅守,毋輕出關,計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觀事勢,不必速。

但是唐玄宗還是沒有聽從他的意見,結果潼關集結的唐軍主力被殲,哥舒翰也被俘虜,並於一年後被殺。

隨著潼關的失陷,叛軍兵鋒直指長安,而手中的禁軍又沒有什麼戰力,根本指望不上,唐玄宗被迫西逃,由此使得安史之亂終於釀成了大禍。

實際上安史之亂初期,唐中央軍雖然戰力極差,但是有高仙芝、封常清等將軍指揮,野戰雖然不行,但堅守還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後續增援邊軍抵達,叛軍就不會貢獻長安,甚至可能迅速平定。

但由唐玄宗過高估計了中央軍的戰鬥力,使得唐軍接連戰敗,不僅折損了幾位名將,連長安也給丟掉了。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軍戰鬥力,中央軍為何打不過邊軍?

而隨著平叛戰爭的常態化,越來越多的節度使在內地設立,即便是後來在名義上平定了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局面卻形成了。

幡然悔悟的唐朝廷終於明白建立一支強大中央軍的必要性,於是耗費巨大財力培養起了一支神策軍,但沒多久卻又將神策軍軍權轉到太監手中,由此使得唐後期陷入宦官專政和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再也沒有了曾經控疆萬里的那種輝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