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開皇十六年,取滑臺城之“滑”字,將開皇九年建立的杞州改稱滑州,此為滑州稱謂之始。大業二年(606年),滑州改稱兗州。大業三年,兗州改稱東郡。唐朝地方行政機構延續隋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東郡改稱滑州。這時的滑州,轄白馬、靈昌、衛南、匡城、胙城、韋城、酸棗等七個縣。在這七個縣中,白馬、靈昌、衛南、韋城的轄區,是現在滑縣的雛型,酸棗、匡城歷經隋唐一直是滑州轄區,胙城縣直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才從滑縣分離出去的。那麼這幾個縣歸屬滑州前後,其歷史是如何沿革的呢?

衛南縣,其歷史可以上溯到衛國的楚丘。公元前659年,在齊桓公的支持下,衛國將都城遷到楚丘。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朝在楚丘古城的舊地設立楚丘縣,隸屬滑州。後來楚丘縣改名為衛南縣。唐高宗儀風初年(676年),將縣城遷到老城西北的黃河沿岸。武后永昌初年(689年),又把縣城遷到楚丘古城以南。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宗澤大破金兵,進軍衛南,一直進攻到黃河北岸。金兵佔領滑州後,撤銷了衛南縣,改稱衛南鎮,其轄區併入白馬縣。今八里營鄉衛王殿有舊縣城遺址。

靈昌縣,因附近的黃河渡口靈昌津而得名。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朝從酸棗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靈昌縣,隸屬滑州。唐朝沿用隋制,靈昌縣隸屬關係不變。到了後唐時期,為避皇家之諱,李存勖將靈昌縣改為靈河縣。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靈河縣被降為靈河鎮,其轄區併入白馬縣。今半坡店鄉零河、伍官營村有舊縣城遺址。

韋城縣,相傳是夏商時期豕韋氏故國遺址。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朝設置韋城縣,隸屬滑州。唐朝隸屬關係不變。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侵犯北宋,一直進攻到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被迫御駕親征,駐紮在滑州韋城縣(宋真宗駐紮的行宮遺址,在今萬古鎮玉駕莊村)。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黃河決口,韋城縣縣城被大水沖毀。金朝撤銷了韋城縣,改稱韋城鎮,將其轄區併入白馬縣。今萬古鎮妹村有舊縣城遺址。

胙城縣,原是周公第六個兒子伯分的封國。後來,胙國被衛國吞併。春秋時期,東周在這裡建立了南燕國。西漢在南燕國舊址上設置了南燕縣。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朝在此建立胙城縣,隸屬滑州。自唐朝歷經五代、北宋,隸屬關係不變。金朝統一北方後,將汴梁改為南京,胙城縣劃歸南京管轄。其中海陵初至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胙城縣又短暫迴歸滑州。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胙城縣城被黃河故道的風沙所掩埋,胙城縣被撤銷,但胙城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今延津縣胙城鄉有舊縣城遺址。

匡城縣,本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匡邑,戰國時屬於魏國。西漢時設立長垣縣,屬陳留郡。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王朝在滑臺設置兗州,長垣縣屬兗州管轄。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朝將長垣縣改為匡城縣,隸屬滑州。唐從隋制,隸屬關係不變。後梁開平三年(909年)二月,匡城縣改屬開封府管轄。

酸棗縣,原是春秋時期鄭國的稟延邑。公元前393年,魏國攻打鄭國,佔領稟延邑,並在此構築了酸棗城。公元前242年,秦朝設置酸棗縣。北齊時期併入南燕縣。開皇六年(586年),隋朝重新設置了酸棗縣。到了唐朝,酸棗縣劃歸滑州管轄。後梁定都開封,將酸棗縣劃歸開封府。後唐把開封府降為汴州,酸棗縣又迴歸滑州。後晉再次定都開封,將酸棗縣又劃歸開封府。宋朝政和七年(1117年),酸棗縣改稱延津縣。

白馬縣,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公元前209年,秦朝衛國漕邑舊址建立白馬縣,此為白馬縣建縣之始。

