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陳紹昆

陳紹昆,1921年4月20日生於宿遷縣(今宿遷市宿豫區)關廟崇河崖村。1939年6月參加八路軍。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民族抗戰時期,歷任八路軍蘇皖縱隊隨營學校分隊長、中隊長,中共泗陽縣第四區委書記兼區中隊指導員,泗陽縣第六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大隊長和教導員,泗陽縣第七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教導員,泗沭縣總隊副總隊長,泗沭縣警衛團(由縣總隊改稱)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兼淮海軍分區新編第一團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三十團政治處主任。1964年5月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陳紹昆在全民族抗戰時期,主要戰鬥生活在宿遷境內,是宿遷籍開國將軍,也是健在的開國將軍之一。

19歲的區委書記

1938年11月下旬,宿遷縣城被日軍佔領,當年剛考入宿遷中學的陳紹昆被迫輟學。1939年6月,陳紹昆滿懷抗日救國救民、追求進步的志向,和丁敬波、惠兆民等幾位同學進入我黨領導下的蘇皖抗日軍政幹校學習,學習結束後留校被任命為訓育幹事。不久,蘇皖軍政幹校轉移到皖東北,改稱八路軍蘇皖縱隊隨營學校,陳紹昆先後擔任分隊長、中隊長等。離家遠了,陳紹昆的父母不放心,父親奔波百里,到皖東北去找陳紹昆,見他在八路軍中一切都好,才打消了勸他回家的念頭。1940年2月19日,陳紹昆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九、十月間,根據黨中央部署,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率部挺進淮海開闢抗日根據地,宿遷境內泗陽、沭陽、宿遷等各縣、區抗日民主政權相繼建立,急需大批幹部。蘇皖區黨委緊急抽調人員,陳紹昆與惠兆民、丁敬波三人被分別抽調出來,與蘇皖區黨委第三地委書記楊純一起,參加建立地方政權和黨組織,發展抗日武裝力量的工作。他們三人被同時分到泗陽縣工作。惠兆民被泗陽縣委分到四區,丁敬波到五區,陳紹昆到比較偏遠的六區,都擔任區委書記兼區隊指導員,工作關係由他們自己去聯繫。就這樣,年僅19歲的陳紹昆便成為了區委書記。當時,陳紹昆只知道要聯繫的是將擔任區長的劉永安和兩位黨員的名字,要到一個叫蔣宣的家中去找。但他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只好回到縣委所在地,向縣委書記孫川仁彙報。孫川仁說:“那就暫時不要去了,另行分配工作吧。”這時,惠兆民說:“你哪也別去了,就到我們四區當區委書記吧,我協助你。”丁敬波則要他去五區,擔任區中隊指導員。兩個老同學的熱情,使陳紹昆一時不知道如何決斷,決定等縣委安排。

不久,縣委確定陳紹昆擔任泗陽縣四區區委書記兼區隊指導員,惠兆民改任區委委員。四區是基礎工作比較好的區,有一個120多人的區隊,但成分比較複雜,除了陳紹昆自己,另外只有一名黨員。對此,陳紹昆確定了工作思路:一是要擴大黨在抗日工作中的影響;二是要抓好武裝力量的組建和鞏固,特別是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把支部建在連上”。他安排區委的6個委員每兩個去一個排做工作,自己則與戰士同吃同住,深入細緻地做黨的工作。一個多月間,便在這支隊伍裡發展了30多名黨員,建立了黨的支部,使部隊士氣高漲,在對敵鬥爭中表現得很穩定。

