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捕”來襲 漁船滿載而歸 喜迎八方來客'

"

浙江在線9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郭威)太湖秋汛到來,長興34公里的湖岸線又迎來了豐收的喜悅。9月6日,太湖開啟高踏網捕撈,千帆競發,這場“大捕”將持續將近一個月。

新塘碼頭上,魚腥味、叫賣聲讓長興乃至周邊市縣人的心都跟著躁動了起來。太湖的“大捕”不光“填飽”了自家兄弟姐妹,諸如梅鱭魚、太湖三白、花白鰱等一大波讓人口水直流的湖鮮,還通過運輸船和大貨車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而碼頭上,這些人們的身影也值得我們深思和尋味……

“叱吒風雲”的船老大 歷經風雨考驗

俗話說,“世上活路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可想而知,與風起潮湧的太湖“搏擊”的船老大們該是怎樣的艱辛。

徐自年今年60歲,是地地道道的新塘人,從小在太湖邊長大,聽著搖櫓聲入眠,伴著魚腥味醒來,因為人勤快、肯做事,身邊的人親切地稱他為“老黃牛”。

從第一次駕船駛向太湖到現在,徐自年已經在這一行幹了30年,回想起以前的收魚情形,他還歷歷在目。“80年代,支付給江蘇漁民的訂金就要1萬元,在當時這是個大數目,我們得到處東拼西湊才能把‘貨源’給穩住。”他繼續回憶道,“那會兒船也不結實,也沒有現在這麼好的照明條件,晚上收魚回來碰上風雨交加的日子,只有藉助閃電的光才敢前行,閃一次,衝一小段,再閃一次,再衝一小段……”

9月6日,“大捕”如期而至。徐自年和船員們早早便來到碼頭等待裝載冰塊,期盼了一年的日子終於到來。他說:“冰塊的作用就是為了保鮮,成本一定要捨得下,魚才能賣得出好價錢。”於是乎,在他的船上,不只甲板上準備了幾十條冰塊,就連船艙裡也備上了許多。

漁業這個行當向來都是“靠天收”,如果遇上連綿雨天或是颱風天就要遭殃。徐自年說,2017年令他記憶猶新,開捕季的前半段天氣一直很好,而從9月19日開始一連下了半個月的雨,他把幾萬斤的梅鱭魚都拿出來晒了,一下子下雨,這麼大的量來不及收,魚全部腐爛,虧了8萬元。

“幸好這次的颱風‘玲玲’一路北上,沒帶來多少風雨,不然我們就要擔心了。”徐自年補充道,“接下去天氣放晴,我們得趕緊晾晒梅鱭魚,要知道,晒乾的梅鱭魚可比新鮮的要值錢多了。”

老水警水上治安18年 憑直覺一眼定方向

9月6日早晨7點半,水上派出所民警張家平和2名輔警便從東門大橋的碼頭出發了,一路駕駛快艇半小時到達新塘碼頭。因為長興的船隻是運銷船,只有等江蘇的漁民抓捕得差不多了再出發收魚,因此碼頭上的船隻不會太早出發,張家平一行人到達後第一時間和漁政、海事、消防等部門展開了聯合檢查。

“運銷船有一定的人數限制,我們需要檢查他們是否存在超員的情況。”張家平介紹道,“除此之外,船上的安全設施、消防設備、GPS狀態等都必須達到標準,我們在為他們這次出發前做最後的排查工作,不然一旦在湖面上出現問題,麻煩可就大了。”

不僅如此,水上派出所作為水上治安的保障力量,還有諸多任務在身。“從這邊的堤岸向外70米就屬於江蘇管轄範圍了。”順著張家平手指的方向望去,蘆葦蕩隨風搖擺,幾隻白鷺撲閃著翅膀飛向太湖的更深處。“但是為了保障水路和人員安全,從大雷山到小雷山一帶,長興承擔著江蘇給予的委託管理權。也就是說,這一片100多公里水域上的大小事情我們水警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壓力也很大。”

水上糾紛是最常見的一個問題。“運銷船互搶地盤、其他船隻誤入捕魚區等狀況發生時,我們便要第一時間趕去處理。”即使沒有警情,水上派出所的民輔警也會每隔半個小時在新塘口附近進行一次巡邏。

“通常風平浪靜的天,警情也少;需要我們出動了,大風大浪的情況偏多。”張家平坦言,“下著暴雨,湖面上風浪又大,能見度極差。而報警人也通常在疾風驟雨中迷失了方向,報不清自己的定位。這個時候就只有靠直覺。”張家平從事水警工作已有18年,現在的他說起這件事輕描淡寫,但真正要做到憑直覺就能一眼定方向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

