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當然更少不了唐代的華清池,因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的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流傳千古。

今人洗澡意在清除身體汙垢、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放鬆身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古人洗澡比較難得,意義也遠勝於今,西周時將齋戒洗浴作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沐浴而朝”與“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精神生活。

比如《禮記》記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一如之”。太子出生,國君和王后都要沐浴並穿上朝服,以示虔誠,《楚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的說法。

當年孔子問弟子志向,只有曾皙回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裡洗澡不僅代表著保持髮膚之康潔,更表達了對人品行之端莊、德行之美好的嚮往,孔子大為稱讚。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當然更少不了唐代的華清池,因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的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流傳千古。

今人洗澡意在清除身體汙垢、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放鬆身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古人洗澡比較難得,意義也遠勝於今,西周時將齋戒洗浴作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沐浴而朝”與“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精神生活。

比如《禮記》記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一如之”。太子出生,國君和王后都要沐浴並穿上朝服,以示虔誠,《楚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的說法。

當年孔子問弟子志向,只有曾皙回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裡洗澡不僅代表著保持髮膚之康潔,更表達了對人品行之端莊、德行之美好的嚮往,孔子大為稱讚。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既然洗澡這麼重要,在古代也被當成一件大事,在政府層面,到漢朝時,有“沐浴假”,“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浴,言休息已洗沐也”。官員上完五天班,就有一天假期專門用來洗澡,於是“官員們同日俱出沐浴”,相當於一種福利。

此後歷朝,“沐浴假”已成通例,唐孟浩然作詩說:“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趁著休“沐浴假”的空閒,咱們一起賞菊,一起喝酒吧。

宋蘇東坡也有詩說:“天風淅淅吹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對皇帝賜予的“沐浴假”心存感激。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當然更少不了唐代的華清池,因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的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流傳千古。

今人洗澡意在清除身體汙垢、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放鬆身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古人洗澡比較難得,意義也遠勝於今,西周時將齋戒洗浴作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沐浴而朝”與“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精神生活。

比如《禮記》記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一如之”。太子出生,國君和王后都要沐浴並穿上朝服,以示虔誠,《楚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的說法。

當年孔子問弟子志向,只有曾皙回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裡洗澡不僅代表著保持髮膚之康潔,更表達了對人品行之端莊、德行之美好的嚮往,孔子大為稱讚。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既然洗澡這麼重要,在古代也被當成一件大事,在政府層面,到漢朝時,有“沐浴假”,“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浴,言休息已洗沐也”。官員上完五天班,就有一天假期專門用來洗澡,於是“官員們同日俱出沐浴”,相當於一種福利。

此後歷朝,“沐浴假”已成通例,唐孟浩然作詩說:“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趁著休“沐浴假”的空閒,咱們一起賞菊,一起喝酒吧。

宋蘇東坡也有詩說:“天風淅淅吹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對皇帝賜予的“沐浴假”心存感激。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不僅政府對官員有如此規定,民間也對洗澡特別重視,《周禮》裡記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意思是說家裡來了客人,要具備讓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標準,以示尊重。

到了宋朝,興起了公共浴室,還配備有搓澡、修腳等附加服務項目,洗澡也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及至明清時代,洗澡真正深入市井人民生活之中,公共浴室被形象地稱為“混堂”,字面意思是“混”而洗之,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貴賤,交錢就可以進“混堂”泡澡。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當然更少不了唐代的華清池,因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的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流傳千古。

今人洗澡意在清除身體汙垢、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放鬆身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古人洗澡比較難得,意義也遠勝於今,西周時將齋戒洗浴作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沐浴而朝”與“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精神生活。

比如《禮記》記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一如之”。太子出生,國君和王后都要沐浴並穿上朝服,以示虔誠,《楚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的說法。

當年孔子問弟子志向,只有曾皙回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裡洗澡不僅代表著保持髮膚之康潔,更表達了對人品行之端莊、德行之美好的嚮往,孔子大為稱讚。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既然洗澡這麼重要,在古代也被當成一件大事,在政府層面,到漢朝時,有“沐浴假”,“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浴,言休息已洗沐也”。官員上完五天班,就有一天假期專門用來洗澡,於是“官員們同日俱出沐浴”,相當於一種福利。

此後歷朝,“沐浴假”已成通例,唐孟浩然作詩說:“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趁著休“沐浴假”的空閒,咱們一起賞菊,一起喝酒吧。

