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教練的來源分成兩類,一種是泰國國家隊出身,另一種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的職業選手。相對而言,國家隊出身的教練更學院派,他們的教學內容也更為系統化。

這些泰國教練,年齡在21歲到42歲之間,漂洋過海來到同屬亞洲,但語言、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中國,懷著一份小心翼翼,怕犯下最細微過失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當中。他們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人都在泰國老家。拳館負責這些教練的住宿,他們通常四、五人租住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房。為了省錢,教練們很少下館子,而選擇自己買菜做飯。

拳館實行做一休一制度,他們的薪水以底薪加抽成計算。這裡倡導“多做多得”的原則,很多教練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日子裡也會來拳館多帶幾節課。或者就在拳館打發休息時間,相處久了,他們和學員之間成為朋友。常常有學員帶著買好的小菜到拳館,由休息的教練負責在廚房操作一番,大家到了飯點就能圍坐到一起享受最純正地道的泰國菜。

上海很好,這些教練說,他們的薪水通常可以達到泰國時的兩倍甚至更多,但是對於這些異鄉人而言,這裡只是他們度過生命中一段時間的地方,是通往他們夢想生活過程中的一塊跳板。每個月的一號,他們會把拳館發放的薪水寄一半回家。36歲的前職業泰拳手目前的職務是門店主管,他在這裡的月薪相當於泰國人均月收入的兩倍以上,“在泰國,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月到頭來也就掙個兩、三千人民幣。”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教練的來源分成兩類,一種是泰國國家隊出身,另一種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的職業選手。相對而言,國家隊出身的教練更學院派,他們的教學內容也更為系統化。

這些泰國教練,年齡在21歲到42歲之間,漂洋過海來到同屬亞洲,但語言、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中國,懷著一份小心翼翼,怕犯下最細微過失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當中。他們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人都在泰國老家。拳館負責這些教練的住宿,他們通常四、五人租住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房。為了省錢,教練們很少下館子,而選擇自己買菜做飯。

拳館實行做一休一制度,他們的薪水以底薪加抽成計算。這裡倡導“多做多得”的原則,很多教練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日子裡也會來拳館多帶幾節課。或者就在拳館打發休息時間,相處久了,他們和學員之間成為朋友。常常有學員帶著買好的小菜到拳館,由休息的教練負責在廚房操作一番,大家到了飯點就能圍坐到一起享受最純正地道的泰國菜。

上海很好,這些教練說,他們的薪水通常可以達到泰國時的兩倍甚至更多,但是對於這些異鄉人而言,這裡只是他們度過生命中一段時間的地方,是通往他們夢想生活過程中的一塊跳板。每個月的一號,他們會把拳館發放的薪水寄一半回家。36歲的前職業泰拳手目前的職務是門店主管,他在這裡的月薪相當於泰國人均月收入的兩倍以上,“在泰國,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月到頭來也就掙個兩、三千人民幣。”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朗目前是一位門店主管

朗的夢想是等有一天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自己在泰國的老家——那裡距離曼谷驅車一個半小時——在那裡照管家裡的農田,陪伴父母和妻子兒女,“找回過去幾十年裡為了練拳而遺失的所有時光。”

“拳手沒權利展現軟弱”

泰拳幾乎陪伴了他們至今的整個人生。這些教練中,最早的從3歲開始練拳。他們最先開始打兒童組比賽,慢慢參加青少年組和成年組的比賽。從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他們就有了收入。級別越低,收入越少。但即使輸掉比賽,也會獲得一部分象徵性的補貼。因此對於泰國很多貧窮的家庭而言,把孩子送去練拳成了擺脫貧困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

以朗為例,他今年36歲,從5歲多就被父親執意送到拳館。他和很多年齡相仿的小孩一樣,平時吃住都在拳館,在拳館練習,這些都不收取費用。從他們開始參加最低級別的比賽起,就要從自己的獎金裡抽出一部分交給拳館的師傅,通常佔三分之一左右。有時候,這筆抽成甚至達到了獎金的一半。對於這些拳手而言,師傅就像是半個父親。

從一開始,他們就要經受最嚴苛的訓練。“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上學前先完成十公里跑。放學之後,還要回拳臺訓練。”不過,朗最初的興趣卻在於足球。

“我其實剛開始並不喜歡泰拳,我還這麼小,卻不能和夥伴們玩耍,只有訓練、訓練、不間斷的訓練。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因為我必須聽從父親說的話。我心裡雖然對他很生氣,卻不敢反抗。然而到了現在,我必須對他說聲謝謝。因為他的堅持,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泰拳把我帶到全世界很多地方,我還去巴黎打過比賽,這些都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我小時候,足球在泰國並不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我也不知道自己如果選擇了足球,日後能否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朗在上海工作生活三年了,他上午10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但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休息的時候來加班,就可以再多掙一點錢。”工作太累了,對他來說,最好的放鬆方式就是在下班回家、開始做飯前喝上兩罐啤酒。他十年前結婚了,現在已經有兩個孩子。“一年裡面,我會回家一到兩次。我常常想念家人,還有家鄉那片農田。”

