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抖音和快手作為瓜分短視頻流量的兩大巨頭,儘管在發展邏輯上有著天壤之別,卻在變現的路上如出一轍,各有情懷、各有妥協。

戲精與老鐵

如果說早期的快手是底層青年的生活圈,抖音則是上層青年的KTV,這兩款同樣以記錄生活為宗旨的短視頻軟件,卻有著南抖音北快手的區分。

號稱“音樂創意短視頻”的抖音走的是以聽覺、視覺、情緒為觸發源的新潮個性化路線,就是所謂的不走尋常路,以展示城市青年的娛樂形態。

拿前一陣子火遍整個抖音的“全民踢瓶蓋”活動來說,找一隻瓶子,扭鬆瓶蓋,然後用跆拳道中“迴旋腿”的動作踢轉瓶蓋,讓瓶蓋旋轉出瓶口。

"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抖音和快手作為瓜分短視頻流量的兩大巨頭,儘管在發展邏輯上有著天壤之別,卻在變現的路上如出一轍,各有情懷、各有妥協。

戲精與老鐵

如果說早期的快手是底層青年的生活圈,抖音則是上層青年的KTV,這兩款同樣以記錄生活為宗旨的短視頻軟件,卻有著南抖音北快手的區分。

號稱“音樂創意短視頻”的抖音走的是以聽覺、視覺、情緒為觸發源的新潮個性化路線,就是所謂的不走尋常路,以展示城市青年的娛樂形態。

拿前一陣子火遍整個抖音的“全民踢瓶蓋”活動來說,找一隻瓶子,扭鬆瓶蓋,然後用跆拳道中“迴旋腿”的動作踢轉瓶蓋,讓瓶蓋旋轉出瓶口。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期間瓶子不能倒,也不能被踢碎。否則就算挑戰失敗。無論是動感的音樂、雜技一般的效果還是挑戰成功的心情,從各個感官都愉悅了表演者和觀眾,教當代年輕人怎麼才能“玩”出新花樣。

抖音除了有大型全民活動、表演手指舞、撩小哥哥、跳舞、運鏡等傳統節目外,還有一大批自導自演的平臺作者,通過創意內容讓我們看顏值、學技能,分分鐘瞭解到當代年輕人千奇百怪的娛樂項目。

而快手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主要用戶群體為三四五線的城鎮青年和中年,其中用戶群體中男性居多。快手用戶也更喜歡獵奇、有趣、搞怪的平民化生活,更多的是展示城鎮青年的生活形態。

過年回家,亙古不變的年夜飯也不再只有年年有“魚”,“雞”星高照,而是多了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混搭風菜系,據說都學自快手短視頻,父母的休閒時間也不再只有麻將廣場舞。

另外,提到快手就不得不提到,一排有著緊身褲、鍋蓋頭、豆豆鞋、廉價墨鏡裝扮的熱血青年,激情的在戶外跳著社會搖,舞出王者風範,身上各種五毛特效彷彿再告訴我們:老鐵們,還不刷個666?

你瀏覽了一天抖音快手,看抖音的時候覺得:“這個世界只有我醜嗎?這些人怎麼這麼好看?自卑。”,看快手的時候又覺得:“還是當個普通人好。”

南北情懷

除了南北之分,抖音與快手的平臺推薦算法也大相徑庭。

近期,小紅書被各大安卓商店下架,實打實的演繹了一場勇者戰惡龍結果變成惡龍的悲劇。此事的發生,也是各個內容平臺在審核和推薦上投入大筆的精力的重要原因。

平臺之所以會有算法規則和審核,核心目的是為了將優質內容篩選出來給合適的用戶,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所以平臺算法規則是一直不容小覷。

抖音的算法繼承了頭條系的推薦機制,機器會先將你的內容推薦給一部分用戶,根據數據反饋,決定是否推薦給更多的人看。如果數據是正向反饋,則繼續推薦,反之則停止。

"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抖音和快手作為瓜分短視頻流量的兩大巨頭,儘管在發展邏輯上有著天壤之別,卻在變現的路上如出一轍,各有情懷、各有妥協。

戲精與老鐵

如果說早期的快手是底層青年的生活圈,抖音則是上層青年的KTV,這兩款同樣以記錄生活為宗旨的短視頻軟件,卻有著南抖音北快手的區分。

號稱“音樂創意短視頻”的抖音走的是以聽覺、視覺、情緒為觸發源的新潮個性化路線,就是所謂的不走尋常路,以展示城市青年的娛樂形態。

拿前一陣子火遍整個抖音的“全民踢瓶蓋”活動來說,找一隻瓶子,扭鬆瓶蓋,然後用跆拳道中“迴旋腿”的動作踢轉瓶蓋,讓瓶蓋旋轉出瓶口。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期間瓶子不能倒,也不能被踢碎。否則就算挑戰失敗。無論是動感的音樂、雜技一般的效果還是挑戰成功的心情,從各個感官都愉悅了表演者和觀眾,教當代年輕人怎麼才能“玩”出新花樣。

抖音除了有大型全民活動、表演手指舞、撩小哥哥、跳舞、運鏡等傳統節目外,還有一大批自導自演的平臺作者,通過創意內容讓我們看顏值、學技能,分分鐘瞭解到當代年輕人千奇百怪的娛樂項目。

