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趙昚(shen公元1127年---1194年),太祖7世孫,壽王趙德芳6世孫,秀王子,初名伯琮,後改名瑋,字元永,封為建安郡王,生於秀州(今浙江省嘉興市)。紹興二年(1132年),六歲的趙伯琮幸運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趙構選中,養育於宮中。公元1162年立他為皇太子,從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趙匡胤一系。他曾上書高宗反對與金國議和。後受高宗內禪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隆興"。在位27年。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趙昚在即位後的第二個月,決心改變高宗屈辱求和的國策,試圖出兵恢復中原,頒佈手諭,召主戰派老將張浚入朝,共商恢復河山的大計。並且接受史浩的建議,下詔為名將岳飛冤獄平反,追復其原官,赦還岳飛被流放的家屬。除此之外,趙昚還逐漸開始為被貶謫和罷免的主戰派大臣平反覆官。他重用主戰派,積極備戰。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隆興元年(1163年)五月,趙昚任命張浚為北伐主帥,展開隆興北伐。宋軍於一月之內恢復靈壁、虹縣和宿州等地,威懾中原。後在金軍優勢兵力的反攻下,宋軍主將不和,軍心渙散,撤兵符離時遭到金兵的追截,損失慘重,只好再次與金國達成和議,起用了秦檜餘黨湯思退等人,並以割地納貢、自稱侄皇帝為條件同金國簽訂了"隆興和議",又名"乾道之盟"。和議主要規定:宋朝皇帝對金朝皇帝改稱臣為稱侄;改"歲貢"稱"歲幣",並將"紹興和議"商議的銀、絹各減五萬,為二十萬兩、匹;南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東)、海(今江蘇連雲港)、泗(今江蘇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予金國。隆興和議之後,宋、金兩國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趙昚吸取權相秦檜長期位居宰相、形成盤根錯節勢力的教訓,大大縮短了宰執的任期。趙昚時刻提防宰執發展個人勢力,結成朋黨。趙昚還十分嚴格地遵守外戚不預政的"家法",成功地防止瞭如同後來權臣韓侂冑、賈似道以外戚擅權攬政的局面。在宰執集團內部的宰相與執政的關係上,趙昚也力圖使參知政事成為牽制宰相的力量。

此外,趙昚還加強臺諫官的監察職能,其主要目標是針對宰執集團,尤其是針對宰相的。首先,孝宗將臺諫官的除授權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切斷宰相與臺諫官之間互相援引、倚為鷹犬的關係。趙昚勤於理政,在南宋諸帝中還是出類拔萃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蚤夜孜孜不敢怠惶,每日靈時已無一則自事,思曰:豈有未至者乎?則求三兩事反覆思慮,唯恐有失。"以致在他禪位的前一天還在親自除吏。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隆興北伐失敗後,趙昚在內外政策上都轉向平穩,南宋朝廷又陶醉在了"中外無事"、偏安一隅的昇平景象之中。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呈現政治繁榮的局面。南宋政府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乾淳之治"。

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發行紙幣(會子),在紹興三十年(1160年)。此前的紙幣(交子)是四川地方發行用於四川地區。宋孝宗即位之初的隆興元年(1163年),即下詔將會子加蓋"隆興尚書戶部官印會子之印",以表明是由朝廷戶部發行的紙幣,增加其權威性,以促進其流通。趙昚對會子十分關心。"由於政策恰當,保持了紙幣幣值的穩定與流通,不僅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是趙昚在位時社會經濟繁榮興盛的反映。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趙昚一改北宋後期與南宋初期,樹一派打一派的學術政策,他對主流學派王安石新學及新興起來的程朱理學,採取兼容幷蓄、共同發展的政策

而沉寂了三十多年的蘇氏蜀學,在趙昚即位後重新興起。趙昚親自為蘇軾文集作序讚揚,並追諡蘇軾"文忠"、蘇轍"文定",再贈蘇軾為太師。這些舉措對蘇氏蜀學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南宋第二位皇帝 趙昚乃太祖趙匡胤一系 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

趙昚在位乾(道)、淳(熙)時,"正國家一昌明之會,諸儒彬彬輩出"。其時,不僅有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陸九淵、陳亮、葉適;還有著名的文學家,如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尤袤,著名詞人辛棄疾等,他們都活躍在趙昚在位時期。 公元1187年10月高宗病死,趙構崩於德壽宮中,趙昚聽聞後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趙昚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公元1189年2月壬戌日又禪位於太子,自稱太上皇,閒居重華宮,繼續為高宗服喪,趙惇與趙昚不和,長期不去探望趙眘。為此,趙昚悶悶不樂而起病。 公元1194年6月戊戌日,趙昚病死於臨安宮中的重華殿。 趙昚死後的廟號為孝宗。

相關推薦

推薦中...