從兩漢到五代,白馬縣先是屬於兗州東郡管轄,後來是東郡滑州轄區。到了北宋時期,白馬縣隸屬京西北路滑州,建炎二年(1128年),劉豫投降金兵,佔據滑州,將滑州改名為涼平府,白馬縣屬涼平府管轄。隆興二年(1164年),金世宗恢復滑州,白馬縣改屬山東大名府滑州管轄。由於宋、金長期在中原對峙,大批人員逃離家園,河防荒廢,河水氾濫成災,生產遭受嚴重破壞,中原成了地廣人稀之地。衛南、韋城兩城被一場大水沖毀,其轄區併入了白馬縣,白馬縣的縣域面積因此大大增加了。嘉定十三年(1220年),蒙古兵佔領白馬,白馬縣成為山東大明路滑州轄區。元末的農民戰爭和明初的“靖難之役”,加劇了中原地區的荒涼局面,人口銳減,大片土地荒蕪,許多州府被降格、縣鄉被撤併。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白馬縣建置被撤銷,其轄區劃歸滑州管理。洪武七年,滑州降格為縣,稱滑縣,隸屬北平布政使司大名府。永樂初,改滑縣為白馬縣,隸屬直隸大名府。清初,改白馬縣為滑縣,從此不再有白馬縣稱謂。

唐貞觀元年(627年),太宗李世民把全國分為十個監察區,其中河南道監察滑州。天寶元年(742年),玄宗李隆基改州為郡,實行郡縣兩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滑州被改為靈昌郡,隸屬河南道。安史之亂,使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受到衝擊。為了平息叛亂,大唐朝廷開始在大河南北的交通要道設置節度使,突出軍事管理,弱化地方行政,節度使成為中央政府與郡縣之間的常設權利紐帶。安史之亂後,地方節度使既掌管軍事,又掌管所轄州縣的行政、財政大權,專橫跋扈,不受地方節制。節度使管轄的區域稱為方鎮,方鎮逐漸取代道成為新的行政管理區域。

乾元元年(758年),河南道被撤銷,靈昌郡改稱滑州,隸屬於汴滑節度使,治所設在滑州城。上元二年(761年),滑州改屬滑衛節度使。廣德元年(763年),滑衛節度使改為滑亳節度使。大曆七年(772年),滑亳節度使改稱永平軍。貞元元年(785年),永平軍被改為義成軍。我們僅從管轄滑州的節度使名稱和統轄區域的頻繁變動來看,藩鎮割據時期的大唐地方行政管理已經混亂到什麼程度。

五代以後,滑州所管轄的面積逐步縮小,僅轄白馬、胙城、韋城,靈昌四個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為避梁太祖父親朱誠之諱,將滑州所在的義成軍改名為宣義軍。後唐李存勖將宣義軍恢復為義成軍。後唐同光元年(923年),為避李國昌之諱,將靈昌郡改名為靈河郡。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通過陳橋驛兵變,輕易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北宋。北宋吸取了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在同一行政級別中設置多位長官分別管理各項事務,最大限度地限制方鎮權利。在地方管理體制上推行路、州、縣三級,而與州平行的有府、軍、監三種。滑州隸屬於京西北路。與其他州郡相比,已成為名符其實的袖珍州,僅轄白馬、胙城、韋城、靈河四個縣。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之諱,將義成軍改名為武定軍。端拱元年(988年),武定軍改為武成軍。皇祐五年(1053年),在開封設置京畿路,滑州升格為輔郡,隸屬京畿路。至和二年(1055年),京畿路被撤銷,滑州改屬京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滑州被撤銷,其屬縣劃歸開封府管轄。元豐四年(1081年),恢復滑州建制,隸屬京西北路。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佔領滑州。建炎二年,東京留守杜充在滑州李固渡扒開黃河大堤,水淹金兵,引起黃河大改道,滑州大部分地區由河南變成河北。建炎四年(1130年),劉豫被金人立為“大齊”皇帝,滑州歸屬大齊國轄區,被改名為涼平府。大齊政權垮臺後,涼平府歸屬金國,隸屬河北西路中山府管轄。隆興二年(1164年),金世宗恢復滑州。為了便於行政管理,乾道二年(1166年),滑州劃歸山東大名府管轄。接著,金朝撤併了衛南縣和韋城縣,兩縣的轄區併入白馬縣,滑州改屬河北西路管轄。這時滑州的轄區進一步縮小,僅轄白馬、內黃兩個縣和衛南、武城兩個鎮。

嘉定十三年(1220年),蒙古兵佔領滑州。按照元朝行政區劃,滑州屬山東行省大明路管轄。這時的滑州,僅轄白馬、內黃兩個縣。

滑州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滑州建立起,至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廢除滑州的前一年止,共計七百七十七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