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安:算法推薦要平衡商業化和公共化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5月18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辦“算法推薦與人工智能圓桌論壇”,邀請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等院校的新聞傳播學、哲學、計算機、法學等學科的知名專家,聚焦“信息繭房”、“隱私保護”等主題展開深入、熱烈的探討。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認為:當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把智能算法進行行業普遍採納和實踐運用的時候,將納入到全球治理規則問題。這是新問題,既是在地的,又是全球的。

張志安:算法推薦要平衡商業化和公共化

圖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

媒介技術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每一種新媒介的產生,都開創了人類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新方式。步入人工智能時代,算法對信息傳播業的運行規則和運作模式產生重構影響,基於算法推薦的內容分發機制,不僅可以滿足受眾的個性化信息需求,還能節省用戶獲取內容的時間成本。但人們對新技術的警惕致使智能算法不斷受到質疑,其中,“信息繭房”就是熱門話題。所謂的“信息繭房”,是指傳播體系個人化所導致的信息封閉的後果,當個體只關注自我選擇的或能夠愉悅自己的內容,而減少對其他信息的接觸,久而久之,便會像蠶一樣桎梏於自我編織的“繭房”之中。

張志安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薦所遇到的問題,是各個國家都在努力解決的,但中國和西方所擔心的問題有很大不同,在西方主流媒體,作為職業權威的新聞工作者相對持消極迴避或質疑姿態,因為在其政治體制和媒介體制之下,他們更注重個人用戶的隱私保護、更強調公共參與和政治投票、更強調主流媒體的公共辯論功能。為此,我們更需要從算法推薦對特定場域中信息傳播的影響進行重新思考。

首先,以傳播的形態來講,人工智能內容滿足了大部分青年群體快速娛樂需要;其次以傳播中介來講,算法驅動的智能化的信息平臺已經成為核心的傳播渠道;最後,以受眾的角度來講,西方一些研究表明,算法推薦的內容也可以做到更加全面、客觀。所以,從實際效果的角度來看,很難簡單的下一個結論說,算法推薦就一定會導致所謂的“信息繭房”。

算法推薦的優化和治理本質問題還是數據商業化,那怎麼讓商業化和公共化更加平衡呢?國外一些組織和學術機構倡議,可以主要從三個維度來起草和完善測量標準。一是個人信息接觸,看個人有沒有更多的溝通選擇,是否促進多元化的信息接受結構。二是促進公共辯論,每個人能不能看到不同平臺和不同政治立場的觀點。三是為少數激進觀點保持多元的可能,即另類觀點依然有被傳播的空間和機會。

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逆向全球化的時候,它要怎樣接受當地制定的人工倫理和數據保護的規章制度?這個問題是新的,既是在地的,又是全球的。

張志安分別從三個角度講了算法推薦的在地性思考。第一,用戶規模和算法的智能化程度的在地性,算法推薦所成就的中國互聯網資訊平臺是有本地性和在地性的。第二,對新聞傳播行業格局的影響和意識形態影響也有在地性考量。過去主流媒體新聞價值多數受眾的共同興趣,背後基於對公共話語公共性的考量,現在算法推薦主導的新聞價值觀,正在倒過來一定程度地影響主流媒體編輯的權威判斷原則。第三,關於算法推薦和人工智能政策規制在地性的考量。算法推薦規制是政府和媒體合力的行動,但是媒體在其中很難再構建自己傳統意義上絕對的傳播權威。

成熟的算法能夠為人們提供各種類型的有益信息,在提高生產、生活效率的同時,又能促進人們視野開闊、思想進步,這才是技術向善的體現。新的傳播技術,如何使事情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這個挑戰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類認知的不斷深化,有理由期待,算法推薦的問題將會得到越來越妥善的解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