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在邊境上,玄宗朝的唐軍卻是非常威猛的,其軍隊構成不再是從前的府兵,而是隸屬於各藩鎮節度使的募兵而來的職業化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其實就是募兵,只不過當時名義上還存在折衝府,因此其所在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數年之後因“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此後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在邊境上,玄宗朝的唐軍卻是非常威猛的,其軍隊構成不再是從前的府兵,而是隸屬於各藩鎮節度使的募兵而來的職業化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其實就是募兵,只不過當時名義上還存在折衝府,因此其所在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數年之後因“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此後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電視劇中,曾在安西軍中服役的張小敬表現出的戰鬥力就比京城的唐軍高出很多來,這也是當時唐軍內輕外重的具體體現。

而邊軍戰鬥力遠高於唐中央軍的情況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最直觀的展現。

755年12月,安祿山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15萬邊軍起兵,叛軍直至洛陽和長安。

當時唐朝名將封常清等人皆在長安,其對玄宗說“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在邊境上,玄宗朝的唐軍卻是非常威猛的,其軍隊構成不再是從前的府兵,而是隸屬於各藩鎮節度使的募兵而來的職業化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其實就是募兵,只不過當時名義上還存在折衝府,因此其所在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數年之後因“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此後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電視劇中,曾在安西軍中服役的張小敬表現出的戰鬥力就比京城的唐軍高出很多來,這也是當時唐軍內輕外重的具體體現。

而邊軍戰鬥力遠高於唐中央軍的情況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最直觀的展現。

755年12月,安祿山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15萬邊軍起兵,叛軍直至洛陽和長安。

當時唐朝名將封常清等人皆在長安,其對玄宗說“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封常清雖然看到了帝國內部“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的情況,但他顯然還是低估了叛軍戰鬥力,高估了內部的兵員素質。結果丟失洛陽,被迫與高仙芝退保潼關。

此時封常清不再提“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了,而是言“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了。因為內地唐軍並非安西鐵軍,即便將領用命,也難與三鎮叛軍野戰。

有著豐富實戰經驗高、封二人,決定先保潼關,以待時機成熟再與叛軍決戰。但監軍邊令誠進饞言於唐玄宗"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玄宗震怒之下陣前斬將,殺死了高、封二人;

不久,繼任的哥舒翰也在玄宗催促下貿然出戰,結果大敗,潼關也淪陷於叛軍之手。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在邊境上,玄宗朝的唐軍卻是非常威猛的,其軍隊構成不再是從前的府兵,而是隸屬於各藩鎮節度使的募兵而來的職業化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其實就是募兵,只不過當時名義上還存在折衝府,因此其所在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數年之後因“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此後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電視劇中,曾在安西軍中服役的張小敬表現出的戰鬥力就比京城的唐軍高出很多來,這也是當時唐軍內輕外重的具體體現。

而邊軍戰鬥力遠高於唐中央軍的情況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最直觀的展現。

755年12月,安祿山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15萬邊軍起兵,叛軍直至洛陽和長安。

當時唐朝名將封常清等人皆在長安,其對玄宗說“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封常清雖然看到了帝國內部“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的情況,但他顯然還是低估了叛軍戰鬥力,高估了內部的兵員素質。結果丟失洛陽,被迫與高仙芝退保潼關。

此時封常清不再提“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了,而是言“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了。因為內地唐軍並非安西鐵軍,即便將領用命,也難與三鎮叛軍野戰。

有著豐富實戰經驗高、封二人,決定先保潼關,以待時機成熟再與叛軍決戰。但監軍邊令誠進饞言於唐玄宗"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玄宗震怒之下陣前斬將,殺死了高、封二人;

不久,繼任的哥舒翰也在玄宗催促下貿然出戰,結果大敗,潼關也淪陷於叛軍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唐中央軍能集結的主力全部在潼關被消滅,唐玄宗不得不在羽林軍和龍武軍護衛下西逃。

逃亡過程中禁軍分離流散甚多,太子李亨與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策劃兵變。在馬嵬坡,禁軍殺死了楊國忠,並逼殺了楊玉環。

值得一提的是,射殺楊國忠的是一位名叫張小敬的禁軍軍士,《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主角也是張小敬。

