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孫策臨終為何不傳位給兒子而給孫權?真相竟然騙了所有人!

孫策 孫權 曹操 太史慈 史事源遠 史事源遠 2017-10-26

孫策向朝廷求大司馬,曹操不許,未得,於是便懷恨在心,有了攻打許都的意圖。太守許貢暗中上書曹操,不料使者被孫策手下抓獲,許貢被殺。一日,孫策在山中打獵,被許貢門客截殺,身受重傷,須靜養百日。但他聽說袁紹派使者求合攻曹操,高興萬分,上城厚待來使。看到一道人于吉,以為是妖人,後命其求雨,後天果降大雨,卻仍是將他殺了。斬了于吉後,日夜見到其魂,不過幾日,容貌憔悴,後在鏡中看到于吉,大叫一聲,金瘡迸裂,不久死去。

三國孫策臨終為何不傳位給兒子而給孫權?真相竟然騙了所有人!

我們來一解心中疑惑,為何孫策不傳江東基業給子嗣:

其一,當時孫策子嗣尚年幼,江東又處於動盪年月。國危主幼,恐難以服眾,眾將軍和大臣難有臣服之心,長此以往,江東勢力也最終消散,所以不如傳給孫權。

其二,假設當時東漢一直存在外戚專權的情況,母壯子幼難免會有外戚專權,而外戚專權又會引發權利、利益分配不均,勢力內部不穩定,也難以應對外來勢力的入侵。

三國孫策臨終為何不傳位給兒子而給孫權?真相竟然騙了所有人!

其三,當時的孫權常常圈養賓客,拉攏朝臣。一方面培養自己的勢力,一方面極盡拉攏其父舊部之間的關係,在孫策當政時已經形成了不小的勢力範圍,所以孫策不得不將江東傳給孫權,否則恐怕妻兒老小就會遭遇不測啊。

“及堅亡,策起事江東。權常隨從。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好俠養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參同計謀。策甚奇之,自以為不及也。每請會賓客,常顧權曰:“此諸君,汝之將也。”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引注《江表注》

其四,從孫家五弟兄的遭遇也可以看出,孫策、孫翊被刺身亡,孫匡死的莫名其妙,孫朗被孫權”判終身監禁“。三個叔叔,兩個死在家裡,一個只因為跟曹操通了個信使,就被關禁閉,幾年就死了。恐怕不能用寬厚來形容孫權。

三國孫策臨終為何不傳位給兒子而給孫權?真相竟然騙了所有人!

其五,孫策在朝中大臣最為要好的恐怕飛太史子義和周瑜莫屬。太史慈與孫策英雄相惜,肝膽相照,如傳位給孫策子嗣一定竭力維護。但是,太史慈當時是以降將之身位居高位,本來就有人不服。更加上太史子義忠勇之人,衝鋒陷陣不錯,政治陰謀恐怕還不是孫權對手,所以最後也可能是身死而事未成。

可以這樣說,孫策為江東勢力做好最後的規劃,為江東站好了他的最後一班崗。他的好友周瑜將兵奔喪也許是看出了他的遺願也盡心輔助新君主。文武大臣此時也認為保持現狀有利於勢力發展,維護了內部團結。

否則,江東一旦內亂,荊州劉表虎視江東多年,必將一舉南下,侵吞東吳。就算沒有成功,東吳也將實力大損。如果這樣,日後也沒有什麼三足鼎立,東吳勢力也將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