他的夢想是在不久的將來自己開一家拳館,但是,終有一天他要徹底離開這一行的。“到時候怎麼維持生計呢?我也時常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要先拼命多賺點錢,以後就回到家鄉,好好照顧自己的家人和農田。我們的田裡還有一片魚塘,我媽媽把魚苗灑下去,過上一兩個月,魚就長大了,我們就把它們拿到外面去賣……”

他想,等有一天回到了家鄉,自己就能把那些逝去的時光找回來了。“我從小練拳,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和朋友們談笑的時間,我想把這些都找回來。”有一天,他希望自己不用再去別的國家討生活。“我心裡一直很內疚,因為練拳,我從來沒有關心照顧過家人。尤其我的孩子們正在一天天長大,我卻錯過了他們成長的所有階段。”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教練的來源分成兩類,一種是泰國國家隊出身,另一種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的職業選手。相對而言,國家隊出身的教練更學院派,他們的教學內容也更為系統化。

這些泰國教練,年齡在21歲到42歲之間,漂洋過海來到同屬亞洲,但語言、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中國,懷著一份小心翼翼,怕犯下最細微過失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當中。他們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人都在泰國老家。拳館負責這些教練的住宿,他們通常四、五人租住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房。為了省錢,教練們很少下館子,而選擇自己買菜做飯。

拳館實行做一休一制度,他們的薪水以底薪加抽成計算。這裡倡導“多做多得”的原則,很多教練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日子裡也會來拳館多帶幾節課。或者就在拳館打發休息時間,相處久了,他們和學員之間成為朋友。常常有學員帶著買好的小菜到拳館,由休息的教練負責在廚房操作一番,大家到了飯點就能圍坐到一起享受最純正地道的泰國菜。

上海很好,這些教練說,他們的薪水通常可以達到泰國時的兩倍甚至更多,但是對於這些異鄉人而言,這裡只是他們度過生命中一段時間的地方,是通往他們夢想生活過程中的一塊跳板。每個月的一號,他們會把拳館發放的薪水寄一半回家。36歲的前職業泰拳手目前的職務是門店主管,他在這裡的月薪相當於泰國人均月收入的兩倍以上,“在泰國,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月到頭來也就掙個兩、三千人民幣。”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朗目前是一位門店主管

朗的夢想是等有一天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自己在泰國的老家——那裡距離曼谷驅車一個半小時——在那裡照管家裡的農田,陪伴父母和妻子兒女,“找回過去幾十年裡為了練拳而遺失的所有時光。”

“拳手沒權利展現軟弱”

泰拳幾乎陪伴了他們至今的整個人生。這些教練中,最早的從3歲開始練拳。他們最先開始打兒童組比賽,慢慢參加青少年組和成年組的比賽。從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他們就有了收入。級別越低,收入越少。但即使輸掉比賽,也會獲得一部分象徵性的補貼。因此對於泰國很多貧窮的家庭而言,把孩子送去練拳成了擺脫貧困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

以朗為例,他今年36歲,從5歲多就被父親執意送到拳館。他和很多年齡相仿的小孩一樣,平時吃住都在拳館,在拳館練習,這些都不收取費用。從他們開始參加最低級別的比賽起,就要從自己的獎金裡抽出一部分交給拳館的師傅,通常佔三分之一左右。有時候,這筆抽成甚至達到了獎金的一半。對於這些拳手而言,師傅就像是半個父親。

從一開始,他們就要經受最嚴苛的訓練。“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上學前先完成十公里跑。放學之後,還要回拳臺訓練。”不過,朗最初的興趣卻在於足球。

“我其實剛開始並不喜歡泰拳,我還這麼小,卻不能和夥伴們玩耍,只有訓練、訓練、不間斷的訓練。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因為我必須聽從父親說的話。我心裡雖然對他很生氣,卻不敢反抗。然而到了現在,我必須對他說聲謝謝。因為他的堅持,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泰拳把我帶到全世界很多地方,我還去巴黎打過比賽,這些都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我小時候,足球在泰國並不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我也不知道自己如果選擇了足球,日後能否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朗在上海工作生活三年了,他上午10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但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休息的時候來加班,就可以再多掙一點錢。”工作太累了,對他來說,最好的放鬆方式就是在下班回家、開始做飯前喝上兩罐啤酒。他十年前結婚了,現在已經有兩個孩子。“一年裡面,我會回家一到兩次。我常常想念家人,還有家鄉那片農田。”

他的夢想是在不久的將來自己開一家拳館,但是,終有一天他要徹底離開這一行的。“到時候怎麼維持生計呢?我也時常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要先拼命多賺點錢,以後就回到家鄉,好好照顧自己的家人和農田。我們的田裡還有一片魚塘,我媽媽把魚苗灑下去,過上一兩個月,魚就長大了,我們就把它們拿到外面去賣……”

他想,等有一天回到了家鄉,自己就能把那些逝去的時光找回來了。“我從小練拳,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和朋友們談笑的時間,我想把這些都找回來。”有一天,他希望自己不用再去別的國家討生活。“我心裡一直很內疚,因為練拳,我從來沒有關心照顧過家人。尤其我的孩子們正在一天天長大,我卻錯過了他們成長的所有階段。”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每次想到這些,他就覺得難過。但這是違揹他拳手形象的,“有時候即使心裡悲傷,也絕對不能表現出來。拳手一定要堅強,你沒有權利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