馬嵬坡兵變表明唐玄宗失去了對禁軍的控制,當年自己依靠禁軍坐穩了皇位,如今卻也被禁軍拋棄,若不是陳玄禮“免冑釋甲,頓首請罪”再度向玄宗表示效忠,恐怕玄宗連最後的結局都落不著。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在邊境上,玄宗朝的唐軍卻是非常威猛的,其軍隊構成不再是從前的府兵,而是隸屬於各藩鎮節度使的募兵而來的職業化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其實就是募兵,只不過當時名義上還存在折衝府,因此其所在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數年之後因“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此後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電視劇中,曾在安西軍中服役的張小敬表現出的戰鬥力就比京城的唐軍高出很多來,這也是當時唐軍內輕外重的具體體現。

而邊軍戰鬥力遠高於唐中央軍的情況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最直觀的展現。

755年12月,安祿山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15萬邊軍起兵,叛軍直至洛陽和長安。

當時唐朝名將封常清等人皆在長安,其對玄宗說“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封常清雖然看到了帝國內部“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的情況,但他顯然還是低估了叛軍戰鬥力,高估了內部的兵員素質。結果丟失洛陽,被迫與高仙芝退保潼關。

此時封常清不再提“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了,而是言“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了。因為內地唐軍並非安西鐵軍,即便將領用命,也難與三鎮叛軍野戰。

有著豐富實戰經驗高、封二人,決定先保潼關,以待時機成熟再與叛軍決戰。但監軍邊令誠進饞言於唐玄宗"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玄宗震怒之下陣前斬將,殺死了高、封二人;

不久,繼任的哥舒翰也在玄宗催促下貿然出戰,結果大敗,潼關也淪陷於叛軍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唐中央軍能集結的主力全部在潼關被消滅,唐玄宗不得不在羽林軍和龍武軍護衛下西逃。

逃亡過程中禁軍分離流散甚多,太子李亨與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策劃兵變。在馬嵬坡,禁軍殺死了楊國忠,並逼殺了楊玉環。

值得一提的是,射殺楊國忠的是一位名叫張小敬的禁軍軍士,《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主角也是張小敬。

馬嵬坡兵變表明唐玄宗失去了對禁軍的控制,當年自己依靠禁軍坐穩了皇位,如今卻也被禁軍拋棄,若不是陳玄禮“免冑釋甲,頓首請罪”再度向玄宗表示效忠,恐怕玄宗連最後的結局都落不著。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儘管龍武軍將軍陳玄禮表示再度效忠玄宗,禁軍主力卻不再追隨皇帝了。當玄宗抵達四川成都時,隨行的官員及禁軍只有1300人,大部禁軍則被太子李亨收編。

馬嵬驛兵變後,李亨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不久,李亨北上靈武(朔方軍大本營)稱帝,改元至德,這就是唐肅宗。

新帝登基,皇帝該有的一切都應該有,於是唐肅宗重整禁軍,恢復了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建制,而且新建了左右神武軍,這六軍也被稱為是“北衙六軍”。

後來,禁軍中又添置了左右神威軍和左右神策軍,所謂“北衙十軍”正式成型。

"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絕大多數的時間段中國都是世界文明的領軍者,其中的漢朝、唐朝更是堪稱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的繁盛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莫不是如此,比如漢唐兩朝便有強漢、盛唐之稱。

也正因為這些朝代的輝煌,現如今以當時朝代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是不好展現的,因為如實展現的話實在是太耗資費和精力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不好展現不代表沒有,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即相對真實地展現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該劇中的唐軍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往的影視劇在古裝軍人盔甲、裝備方面的展示是非常敷衍的,而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如唐軍之類的軍隊,其武器裝備、組織能力和戰鬥力是非常頂尖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很少有如實反映的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了很多唐軍部隊名稱,如旅賁軍、安西軍等,還有裝備最為豪華的龍武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劇中龍武軍的戲份不如旅賁軍,但是這支部隊明顯裝備更豪華,甚至有些囂張。那麼龍武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它憑什麼有高人一等的底氣呢?