宋蘇東坡也有詩說:“天風淅淅吹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對皇帝賜予的“沐浴假”心存感激。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不僅政府對官員有如此規定,民間也對洗澡特別重視,《周禮》裡記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意思是說家裡來了客人,要具備讓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標準,以示尊重。

到了宋朝,興起了公共浴室,還配備有搓澡、修腳等附加服務項目,洗澡也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及至明清時代,洗澡真正深入市井人民生活之中,公共浴室被形象地稱為“混堂”,字面意思是“混”而洗之,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貴賤,交錢就可以進“混堂”泡澡。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這點和我們現在的大眾澡堂一樣,各式各樣的人走到一起“赤裸相見”,混堂也成了各色人等會聚一堂的小社會,明《精選稚笑》中記載了發生在“混堂”的一則笑話:

說有一官員因為辦事奔波出了一身汗,來到一“混堂”洗澡,結果洗完澡後,衣服被偷了,於是大喊捉賊。

“混堂”老闆見狀,就譏笑官員是不是說謊,官員一怒之下,光著身子把沒偷走的烏紗帽戴上,靴子穿上,腰帶繫上,然後對著眾人說:“我難道能這樣進澡堂了嗎”?其滑稽模樣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但在封建等級觀念的影響下,澡堂業在古代被列入“下九流”,雖然它的出現是社會的進步,更是城市發展和商業經濟繁榮的必然結果。

我們仔細分析,洗澡首先是身體層面的去汙除垢,飢要食,困欲眠,汙垢需清洗,這點古今皆然。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當然更少不了唐代的華清池,因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的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流傳千古。

今人洗澡意在清除身體汙垢、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放鬆身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古人洗澡比較難得,意義也遠勝於今,西周時將齋戒洗浴作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沐浴而朝”與“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精神生活。

比如《禮記》記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一如之”。太子出生,國君和王后都要沐浴並穿上朝服,以示虔誠,《楚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的說法。

當年孔子問弟子志向,只有曾皙回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裡洗澡不僅代表著保持髮膚之康潔,更表達了對人品行之端莊、德行之美好的嚮往,孔子大為稱讚。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既然洗澡這麼重要,在古代也被當成一件大事,在政府層面,到漢朝時,有“沐浴假”,“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浴,言休息已洗沐也”。官員上完五天班,就有一天假期專門用來洗澡,於是“官員們同日俱出沐浴”,相當於一種福利。

此後歷朝,“沐浴假”已成通例,唐孟浩然作詩說:“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趁著休“沐浴假”的空閒,咱們一起賞菊,一起喝酒吧。

宋蘇東坡也有詩說:“天風淅淅吹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對皇帝賜予的“沐浴假”心存感激。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不僅政府對官員有如此規定,民間也對洗澡特別重視,《周禮》裡記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意思是說家裡來了客人,要具備讓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標準,以示尊重。

到了宋朝,興起了公共浴室,還配備有搓澡、修腳等附加服務項目,洗澡也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及至明清時代,洗澡真正深入市井人民生活之中,公共浴室被形象地稱為“混堂”,字面意思是“混”而洗之,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貴賤,交錢就可以進“混堂”泡澡。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這點和我們現在的大眾澡堂一樣,各式各樣的人走到一起“赤裸相見”,混堂也成了各色人等會聚一堂的小社會,明《精選稚笑》中記載了發生在“混堂”的一則笑話:

說有一官員因為辦事奔波出了一身汗,來到一“混堂”洗澡,結果洗完澡後,衣服被偷了,於是大喊捉賊。

“混堂”老闆見狀,就譏笑官員是不是說謊,官員一怒之下,光著身子把沒偷走的烏紗帽戴上,靴子穿上,腰帶繫上,然後對著眾人說:“我難道能這樣進澡堂了嗎”?其滑稽模樣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但在封建等級觀念的影響下,澡堂業在古代被列入“下九流”,雖然它的出現是社會的進步,更是城市發展和商業經濟繁榮的必然結果。

我們仔細分析,洗澡首先是身體層面的去汙除垢,飢要食,困欲眠,汙垢需清洗,這點古今皆然。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宋代竇元賓和王安石一樣做過宰相,這兩位大官都有一個特點,不講衛生,王安石“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以致蝨子爬到了鬍鬚被人傳為笑談。

竇元賓則因為長期不洗澡,體味不雅,於是人們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做“竇臭”,最慘的宋徽宗,被金兵擄走後,生活待遇很差,沒有地方洗澡,以至於身上生蝨子,可是他不認識,這位藝術皇帝寫信給舊臣說:“朕身上生蟲,形如琵琶”,幽默中實有幾分悲涼。