朗說,人活著一定是有意義的,但眼下的生活對他而言暫時沒什麼意義。“因為我遠離自己的家人和故鄉,只有當那一天,當我結束了漂泊回到他們身邊,那樣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意義。”

“曾經不敢說自己是拳擊手”

和朗不同,39歲的教練經理李維斯和30歲的教練副經理沃特都曾經是泰國國家隊的隊員。他們是不同體系孕育的拳手,一般來說,國家隊隊員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更高一點。李維斯和沃特都是大學本科學歷,前者的專業是管理,後者學的是產品設計。這裡的教練中,還有一些是碩士畢業生。

“相比我小的時候,人們如今看待泰拳的目光已經不同了。”李維斯說,“泰國人很長時間裡也用有色眼光看待這些拳擊手,認為他們只能憑身體吃飯,而且打鬥是一件很野蠻的事情。現在時代向前發展,大家對拳擊手的看法也漸漸改變了,他們就和從事其他普通職業的人一樣。除了打拳,他們也會去上學,也都是大學畢業生。”

李維斯承認,他很長時間裡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從事的職業,他擔心聽說自己是個職業拳手後,人們可能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不敢和他交往。“我怕自己成為一個沒有朋友的人,所以我從來不說自己的職業。我從內心裡想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但拳手似乎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他們代表著一種別的生活,別的階層。”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教練的來源分成兩類,一種是泰國國家隊出身,另一種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的職業選手。相對而言,國家隊出身的教練更學院派,他們的教學內容也更為系統化。

這些泰國教練,年齡在21歲到42歲之間,漂洋過海來到同屬亞洲,但語言、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中國,懷著一份小心翼翼,怕犯下最細微過失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當中。他們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人都在泰國老家。拳館負責這些教練的住宿,他們通常四、五人租住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房。為了省錢,教練們很少下館子,而選擇自己買菜做飯。

拳館實行做一休一制度,他們的薪水以底薪加抽成計算。這裡倡導“多做多得”的原則,很多教練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日子裡也會來拳館多帶幾節課。或者就在拳館打發休息時間,相處久了,他們和學員之間成為朋友。常常有學員帶著買好的小菜到拳館,由休息的教練負責在廚房操作一番,大家到了飯點就能圍坐到一起享受最純正地道的泰國菜。

上海很好,這些教練說,他們的薪水通常可以達到泰國時的兩倍甚至更多,但是對於這些異鄉人而言,這裡只是他們度過生命中一段時間的地方,是通往他們夢想生活過程中的一塊跳板。每個月的一號,他們會把拳館發放的薪水寄一半回家。36歲的前職業泰拳手目前的職務是門店主管,他在這裡的月薪相當於泰國人均月收入的兩倍以上,“在泰國,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月到頭來也就掙個兩、三千人民幣。”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朗目前是一位門店主管

朗的夢想是等有一天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自己在泰國的老家——那裡距離曼谷驅車一個半小時——在那裡照管家裡的農田,陪伴父母和妻子兒女,“找回過去幾十年裡為了練拳而遺失的所有時光。”

“拳手沒權利展現軟弱”

泰拳幾乎陪伴了他們至今的整個人生。這些教練中,最早的從3歲開始練拳。他們最先開始打兒童組比賽,慢慢參加青少年組和成年組的比賽。從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他們就有了收入。級別越低,收入越少。但即使輸掉比賽,也會獲得一部分象徵性的補貼。因此對於泰國很多貧窮的家庭而言,把孩子送去練拳成了擺脫貧困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

以朗為例,他今年36歲,從5歲多就被父親執意送到拳館。他和很多年齡相仿的小孩一樣,平時吃住都在拳館,在拳館練習,這些都不收取費用。從他們開始參加最低級別的比賽起,就要從自己的獎金裡抽出一部分交給拳館的師傅,通常佔三分之一左右。有時候,這筆抽成甚至達到了獎金的一半。對於這些拳手而言,師傅就像是半個父親。

從一開始,他們就要經受最嚴苛的訓練。“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上學前先完成十公里跑。放學之後,還要回拳臺訓練。”不過,朗最初的興趣卻在於足球。

“我其實剛開始並不喜歡泰拳,我還這麼小,卻不能和夥伴們玩耍,只有訓練、訓練、不間斷的訓練。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因為我必須聽從父親說的話。我心裡雖然對他很生氣,卻不敢反抗。然而到了現在,我必須對他說聲謝謝。因為他的堅持,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泰拳把我帶到全世界很多地方,我還去巴黎打過比賽,這些都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我小時候,足球在泰國並不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我也不知道自己如果選擇了足球,日後能否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朗在上海工作生活三年了,他上午10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但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休息的時候來加班,就可以再多掙一點錢。”工作太累了,對他來說,最好的放鬆方式就是在下班回家、開始做飯前喝上兩罐啤酒。他十年前結婚了,現在已經有兩個孩子。“一年裡面,我會回家一到兩次。我常常想念家人,還有家鄉那片農田。”

