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

2020年臺灣“大選”在即,許多政治勢力競相重組併成立新的政黨,以期在新的政治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

以4月13日由原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為開端,緊接著7月20日,“獨派”色彩鮮明的“喜樂島聯盟”也宣佈成立政黨。

"

2020年臺灣“大選”在即,許多政治勢力競相重組併成立新的政黨,以期在新的政治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

以4月13日由原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為開端,緊接著7月20日,“獨派”色彩鮮明的“喜樂島聯盟”也宣佈成立政黨。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最具震撼力的是,由柯文哲一手主導的“臺灣民眾黨”也於8月6日在臺北創立。除此之外,視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亦在8月18日成立,而前臺南縣長蘇煥智的“臺灣維新黨”預計將在本月24日成立。

"

2020年臺灣“大選”在即,許多政治勢力競相重組併成立新的政黨,以期在新的政治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

以4月13日由原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為開端,緊接著7月20日,“獨派”色彩鮮明的“喜樂島聯盟”也宣佈成立政黨。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最具震撼力的是,由柯文哲一手主導的“臺灣民眾黨”也於8月6日在臺北創立。除此之外,視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亦在8月18日成立,而前臺南縣長蘇煥智的“臺灣維新黨”預計將在本月24日成立。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由此可見,臺灣島內組黨風氣並未隨著民主政治的鞏固而減弱,反倒是出現了似乎更加嚴重的政治分化。組黨風氣為何在島內如此盛行?

01

臺灣社會存在民主早熟症候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開啟民主化不過三十餘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民主的所有元素和內涵移植到臺灣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啟動民主化貌似勢在必行。

也就是說,理論上的民主與現實中的民主存在著巨大差異。要從前者過渡到後者,就必須構造一套簡單易行的民主政治話語。

當政治理論家和政客們要將民主思想灌輸給普羅大眾時,他們就必定要將民主進行簡化和包裝,一是主張直接選舉,二是主張結社自由。兩者的結合便是今天所看到的政黨政治,選舉和組黨成為了民主的代名詞。

"

2020年臺灣“大選”在即,許多政治勢力競相重組併成立新的政黨,以期在新的政治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

以4月13日由原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為開端,緊接著7月20日,“獨派”色彩鮮明的“喜樂島聯盟”也宣佈成立政黨。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最具震撼力的是,由柯文哲一手主導的“臺灣民眾黨”也於8月6日在臺北創立。除此之外,視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亦在8月18日成立,而前臺南縣長蘇煥智的“臺灣維新黨”預計將在本月24日成立。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由此可見,臺灣島內組黨風氣並未隨著民主政治的鞏固而減弱,反倒是出現了似乎更加嚴重的政治分化。組黨風氣為何在島內如此盛行?

01

臺灣社會存在民主早熟症候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開啟民主化不過三十餘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民主的所有元素和內涵移植到臺灣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啟動民主化貌似勢在必行。

也就是說,理論上的民主與現實中的民主存在著巨大差異。要從前者過渡到後者,就必須構造一套簡單易行的民主政治話語。

當政治理論家和政客們要將民主思想灌輸給普羅大眾時,他們就必定要將民主進行簡化和包裝,一是主張直接選舉,二是主張結社自由。兩者的結合便是今天所看到的政黨政治,選舉和組黨成為了民主的代名詞。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正是基於此,許多臺灣民眾都誤認為真正的民主就是選舉和組黨,並將其視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方式或工具。

根據臺灣有關部門的統計,截止目前島內共有近三百個政黨,這在世界其他同等體量的地區或國家是絕無僅有的。無疑,政黨在臺灣有氾濫的趨勢。

02

臺灣是一個相互區隔的社會

一個社會的聚合和離散的程度決定著利益分化的格局,同時也決定著政治勢力的格局。

相互區隔的社會的特點是相互之間的不信任甚或排斥,並堅信一旦對方上臺執政就會出臺針對己方不利的政策。這種思維定式易於將政治活動推向一個極端,即“為了反對而反對”。

臺灣社會由於獨特的發展歷史和不同的政治追求,使得群體與群體之間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甚至利益上的對立。

