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要帶大家瞭解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01

提到王陽明,我們就會想到他的“心學”,那心學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心學並非王陽明首創,但王陽明將其發揚光大。心學是儒家的一個重要學派,儒家自先秦孔孟和荀子之後,在宋代延伸出了兩個學派:理學和心學。以程顥、程頤和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在宋朝大行其道,而到了南宋,著名的思想家陸九淵提出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認為心即理是永恆不變的。陸九淵為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之祖,與朱熹齊名,也是朱熹的好朋友。到了明代,王陽明在繼承和發揚了陸九淵的心學思想,被稱為“陸王心學”,而且王陽明對心學進行了系統化和理論化的闡釋,首次提出了心學的概念,成為了心學的集大成者。

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陸王心學是儒家的重要學派,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儒家大思想家孟子。而程朱理學的思想繼承於孔子,理學說“格物致知”,意思去觀察和認識世間萬物而獲得真理或者說天理,主張向外求理。而陸王心學繼承於孟子,孟子心學的核心內容是“四端”,也就是儒家的仁義禮智,孟子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孟子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可以看出理學和心學在於尋找真理上產生了分歧,而且正好相反。程朱理學是要向外求理,而陸王心學主張向內求理,王陽明心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要獲得真理,需要回歸到人的內心去探尋。

02

好了,簡單瞭解了心學的背景和淵源,在講解王陽明心學思想之前,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下王陽明傳奇的一生。

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陽明1472出生於明代浙江餘姚。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意思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老師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王陽明搖搖頭說: 我認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在很多人眼裡,王陽明是神一樣的存在。傳說王陽明出生的時候,祖母夢見仙人駕著一片瑞雲降於樓前,送了一個嬰兒給她。就因為這個緣故,祖父為這個帶著瑞兆降臨人世的孫兒取名叫“王雲”。但王陽明5歲了還不能開口說話,後來改名為王守仁之後立刻就能開口說話了。他天資聰慧,青少年隨父親到北京就讀,性格豪放不羈,興趣廣泛,請棋書畫樣樣精通,三教九流無不深究。王陽明早年迷戀象棋,專研道教的養生術,為此經常被父親王華打罵。26歲時,王陽明半路出家,開始學習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祕籍,已達到出神入化境界。

03

35歲時,王陽明身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但因上疏言事,觸怒了當時明代大宦官劉瑾,差點丟命,後來被髮配到貴州龍場驛充當驛丞。在龍場的艱難歲月,讓王陽明有足夠的時間審視自己的內心,並大徹大悟,史稱“龍場悟道”。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將領悟到的“知行合一”本體智慧與自己的才能結合起來,如虎添翼,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智慧令對手望而生畏,他的才能無事而不可為。

此後,王陽明以文臣之身統兵在外,南征北討,僅用一年多時間便剿滅了為患南贛數十年的巨寇盜賊;更在寧王朱宸濠起兵作亂時,只用四十餘天便平定寧王蓄謀十餘年之久的叛亂,並一舉擒獲朱宸濠,還掃清了廣西民族戰亂,為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憑戰功顯赫,一路升遷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江西巡撫、南京兵部尚書等要職,並加封新建伯。王陽明那神奇莫測的智慧,來源於他的心學思想和躬行踐履的功夫,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在帶兵打仗,一路披荊斬棘的過程中,王陽明也不忘開堂講學,在講學過程中,王陽明收穫了大量弟子,可以說弟子遍佈明王朝各個角落,在朝野上下都極具影響力。王陽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嘗過牢獄之災,也體驗過權力之巔。這一切鑄就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精髓,而且讓王陽明心學思想更加具有說服力,他的心學思想也被譽為是王侯將相的必讀經典。在他去世的500多年中,把他奉為精神導師的偉大人物不勝枚舉,比如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毛澤東等等都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忠實擁躉。

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04 知行合一

講到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我們聽到最多的可能就是“知行合一”,直觀理解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知更要行,要明白道理,更要實踐。而王陽明的一生可以說就是“知行合一”的典範,他既研究學問,也帶兵打仗。在“龍場悟道”之後,1509年王陽明在貴陽書院正式講學,講的主要內容就是“知行合一”。在王陽明之前,宋代大儒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理學認為要尋找宇宙的“天理”或者說“真理”就必須要摒棄內心的雜念慾望,向外去探尋,也就說,必須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來獲得天理,讓自己達到聖人的境界。

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但陸王心學的思想正好相反,認為我們應該向內心求索,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實際上就是“心即理”和“事上練”的延伸。“心即理”的意思就是,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我唯一也必須要做的就是去用實踐來驗證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尋找天理。這和理學思想所主張的“格物致知”是相對對立的,一個是嚮往求理,一個是向內求理。

05 致良知

王陽明最為著名的是他的“知行合一”,但其實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精髓是另外三個字:“致良知”。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就只講這三個字,“致良知”也成為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念,而要全面瞭解“致良知”的思想,就要了解其“心學四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是,人的初心就像是一張純淨的白紙,是沒有被外界汙染的白紙。其實是沒有什麼善惡的道無善惡之分別,就像呱呱落地的嬰孩的赤子之心。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思是,人的意念一經產生,善惡,好壞也隨之而來,這也就是佛家說的起心動念。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人看到惡的現象後,會痛恨惡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歡。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學》所說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知,對得起別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主張人主動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慾所產生的惡行,主動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的意思。

所以,王陽明認為,只要遵從我們的內心良知,人人有做聖人的潛能,只要他遵從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換句話說,他需要做的,是將他的良知付諸實踐,或者用王守仁的術語說,就是“致良知”,其中也包括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觀念,“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萬事萬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知”和“行”合一的過程,所以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06 儒家的“天人合一

講完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實儒家還有一種智慧叫“天人合一”,儒家“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學術思想,包含著一種博大精深的東方智慧。這種智慧,就是以“天人合一”為基礎的哲學思想。天人合一,也是一種人生境界。儒家認為,唯有認識到自己的本性,才能使心靈進入穩定、寧靜、安頓的狀態,正確認識事物的規律,進而參透天地玄機,獲得一種與萬物一體的大智慧,在這種境界中,心靈擺脫了環境及外物的束縛,活潑而自由,以不變應萬變,往往表現出超乎常人的聰明才智。這種智慧,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身心合一”。

歷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在《韓非子·喻老篇》中講了一個小故事。趙襄王愛好上了駕馭馬車,但他馭術不高,便向精於駕車的王子期學習此道。學了一段時間,趙襄王認為自己已把駕車技術全學到手了,便不想再學,要求馬上與王子期進行比賽。他以為憑自己的本領,加上百裡挑一的好馬,肯定能贏老師。出乎意料的是,趙襄王開場就輸了,他接連換了三次馬,結果都輸得很慘。

趙襄王百思不得其解,還責怪王子期沒有把駕車技術全部教給他。王子期回答道:“對於駕車技術,我真的是毫無保留地全部教給你了,只是你還沒學到駕車的心法。駕馭馬車時,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合’字。馬與車合,人與馬合,如此人、馬、車的行動融合為一體,才能將整體的潛力激發到極致。”這個例子說明了,身心與外物合而為一,乃至完全融洽,才能進入最完美、最協調的狀態,將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到一處,形成一種神奇的“合力”,達到“天人合一”和“身心合一”的境界。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