他的夢想是在不久的將來自己開一家拳館,但是,終有一天他要徹底離開這一行的。“到時候怎麼維持生計呢?我也時常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要先拼命多賺點錢,以後就回到家鄉,好好照顧自己的家人和農田。我們的田裡還有一片魚塘,我媽媽把魚苗灑下去,過上一兩個月,魚就長大了,我們就把它們拿到外面去賣……”

他想,等有一天回到了家鄉,自己就能把那些逝去的時光找回來了。“我從小練拳,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和朋友們談笑的時間,我想把這些都找回來。”有一天,他希望自己不用再去別的國家討生活。“我心裡一直很內疚,因為練拳,我從來沒有關心照顧過家人。尤其我的孩子們正在一天天長大,我卻錯過了他們成長的所有階段。”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每次想到這些,他就覺得難過。但這是違揹他拳手形象的,“有時候即使心裡悲傷,也絕對不能表現出來。拳手一定要堅強,你沒有權利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

朗說,人活著一定是有意義的,但眼下的生活對他而言暫時沒什麼意義。“因為我遠離自己的家人和故鄉,只有當那一天,當我結束了漂泊回到他們身邊,那樣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意義。”

“曾經不敢說自己是拳擊手”

和朗不同,39歲的教練經理李維斯和30歲的教練副經理沃特都曾經是泰國國家隊的隊員。他們是不同體系孕育的拳手,一般來說,國家隊隊員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更高一點。李維斯和沃特都是大學本科學歷,前者的專業是管理,後者學的是產品設計。這裡的教練中,還有一些是碩士畢業生。

“相比我小的時候,人們如今看待泰拳的目光已經不同了。”李維斯說,“泰國人很長時間裡也用有色眼光看待這些拳擊手,認為他們只能憑身體吃飯,而且打鬥是一件很野蠻的事情。現在時代向前發展,大家對拳擊手的看法也漸漸改變了,他們就和從事其他普通職業的人一樣。除了打拳,他們也會去上學,也都是大學畢業生。”

李維斯承認,他很長時間裡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從事的職業,他擔心聽說自己是個職業拳手後,人們可能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不敢和他交往。“我怕自己成為一個沒有朋友的人,所以我從來不說自己的職業。我從內心裡想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但拳手似乎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他們代表著一種別的生活,別的階層。”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李維斯

李維斯的父母都練過泰拳,然而他的母親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頭號阻撓者。“有兩次,媽媽不讓我再繼續從事泰拳了。一次是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眼看年紀一點點大起來,還沒有幹出一番名堂。媽媽說,‘你應該找份正經工作了。’她怕別人都在往前走,而我卻被留在原地,終有一天再也追趕不上他們。但我除了泰拳,對別的一切都沒有興趣。我說,‘媽媽,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後來我參加了一項賽事,成了最後的冠軍。我退役以後就當教練了,在泰國的拳館也當過經理。媽媽當初多次反對我打拳,後來也多次反對我退役後依然在泰拳館工作,但我沒有辦法離開它。”

李維斯人生中第一場比賽賺了20元人民幣,最多一場賺了4萬人民幣。沃特說,他第一場比賽賺了10元,最多一場則賺了2萬。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泰拳手的收入有其偶然性和不穩定性。李維斯感慨,“泰拳手在5到25歲之間是最火的,如果這個期間自己懂得存錢理財或者有人幫他打理,退役之後就可以過上較有保障的生活。但很多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肆意揮霍,吃完了眼前的青春飯,最後下場就很可悲。”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教練的來源分成兩類,一種是泰國國家隊出身,另一種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的職業選手。相對而言,國家隊出身的教練更學院派,他們的教學內容也更為系統化。

這些泰國教練,年齡在21歲到42歲之間,漂洋過海來到同屬亞洲,但語言、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中國,懷著一份小心翼翼,怕犯下最細微過失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當中。他們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人都在泰國老家。拳館負責這些教練的住宿,他們通常四、五人租住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房。為了省錢,教練們很少下館子,而選擇自己買菜做飯。

拳館實行做一休一制度,他們的薪水以底薪加抽成計算。這裡倡導“多做多得”的原則,很多教練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日子裡也會來拳館多帶幾節課。或者就在拳館打發休息時間,相處久了,他們和學員之間成為朋友。常常有學員帶著買好的小菜到拳館,由休息的教練負責在廚房操作一番,大家到了飯點就能圍坐到一起享受最純正地道的泰國菜。

上海很好,這些教練說,他們的薪水通常可以達到泰國時的兩倍甚至更多,但是對於這些異鄉人而言,這裡只是他們度過生命中一段時間的地方,是通往他們夢想生活過程中的一塊跳板。每個月的一號,他們會把拳館發放的薪水寄一半回家。36歲的前職業泰拳手目前的職務是門店主管,他在這裡的月薪相當於泰國人均月收入的兩倍以上,“在泰國,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月到頭來也就掙個兩、三千人民幣。”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朗目前是一位門店主管

朗的夢想是等有一天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自己在泰國的老家——那裡距離曼谷驅車一個半小時——在那裡照管家裡的農田,陪伴父母和妻子兒女,“找回過去幾十年裡為了練拳而遺失的所有時光。”

“拳手沒權利展現軟弱”

