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經典不絕響!《平凡的世界》續寫之十五大年初一頭一天,孫少平走向新一年

孫少平 文化 村裡二傻子 村裡二傻子 2017-08-03

讓經典不絕響!《平凡的世界》續寫之十五大年初一頭一天,孫少平走向新一年

於平凡處經歷偉大

簡單地敘述一下雙水村是怎樣過年的吧,讓我們也來體會一下少平這樣離家數年的遊子在家過一個珍貴春節的心情。

對於雙水村的村民們來說,過完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後,就真正進入到了準備過大年的忙碌中了。從清晨到晚上,推磨子,滾碾子,樣樣行行都要準備。剪窗花,寫對聯,炸年糕、蒸白饃,磨豆腐、生豆芽,送灶君、釀米酒......村裡的幾處磨盤和石碾子在這幾天都要吱吱扭扭響到天黑,磨糜谷、小米、黃米......磨盤前一天到晚排著長隊。因為到了除夕,人們就再沒功夫和心情去幹這些活了。

要說除夕這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戶都要忙著把紅紙對聯貼在門框上、倉庫門上、財神爺、灶君爺神位上,甚至石碾子上也要貼“青龍大吉 ”,雞窩上也要貼“雞多蛋大”的紅紙。有的人家在院子裡堆上了一堆粗木柴,這是在準備晚上的篝火。

條件好一些的人家,像剛才咱們路過的田海民家門口,甚至掛起了紅燈籠。有些心急的娃娃們提早就把大年初一才穿的新衣服提前穿上了身,花花綠綠,弄得山村裡一片喜氣。當然,零星的鞭炮聲雖然還不成規模,但也在撩撥著人們的心。大家都在等待著夜幕的降臨,那時節各種鞭炮聲就會響成一片了。

讓經典不絕響!《平凡的世界》續寫之十五大年初一頭一天,孫少平走向新一年

雙水村

這兩三年以來,大年夜的爆竹、起火、焰火明顯比以前增加了不知多少,不知是對那些年枯燥無味過年的一種反應過度,還是人們對來年生活前景的樂觀。但大年夜是不動用鑼鼓等鬧秧歌的一套傢伙的。那要初一吃罷餃子後才可以搗打起來。因為祖祖輩輩有不成明文的規定——“正月裡秧歌起,二月二來收”,差不多歷時一個月。除夕是一年的尾巴,這天便動了鑼鼓傢伙,是“一年兩頭鬧”,被視為不吉利。

天色將晚,村中各家各戶都冒起了陣陣炊煙,農家的除夕宴開始準備了。這個特殊的晚上,每個人都可以大塊吃肉、大口喝酒,不時還會唱起了酒麴,或划起了拳。這頓飯吃的很長,你若這時出去走走,定會被每家每戶傳出的歡聲笑語所感染。

原西縣的大部分村莊在1985年初就已經通電,平時隔三岔五經常停電的雙水村在春節這幾天倒沒有再停電,極少數有條件的人家已經可以通過電視機收看著名的“春晚”了,但是大部分人遵循的還是傳統的守夜方式——全家人一起玩耍,無論打牌還是聊天,燒香還是放炮。另外,大人要在小孩的枕頭下放炮仗、大蒜、面花和幾塊錢的壓歲錢。而年紀大的人按習慣在自家的鍋裡放些吃的東西,這叫“照鍋”,代表未來一年不愁吃喝;同時在門口放把菜刀或斧子,這叫“照門”,據說可以驅邪避魔,保家人四季平安。

雞叫頭遍,熬了將近一宿的人們爭先放炮迎灶神,女人們開始和麵包餃子。有些講究的人家還要在某個餃子裡放上個銅錢或硬幣,據說誰能咬到這一年誰就有福了。

初一不出門,初二走親戚、回孃家,初三各村可就起秧歌,開始鬧紅火。十里不同俗,各村鬧紅火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

看,雙水村的後生們吃飽了肉,喝足了酒,憋足了勁扭著秧歌去拜年。初三一大早,組織者田五、金強他們便抬著鑼鼓傢什四處喚人起紅火,後生們聽見鑼鼓響,紛紛趕來,墨汁畫眉,胭脂打臉,少扮老,男扮女,白羊肚手巾扎頭上,白衫綠褲穿身上,腰中挎著柳木鼓,那叫一個威武神氣。

讓經典不絕響!《平凡的世界》續寫之十五大年初一頭一天,孫少平走向新一年

孫少平

隨著銃炮響起,秧歌隊先拜廟、敬神,然後就是沿門子秧歌拜年。每到一戶,像雙水村田五、罐子村王明清這樣的“土藝術家”充當的傘頭便會觸景生情,即興編出恰當的歌詞唱與主人,好壞全憑傘頭一張嘴,有喜則賀,有難則表示同情鼓勵和慰問。幾起秧歌唱得主人樂呵呵,有時能唱的主人也跟著對應幾句。每到一家,主人不停地給各位敬菸敬酒,送黑棗兒裝花生。隨著主人送客鞭炮的響起,秧歌隊又扭進了下一個院子......

多好的年啊!

可是,少平畢竟等不到陝北春節期間最熱鬧的日子——元宵節了,吃元宵、鬧秧歌、轉九曲、觀燈、放花這些獨有的活動,少平雖然眼饞,但他不得不要在正月初十就動身啟程,因為心裡更惦記著自己在省城的學業呢。

溫柔鄉里的舒服日子不能過得太滿,這十幾天的生活已經讓少平渾身充滿了能量,他要精神抖擻地開始新的一年了!

作者:村裡二傻子

《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