和我們現在一樣,某個人不常洗澡,身有異味,不僅本人難受,易生病,也被人嫌棄。

"

洗澡放到現在很平常,忙碌了一天,舒舒服服衝個熱水澡對現代人來說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不過在古代,受困於條件,洗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並不普遍,簡單想想,汪峰的一句歌詞大概能概括:“沒有二十四小時熱水的家”。

所以那會洗澡大多是針對皇家貴族的,《周禮》講:“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歷史上著名的皇家澡池,秦始皇在咸陽驪山廣修殿宇,砌石成池的浴室“驪山溫泉”成了御洗之地,而杜牧筆下“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阿房宮更是極盡奢華。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當然更少不了唐代的華清池,因為白居易在《長恨歌》裡的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流傳千古。

今人洗澡意在清除身體汙垢、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放鬆身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古人洗澡比較難得,意義也遠勝於今,西周時將齋戒洗浴作為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沐浴而朝”與“齋戒沐浴以祀上帝”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精神生活。

比如《禮記》記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一如之”。太子出生,國君和王后都要沐浴並穿上朝服,以示虔誠,《楚辭》有“新沐必彈冠,新浴必振衣”的說法。

當年孔子問弟子志向,只有曾皙回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裡洗澡不僅代表著保持髮膚之康潔,更表達了對人品行之端莊、德行之美好的嚮往,孔子大為稱讚。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既然洗澡這麼重要,在古代也被當成一件大事,在政府層面,到漢朝時,有“沐浴假”,“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浴,言休息已洗沐也”。官員上完五天班,就有一天假期專門用來洗澡,於是“官員們同日俱出沐浴”,相當於一種福利。

此後歷朝,“沐浴假”已成通例,唐孟浩然作詩說:“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趁著休“沐浴假”的空閒,咱們一起賞菊,一起喝酒吧。

宋蘇東坡也有詩說:“天風淅淅吹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對皇帝賜予的“沐浴假”心存感激。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不僅政府對官員有如此規定,民間也對洗澡特別重視,《周禮》裡記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意思是說家裡來了客人,要具備讓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標準,以示尊重。

到了宋朝,興起了公共浴室,還配備有搓澡、修腳等附加服務項目,洗澡也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及至明清時代,洗澡真正深入市井人民生活之中,公共浴室被形象地稱為“混堂”,字面意思是“混”而洗之,入浴之人不分高低貴賤,交錢就可以進“混堂”泡澡。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這點和我們現在的大眾澡堂一樣,各式各樣的人走到一起“赤裸相見”,混堂也成了各色人等會聚一堂的小社會,明《精選稚笑》中記載了發生在“混堂”的一則笑話:

說有一官員因為辦事奔波出了一身汗,來到一“混堂”洗澡,結果洗完澡後,衣服被偷了,於是大喊捉賊。

“混堂”老闆見狀,就譏笑官員是不是說謊,官員一怒之下,光著身子把沒偷走的烏紗帽戴上,靴子穿上,腰帶繫上,然後對著眾人說:“我難道能這樣進澡堂了嗎”?其滑稽模樣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但在封建等級觀念的影響下,澡堂業在古代被列入“下九流”,雖然它的出現是社會的進步,更是城市發展和商業經濟繁榮的必然結果。

我們仔細分析,洗澡首先是身體層面的去汙除垢,飢要食,困欲眠,汙垢需清洗,這點古今皆然。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宋代竇元賓和王安石一樣做過宰相,這兩位大官都有一個特點,不講衛生,王安石“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以致蝨子爬到了鬍鬚被人傳為笑談。

竇元賓則因為長期不洗澡,體味不雅,於是人們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做“竇臭”,最慘的宋徽宗,被金兵擄走後,生活待遇很差,沒有地方洗澡,以至於身上生蝨子,可是他不認識,這位藝術皇帝寫信給舊臣說:“朕身上生蟲,形如琵琶”,幽默中實有幾分悲涼。

和我們現在一樣,某個人不常洗澡,身有異味,不僅本人難受,易生病,也被人嫌棄。

古人告訴你,洗澡這事有多重要

另外,洗澡更是調節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雖然現在洗澡不像古代那麼有儀式感,但一身疲憊被熱水沖刷掉,神清氣爽地迎接新一天,會見客人,乾淨整潔也是禮儀。

所以,梁實秋先生才會在《雅舍菁華·洗澡》中說:“我們中國人一向是把洗澡當作一件大事的”。“一向”追根溯源,及至今日,足見洗澡之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