1940年10月,八路軍第五縱隊主力南下支援蘇中,國民黨頑固派勢力乘機反撲。一天,陳紹昆接到第五縱隊三支隊七團政委李浩然通知,說黃克誠司令有指示,原張學良舊部現為國民黨部隊的第五十七軍從泗陽過境,我黨同五十七軍有統戰關係,可否代表縣政府慰問一下。陳紹昆按照指示買了慰問品,從區委駐地劉圍子向小裴莊第五十七軍一個團部趕去。恰在此時,國民黨頑固派江蘇省常備第七旅旅長王光夏部向四區進攻。陳紹昆便急匆匆地趕回劉圍子,王光夏的騎兵離這裡也只有二里路了。區隊為了等待陳紹昆,還沒有撤退。陳紹昆命令一個排佔據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另兩個排向外轉移。敵分出一股騎兵,企圖兜擊消滅區隊。經過激烈戰鬥,敵人的陰謀沒有得逞,陳紹昆帶領區隊突出了包圍。但傳來了一個噩耗:五區區委書記丁敬波、區長曹光振率領區隊60餘人,在敵突襲時英勇抗擊,寡不敵眾,丁、曹以下大部壯烈犧牲,一部被俘。他們的不幸遇難,陳紹昆深感震驚。之後,陳紹昆帶領區隊又和國民黨頑軍打了兩仗,都取得了勝利。

在王光夏的進攻中,泗陽縣獨立團減員超過了40%。不久,縣委決定將四區區隊整建制上升到縣獨立團。陳紹昆服從縣委決定,請求留下一個班,以便再恢復區隊。這一年年關,陳紹昆帶著這個班潛入到五區交界一帶,又擴充了40多人,組建了第二支區隊。仍然按照建軍先建黨的思路,做鞏固發展的工作。這40多個從未當過兵的小夥子生龍活虎,很有一股衝勁。國民黨頑固派在泗陽四區委任的頭目綽號朱三瞎子,五區頭目董賢伯,手下各有一支隊伍。敵我雙方在根據地的鬥爭相持了一年多,經常發生戰鬥。他們還糾集土匪、小刀會等組織反對我軍,製造事端和麻煩。陳紹昆帶領四區區委、區隊經受住了考驗,沉重打擊了頑固派勢力,平息了小刀會等組織的事端,四區區隊逐漸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地方武裝力量。

1941年夏,王光夏率部侵入泗陽縣西北的程道口地區設立據點,派兵襲擊六區,抓捕了六區區長劉永安。在敵人把劉永安區長押赴刑場時,陳紹昆帶領區隊在中途設伏,想把劉永安搶回來。但由於敵人力量太大,沒有成功,陳紹昆深為遺憾。這年秋,鑑於頑固派頭目王光夏不斷與我為敵,新四軍陳毅代軍長調集兵力,親自指揮了程道口戰役,基本消滅了王光夏部主力。

蘇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成了華中日偽軍的眼中釘。1942年11月,日偽軍發動對淮海抗日根據地規模空前的“掃蕩”。此時,陳紹昆已從泗陽縣四區調到六區任區委書記兼游擊隊大隊長、教導員。11月中旬的一天,有內部情報說偽軍一部準備從眾興鎮(泗陽縣城)出發“掃蕩”,陳紹昆決定集中力量消滅這股偽軍,打擊敵人“掃蕩”氣焰。他帶著六區區隊和縣獨立團各一個連約200人,悄悄地埋伏在八集南一段道路旁。但在交火後,從敵機槍聲中判斷出不是偽軍,而是日軍,且兵力不少,不能硬打,不久便主動撤出戰鬥。這次伏擊遲滯了敵人行動兩個多小時,使在泗陽一帶活動的行署、地委、軍分區機關得以安全轉移。

在六區半年多反“掃蕩”鬥爭中,陳紹昆帶領區武裝在群眾支持下,與淮海安全區第二支隊緊密配合,與日偽軍打了50多仗。1943年夏季,日偽軍對淮海區的“掃蕩”被有效遏制,根據地基本恢復到了“掃蕩”前的狀況。這時,陳紹崑調任泗陽縣七區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教導員。

"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陳紹昆

陳紹昆,1921年4月20日生於宿遷縣(今宿遷市宿豫區)關廟崇河崖村。1939年6月參加八路軍。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民族抗戰時期,歷任八路軍蘇皖縱隊隨營學校分隊長、中隊長,中共泗陽縣第四區委書記兼區中隊指導員,泗陽縣第六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大隊長和教導員,泗陽縣第七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教導員,泗沭縣總隊副總隊長,泗沭縣警衛團(由縣總隊改稱)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兼淮海軍分區新編第一團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三十團政治處主任。1964年5月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陳紹昆在全民族抗戰時期,主要戰鬥生活在宿遷境內,是宿遷籍開國將軍,也是健在的開國將軍之一。