一:源起

劇中提到,龍武軍負責的是“聖人”的出行寢居之護衛。所謂的“聖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唐朝皇帝李隆基,而龍武軍自然就是唐朝的禁衛軍。

在正式對龍武軍展開闡述之前,我們也簡單瞭解一下,唐朝的禁軍制度。

唐朝的中央禁軍分為南衙和北衙兩部分。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南衙禁軍由十六衛統率的部隊輪番充任﹐主要是作朝會時的儀仗以及守衛宮城南面的宮門官署。

十六衛,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這十六衛中,除了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僅擔任諸門禁衛和皇帝侍從、儀衛外,其餘十二衛還遙領天下軍府。

所謂軍府指的是折衝府,唐朝時期全國設立了600多個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檔,兵力有800、1000、1200之區別,駐京城的十二衛即是分統這些軍府的中央軍事機構。

軍府的府兵一部分擔任地方守備任務,一部分擔任上番宿衛任務(有研究認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府兵是特定地區的,並非全國府兵都有此任務),到京師後,即分歸十二衛指揮,成為衛軍。如有對外戰事,則召集府兵後由朝廷命將統率,戰事結束“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外地的府兵被稱為是外軍,唐朝時還有內軍:即三衛五府,三衛指親衛、勳衛、翊衛,五府指三衛分出的親衛府、勳衛一府、勳衛二府、翊衛一府、翊衛二府。

三衛五府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些軍人全都是高官子弟充當,其由十二衛中的左右衛統領。

同時,京城中還有負責太子宿衛的東宮十衛率,分別為左右衛率﹑左右宗衛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內率和左右監門率。其中左右內率及左右監門率不領府兵,其餘六衛率也遙領府兵,基本是一個縮小版的十六衛。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姚衛率、旅賁軍即屬於東宮十衛率之兵將;受右相指派的右驍衛則是十二衛軍。

而所謂的北衙禁軍實際上是唐朝皇帝的私兵,相對於南衙諸軍而言,其更受皇帝信任,同時對皇帝而言也更加重要。

最早的北衙禁軍是唐高祖李淵時期的“元從禁軍”,到唐太宗時設立左右屯營,左右屯營的軍士被稱為是“飛騎”。太宗從“飛騎”中選出了100名精銳,號為“百騎”,這便是龍武軍最早的來源。

二:成軍

前面提到,北衙禁軍是皇帝的私兵,皇帝自然對其無比重視。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左右屯營改為左右羽林軍,唐睿宗垂拱元年(685年)取消南衙諸衛將軍檢校羽林軍的制度,到武則天時期,羽林軍正式升格為行政系統上獨立的北衙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原先從屬於左右屯營,後來從屬於左右羽林軍的“百騎”則在武則天時期擴編到了“千騎”,隨後又在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擴編到了“萬騎”,分左右營,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獨立於羽林軍之外的另一支龐大的禁軍力量。

這個“萬騎”就是龍武軍的前身。

唐朝前期,皇位的更迭是異常血腥的,幾乎每一次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政變。而政變的關鍵在於誰能夠掌握京城駐軍,尤其是北衙禁軍。

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統治,其依賴的就是敬暉等人統率的羽林軍。

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大權被韋皇后等人掌握,後者為效仿武后故事,於710年毒殺李顯,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

在此之前,李顯的太子李重俊就曾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為了加強對禁軍的控制,韋后以韋氏子弟統領禁軍。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是韋氏子弟們在禁軍中飛揚跋扈,甚至還多次鞭打“萬騎”軍中將士,引起了禁軍統領葛福順、陳玄禮等人的不滿,他們暗中都歸順到了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麾下。

710年7月21日,唐隆政變開始。禁軍將領葛福順衝入羽林營中將韋璿、韋播等人斬首,控制了羽林軍。

隨後,李隆基命令葛福順率領禁軍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禁軍右萬騎攻打白獸門,自己率羽林軍壓陣。

禁軍攻入宮中後,韋氏集團的主要成員被盡數斬殺。最關鍵的人物韋后糊里糊塗闖進了飛騎營中,被當即斬首;安樂公主在畫眉時被兵士斬殺。

控制了皇宮後,李隆基迎父親李旦入宮,隨後派萬騎禁軍全程搜捕韋氏宗親,取得了唐隆政變的成功。

政變之所以成功,與北衙禁軍,尤其是“萬騎”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睿宗李旦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權勢極大,甚至禁軍中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均為太平公主效力,李隆基則與自己這個姑姑矛盾異常尖銳。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713年,李旦傳位給李隆基,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唐玄宗對策劃謀反的太平公主採用了先發制人的策略,以親屬禁軍誅殺了太平公主在羽林軍中的統帥,然後又誅滅太平公主,由此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再次依仗禁軍的唐玄宗對“萬騎”表現非常滿意,此時左右萬騎軍已經成為與左右羽林軍並立的北門四軍。