這些差異和對立往往因為執政當局政策上的導向而變得異常極端,例如軍購、服貿、軍公教和“一例一休”等政策,都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許多利益團體為此紛紛成立政治團體或政黨,以期抗議所謂的政治不公。

"

2020年臺灣“大選”在即,許多政治勢力競相重組併成立新的政黨,以期在新的政治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

以4月13日由原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為開端,緊接著7月20日,“獨派”色彩鮮明的“喜樂島聯盟”也宣佈成立政黨。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最具震撼力的是,由柯文哲一手主導的“臺灣民眾黨”也於8月6日在臺北創立。除此之外,視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亦在8月18日成立,而前臺南縣長蘇煥智的“臺灣維新黨”預計將在本月24日成立。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由此可見,臺灣島內組黨風氣並未隨著民主政治的鞏固而減弱,反倒是出現了似乎更加嚴重的政治分化。組黨風氣為何在島內如此盛行?

01

臺灣社會存在民主早熟症候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開啟民主化不過三十餘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民主的所有元素和內涵移植到臺灣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啟動民主化貌似勢在必行。

也就是說,理論上的民主與現實中的民主存在著巨大差異。要從前者過渡到後者,就必須構造一套簡單易行的民主政治話語。

當政治理論家和政客們要將民主思想灌輸給普羅大眾時,他們就必定要將民主進行簡化和包裝,一是主張直接選舉,二是主張結社自由。兩者的結合便是今天所看到的政黨政治,選舉和組黨成為了民主的代名詞。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正是基於此,許多臺灣民眾都誤認為真正的民主就是選舉和組黨,並將其視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方式或工具。

根據臺灣有關部門的統計,截止目前島內共有近三百個政黨,這在世界其他同等體量的地區或國家是絕無僅有的。無疑,政黨在臺灣有氾濫的趨勢。

02

臺灣是一個相互區隔的社會

一個社會的聚合和離散的程度決定著利益分化的格局,同時也決定著政治勢力的格局。

相互區隔的社會的特點是相互之間的不信任甚或排斥,並堅信一旦對方上臺執政就會出臺針對己方不利的政策。這種思維定式易於將政治活動推向一個極端,即“為了反對而反對”。

臺灣社會由於獨特的發展歷史和不同的政治追求,使得群體與群體之間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甚至利益上的對立。

這些差異和對立往往因為執政當局政策上的導向而變得異常極端,例如軍購、服貿、軍公教和“一例一休”等政策,都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許多利益團體為此紛紛成立政治團體或政黨,以期抗議所謂的政治不公。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更為嚴重的是,當“為了反對而反對”成為政治團體或政黨的行為準則時,社會相互區隔的程度不僅會加深,而且還會固化,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閉合迴路。

03

臺灣民眾對藍綠大黨的厭倦

得益於制度上的形塑,臺灣的執政權長期被國民黨和民進黨霸佔,其他黨派均無問鼎“大位”的可能。

然而,由於受到相互迥異的意識形態的左右,兩黨制的政黨格局並沒有給臺灣造就一個相對穩定、和諧與繁榮的社會環境,反倒是因意識形態掛帥,常常使社會陷入嚴重的族群衝突乃至撕裂。

可以說,社會的鬥爭與是不是全面執政或少數政府都無直接關聯。

對於這種社會境況,臺灣民眾其實是不願意看到的,更是不願意接受的。在許多重要的時間節點,他們都希望有一支可以取代藍綠大黨的力量出現,從而讓社會擺脫被藍綠束縛的困境。所以,他們一直在呼喚並給予第三黨或第三勢力機會,以期能夠改變此一結構。

可問題是,組成新政黨真的就能夠解構原有的政治格局,進而緩解臺灣社會的頑疾嗎?這一問題也可以置換成,為什麼臺灣社會組黨的趨勢不減,但政黨政治的治理卻日漸衰微?