泰拳幾乎陪伴了他們至今的整個人生。這些教練中,最早的從3歲開始練拳。他們最先開始打兒童組比賽,慢慢參加青少年組和成年組的比賽。從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他們就有了收入。級別越低,收入越少。但即使輸掉比賽,也會獲得一部分象徵性的補貼。因此對於泰國很多貧窮的家庭而言,把孩子送去練拳成了擺脫貧困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

以朗為例,他今年36歲,從5歲多就被父親執意送到拳館。他和很多年齡相仿的小孩一樣,平時吃住都在拳館,在拳館練習,這些都不收取費用。從他們開始參加最低級別的比賽起,就要從自己的獎金裡抽出一部分交給拳館的師傅,通常佔三分之一左右。有時候,這筆抽成甚至達到了獎金的一半。對於這些拳手而言,師傅就像是半個父親。

從一開始,他們就要經受最嚴苛的訓練。“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上學前先完成十公里跑。放學之後,還要回拳臺訓練。”不過,朗最初的興趣卻在於足球。

“我其實剛開始並不喜歡泰拳,我還這麼小,卻不能和夥伴們玩耍,只有訓練、訓練、不間斷的訓練。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因為我必須聽從父親說的話。我心裡雖然對他很生氣,卻不敢反抗。然而到了現在,我必須對他說聲謝謝。因為他的堅持,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泰拳把我帶到全世界很多地方,我還去巴黎打過比賽,這些都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我小時候,足球在泰國並不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我也不知道自己如果選擇了足球,日後能否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朗在上海工作生活三年了,他上午10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但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休息的時候來加班,就可以再多掙一點錢。”工作太累了,對他來說,最好的放鬆方式就是在下班回家、開始做飯前喝上兩罐啤酒。他十年前結婚了,現在已經有兩個孩子。“一年裡面,我會回家一到兩次。我常常想念家人,還有家鄉那片農田。”

他的夢想是在不久的將來自己開一家拳館,但是,終有一天他要徹底離開這一行的。“到時候怎麼維持生計呢?我也時常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要先拼命多賺點錢,以後就回到家鄉,好好照顧自己的家人和農田。我們的田裡還有一片魚塘,我媽媽把魚苗灑下去,過上一兩個月,魚就長大了,我們就把它們拿到外面去賣……”

他想,等有一天回到了家鄉,自己就能把那些逝去的時光找回來了。“我從小練拳,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和朋友們談笑的時間,我想把這些都找回來。”有一天,他希望自己不用再去別的國家討生活。“我心裡一直很內疚,因為練拳,我從來沒有關心照顧過家人。尤其我的孩子們正在一天天長大,我卻錯過了他們成長的所有階段。”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每次想到這些,他就覺得難過。但這是違揹他拳手形象的,“有時候即使心裡悲傷,也絕對不能表現出來。拳手一定要堅強,你沒有權利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

朗說,人活著一定是有意義的,但眼下的生活對他而言暫時沒什麼意義。“因為我遠離自己的家人和故鄉,只有當那一天,當我結束了漂泊回到他們身邊,那樣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意義。”

“曾經不敢說自己是拳擊手”

和朗不同,39歲的教練經理李維斯和30歲的教練副經理沃特都曾經是泰國國家隊的隊員。他們是不同體系孕育的拳手,一般來說,國家隊隊員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更高一點。李維斯和沃特都是大學本科學歷,前者的專業是管理,後者學的是產品設計。這裡的教練中,還有一些是碩士畢業生。

“相比我小的時候,人們如今看待泰拳的目光已經不同了。”李維斯說,“泰國人很長時間裡也用有色眼光看待這些拳擊手,認為他們只能憑身體吃飯,而且打鬥是一件很野蠻的事情。現在時代向前發展,大家對拳擊手的看法也漸漸改變了,他們就和從事其他普通職業的人一樣。除了打拳,他們也會去上學,也都是大學畢業生。”

李維斯承認,他很長時間裡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從事的職業,他擔心聽說自己是個職業拳手後,人們可能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不敢和他交往。“我怕自己成為一個沒有朋友的人,所以我從來不說自己的職業。我從內心裡想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但拳手似乎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他們代表著一種別的生活,別的階層。”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李維斯

李維斯的父母都練過泰拳,然而他的母親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頭號阻撓者。“有兩次,媽媽不讓我再繼續從事泰拳了。一次是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眼看年紀一點點大起來,還沒有幹出一番名堂。媽媽說,‘你應該找份正經工作了。’她怕別人都在往前走,而我卻被留在原地,終有一天再也追趕不上他們。但我除了泰拳,對別的一切都沒有興趣。我說,‘媽媽,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後來我參加了一項賽事,成了最後的冠軍。我退役以後就當教練了,在泰國的拳館也當過經理。媽媽當初多次反對我打拳,後來也多次反對我退役後依然在泰拳館工作,但我沒有辦法離開它。”

李維斯人生中第一場比賽賺了20元人民幣,最多一場賺了4萬人民幣。沃特說,他第一場比賽賺了10元,最多一場則賺了2萬。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泰拳手的收入有其偶然性和不穩定性。李維斯感慨,“泰拳手在5到25歲之間是最火的,如果這個期間自己懂得存錢理財或者有人幫他打理,退役之後就可以過上較有保障的生活。但很多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肆意揮霍,吃完了眼前的青春飯,最後下場就很可悲。”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沃特

