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Taiwan),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一大島,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省會臺北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一:名稱由來

“臺灣”(漢語拼音:Táiwān)一名源於居於今臺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臺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臺灣”一詞。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春秋戰國時期稱臺灣為“島夷”; 秦朝稱“瀛州”; 三國時期稱“夷洲”; 隋朝至元朝稱“流求”。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臺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臺灣北部)、“北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臺員”、“臺窩灣”(指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臺灣”,並設置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臺灣的正式定名。而臺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臺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華臺北”。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中華臺北

二:行政區劃

臺灣現行行政區劃為2個省(臺灣省、“福建省”)、 6個“直轄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其中臺灣省下轄11個縣、3個市,省會位於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下轄2個縣,“省會”位於金門縣金城鎮。

“福建省”與臺灣省分別在1956年和1998年將省級政府職能精簡,將大部分省級政府機關併入“中央政府”以精簡行政作業,僅保留象徵性工作。

2018年6月28日,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打著“提高行政機構效能”的名義,宣佈自2019年起將“臺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和“臺灣省諮議會”等機構員額和業務預算終止歸零。

臺北市是臺灣的最高行政機構所在地,亦是臺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省行政區劃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註釋:

⑴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東沙群島的島礁和南沙群島的太平島、中洲礁隸屬於高雄市旗津區中興裡。

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裡。

⑶由臺灣當局實際管轄的金門縣、 連江縣(統轄範圍僅馬祖列島)地理位置靠近大陸,隸屬於臺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

三: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臺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省地形概圖

現今的臺灣地區範圍包括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省地形概圖

臺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臺地五大地形,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可耕地佔24%。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佈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五大山脈由東到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地形地貌圖

臺灣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有268座,最高點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主峰,亦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也使臺灣島成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以西是起伏較平坦的山麓丘陵與臺地,丘陵大部分為紅土臺地受河川侵蝕切割而成,主要丘陵有竹東丘陵、竹南苗栗丘陵等;臺地多為頭嵙山層礫石層與晚更新世紅土堆積而成,主要臺地有林口臺地、桃園臺地、大肚臺地等。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省地形圖

受地殼變動、河流作用與差異侵蝕影響,臺灣一些山區丘陵因構造作用形成盆地。由於盆地相較周圍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如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埔里盆地群等。西部受河川下游堆積作用盛行和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在中下游與沿海地區形成平坦的沖積平原,臺灣絕大多數人口便居住在平原上。平原地形以最大平原嘉南平原為主,還有西部的彰化平原、屏東平原、新竹平原等,以及東部的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平原等。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島嶼分佈圖

臺灣島周圍還有澎湖列島、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彭佳嶼和花瓶嶼等火山島,分佈在南部海域的琉球嶼、七星巖、東沙島、太平島和中洲礁等珊瑚礁島,以及釣魚島、金門島、馬祖列島等大陸島。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釣魚島

2:地質地形

臺灣島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臺灣地形複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複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臺灣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臺灣。 因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使臺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並無明顯活動。臺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溫泉分佈圖

臺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巖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地形隆起成因圖

3:氣候條件

北迴歸線穿過臺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臺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溼,冬季較短且溫暖。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雨季,冬季中部和南部地區沒有受到明顯影響,5月臺灣進入梅雨季節。6月到9月為臺灣的夏季,天氣炎熱,其中臺北都會區是盆地地形,熱能無法快速消散,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夏季最高氣溫常可達35℃及以上, 7月平均氣溫可接近30℃。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氣候類型分佈圖

臺灣島四面環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時,冷空氣受海洋調和,冬季氣溫相對華南地區稍顯溫暖。冬季臺南以北的平地氣溫偶爾出現4℃。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氣溫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氣溫可高達18℃左右。合歡山、玉山、雪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因地勢高,11月至4月常有降雪。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平均氣溫分佈圖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年降水量分佈圖

臺灣降水豐沛、氣候溼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臺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中國雨季-火燒寮

臺灣是中國受颱風影響最多的地區之一,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有三至四個颱風。颱風提供豐沛的水分,但降雨空間和時間分佈不均,易引發洪水與泥石流等災害。若缺少夏季颱風帶來的雨水,冬季易出現乾旱,故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珊瑚礁海岸

4:河流水系

臺灣大、小河川密佈,大部分河流受到山脈走向的影響,主要往島嶼西方或東方流入大海。因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位置偏東,主要河川多分佈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中部的濁水溪,流域最廣、南部的高屏溪及長度與流域面積第三、北部的淡水河。大多數湖泊坐落在西部,僅有少數為天然湖泊,最大的是面積7.93平方千米的日月潭, 其餘以人工修築的水庫和埤塘居多,包括面積17.14平方千米的最大水庫與湖泊曾文水庫、石門水庫、虎頭埤等。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河流分佈圖

5:動植物資源

臺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8.5%,種類主要受海拔高度影響。海拔700米以下是亞熱帶闊葉林,海拔700-1800米是闊葉林,1800-2500米是混合林,2500-3500米是針葉林,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是苔蘚或草原。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礦產資源分佈圖

臺灣島棲息著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11%的動物和27%的植物為地區特有種,如山區水域棲息的櫻花鉤吻鮭等。島嶼上生長著超過3000種被子植物和640多種真蕨植物,同時也有3000多種魚類及超過500多種鳥類生活在島嶼上。

中國地理-臺灣省的地理氣候和自然資源

臺灣漁業資源分佈圖


拓展閱讀:

1:中國地理-福建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2:中國地理-廣東省的地理氣候和資源

3:中國地理-浙江省的地理氣候和旅遊資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