從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政黨越多就越能體現政治的民主嗎?事實上是恰恰相反。

正如前述所言,這些政黨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多是基於對傳統大黨執政表現的不滿甚至反感,遂而才另立山頭。當然,這些政黨並不一定都參與選舉,而是特定利益團體的組合,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

近期成立的這些政黨的政治屬性或色彩皆比較鮮明,可以劃為“統”“獨”兩大陣營,本質上其實都是藍綠內部再次分化的結果。

這從側面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方面是臺灣社會對藍綠主流政黨的不滿,另一方面是藍綠內部對各自大黨的不滿。

不滿的劇增,意味著民主的價值和真諦沒有落到實處,即臺灣民主徒有虛名。毫不誇張的說,組黨實難化解本已就根深蒂固的矛盾,反而可能還會加劇各族群之間的價值和利益衝突,進一步激化原本細微、隱性、可控的矛盾。

"

2020年臺灣“大選”在即,許多政治勢力競相重組併成立新的政黨,以期在新的政治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

以4月13日由原政治團體轉型為政黨的“統一聯盟黨”為開端,緊接著7月20日,“獨派”色彩鮮明的“喜樂島聯盟”也宣佈成立政黨。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最具震撼力的是,由柯文哲一手主導的“臺灣民眾黨”也於8月6日在臺北創立。除此之外,視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亦在8月18日成立,而前臺南縣長蘇煥智的“臺灣維新黨”預計將在本月24日成立。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由此可見,臺灣島內組黨風氣並未隨著民主政治的鞏固而減弱,反倒是出現了似乎更加嚴重的政治分化。組黨風氣為何在島內如此盛行?

01

臺灣社會存在民主早熟症候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開啟民主化不過三十餘年。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民主的所有元素和內涵移植到臺灣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啟動民主化貌似勢在必行。

也就是說,理論上的民主與現實中的民主存在著巨大差異。要從前者過渡到後者,就必須構造一套簡單易行的民主政治話語。

當政治理論家和政客們要將民主思想灌輸給普羅大眾時,他們就必定要將民主進行簡化和包裝,一是主張直接選舉,二是主張結社自由。兩者的結合便是今天所看到的政黨政治,選舉和組黨成為了民主的代名詞。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正是基於此,許多臺灣民眾都誤認為真正的民主就是選舉和組黨,並將其視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方式或工具。

根據臺灣有關部門的統計,截止目前島內共有近三百個政黨,這在世界其他同等體量的地區或國家是絕無僅有的。無疑,政黨在臺灣有氾濫的趨勢。

02

臺灣是一個相互區隔的社會

一個社會的聚合和離散的程度決定著利益分化的格局,同時也決定著政治勢力的格局。

相互區隔的社會的特點是相互之間的不信任甚或排斥,並堅信一旦對方上臺執政就會出臺針對己方不利的政策。這種思維定式易於將政治活動推向一個極端,即“為了反對而反對”。

臺灣社會由於獨特的發展歷史和不同的政治追求,使得群體與群體之間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甚至利益上的對立。

這些差異和對立往往因為執政當局政策上的導向而變得異常極端,例如軍購、服貿、軍公教和“一例一休”等政策,都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許多利益團體為此紛紛成立政治團體或政黨,以期抗議所謂的政治不公。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更為嚴重的是,當“為了反對而反對”成為政治團體或政黨的行為準則時,社會相互區隔的程度不僅會加深,而且還會固化,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閉合迴路。

03

臺灣民眾對藍綠大黨的厭倦

得益於制度上的形塑,臺灣的執政權長期被國民黨和民進黨霸佔,其他黨派均無問鼎“大位”的可能。

然而,由於受到相互迥異的意識形態的左右,兩黨制的政黨格局並沒有給臺灣造就一個相對穩定、和諧與繁榮的社會環境,反倒是因意識形態掛帥,常常使社會陷入嚴重的族群衝突乃至撕裂。

