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劣跡斑斑戰場上三次獨自出逃,百歲時出了回憶錄,書名卻有硬傷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蔣介石的嫡系第一軍第一師和程潛的第六軍攻打江西的孫傳芳。第一軍貪功冒進,貿然攻打南昌。僥倖得手後不思鞏固戰果,大肆尋歡作樂。

結果孫軍反擊時,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王柏齡正在窯姐的床上,黨代表繆斌臨陣脫逃,第一師一敗塗地,南昌得而復失,王柏齡和繆斌遁逃避禍。

孫元良時任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當時負責駐守牛行車站,戰鬥甫一打響,由於缺乏警戒,孫元良驚慌失措之中率先逃跑,部隊群龍無首,尚未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已經紛紛作鳥獸散了,致使戰略要地失守,南昌門戶洞開。

事後,孫元良團被程潛派駐奉新,向東警戒,掩護主力部隊集結,但孫元良卻拒不執行命令,一聞敵訊,便繼續西撤。

他劣跡斑斑戰場上三次獨自出逃,百歲時出了回憶錄,書名卻有硬傷

孫元良

蔣介石氣急敗壞,馬上趕到奉新前線,立即召集第一師訓話,聲色俱厲,殺氣騰騰:“這次打仗,第一團團長孫元良沒有得到命令便退卻,應照革命軍的連坐法來槍斃。這次失敗,是我們革命軍最不榮譽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恥辱的一頁,倘使第一師不退下來的時候,我們的戰事,一定不會失敗;所以孫團長沒有命令擅自退了下來,一定要按法槍斃。我們第一師,從前是最光榮最有名譽的軍隊;現在被孫團長個人毀壞,難道我們還能容忍這種敗類,不槍斃他嗎?”

很快,孫元良消失了。不料,1928年,孫元良突然重新出現在大家面前。他不僅躲過此劫,而且還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鍍了一層金。歸國後,即任國民政府警衛第一旅炮兵團團長。到了1931年,已升任警衛第一師第一旅旅長。

原來,在薛嶽、劉峙等人的勸說下,怒氣平息後的蔣介石考慮到黃埔一期生本來人數就有限,歷次戰鬥中戰死者、共產黨拉去者甚眾。如今在軍中能挑大樑的人已是寥若晨星,彌足珍貴。於是,蔣介石法外施恩,網開一面,孫元良因禍得福。

蔣介石如此治軍,焉能不敗?

孫元良這樣的貪生怕死之徒,為何能在北伐初期便成為了蔣介石麾下的主力團團長?根源在於蔣介石,人事任用私心極重,所以導致人事腐敗嚴重。

原籍浙江紹興,190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華陽的孫元良,有後臺——他的親叔父孫震是四川軍閥田頌堯的二當家。

孫震在軍界頗有實力,後曾任國民黨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官、第五綏靖區司令官等職。

蔣介石為了拉攏孫震進而拉攏四川軍閥,當時讓沒有擔當的孫元良當了主力團長,連自己這邊合格的團長人選陳明仁、胡宗南、杜聿明等都沒有給機會。

他劣跡斑斑戰場上三次獨自出逃,百歲時出了回憶錄,書名卻有硬傷

抗日戰爭中,孫元良在國難當頭之際,貪財好色,不僅將國防工事費貪入自己的腰包,還令人髮指地強行佔有了上海學生慰問團的漂亮女學生,其惡劣行徑,遭到了其他正直的國民黨軍官的鄙夷和不齒。

孫元良的部下、時任第88師軍械處主任兼南京通訊處主任的葛天回憶道:

“(1937年)10月上旬我到上海,那天正好遇到上海學生代表在四行倉庫八十八師師部慰勞,這時孫元良看到一個女學生代表眉清目秀,就以花言巧語要該女生單獨在師部多玩一下,企圖強姦。這個情況被該師副師長馮聖法知道後,曾前往勸解無效。這時我到師部,馮要我再去一勸。我照馮意對孫勸說後,他竟說:‘英雄總是和美人聯繫在一起的,自古英雄都喜歡美人,尤其是我們在上海作戰有功,做這一點小事沒有什麼。’”

“在‘八一三’戰事發生後,上海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都是滿腔熱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擁護抗戰。有的直接參加戰鬥,有的節衣縮食集資慰勞軍隊,凡是軍隊需要的物品,應有盡有。孫元良曾派師少將參謀長張柏亭、上校師附張裕良和上海各團體接洽,將一部分慰勞物資變為現金,孫元良就這樣從中漁利。……還令該師軍需主任宋尚魯(宋希濂的親兄弟)把上海搶劫來的棉紗等偷運武漢出售,所得的錢交我轉其妻吳懿輝。”

