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再不下決心 將把臺灣逼上絕路

臺灣 巴拿馬 政治 張志軍 中國臺灣網 2017-06-16

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在臺灣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應該可以打破“臺獨”支持者的幻想了。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中國大陸太瞭解民進黨的空話與假話的話術,彼此根本沒有互信,因此緊緊咬住“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內涵,任你親中、和中、友中、知中,都吹不動“九二共識”這座山。對臺灣來說,現在是時不我予,此時,我們究竟應該繼續走拒絕“九二共識”的道路,還是重新思考兩岸關係的走向,民進黨當局應該給民眾一個清楚的答案。

評論摘編如下:

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在臺灣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應該可以打破“臺獨”支持者的幻想了。雖然蔡英文在選舉前後一直強調維持現狀,但從民進黨與共產黨的距離來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維持現狀必須雙方都同意,而大陸從2015年開始,就已多次宣告“九二共識”是維持兩岸現狀的唯一條件。

這一段時期兩岸關係的發展,其實早在2014年時即可預知,甚至於可以說,是蔡英文自己設下了一個陷阱而不自知。2014年7月蔡英文曾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有一段非常坦白的表白。她認為2014年底的選戰“如果打好,連中國大陸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如果他們覺得,16年最有可能贏的是民進黨的話,他們自動會去創造那個條件。”這句話,在外交領域當中,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傲慢,更限縮了自己的空間,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蔡英文把臺灣逼上了今天的絕路。

看到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同年底國民黨在選舉中的慘敗,中國大陸已把反“獨”擺到優先位置。2015年3月,習近平在兩會期間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基礎,更表示“基礎不牢”,會“地動山搖”;到了5月接見朱立倫時,又提再提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國臺辦張志軍主任則是在8月從運作面提出了“協商機制坍塌說”。最戲劇性的發展當然就是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習近平指明瞭兩岸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大陸太瞭解民進黨的空話與假話的話術,彼此根本沒有互信,因此緊緊咬住“九二共識”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內涵,任你親中、和中、友中、知中,都吹不動“九二共識”這座山。蔡英文當局不僅拒絕“九二共識”,而且多次把箭頭指向國臺辦,認為它是阻礙兩岸關係的絆腳石。這種做法,不僅無助於兩岸之間的溝通,也只會帶來更多更大的壓力而已。

當兩岸以和平發展為主軸時,合作交流就成了主旋律,大陸就會注意臺灣民眾的感受。然而當反“獨”成為兩岸關係主軸時,實力展示就成了主旋律,於是臺灣無法出席WHA,“邦交國”也可能一個接一個消失,此時臺灣民眾的感受,就不再是大陸的主要考慮了。這是兩岸之間殘酷的現實,也是蔡當局的考驗。

民進黨當局現在只能說氣話,不論是憤怒、憤慨、不滿、遺憾、正告與嚴厲譴責,都無助於解決臺灣的外交困境。現在的國際情勢已不同於往日,大陸已是世界大國,對臺灣來說,現在是時不我予,此時,我們究竟應該繼續走拒絕“九二共識”的道路,還是重新思考兩岸關係的走向,民進黨當局應該給民眾一個清楚的答案。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祕書長吳釗爕表示臺當局將重新評估兩岸政策,我們予以肯定,但重點其實不在於技術性的評估,而在於換一顆腦袋。日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提出的凍結“臺獨黨綱”,不失為一條可行的路,但這需要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決心與遠見。這不只是蔡英文的選擇而已,更是臺灣前途之所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