可以說,社會的鬥爭與是不是全面執政或少數政府都無直接關聯。

對於這種社會境況,臺灣民眾其實是不願意看到的,更是不願意接受的。在許多重要的時間節點,他們都希望有一支可以取代藍綠大黨的力量出現,從而讓社會擺脫被藍綠束縛的困境。所以,他們一直在呼喚並給予第三黨或第三勢力機會,以期能夠改變此一結構。

可問題是,組成新政黨真的就能夠解構原有的政治格局,進而緩解臺灣社會的頑疾嗎?這一問題也可以置換成,為什麼臺灣社會組黨的趨勢不減,但政黨政治的治理卻日漸衰微?

從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政黨越多就越能體現政治的民主嗎?事實上是恰恰相反。

正如前述所言,這些政黨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多是基於對傳統大黨執政表現的不滿甚至反感,遂而才另立山頭。當然,這些政黨並不一定都參與選舉,而是特定利益團體的組合,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

近期成立的這些政黨的政治屬性或色彩皆比較鮮明,可以劃為“統”“獨”兩大陣營,本質上其實都是藍綠內部再次分化的結果。

這從側面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方面是臺灣社會對藍綠主流政黨的不滿,另一方面是藍綠內部對各自大黨的不滿。

不滿的劇增,意味著民主的價值和真諦沒有落到實處,即臺灣民主徒有虛名。毫不誇張的說,組黨實難化解本已就根深蒂固的矛盾,反而可能還會加劇各族群之間的價值和利益衝突,進一步激化原本細微、隱性、可控的矛盾。

2020在即臺政治勢力競相重組 為何組黨在臺灣如此盛行?

尤其值得一提是,固有的政治制度和選舉制度也限縮了第三勢力或新興政黨的擴張和能力。選區的劃分、計票的規則和席次的分配都不利於小黨,這就導致新興政黨如果得不到足夠大的政治舞臺,其很可能就是曇花一現。如之前的親民黨、新黨、“臺聯黨”,以及現今的“時代力量”,都難以避免被邊緣化甚至泡沫化的命運。

與之相對應的是選民的個人心理。由於選擇小黨或新興政黨可能會使得自己的選票成為廢票,大多數選民因此變得比較保守,不願意多給小黨或新興政黨機會。從而一到選舉,選民就只能在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進行“兩害相較取其輕”的無奈抉擇。

因此,對於小黨和新政黨來說,政治環境的殘酷現實是,對藍綠大黨的反感,培植了產生新政黨的土壤,但現有的政治結構,又決定了新政黨狹小的生存空間。在藍綠兩個大黨長期執政的態勢下,新政黨或第三勢力或許會層出不窮,但都難以持續。

此次組黨風潮的一個特點是,以全新的理念或組織籌組的政黨少之又少,其大多數都是由以前的政治團體轉型而來,並且皆是分佈於藍綠兩翼。

這從側面說明,藍綠兩黨已將政治板塊分食殆盡,新政黨要另闢疆土幾無可能,而只能在藍綠內部進行分解和重組。

如果說新政黨僅是脫胎於或受制於藍綠陣營的話,那麼新政黨的產生就天然帶有缺陷,即新政黨的發展要取決於大黨的施捨,同時也不具有攻擊性,即不會對傳統大黨構成危機。這樣,臺灣的治理就始終停留在“能做事的政黨做不好,想做事的政黨做不了”的階段。

綜上所述,新政黨不斷湧現,除了制度上提供的條件外,最根本的動力是不同群體的利益在既有的政黨格局裡得不到釋放和滿足,外在刺激則是對國民黨和民進黨執政的失望。不過,新政黨的成立,真的能夠實現他們的訴求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就是為什麼新政黨或第三勢力間歇性迸發的內在邏輯。

(本文作者系東南大學臺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