19歲的區委書記

1938年11月下旬,宿遷縣城被日軍佔領,當年剛考入宿遷中學的陳紹昆被迫輟學。1939年6月,陳紹昆滿懷抗日救國救民、追求進步的志向,和丁敬波、惠兆民等幾位同學進入我黨領導下的蘇皖抗日軍政幹校學習,學習結束後留校被任命為訓育幹事。不久,蘇皖軍政幹校轉移到皖東北,改稱八路軍蘇皖縱隊隨營學校,陳紹昆先後擔任分隊長、中隊長等。離家遠了,陳紹昆的父母不放心,父親奔波百里,到皖東北去找陳紹昆,見他在八路軍中一切都好,才打消了勸他回家的念頭。1940年2月19日,陳紹昆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九、十月間,根據黨中央部署,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率部挺進淮海開闢抗日根據地,宿遷境內泗陽、沭陽、宿遷等各縣、區抗日民主政權相繼建立,急需大批幹部。蘇皖區黨委緊急抽調人員,陳紹昆與惠兆民、丁敬波三人被分別抽調出來,與蘇皖區黨委第三地委書記楊純一起,參加建立地方政權和黨組織,發展抗日武裝力量的工作。他們三人被同時分到泗陽縣工作。惠兆民被泗陽縣委分到四區,丁敬波到五區,陳紹昆到比較偏遠的六區,都擔任區委書記兼區隊指導員,工作關係由他們自己去聯繫。就這樣,年僅19歲的陳紹昆便成為了區委書記。當時,陳紹昆只知道要聯繫的是將擔任區長的劉永安和兩位黨員的名字,要到一個叫蔣宣的家中去找。但他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只好回到縣委所在地,向縣委書記孫川仁彙報。孫川仁說:“那就暫時不要去了,另行分配工作吧。”這時,惠兆民說:“你哪也別去了,就到我們四區當區委書記吧,我協助你。”丁敬波則要他去五區,擔任區中隊指導員。兩個老同學的熱情,使陳紹昆一時不知道如何決斷,決定等縣委安排。

不久,縣委確定陳紹昆擔任泗陽縣四區區委書記兼區隊指導員,惠兆民改任區委委員。四區是基礎工作比較好的區,有一個120多人的區隊,但成分比較複雜,除了陳紹昆自己,另外只有一名黨員。對此,陳紹昆確定了工作思路:一是要擴大黨在抗日工作中的影響;二是要抓好武裝力量的組建和鞏固,特別是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把支部建在連上”。他安排區委的6個委員每兩個去一個排做工作,自己則與戰士同吃同住,深入細緻地做黨的工作。一個多月間,便在這支隊伍裡發展了30多名黨員,建立了黨的支部,使部隊士氣高漲,在對敵鬥爭中表現得很穩定。

1940年10月,八路軍第五縱隊主力南下支援蘇中,國民黨頑固派勢力乘機反撲。一天,陳紹昆接到第五縱隊三支隊七團政委李浩然通知,說黃克誠司令有指示,原張學良舊部現為國民黨部隊的第五十七軍從泗陽過境,我黨同五十七軍有統戰關係,可否代表縣政府慰問一下。陳紹昆按照指示買了慰問品,從區委駐地劉圍子向小裴莊第五十七軍一個團部趕去。恰在此時,國民黨頑固派江蘇省常備第七旅旅長王光夏部向四區進攻。陳紹昆便急匆匆地趕回劉圍子,王光夏的騎兵離這裡也只有二里路了。區隊為了等待陳紹昆,還沒有撤退。陳紹昆命令一個排佔據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另兩個排向外轉移。敵分出一股騎兵,企圖兜擊消滅區隊。經過激烈戰鬥,敵人的陰謀沒有得逞,陳紹昆帶領區隊突出了包圍。但傳來了一個噩耗:五區區委書記丁敬波、區長曹光振率領區隊60餘人,在敵突襲時英勇抗擊,寡不敵眾,丁、曹以下大部壯烈犧牲,一部被俘。他們的不幸遇難,陳紹昆深感震驚。之後,陳紹昆帶領區隊又和國民黨頑軍打了兩仗,都取得了勝利。

