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軍離世,65歲仍指揮邊境炮戰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遺憾的是,百歲開國少將孫幹卿沒能等到國慶節,便溘然長逝。

1月5日凌晨3點,原昆明軍區參謀長孫幹卿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歲。臨終之前,他交代要一切從簡。目前仍健在的開國將軍尚有14人,平均年齡在百歲上下。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孫幹卿在65歲時還親自指揮了邊境炮擊戰,以絕對的優勢取得勝利。

開國將軍離世,65歲仍指揮邊境炮戰

孫幹卿

渡江戰役,他率先過江

孫幹卿,1919年1月19日生,山東淄博人。抗日戰爭時參軍,他率領部隊從魯中打到渤海;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參加了遼瀋、平津戰役,以及渡江作戰;新中國成立後,又參與解放海南島、炮擊金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等,可謂戎馬一生,戰功赫赫。1961年,他晉升為少將軍銜。

孫幹卿的軍旅生涯是從家鄉開始的,抗日戰爭期間,他也一直在山東境內戰鬥。1937年,19歲的他趕到濟南,準備參加省立中學的考試。此時日本飛機撒來傳單,揚言要炸平濟南。“日本鬼子和漢奸在我們的土地上非常猖獗,我沒法繼續上學。”

回到家鄉後,他加入了臨淄抗日誌願訓練團,開始了投筆從戎的生涯。半年後,黑鐵山起義開始了,那是孫幹卿打的第一仗。

當時,孫幹卿和其他戰士抓起借來的幾條槍便參加部隊,在辛店附近打了一仗,繳獲一支手槍、一把大刀,消滅了日本的一個小分隊。“吉田十二本藤太郎!”2016年回憶這場戰爭時,當時97歲的孫幹卿仍然能清晰地說出被打死的日本小隊長的名字。

抗戰勝利後,孫幹卿所在的部隊——山東縱隊第七師被派往東北,時任副團長的他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守衛山海關。此外,他還參加過四平保衛戰、保衛臨江戰鬥、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等。

1949年4月20日,南京國民黨政府悍然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當天夜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渡江作戰,而第一個過江的部隊,就是孫幹卿所帶的前衛團。

當時,兵團司令部就設在孫幹卿的團部,時任兵團司令的洪學智下了死命令:“你孫幹卿今天晚上必須過江,沒有船你抱著木頭也要過江!”

然而,面對著滾滾長江水,沒有船,很多戰士還不會水,如何帶著武器突破敵人的封鎖?正在孫幹卿著急的時候,江面上卻發現了一條船。從敵方陣營開過來,正是來商談起義事宜的。對方有30多支大船,一下子解決了沒有船的問題。

於是,當天晚上戰役打響,孫幹卿帶著部隊打過了長江。

老山戰役,他指揮了炮擊

1950年,時任128師參謀長的孫幹卿接到了解放海南島的命令。那場戰鬥很苦,多數戰士連大海都沒見過,而且在黃竹,部隊包圍了敵人以後,又被敵人反包圍,眼看著彈盡糧絕。正在這時,敵人30多輛裝彈藥的車被孫幹卿的部隊截住了,一舉解決了彈藥問題。

1956年,孫幹卿從海南軍區參謀長調任廣州軍區炮兵司令員。當時,一直幹著陸軍的他接到任命時,是有些著急的。他不顧炮校的拒絕,特意要求到炮校學習,不讓學習他就不當這個司令員。

於是,在炮校的高級速成班,孫幹卿系統地接受了訓練。半年後,回到部隊,他參加並指揮了“炮擊金門”戰役。

1961年8月,孫幹卿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

開國將軍離世,65歲仍指揮邊境炮戰

孫幹卿接受採訪

孫幹卿的“倔”是出了名的,所以最艱鉅的任務、最危險的戰鬥,都喜歡交給孫幹卿來做。1984年,時任昆明軍區參謀長、已經65歲的孫幹卿突然接到一個命令:“指揮邊境炮擊戰。”

提到這次臨危受命,老將軍語氣鏗鏘:“別的什麼都可以講價錢,打仗這個事不能講價錢,打死也不能當孬種!”

孫幹卿親自到前線,率偵察兵,爬山察看地形。當時山高、林密、氣候多變,他帶領部隊一項一項研究解決,親手擬定了老山戰役和者陰山戰役的作戰方案。幾天後,我軍以絕對的炮火優勢取得了勝利。

這一仗後,同年9月,孫幹卿離職休養,為金戈鐵馬的生活,畫上了一個句號。

生活簡樸,紅薯成保健祕訣

接觸過孫幹卿的人都說,他聲若洪鐘。原來,說話聲音大,是因為他的耳朵在打仗的時候被炸彈給震壞了。在一次戰鬥中,孫幹卿組織兩挺機關槍掩護送炸藥。炸藥在離他不遠的地方響了,耳朵被震出了血。

據孫幹卿身邊的友人說,他平日非常低調,待人很親切,日子也很簡樸,在他的身上,特別具有山東人特有的氣概和秉性。

老將軍的生活也十分簡樸。好多人問他有什麼保健祕訣,他說,當然有了——紅薯、南瓜、芋頭。這不算奢侈品吧?但相比革命戰爭年代,這又是奢侈品了……

有人說孫幹卿拿得起放得下,孫幹卿說,“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啊!我們的國家一天一個新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這是過去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我們奮鬥一生為的不就是這些嗎?”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孫幹卿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目前尚存14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上下,分別是:

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1915)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1915)

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熊兆仁(1912)

原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方槐(1917)

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鬆(1918)

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1914)

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1917)

原江西省軍區政委張力雄(1913)

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姜鍾(1919)

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王扶之(1923)

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1921)

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1918)

原總參謀部二部部長張中如(1919)

原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塗通今(191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