朗說,自己就曾是這群肆意揮霍的青年中的一個。“年輕的時候,生活很隨心所欲。打完一場比賽贏的獎金,出去吃吃喝喝花完了,從來不知道要存錢。總是對自己說,‘沒事,下一場再賺就可以了。’當時我20歲出頭,那些出現在拳臺上、生活中的機會,從我眼前轉瞬即逝。我想,沒有關係我還年輕,下一次再抓住它就可以了。然後年紀慢慢大了,26歲的時候我結了婚,從此不再為自己而活,我這才懂得人活著的責任。”

沃特說,自己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泰國拳手退役之後,都可以在國家的幫助下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實是,退役對於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體制外的職業拳手往往就意味著失業。他們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都不滿30歲,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可以順利實現轉型,成為一名泰拳教練。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此後的漫漫人生確實非常迷茫。有人回學校讀書,將來找一份和泰拳完全無關的工作,過普通人的生活;有的回老家種田,以此維繫生計。

“用整顆心去對待它”

近年來,隨著泰拳運動在海外興起,去別的國家做教練便成為很多退役拳手的人生新契機。

初到中國,文化上的差異讓他們處處小心謹慎。李維斯說,“即使和一些學員已經很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和他們互加微信。因為怕出錯,怕冒犯你們的文化。”

朗發現,相較於其他國家學員看到自己的教練時表現出的畢恭畢敬的態度,中國學員更傾向於和教練保持如同兄弟、朋友般的關係。去年,泰國遭遇嚴重洪災。拳館裡很多教練的家鄉都成了重災區,聽說了這個消息後,幾名高層在微信群裡發起了自願募捐。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裡,就募集到三萬多人民幣捐給了災區。直到現在,很多教練仍時常提起這件事,他們在感動之餘也為中國人的熱心感到驚訝。

教練們為了給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來到中國打拼,正如他們之前也曾經在包括越南、緬甸、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教授泰拳。但賺錢只是他們的一部分動機,沃特說,“泰國有非常多的教練在世界各地教授這項運動,他們是用心在推廣,想把泰拳文化發揚光大。”

泰拳不僅是一項運動,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它自帶一種複雜而迷人的儀式感。每次訓練開始前,教練和學員雙手合十向對方行禮,致以問候。訓練結束以後,這些泰國人用一種滿懷恭敬的姿勢把拳套和靶具放到一邊,再起身離開。他們向沙包進行跪拜,對站在面前的對手也心懷尊重和感激,因為他們把對手看做促進自己水平提升的人。

"

他們都是受過傷的男人。

成為一名職業拳手而不受傷是不可能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曾有過被直接KO在拳臺上的經歷,醒來不知身處何處;最普遍的傷口是被對手用肘部劃開的,行話說“肘過如刀”,在他們的眉骨、顴骨和下巴留下永久的傷疤。

泰拳,這項曾經被視為最血腥暴力的運動——允許使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人體四肢的八個部位進行格鬥(我們更熟悉的拳擊運動則是隻能通過兩隻拳頭進行的對抗)——如今正在中國悄然風靡,它被當下的年輕人定義為一項時尚、酷炫的健身方式。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在上海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拳館裡,越來越多的泰國教練正佔領一方天地,並在其間構築起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內容是泰拳,但又不止於泰拳……

“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老家”

在上海有兩類練習泰拳的場所:一類是綜合健身場館中的泰拳單項,另一類則是專業的泰拳場館。這座城市第一家專業泰拳館創辦於2005年左右,開始時鮮有中國人問津,學員都是在上海生活的老外,老外的基數原本很小,因而一度難以維繫。

以率先獲得泰國體育總局認可的專業泰拳館飛奕泰格為例,當老闆劉國飛在十多年前初創拳館的時候,就面臨著缺乏學員的窘境。這個退役軍人拿出了常年軍旅生涯中的韌勁,通過承辦各類相關比賽來抵消拳館的日常開銷,勉強支撐了下來。

但說不清道不明,泰拳這兩年突然就火了。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泰拳館”,顯示近三百個選項,這些場館遍佈上海各個區縣,價格相差也很懸殊。一節90分鐘的私教課,費用區間在300-800元左右。所有地方當然都鼓勵學員多多購買課程,買得越多,單次收費就越划算。

其中大部分的學員是女性,前文提到的飛奕泰格擁有11家連鎖店,近兩萬名會員,其中70%的學員為女性。這些女性學員認為,練習泰拳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以下三點需求:減肥、防身以及釋放壓力。

在這11家門店裡,共聘請了超過60名泰國拳手擔任教練。這些教練必須擁有合法的工作手續,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持有工作簽證。並且,需要累積至少150場到200場職業泰拳比賽的經驗,不到這個數量,意味著教練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教授學員。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教練的來源分成兩類,一種是泰國國家隊出身,另一種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的職業選手。相對而言,國家隊出身的教練更學院派,他們的教學內容也更為系統化。

這些泰國教練,年齡在21歲到42歲之間,漂洋過海來到同屬亞洲,但語言、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中國,懷著一份小心翼翼,怕犯下最細微過失的心情,投入到自己的新生活當中。他們很多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人都在泰國老家。拳館負責這些教練的住宿,他們通常四、五人租住一套二室一廳的公寓房。為了省錢,教練們很少下館子,而選擇自己買菜做飯。

