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個縣,因隋文帝一句讚歎而得名,人口不到12萬

隋文帝 北魏 北齊 呂梁山 漢風明骨 漢風明骨 2017-09-02

山西省,因位於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古稱河東,簡稱“晉”或者“三晉”,省會太原市,下轄11個地級市,包括119個縣、市、區,全省總人口3647.96萬人。

山西一個縣,因隋文帝一句讚歎而得名,人口不到12萬

石樓縣,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位於呂梁山西麓,黃河東岸;東鄰交口縣 ,南接隰縣 、永和縣,北連中陽縣、柳林縣,西隔黃河與陝西省清澗縣相望。

石樓縣境,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於此,夏朝屬鬼方地,商朝沚國中心,春秋時期稱為屈邑,歷代通稱為屈地。西漢時,漢高祖劉邦於縣境內置土軍侯國,漢武帝時改置為土軍縣,縣治團城(今石樓縣團圓山東側左家塌村),東漢時縣廢。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嶺西縣,縣治團城,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嶺西縣改名吐京縣;北齊、北周時,仍為吐京縣。

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楊堅駕臨通天山,由東麓西登,見山勢雄偉,不禁連聲讚歎:“石疊如樓”,皇上金口玉言,通天山遂改名石樓山,石樓山所在的吐京縣也隨之改稱石樓縣,並一直沿用至今。

山西一個縣,因隋文帝一句讚歎而得名,人口不到12萬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於縣境置西德州,領石樓、長壽、臨河三縣;貞觀元年(627年),西德州廢,長壽、臨河併入石樓縣

五代、宋、金時期,石樓縣先後改名為西德州、東和州,元朝時複稱石樓縣。明朝萬曆四十年(1612年),石樓縣由平陽府隰州劃歸汾州府;清朝因之。

1958年11月10日,石樓縣併入呂梁縣;1959年9月19日,恢復石樓縣建置。

建國後,石樓縣先後隸屬於汾陽專區、臨汾專區、晉南專區、呂梁地區、呂梁市。

山西一個縣,因隋文帝一句讚歎而得名,人口不到12萬

目前,石樓縣總面積1808平方公里,下轄4個鎮、5個鄉,總人口11.3萬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