738年,左右萬騎軍正式更名為左右龍武軍。享有唐朝軍隊中最高的待遇並承擔最榮耀的職責。

三:沒落

唐玄宗開元年間,府兵制度已經崩壞,南衙十六衛逐步淪為象徵性機構,為彌補京城宿衛軍人的缺額,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十二萬,號“長從宿衛”,後來這支部隊改名為“彍騎”——指驍勇慓悍、長於騎射之兵。

“彍騎”的兵員素質層次不齊,京城和皇帝本人的防衛越來越倚重龍武軍和羽林軍,而後者的兵員和素質也在不斷下降,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在邊境上,玄宗朝的唐軍卻是非常威猛的,其軍隊構成不再是從前的府兵,而是隸屬於各藩鎮節度使的募兵而來的職業化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其實就是募兵,只不過當時名義上還存在折衝府,因此其所在為第三十三折衝府第八團,數年之後因“折衝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此後唐朝府兵制正式消亡。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在電視劇中,曾在安西軍中服役的張小敬表現出的戰鬥力就比京城的唐軍高出很多來,這也是當時唐軍內輕外重的具體體現。

而邊軍戰鬥力遠高於唐中央軍的情況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最直觀的展現。

755年12月,安祿山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15萬邊軍起兵,叛軍直至洛陽和長安。

當時唐朝名將封常清等人皆在長安,其對玄宗說“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封常清雖然看到了帝國內部“太平斯久,人不知戰”的情況,但他顯然還是低估了叛軍戰鬥力,高估了內部的兵員素質。結果丟失洛陽,被迫與高仙芝退保潼關。

此時封常清不再提“計日取逆胡之首懸於闕下”了,而是言“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當漁陽突騎之師”了。因為內地唐軍並非安西鐵軍,即便將領用命,也難與三鎮叛軍野戰。

有著豐富實戰經驗高、封二人,決定先保潼關,以待時機成熟再與叛軍決戰。但監軍邊令誠進饞言於唐玄宗"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玄宗震怒之下陣前斬將,殺死了高、封二人;

不久,繼任的哥舒翰也在玄宗催促下貿然出戰,結果大敗,潼關也淪陷於叛軍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唐中央軍能集結的主力全部在潼關被消滅,唐玄宗不得不在羽林軍和龍武軍護衛下西逃。

逃亡過程中禁軍分離流散甚多,太子李亨與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策劃兵變。在馬嵬坡,禁軍殺死了楊國忠,並逼殺了楊玉環。

值得一提的是,射殺楊國忠的是一位名叫張小敬的禁軍軍士,《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主角也是張小敬。

馬嵬坡兵變表明唐玄宗失去了對禁軍的控制,當年自己依靠禁軍坐穩了皇位,如今卻也被禁軍拋棄,若不是陳玄禮“免冑釋甲,頓首請罪”再度向玄宗表示效忠,恐怕玄宗連最後的結局都落不著。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但儘管龍武軍將軍陳玄禮表示再度效忠玄宗,禁軍主力卻不再追隨皇帝了。當玄宗抵達四川成都時,隨行的官員及禁軍只有1300人,大部禁軍則被太子李亨收編。

馬嵬驛兵變後,李亨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不久,李亨北上靈武(朔方軍大本營)稱帝,改元至德,這就是唐肅宗。

新帝登基,皇帝該有的一切都應該有,於是唐肅宗重整禁軍,恢復了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建制,而且新建了左右神武軍,這六軍也被稱為是“北衙六軍”。

後來,禁軍中又添置了左右神威軍和左右神策軍,所謂“北衙十軍”正式成型。

《長安十二時辰》再現唐軍盛世輝煌,銀盔銀甲的龍武軍是何來路?

北衙十軍既是唐中央禁軍,也是後期唐中央能直接掌握的唯一武裝力量,是對抗藩鎮和外敵入侵的主力。

此時的龍武軍已經不再是禁軍中的主力,而僅僅是儀仗性質的存在的,可以說此軍自安史之亂後即已名存實亡了。真正作為禁軍主力的是由邊軍發展而來的神策軍了。

由於唐中央在安史之亂後對將領的不信任,神策軍等禁軍為宦官所統帥,終究釀成了唐後期皇帝受制於家奴的悲慘結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