“明年再幹一年我就要退休了。”張家平說道,“但是,這份和太湖的不解之緣我會一直珍藏在心裡。”

碼頭年年忙碌 招工一年難過一年

“來,往這邊來點!好!”早晨7點半,新塘橋下,冰庫老闆姚美福正在指揮冷鏈車,以便滑軌剛剛好卡在需要裝冰的船尾。裝卸師傅用鉤子將冰塊一條條送上船,船員們則迅速用棉被將冰塊蓋好。

望著成功裝上冰塊的一艘艘運銷船駛向太湖,姚美福滿是欣喜,儘管凌晨3點就開始忙活,但一想到這些船隻到了下午滿載而歸的情景,一切都是值得的。

姚美福是新塘碼頭最西邊冰庫的老闆,擁有5個冰塊儲存庫和2個速凍庫。“如果魚蝦太多需要一下船就速凍,我們這個速凍庫10個小時就可以凍好。”因為魚蝦數量多,往往冰塊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姚美福需要提前儲備。

“運銷船收魚要冰,把魚蝦運出去也要冰,長興的製冰廠一天產冰量只有600多條,遠遠滿足不了。”姚美福坦言,用冰高峰時碼頭上一天要4000條冰塊,他得從無錫、蘇州、吳江、杭州等地的製冰廠拉來。

9點半,姚美福終於得空把已經完全溼透的外套脫下來,搭在晾衣杆上透透風。因為之前上下冰塊再加上小捕期間上下魚蝦,姚美福冰庫門前的地面已有些魚漬。他用水槍開始一點點將地面沖洗乾淨,以便下午遠道而來的收購商們有一個良好的收購環境。

結束清掃,他坐在橋墩下的陰涼處,靜靜地看著碼頭的一切。他幽幽地對記者說道:“無論是上船出湖的船員還是晒魚的女工,歲數一年比一年大,這兩年招工還挺難的。”他說,尤其是船員,因為要求水性高、技術好,符合的人選就更少。

隨著新塘村附近的太湖龍之夢樂園項目各項業態逐步對外營業,不少村裡人紛紛找到了保潔、酒店管理、園藝等工作,不再單純靠一個月的捕魚季維持生計,這就使得招工成了更大的難題。“最遠的我們要到虹星橋、和平這些地方去‘挖人’,還得包輛麵包車接送他們上下班。”他預計,接下去的招工問題會一年比一年更加艱難。

碼頭一次定終身 平安喜樂帶蝦歸

15點不到,新塘碼頭沿岸的魚市已是人頭攢動,市民們站在岸邊翹首以盼,期待第一艘運銷船歸港。

15點半,第一波運銷船伴著“突突”的引擎聲滿載而歸,隨著大型的起吊臂將第一箱湖鮮吊上岸,碼頭開始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早已停在一旁的大貨車一輛接著一輛裝載魚蝦,而在魚市上,魚販子們搭建的連片棚子下,是不絕於耳的叫賣聲、砍價聲和收錢的提示聲。

高保洲今年47歲,來自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來新塘碼頭收蝦已是第十個年頭,為了搶一個好車位,他從早上8點就來到了碼頭。

“我們是一家食品加工廠,主要加工蝦仁和凍蝦,太湖裡的蝦品質很不錯,我們的終端市場非常喜歡。”高保洲介紹,太湖收來的蝦運回他們廠裡後,將被做成蝦仁或凍蝦銷售到上海、蘇州的各大菜市場裡。“我們不需要白蝦、青蝦這些金貴的品種,所以一般是收七八元一斤的蝦。”高保洲說,這些蝦被製成蝦仁後賣到菜場就變成了35元一斤,再到消費者手裡則要漲到50元一斤。

“十年前,我們只在家鄉的洪澤湖收蝦,當時還不知道太湖這個地方也有供應。”後經朋友介紹,高保洲來到了新塘村,來的這第一次便讓他下定了決心,以後每年都定點定時來長興收蝦。“新塘碼頭收拾得很乾淨,管理很到位,價格也適中,何樂而不為呢?”

據他介紹,他們家鄉洪澤湖的捕魚季從8月8日起一直到年底結束,但是差不多半個月時間,洪澤湖的蝦就被捕撈得差不多了。而此時,太湖的捕魚季正好到來,可使得供貨無縫銜接,他對此十分滿意。待太湖捕魚季結束,正好又到了洪澤湖下蟹苗的時節,他會到崇明島收購蟹苗拉回宿遷賣,一年下來圍繞著各類水產及水產的幼苗,他可以養活一家子人。“大概能休息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辛苦是辛苦的,但看到這些大自然的饋贈,開心也是溢於言表的。”

遠處,又有幾艘船隻踏浪歸來。而在新塘碼頭上,這樣的人和故事怎麼演也演不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