在王光夏的進攻中,泗陽縣獨立團減員超過了40%。不久,縣委決定將四區區隊整建制上升到縣獨立團。陳紹昆服從縣委決定,請求留下一個班,以便再恢復區隊。這一年年關,陳紹昆帶著這個班潛入到五區交界一帶,又擴充了40多人,組建了第二支區隊。仍然按照建軍先建黨的思路,做鞏固發展的工作。這40多個從未當過兵的小夥子生龍活虎,很有一股衝勁。國民黨頑固派在泗陽四區委任的頭目綽號朱三瞎子,五區頭目董賢伯,手下各有一支隊伍。敵我雙方在根據地的鬥爭相持了一年多,經常發生戰鬥。他們還糾集土匪、小刀會等組織反對我軍,製造事端和麻煩。陳紹昆帶領四區區委、區隊經受住了考驗,沉重打擊了頑固派勢力,平息了小刀會等組織的事端,四區區隊逐漸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地方武裝力量。

1941年夏,王光夏率部侵入泗陽縣西北的程道口地區設立據點,派兵襲擊六區,抓捕了六區區長劉永安。在敵人把劉永安區長押赴刑場時,陳紹昆帶領區隊在中途設伏,想把劉永安搶回來。但由於敵人力量太大,沒有成功,陳紹昆深為遺憾。這年秋,鑑於頑固派頭目王光夏不斷與我為敵,新四軍陳毅代軍長調集兵力,親自指揮了程道口戰役,基本消滅了王光夏部主力。

蘇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成了華中日偽軍的眼中釘。1942年11月,日偽軍發動對淮海抗日根據地規模空前的“掃蕩”。此時,陳紹昆已從泗陽縣四區調到六區任區委書記兼游擊隊大隊長、教導員。11月中旬的一天,有內部情報說偽軍一部準備從眾興鎮(泗陽縣城)出發“掃蕩”,陳紹昆決定集中力量消滅這股偽軍,打擊敵人“掃蕩”氣焰。他帶著六區區隊和縣獨立團各一個連約200人,悄悄地埋伏在八集南一段道路旁。但在交火後,從敵機槍聲中判斷出不是偽軍,而是日軍,且兵力不少,不能硬打,不久便主動撤出戰鬥。這次伏擊遲滯了敵人行動兩個多小時,使在泗陽一帶活動的行署、地委、軍分區機關得以安全轉移。

在六區半年多反“掃蕩”鬥爭中,陳紹昆帶領區武裝在群眾支持下,與淮海安全區第二支隊緊密配合,與日偽軍打了50多仗。1943年夏季,日偽軍對淮海區的“掃蕩”被有效遏制,根據地基本恢復到了“掃蕩”前的狀況。這時,陳紹崑調任泗陽縣七區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教導員。

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在遼寧海城營區門前合影。右起:陳紹昆、李光軍、王東保、高克、彭仲韜。