讀之,觸目驚心。只能用喪盡天良四字解釋之。

在震驚中外、血肉橫飛的南京保衛戰中,時任第72軍軍長兼88師師長的孫元良率部奉命守衛南京的制高點雨花臺和南京城南。

1937年12月12日上午,雨花臺陣地陷落,日軍居高臨下,攻擊中華門陣地。88師262旅官兵不顧日軍炮火,堅守城垣。此時的孫元良卻率師直屬隊262旅一部擅自向下關撤退,企圖渡江北撤。在挹江門內被36師師長宋希濂的督戰隊用機槍“勸阻”,只得返回中華門繼續作戰。

中午,中華門被突破。孫元良臨陣逃脫之本色再現,不通知部下,只顧自己逃跑,誰都不知他藏到什麼地方去了。

在近年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拉貝日記》中,我們可看到“飛將軍”在南京躲藏的佐證:“對於國民黨第72軍長兼88師師長孫元良,拉貝更是關心入微。得知孫藏身在難民營中,拉貝親自將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頂層密室裡居住……”

孫元良逃跑後,72軍包括88師群龍無首,在潰退中很多官兵無法渡過長江,在南京城內被日軍俘虜,成為日軍屠刀下的冤魂。

孫元良在南京保衛戰失敗、把部隊扔下跑出來後,由88師264旅旅長廖齡奇為首,以收容後的全體88師官兵名義電請蔣介石槍斃孫元良。

蔣介石再次放水了。

1948年初,蔣介石察覺出孫震有保存實力的企圖,便欲罷其兵權、擬另派人統轄孫部。孫震為避免軍隊被蔣吃掉,同時繼續保有對舊部的領導權,於是推薦侄子孫元良接替自己,以求兩全。

蔣介石順水推舟,於是,久失兵權的孫元良青雲直上,就任了第16兵團司令高位。

接管叔父軍隊後,孫元良大肆貪汙,冒領軍餉,甚至把蔣介石下發給兵團官兵的數十萬大洋也盡數裝入私囊。

曾經和他在上海南京戰場並肩作戰的宋希濂要調到淮海戰場擔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時,一聽到孫元良在徐州當兵團司令,便明確表示堅決不去:“孫元良我是深知道的,是個把個人看得比什麼都高的人,我無法與他共事。”

淮海戰役大決戰打響後,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勢不可當。國民黨軍隊在淮海完全陷入被動後,杜聿明被迫率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向西南撤退,企圖依託淮河,會同蚌埠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解黃維之圍。未料在永城地區陳官莊就被華野主力團團包圍,杜聿明無奈下令三個兵團分三個方向突圍。

此時孫元良之“飛將軍”的本領再一次展現。孫元良指令十六兵團所部分散突圍。為防杜聿明變卦,孫元良還命令截斷電話線,囑咐指揮部電報一律不收。

結果邱清泉和李彌部果然奉杜聿明之命取消突圍。

不得不說,孫元良逃跑很有經驗,先切斷了上峰和他的聯繫渠道。

突圍之前,孫元良命令部隊把炮彈全都打光。到了12月6日傍晚,孫元良兵團陣地上炮聲大作,隔壁陣地李彌一聽就拍桌子大罵,孫元良這個狗雜種,要逃跑了!

孫元良部孤軍突圍,一萬多人在混亂中被殲,軍長、師長大多被擊斃,殘部只得重返包圍圈裡。

孫元良居然化裝成中尉副官,趁亂騙過盤查,隻身逃脫!後又化裝成農民,逃到信陽火車站,輾轉回到了南京,第三次在戰場上逃跑成功。

國民黨名將胡璉對孫元良有句經典之評:“成功雖無把握,逃跑卻有決心!”

他劣跡斑斑戰場上三次獨自出逃,百歲時出了回憶錄,書名卻有硬傷

1949年底,孫元良隨兵敗的國民黨軍殘部來到臺灣。揹著戰敗喪師之責,加上國民黨高級將領間的內鬥,他精神鬱悶,最後選擇了退役從商,轉而到日本做了幾十年的生意:從一開始的餐飲業,到臺灣成衣加工出口業,發達時轉做成衣外銷。回臺灣後,就賦閒在家,不問世事。

孫元良很高壽,晚年著有《億萬光年中的一瞬──孫元良回憶錄》一書,回憶了其抗戰歲月。

只要有點文化的人都能看出來,這本書的書名存在嚴重的常識性錯誤。因為光年是長度單位,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離,光年一般是用來量度很大的距離,如太陽系跟另一恆星的距離。光年不是時間的單位。而一瞬是時間單位,指一眨眼的工夫,形容極短的時間。很顯然,作者孫元良錯把光年當成時間單位了。

臺北的出版社呢,居然也沒看出來這個錯誤。

他劣跡斑斑戰場上三次獨自出逃,百歲時出了回憶錄,書名卻有硬傷

2007年5月25日,孫元良在臺灣辭世,享年103歲,是黃埔一期生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孫元良的兒子孫仲祥,又名秦漢,臺灣電影明星,其知名度遠在父親之上。(劉繼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