拳館實行做一休一制度,他們的薪水以底薪加抽成計算。這裡倡導“多做多得”的原則,很多教練即使在自己休息的日子裡也會來拳館多帶幾節課。或者就在拳館打發休息時間,相處久了,他們和學員之間成為朋友。常常有學員帶著買好的小菜到拳館,由休息的教練負責在廚房操作一番,大家到了飯點就能圍坐到一起享受最純正地道的泰國菜。

上海很好,這些教練說,他們的薪水通常可以達到泰國時的兩倍甚至更多,但是對於這些異鄉人而言,這裡只是他們度過生命中一段時間的地方,是通往他們夢想生活過程中的一塊跳板。每個月的一號,他們會把拳館發放的薪水寄一半回家。36歲的前職業泰拳手目前的職務是門店主管,他在這裡的月薪相當於泰國人均月收入的兩倍以上,“在泰國,即使你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個月到頭來也就掙個兩、三千人民幣。”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朗目前是一位門店主管

朗的夢想是等有一天攢到足夠的錢,就回自己在泰國的老家——那裡距離曼谷驅車一個半小時——在那裡照管家裡的農田,陪伴父母和妻子兒女,“找回過去幾十年裡為了練拳而遺失的所有時光。”

“拳手沒權利展現軟弱”

泰拳幾乎陪伴了他們至今的整個人生。這些教練中,最早的從3歲開始練拳。他們最先開始打兒童組比賽,慢慢參加青少年組和成年組的比賽。從人生中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他們就有了收入。級別越低,收入越少。但即使輸掉比賽,也會獲得一部分象徵性的補貼。因此對於泰國很多貧窮的家庭而言,把孩子送去練拳成了擺脫貧困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

以朗為例,他今年36歲,從5歲多就被父親執意送到拳館。他和很多年齡相仿的小孩一樣,平時吃住都在拳館,在拳館練習,這些都不收取費用。從他們開始參加最低級別的比賽起,就要從自己的獎金裡抽出一部分交給拳館的師傅,通常佔三分之一左右。有時候,這筆抽成甚至達到了獎金的一半。對於這些拳手而言,師傅就像是半個父親。

從一開始,他們就要經受最嚴苛的訓練。“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上學前先完成十公里跑。放學之後,還要回拳臺訓練。”不過,朗最初的興趣卻在於足球。

“我其實剛開始並不喜歡泰拳,我還這麼小,卻不能和夥伴們玩耍,只有訓練、訓練、不間斷的訓練。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因為我必須聽從父親說的話。我心裡雖然對他很生氣,卻不敢反抗。然而到了現在,我必須對他說聲謝謝。因為他的堅持,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泰拳把我帶到全世界很多地方,我還去巴黎打過比賽,這些都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我小時候,足球在泰國並不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我也不知道自己如果選擇了足球,日後能否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朗在上海工作生活三年了,他上午10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但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休息的時候來加班,就可以再多掙一點錢。”工作太累了,對他來說,最好的放鬆方式就是在下班回家、開始做飯前喝上兩罐啤酒。他十年前結婚了,現在已經有兩個孩子。“一年裡面,我會回家一到兩次。我常常想念家人,還有家鄉那片農田。”

他的夢想是在不久的將來自己開一家拳館,但是,終有一天他要徹底離開這一行的。“到時候怎麼維持生計呢?我也時常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要先拼命多賺點錢,以後就回到家鄉,好好照顧自己的家人和農田。我們的田裡還有一片魚塘,我媽媽把魚苗灑下去,過上一兩個月,魚就長大了,我們就把它們拿到外面去賣……”

他想,等有一天回到了家鄉,自己就能把那些逝去的時光找回來了。“我從小練拳,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和朋友們談笑的時間,我想把這些都找回來。”有一天,他希望自己不用再去別的國家討生活。“我心裡一直很內疚,因為練拳,我從來沒有關心照顧過家人。尤其我的孩子們正在一天天長大,我卻錯過了他們成長的所有階段。”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每次想到這些,他就覺得難過。但這是違揹他拳手形象的,“有時候即使心裡悲傷,也絕對不能表現出來。拳手一定要堅強,你沒有權利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

朗說,人活著一定是有意義的,但眼下的生活對他而言暫時沒什麼意義。“因為我遠離自己的家人和故鄉,只有當那一天,當我結束了漂泊回到他們身邊,那樣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意義。”

“曾經不敢說自己是拳擊手”

和朗不同,39歲的教練經理李維斯和30歲的教練副經理沃特都曾經是泰國國家隊的隊員。他們是不同體系孕育的拳手,一般來說,國家隊隊員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更高一點。李維斯和沃特都是大學本科學歷,前者的專業是管理,後者學的是產品設計。這裡的教練中,還有一些是碩士畢業生。

“相比我小的時候,人們如今看待泰拳的目光已經不同了。”李維斯說,“泰國人很長時間裡也用有色眼光看待這些拳擊手,認為他們只能憑身體吃飯,而且打鬥是一件很野蠻的事情。現在時代向前發展,大家對拳擊手的看法也漸漸改變了,他們就和從事其他普通職業的人一樣。除了打拳,他們也會去上學,也都是大學畢業生。”