從泗沭總隊到新一團

1943年10月,陳紹崑調到泗沭縣總隊任副總隊長。泗沭縣是泗陽縣和沭陽縣各一部分的合稱,共轄5個區,處於淮海抗日根據地西靠運河的重要地段。當時,任淮海軍分區第二中心縣委書記兼二支隊政委的石瑛找陳紹昆談話,說本來準備調你去宿遷加強工作,但看來泗沭的工作也需要你,你抓武裝還是有經驗的。陳紹昆到泗沭縣總隊任職時,總隊還只是一個架子,僅有兩個不滿員的警衛連,不到200人。不久,陳紹昆向石瑛彙報,希望仍改行回來做政治工作,認為這樣更有利於發揮他的特長,也有利於縣總隊的發展、擴大和部隊鞏固。陳紹昆被任命為泗沭縣警衛團(縣總隊改稱)政治處主任。到1944年夏,泗沭縣警衛團已經擴編為10個連隊近1000人,戰鬥力不斷提高。期間陳紹昆領導團政治處做了很多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1945年春,按照新四軍軍部命令,第三師兼蘇北軍區以淮海軍分區第二、第三支隊組建了第三師獨立旅,南下皖江支援新四軍第七師,淮海軍分區決定組建新一團。軍分區參謀長張克辛等到各縣總隊進行普遍檢查,抽調了一批幹部和有戰鬥經驗的連隊,其中泗沭縣總隊被調編四個連,軍分區第一支隊一、二、三團各一連,沭陽縣總隊兩個連,軍分區警衛營一個連。陳紹昆被任命為團政治處主任。1945年4月12日,新一團在泗陽縣楊柳莊正式組建。新一團組建後進行一段時間整訓,9月6日下午參加了攻打淮陰城偽軍潘幹臣部戰役,隨第十旅二十八團擔負淮陰東門攻擊的二梯隊。經激烈戰鬥,一舉突破城垣,不到兩個小時就基本結束戰鬥,擊斃潘幹臣,全殲淮陰城守敵。陳紹昆率新一團二營參戰,僅俘虜就抓了500多人。

淮陰戰役後,新一團改編為第十旅三十團,在第十旅編成內赴東北、戰遼瀋、克錦州、打天津、挺進廣西,轉戰大半個中國。陳紹昆也在這支部隊中不斷鍛鍊成長,直至1950年初升任第一一六師政治部副主任,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支英雄部隊。

責任編輯 王姍姍 謝敬川

"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陳紹昆

陳紹昆,1921年4月20日生於宿遷縣(今宿遷市宿豫區)關廟崇河崖村。1939年6月參加八路軍。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民族抗戰時期,歷任八路軍蘇皖縱隊隨營學校分隊長、中隊長,中共泗陽縣第四區委書記兼區中隊指導員,泗陽縣第六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大隊長和教導員,泗陽縣第七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教導員,泗沭縣總隊副總隊長,泗沭縣警衛團(由縣總隊改稱)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兼淮海軍分區新編第一團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三師十旅三十團政治處主任。1964年5月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陳紹昆在全民族抗戰時期,主要戰鬥生活在宿遷境內,是宿遷籍開國將軍,也是健在的開國將軍之一。

19歲的區委書記

1938年11月下旬,宿遷縣城被日軍佔領,當年剛考入宿遷中學的陳紹昆被迫輟學。1939年6月,陳紹昆滿懷抗日救國救民、追求進步的志向,和丁敬波、惠兆民等幾位同學進入我黨領導下的蘇皖抗日軍政幹校學習,學習結束後留校被任命為訓育幹事。不久,蘇皖軍政幹校轉移到皖東北,改稱八路軍蘇皖縱隊隨營學校,陳紹昆先後擔任分隊長、中隊長等。離家遠了,陳紹昆的父母不放心,父親奔波百里,到皖東北去找陳紹昆,見他在八路軍中一切都好,才打消了勸他回家的念頭。1940年2月19日,陳紹昆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九、十月間,根據黨中央部署,八路軍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率部挺進淮海開闢抗日根據地,宿遷境內泗陽、沭陽、宿遷等各縣、區抗日民主政權相繼建立,急需大批幹部。蘇皖區黨委緊急抽調人員,陳紹昆與惠兆民、丁敬波三人被分別抽調出來,與蘇皖區黨委第三地委書記楊純一起,參加建立地方政權和黨組織,發展抗日武裝力量的工作。他們三人被同時分到泗陽縣工作。惠兆民被泗陽縣委分到四區,丁敬波到五區,陳紹昆到比較偏遠的六區,都擔任區委書記兼區隊指導員,工作關係由他們自己去聯繫。就這樣,年僅19歲的陳紹昆便成為了區委書記。當時,陳紹昆只知道要聯繫的是將擔任區長的劉永安和兩位黨員的名字,要到一個叫蔣宣的家中去找。但他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只好回到縣委所在地,向縣委書記孫川仁彙報。孫川仁說:“那就暫時不要去了,另行分配工作吧。”這時,惠兆民說:“你哪也別去了,就到我們四區當區委書記吧,我協助你。”丁敬波則要他去五區,擔任區中隊指導員。兩個老同學的熱情,使陳紹昆一時不知道如何決斷,決定等縣委安排。