而快手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主要用戶群體為三四五線的城鎮青年和中年,其中用戶群體中男性居多。快手用戶也更喜歡獵奇、有趣、搞怪的平民化生活,更多的是展示城鎮青年的生活形態。

過年回家,亙古不變的年夜飯也不再只有年年有“魚”,“雞”星高照,而是多了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混搭風菜系,據說都學自快手短視頻,父母的休閒時間也不再只有麻將廣場舞。

另外,提到快手就不得不提到,一排有著緊身褲、鍋蓋頭、豆豆鞋、廉價墨鏡裝扮的熱血青年,激情的在戶外跳著社會搖,舞出王者風範,身上各種五毛特效彷彿再告訴我們:老鐵們,還不刷個666?

你瀏覽了一天抖音快手,看抖音的時候覺得:“這個世界只有我醜嗎?這些人怎麼這麼好看?自卑。”,看快手的時候又覺得:“還是當個普通人好。”

南北情懷

除了南北之分,抖音與快手的平臺推薦算法也大相徑庭。

近期,小紅書被各大安卓商店下架,實打實的演繹了一場勇者戰惡龍結果變成惡龍的悲劇。此事的發生,也是各個內容平臺在審核和推薦上投入大筆的精力的重要原因。

平臺之所以會有算法規則和審核,核心目的是為了將優質內容篩選出來給合適的用戶,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所以平臺算法規則是一直不容小覷。

抖音的算法繼承了頭條系的推薦機制,機器會先將你的內容推薦給一部分用戶,根據數據反饋,決定是否推薦給更多的人看。如果數據是正向反饋,則繼續推薦,反之則停止。

流量傾斜,普惠鬆動,是短視頻創業者的末日還是機遇?

​對於一個短視頻來說,停留的時間非常重要,機器會分析用戶在這個視頻上停留的世界,將這個視頻推薦給可能感興趣的人,如果此視頻停留時間極短,機器會認為這個視頻不是個好內容,會逐漸過濾。

另外,隨著技術的發展,算法的推薦也逐漸精細化。完整的、優質的、多使用站內熱門音頻特效的原創內容,被推薦的概率則會升高。而隱性風險產品、明顯的推廣營銷等內容則不被推薦。

算法越細,漏洞越少,對內容的要求也更高。

而快手的算法,跟程一笑的抉擇有關。早期在快手做社區的時候,程一笑拒絕採用微博很火的轉發功能。

快手的價值觀是隻要用戶發一個內容,一定會被平等的展示出來,而轉發雖然可以帶起很高的活躍度,卻會加重頭部效應,與快手的價值觀明顯不同。

快手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真實的生活,正如快手的標語“記錄生活記錄你”一樣,沒有形容詞,只是記錄這個被眾多媒體忽視的,最真實的世界。

為了更深層次的割裂差異,快手會限制大V的推薦,讓新手與百萬粉絲的大網紅有一樣的權益,也正是這個算法應用到內容分發上後,早期的快手用戶在短時間就漲了十倍以上、百萬日活。

鬆動的普惠與網紅現狀

快手想要改變人們對其“城鎮青年專用”的固有思想,撕掉“底層階級的狂歡”的標籤,逐漸鬆動了普惠原則。

今年年初,快手開始大力推動MCN、媒體機構、平臺等互相結合,開始在流量開放、活動等技術進行大筆投入,公平的普惠和中心化之間的界限變得逐漸模糊。

快手開始想多元化、跨區域的用戶分部擴散,用戶的重合率越來越高,據相關數據顯示,快手前100名的大V有70個是抖音用戶,抖音前100名的大V有50個是快手用戶。

同質化嚴重的短視頻行業讓快手快速擁抱了MCN,抖音也因為圈群化很難再生產出一個全民偶像。短視頻的內容創意無法像流水線上的標準產品一樣,可以進行量產。視頻創作者需要充滿表現力的展現出一個個差異化的槽點或者段子。

而靈感飄忽不定,有時候一個絕妙的段子讓你火遍大江南北,而江郎才盡的時候又很快被群眾拋棄,每天火的人都不一樣是抖音平臺最真實的寫照。

虛假的草根與絕對的利益

壟斷的MCN,壟斷的短視頻,壟斷的圈群,你看到的每一個草根網紅,可能都是經過細心打造出來的人設。

一個普通人,想要在沒有任何團隊包裝運營,只靠自己的創意而一夜爆紅,概率就像硬幣立起來一樣小。

如快手抖音等頭部短視頻平臺的網紅金字塔已經形成,它們更願意給關係親密的MCN機構的紅人更多的流量傾斜,這也預示短視頻內容創業比以往都要艱難。然而視頻現在就像圖片和文字一樣,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符號,越來越多的細分APP的出現,也讓各種短視頻平臺有了無限可能。

例如大眾點評的短視頻記錄、網易雲的MV、淘寶的直播帶貨。這些也給眾多短視頻從業者提了個醒:全民網紅已經不復存在了,在自己的細分領域聚集一小波粉絲、精心運營、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才是生存之道。

而短視頻平臺的情懷與各個網紅的夢想,在絕對利益面前,也逐漸變了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