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臺灣 廖國棟 大學 世界歷史 經濟 政知道 2018-12-04

撰文丨董鑫

民進黨在臺灣“九合一”選舉中慘敗,蔡英文也因此道歉、辭職。

一週前,政知君曾關注並撰文分析過上述選舉失利對蔡英文乃至民進黨的影響。那篇推文後,許多讀者都在關注這次“顏色驟變”的選舉究竟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今天,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挑了幾件兩岸最近的“要緊事”來說說。

“恢復中國史”公投

這件事有兩個背景。

今年8月份,專門負責教科書審定的臺灣“國教院”公佈了“12年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對高中歷史教材進行了重大修改,從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單元,原本的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變為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三個領域。特別是“中國史”部分,被納入東亞史,並大幅刪減內容。

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這被認為是民進黨在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而“去中國化”正是蔡英文上臺執政之後力推的。

政知君8月份分析這次教改的時候還曾經說過,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新學年,擺在臺灣高中生課桌上的就會是根據新課綱編出來的歷史課本。

現在,意外來了。

11月27日,在臺灣“綠地變藍天”三天之後,“反去中歷史課綱聯署”召集人、臺灣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他正在醞釀舉辦“恢復中國史”公投,題目暫定為“你是否同意國高中歷史恢復傳統的中國史課程”。


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今年是臺灣“公民投票法”修訂之後的“公投元年”。修訂大幅降低了“公投”門檻,比如提案人數由臺灣地區有投票權人口總數的千分之五調降到萬分之一,聯署人數由5%降到1.5%等。符合標準的公投案經中選會委員會議審議通過之後,依法公告公投案成立,並予編號。

到今年10月,一共有7項“公投案”成案。

按照臺灣“公民投票法”第23條,公民投票案在完成聯署公告後1個月起至6個月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應同日舉行公投,這被稱為“公投綁大選”。所以在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投票人走進投票所,每個人手上都會有好幾張選票,有的選人,有的選事。

吳昆財在接受採訪時稱,他準備明年4月在人力、物力到齊之後提出聯署,這樣公投日期可以選在2020年“大選”時。因為吳昆財認為,“大選”涉及臺灣定位和兩岸政策,對於下一代要不要讀中國史這個問題,候選人必須表態。

到時,蔡英文會如何表態?

旅遊觀光

再來說一個臺灣特別關心的問題。

臺灣觀光旅遊業陷入低迷已經有兩年多了。據臺媒報道,大陸游客去往臺灣的觀光旅遊人數在2015年高峰時期有418萬人次,2017年銳減為273萬人次,今年1到8月共有約180萬人次。從平均每天1.5萬人左右,下降到了現在平均每天不到5000人。

同時滑落的還有大陸游客觀光產值,2015年有新臺幣2196億元,2017年僅有1124億元。

舉個直觀的例子。受到大陸游客減少影響,臺灣花東地區很多旅館剛蓋好,還沒開始營業就被賣掉了。今年10月8日,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在臺灣“立法院”表示,花東就像在喝西北風一樣,並呼籲想要更多大陸游客來臺。

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現在,情況也發生了變化。臺媒報道稱,目前已有大陸旅行團推出赴臺旅遊,將高雄、臺中等地納入行程,預計明年大陸游客赴臺數量可以恢復至350萬人次左右,比今年增加三成。

變化最明顯的是在“九合一”選舉中備受矚目的高雄。

比如,有的旅行團正式推出“臺灣八日遊”,其中有兩天一定要在高雄,且指定旗津;還有的旅行團推出“4天3夜臺灣遊”,地點就在高雄和墾丁,這種行程在之前的旅遊市場上並沒有。特別是韓國瑜在競選中喊出的口號“得三山(指高雄市的旗山鳳山和岡山) 得高雄”,也讓很多旅行團和遊客將“三山”當作了新的必去旅遊景點。

不過,也先不要太樂觀。

在國臺辦的發佈會上,馬曉光也迴應了臺灣旅遊業受到選舉結果影響的問題。

他認為,有大陸游客組團去高雄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兩年來影響和阻礙兩岸交流的一些根本性因素是民進黨當局的限制政策。這個障礙不移除,大家目前的期待能不能順利實施,還需要觀察。

密集的兩岸交流

除了以上兩件還需長久觀察的“要緊事”,下個月還有一些兩岸交流的“常規動作”要密集舉行。

  • 12月1日至8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將在深圳舉辦

這是一項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賽事,去年首次舉辦。今年總決賽的規模擴大,兩岸選手共計888人,其中臺灣441人,參賽隊伍由32支增加到42支,比賽場次由去年的64場增加到100場。

  • 12月3日至5日,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將在廈門舉行

峰會成立於2013年,已舉辦過5次年會。今年的主題是“融合新舉措、共享新商機”,兩岸知名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和青年創業者的代表總共大約1100人將與會。

  • 12月9日,第三屆“孫中山與公共事務”論壇將在高雄舉辦

這屆論壇會擴大規模,邀請30多位大陸代表。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將在會上發表演講,主題為聚焦兩岸經濟合作,兩岸民間團體還將共同聯署並發表“兩岸南南合作(指大陸南方地區與南臺灣)”宣言。

  • 12月下旬,“2018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將在臺北舉辦

雙城論壇自2010年起輪流在上海和臺北兩市舉辦,這次的主題為“循環經濟”。

更吸引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的是下面這個新成立的組織。

11月27日,上海市成立海峽兩岸民間交流與發展研究會。這是一個由從事兩岸問題研究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組成,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首任會長高美琴是臺灣台東人,高山族,退休前曾任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上海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上海市政協副祕書長。

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高美琴(上圖左三)表示,海民會是兩岸同胞開展交流、增進了解、加強合作的一個新平臺,也是兩岸專家學者開展學術交流和諮詢服務的一個新舞臺。

以上都是民間或者地方之間的交流。

國臺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去年當選後一直未能到大陸進行訪問,這次“九合一”選舉之後,國共兩黨的領導人會晤是否會提上日程?

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馬曉光的回覆如下:

我們願意同臺灣所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黨加強交流對話,共同維護臺灣地區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利益福祉,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此中有深意。

蔡英文辭職後,事情正在起變化


資料 | 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環球網、海外網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