不久,縣委確定陳紹昆擔任泗陽縣四區區委書記兼區隊指導員,惠兆民改任區委委員。四區是基礎工作比較好的區,有一個120多人的區隊,但成分比較複雜,除了陳紹昆自己,另外只有一名黨員。對此,陳紹昆確定了工作思路:一是要擴大黨在抗日工作中的影響;二是要抓好武裝力量的組建和鞏固,特別是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把支部建在連上”。他安排區委的6個委員每兩個去一個排做工作,自己則與戰士同吃同住,深入細緻地做黨的工作。一個多月間,便在這支隊伍裡發展了30多名黨員,建立了黨的支部,使部隊士氣高漲,在對敵鬥爭中表現得很穩定。

1940年10月,八路軍第五縱隊主力南下支援蘇中,國民黨頑固派勢力乘機反撲。一天,陳紹昆接到第五縱隊三支隊七團政委李浩然通知,說黃克誠司令有指示,原張學良舊部現為國民黨部隊的第五十七軍從泗陽過境,我黨同五十七軍有統戰關係,可否代表縣政府慰問一下。陳紹昆按照指示買了慰問品,從區委駐地劉圍子向小裴莊第五十七軍一個團部趕去。恰在此時,國民黨頑固派江蘇省常備第七旅旅長王光夏部向四區進攻。陳紹昆便急匆匆地趕回劉圍子,王光夏的騎兵離這裡也只有二里路了。區隊為了等待陳紹昆,還沒有撤退。陳紹昆命令一個排佔據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另兩個排向外轉移。敵分出一股騎兵,企圖兜擊消滅區隊。經過激烈戰鬥,敵人的陰謀沒有得逞,陳紹昆帶領區隊突出了包圍。但傳來了一個噩耗:五區區委書記丁敬波、區長曹光振率領區隊60餘人,在敵突襲時英勇抗擊,寡不敵眾,丁、曹以下大部壯烈犧牲,一部被俘。他們的不幸遇難,陳紹昆深感震驚。之後,陳紹昆帶領區隊又和國民黨頑軍打了兩仗,都取得了勝利。

在王光夏的進攻中,泗陽縣獨立團減員超過了40%。不久,縣委決定將四區區隊整建制上升到縣獨立團。陳紹昆服從縣委決定,請求留下一個班,以便再恢復區隊。這一年年關,陳紹昆帶著這個班潛入到五區交界一帶,又擴充了40多人,組建了第二支區隊。仍然按照建軍先建黨的思路,做鞏固發展的工作。這40多個從未當過兵的小夥子生龍活虎,很有一股衝勁。國民黨頑固派在泗陽四區委任的頭目綽號朱三瞎子,五區頭目董賢伯,手下各有一支隊伍。敵我雙方在根據地的鬥爭相持了一年多,經常發生戰鬥。他們還糾集土匪、小刀會等組織反對我軍,製造事端和麻煩。陳紹昆帶領四區區委、區隊經受住了考驗,沉重打擊了頑固派勢力,平息了小刀會等組織的事端,四區區隊逐漸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地方武裝力量。

1941年夏,王光夏率部侵入泗陽縣西北的程道口地區設立據點,派兵襲擊六區,抓捕了六區區長劉永安。在敵人把劉永安區長押赴刑場時,陳紹昆帶領區隊在中途設伏,想把劉永安搶回來。但由於敵人力量太大,沒有成功,陳紹昆深為遺憾。這年秋,鑑於頑固派頭目王光夏不斷與我為敵,新四軍陳毅代軍長調集兵力,親自指揮了程道口戰役,基本消滅了王光夏部主力。