李維斯承認,他很長時間裡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從事的職業,他擔心聽說自己是個職業拳手後,人們可能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不敢和他交往。“我怕自己成為一個沒有朋友的人,所以我從來不說自己的職業。我從內心裡想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但拳手似乎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他們代表著一種別的生活,別的階層。”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李維斯

李維斯的父母都練過泰拳,然而他的母親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頭號阻撓者。“有兩次,媽媽不讓我再繼續從事泰拳了。一次是我二十多歲的時候,眼看年紀一點點大起來,還沒有幹出一番名堂。媽媽說,‘你應該找份正經工作了。’她怕別人都在往前走,而我卻被留在原地,終有一天再也追趕不上他們。但我除了泰拳,對別的一切都沒有興趣。我說,‘媽媽,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後來我參加了一項賽事,成了最後的冠軍。我退役以後就當教練了,在泰國的拳館也當過經理。媽媽當初多次反對我打拳,後來也多次反對我退役後依然在泰拳館工作,但我沒有辦法離開它。”

李維斯人生中第一場比賽賺了20元人民幣,最多一場賺了4萬人民幣。沃特說,他第一場比賽賺了10元,最多一場則賺了2萬。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泰拳手的收入有其偶然性和不穩定性。李維斯感慨,“泰拳手在5到25歲之間是最火的,如果這個期間自己懂得存錢理財或者有人幫他打理,退役之後就可以過上較有保障的生活。但很多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肆意揮霍,吃完了眼前的青春飯,最後下場就很可悲。”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沃特

朗說,自己就曾是這群肆意揮霍的青年中的一個。“年輕的時候,生活很隨心所欲。打完一場比賽贏的獎金,出去吃吃喝喝花完了,從來不知道要存錢。總是對自己說,‘沒事,下一場再賺就可以了。’當時我20歲出頭,那些出現在拳臺上、生活中的機會,從我眼前轉瞬即逝。我想,沒有關係我還年輕,下一次再抓住它就可以了。然後年紀慢慢大了,26歲的時候我結了婚,從此不再為自己而活,我這才懂得人活著的責任。”

沃特說,自己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泰國拳手退役之後,都可以在國家的幫助下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實是,退役對於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體制外的職業拳手往往就意味著失業。他們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都不滿30歲,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可以順利實現轉型,成為一名泰拳教練。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此後的漫漫人生確實非常迷茫。有人回學校讀書,將來找一份和泰拳完全無關的工作,過普通人的生活;有的回老家種田,以此維繫生計。

“用整顆心去對待它”

近年來,隨著泰拳運動在海外興起,去別的國家做教練便成為很多退役拳手的人生新契機。

初到中國,文化上的差異讓他們處處小心謹慎。李維斯說,“即使和一些學員已經很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和他們互加微信。因為怕出錯,怕冒犯你們的文化。”

朗發現,相較於其他國家學員看到自己的教練時表現出的畢恭畢敬的態度,中國學員更傾向於和教練保持如同兄弟、朋友般的關係。去年,泰國遭遇嚴重洪災。拳館裡很多教練的家鄉都成了重災區,聽說了這個消息後,幾名高層在微信群裡發起了自願募捐。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裡,就募集到三萬多人民幣捐給了災區。直到現在,很多教練仍時常提起這件事,他們在感動之餘也為中國人的熱心感到驚訝。

教練們為了給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來到中國打拼,正如他們之前也曾經在包括越南、緬甸、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教授泰拳。但賺錢只是他們的一部分動機,沃特說,“泰國有非常多的教練在世界各地教授這項運動,他們是用心在推廣,想把泰拳文化發揚光大。”

泰拳不僅是一項運動,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它自帶一種複雜而迷人的儀式感。每次訓練開始前,教練和學員雙手合十向對方行禮,致以問候。訓練結束以後,這些泰國人用一種滿懷恭敬的姿勢把拳套和靶具放到一邊,再起身離開。他們向沙包進行跪拜,對站在面前的對手也心懷尊重和感激,因為他們把對手看做促進自己水平提升的人。

這些讓人生畏的泰拳教練,他們心中有哪些怕和愛?

而對於自己的師傅,拳手們將其視為和親生父親同等重要的人。站在師傅面前,他們必須謙卑地垂下雙目。拳館副總趙理衛介紹,每年3月17日是泰國的拳師節。這天,世界各地的泰拳選手和愛好者都會自發趕到大城府遺址,拳館裡的一些教練也會去參加這次盛大的節日,緬懷泰拳祖師爺乃克儂東。作為大城王朝的一名拳手,他曾經一舉打敗十名來自征服者緬甸的武士。

因此從誕生之初,泰拳在普通的體育運動這層意義之上,就另被賦予了一種使命,一種精神的象徵。朗指出,泰拳是一項必須用心參與的運動。“我對自己的學生說,你們可以輸掉一場比賽,幾場比賽,都沒有關係,但是你必須要用自己全幅的身心去對待每一場比賽。不是為了打比賽而打比賽,你要用整顆心整個的激情去對待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