蘇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成了華中日偽軍的眼中釘。1942年11月,日偽軍發動對淮海抗日根據地規模空前的“掃蕩”。此時,陳紹昆已從泗陽縣四區調到六區任區委書記兼游擊隊大隊長、教導員。11月中旬的一天,有內部情報說偽軍一部準備從眾興鎮(泗陽縣城)出發“掃蕩”,陳紹昆決定集中力量消滅這股偽軍,打擊敵人“掃蕩”氣焰。他帶著六區區隊和縣獨立團各一個連約200人,悄悄地埋伏在八集南一段道路旁。但在交火後,從敵機槍聲中判斷出不是偽軍,而是日軍,且兵力不少,不能硬打,不久便主動撤出戰鬥。這次伏擊遲滯了敵人行動兩個多小時,使在泗陽一帶活動的行署、地委、軍分區機關得以安全轉移。

在六區半年多反“掃蕩”鬥爭中,陳紹昆帶領區武裝在群眾支持下,與淮海安全區第二支隊緊密配合,與日偽軍打了50多仗。1943年夏季,日偽軍對淮海區的“掃蕩”被有效遏制,根據地基本恢復到了“掃蕩”前的狀況。這時,陳紹崑調任泗陽縣七區區委書記兼遊擊大隊教導員。

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在遼寧海城營區門前合影。右起:陳紹昆、李光軍、王東保、高克、彭仲韜。

從泗沭總隊到新一團

1943年10月,陳紹崑調到泗沭縣總隊任副總隊長。泗沭縣是泗陽縣和沭陽縣各一部分的合稱,共轄5個區,處於淮海抗日根據地西靠運河的重要地段。當時,任淮海軍分區第二中心縣委書記兼二支隊政委的石瑛找陳紹昆談話,說本來準備調你去宿遷加強工作,但看來泗沭的工作也需要你,你抓武裝還是有經驗的。陳紹昆到泗沭縣總隊任職時,總隊還只是一個架子,僅有兩個不滿員的警衛連,不到200人。不久,陳紹昆向石瑛彙報,希望仍改行回來做政治工作,認為這樣更有利於發揮他的特長,也有利於縣總隊的發展、擴大和部隊鞏固。陳紹昆被任命為泗沭縣警衛團(縣總隊改稱)政治處主任。到1944年夏,泗沭縣警衛團已經擴編為10個連隊近1000人,戰鬥力不斷提高。期間陳紹昆領導團政治處做了很多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1945年春,按照新四軍軍部命令,第三師兼蘇北軍區以淮海軍分區第二、第三支隊組建了第三師獨立旅,南下皖江支援新四軍第七師,淮海軍分區決定組建新一團。軍分區參謀長張克辛等到各縣總隊進行普遍檢查,抽調了一批幹部和有戰鬥經驗的連隊,其中泗沭縣總隊被調編四個連,軍分區第一支隊一、二、三團各一連,沭陽縣總隊兩個連,軍分區警衛營一個連。陳紹昆被任命為團政治處主任。1945年4月12日,新一團在泗陽縣楊柳莊正式組建。新一團組建後進行一段時間整訓,9月6日下午參加了攻打淮陰城偽軍潘幹臣部戰役,隨第十旅二十八團擔負淮陰東門攻擊的二梯隊。經激烈戰鬥,一舉突破城垣,不到兩個小時就基本結束戰鬥,擊斃潘幹臣,全殲淮陰城守敵。陳紹昆率新一團二營參戰,僅俘虜就抓了500多人。

淮陰戰役後,新一團改編為第十旅三十團,在第十旅編成內赴東北、戰遼瀋、克錦州、打天津、挺進廣西,轉戰大半個中國。陳紹昆也在這支部隊中不斷鍛鍊成長,直至1950年初升任第一一六師政治部副主任,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支英雄部隊。

責任編輯 王姍姍 謝敬川

陳紹昆少將:98歲的宿遷籍開國將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